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89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镇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标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

4.1施工导流及渡汛、防汛措施

9.1安全组织保证

4.2土方开挖

9.2安全技术措施

4.3土方填筑

第十章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4.4砂石料回填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

4.5土工布铺设

第十二章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可行性

4.6砼工程施工

第十三章施工组织

4.7砼挡墙施工

第十四章主要材料、构配件计划

4.8拉筋带施工

第十五章主要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4.9道路施工

后附:

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2劳动力计划表附表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

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4施工总平面图附表5

临时用地表

1.1工程说明

*****防护造地及基础设施工程是****电站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其主要建筑物级别相应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

该工程下至棕溪中学吊桥,上至江南公路桥,距汉江支流约1.2KM。

工程堤线长度约337.43M,防护堤线最大高度为13m,沟床平面形态呈“S”形,沟谷形态呈不对称的较开阔的“V”形。

本次招标工程项目包括堤基土石方开挖、堤基砼浇筑、防冲处理、面板安装、加筋带铺设、砂石料回填、路基处理、砼路面及人行道铺设、地下管网敷设、配电等主要项目。

1.2水文气象条件

工程区属北亚热带边缘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的山地气候特征。

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4℃,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6℃,历史最高气温41.5℃,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冬季少雨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6.3mm;

平均蒸发量为1439.4mm,平均最大冻土深度9cm,最大风速26.7m/S。

平均相对湿度69%。

1.3工程地质

人工和机械堆积的块碎石、建筑杂物、杂填土。

1.4对外交通条件

该标段对外交通便利。

现交通可直达施工堤段。

1.5天然建材供应情况

本标段工程使用的块石、砂、卵石从当地市场购买。

砂石骨料:

采用当地的**料场,到施工场地交通较好。

(也可采用漫滩冲积砂石料)

回填土料:

采用铁路隧洞开采的弃渣,和场地原始土渣,天然砂石。

块石料:

采用耍滩沟等该镇产地,该产地至施工现场有简易公路,交通条件好。

2.1施工总布置原则

根据本标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条件,进行本标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置。

在具体布置中,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确保各施工时段内的施工均能正常有序进行。

同时应对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2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施工供水、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采用离心泵从河流中抽水,用自来水管引接至各施工点。

生活用水从附近接自来水管至生活区。

施工供电

现场施工用电从棕溪镇变电站接线,利用变压器降压后使用,线路由业主提供,发包人将供电线接至现场,施工单位负责安装,自低压侧引接动力线到生活区及坝区各施工工作面,分别在各辅助系统及生活区设置简易配电柜,并根据安全用电要求,各配电柜都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施工现场低压动力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架设。

并设一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通讯

项目经理部每人配备手机,另配备若干台手持式无绳通话机,便于场内施工管理和指挥调度。

2.3场内施工道路

本标段所在地紧邻**,**江左岸有等级公路通向**镇和**县城,汉江右岸和**两岸均有简易公路对外联系,**江左右岸在***附近有车渡码头连接**江两岸交通,场地内有简易公路进入现场工地。

2.4弃碴场

本工程的弃碴场于堤外侧堤脚线10m以外,直接弃碴。

2.5砼系统

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拌和系统采用6台移动式0.4m3拌和机拌和砼及砂浆。

2.7施工辅助企业、仓库及生活设施

2.7.1施工辅助企业及工地实验室

施工辅助企业及工地实验室主要包括:

钢筋车间、模板车间、试验室等。

2.7.2工地仓库

各类仓库主要包括水泥贮存库、钢筋、模板、设备库、等。

主要布置在内堤生活区附近。

2.7.3生活及办公设施

生活区的职工宿舍、办公室等集中堤内附近范围内,也可以在施工现场附近租用民房或有关单位房屋。

3.1前期准备

本工程进场后,马上进行施工准备,并积极与业主配合,完成本施工区域的政策处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总体布置等,一切抢前抓早,争取主动。

1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全部到位,落实分工协作关系,及职责范围。

2组织技术力量,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摸清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有关地方性法令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总体规划及措施。

3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测量控制点的技术交接,校核控制点测量成果。

报批监理工程师。

4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有计划分批分期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对进场设备及时调试和保养。

3.2测量放样

1平面轴线的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用TDJ6E经纬仪放出施工控制轴线,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相关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等,并确保其满足施测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点打设保护桩,使万一原点破坏时也能很快恢复,几条主要轴线测定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并认可后方能继续施工。

2高程的控制

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工程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对所设临时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闭合调差,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

3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原则

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且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复测、视线好的地方,并浇好砼基础保护,同时设置好保护桩。

4测量放样人员组成

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2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5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拟配备TDJE经纬仪1台,S3水准仪2台,50m钢尺2支,水准塔尺4根,放样花杆6根,并根据需要从公司调用。

一、土石方工程

1土石方填筑

本工程中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局部边角地带结合人工找平。

(1)取土场

各移民安置点场地区域取土场为场地平整中的开挖土石方,缺料需从汉江就近漫滩运至施工现场。

(2)回填料

1)碎石类土、沙土和爆破石渣,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者3/4,压实度不得小于0.95,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3)填料中不应该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4)主要机具

a.装运土方机械:

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b.碾压机械:

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c.一般机具:

蛙式或柴油打夯机等;

(3)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要是变数等参数;

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做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

如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做好水平标志。

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须时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编好施工方案。

(4)土石方填筑要求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表→检验土质→碎石、沙土拌和→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基地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填土高度超过场地地基极限高度则应对地基进行基础处理以控制场地沉降。

2)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填土应分层铺填。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平碾

羊足碾

震动平碾

蛙式打夯机

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

200~350

600~1500

(用于堆石碾压)

200~250

每层压实遍数(遍)

6~8

8~16

3~4

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2km/h,羊足碾3km/h,震动碾2km/h。

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夯)。

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

每层接缝处为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6)填方超出基地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

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0.2m。

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土,利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铺土。

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

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10)雨季施工:

a.雨季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完成。

b.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和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者基础遭到破坏。

(5)质量控制

1)保证项目:

a.基层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b.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施工规范的规定;

c.回填土必须按照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

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2)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表的规定。

3)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标准水准点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内。

5)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6)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推上层土。

实验报告要求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7)回填土下沉:

应避免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地有机物或者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湿润;

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清除,重新换好土进行压实。

9)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10)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11)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筑单位共同确定。

12)本工程应具备质量记录:

a.地基处理记录;

b.地基钎探记录;

c.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d.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2挡土墙

挡土墙按不同高度、位置及功能选用不同型号,详见相关图纸。

挡土墙每间隔10~15m设置一道变形缝(或伸缩缝),变形缝宽度为10~25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涂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

本安置点内部挡土墙均采用(毛石)混凝土。

二、道路工程

1路基工程

路基范围必须根据路基一般设计横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小于路基设计宽度。

填土必须分层碾压,每层推铺厚度为30~50cm,其中块石厚度不能大于推铺厚度的三分之二。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每层的厚度不大于50cm。

密度要求:

路基50cm内不小于95%。

路基碾压时含水量应按土的击实试验含水量调整填土含水量有利于压实(最佳含水量根据试验确定,夏季施工时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路基范围内管道的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得低于一般路基的压实要求。

选择低膨性土作填料,要求其塑性指数在10以下。

须对不同来源和性质的填料进行拌和厚方可用于路基填筑。

建筑、生活垃圾及杂填土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作为填料。

2路面工程

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

路面设计荷载为BZZ-100标准轴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a。

主干道车行道结构组合为:

22cm厚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fr≥4.5MPa);

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

15cm厚石灰土;

支路、巷道车行道结构组合为:

18cm厚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fr≥4.0MPa);

15cm厚石灰土。

(1)混凝土面层

砼路面表面一律采用刻槽处理,以增加水泥路面的防滑性能。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为防止水泥混凝土表面干裂、断板现象,建议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控制在340kg/m3左右,水灰比控制在0.4~0.42之间。

(2)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混合料结构为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其中碎石的级配组成见下表: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砂砾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3)板块设计

对控制路面砼板开裂,缩缝的合适间距取决于砼的收缩性质,垫层或路基的磨阻性质。

3.5m路面单幅铺筑,7m路面分幅铺筑,分幅宽度3.5m,纵缝与路中线平行,间距按车道间距选用本工程路面的缩缝距离为4.5m,将混合车道砼板的长宽比控制在1:

1.3以内,单块面积不超过25㎡,因此,规则砼板的尺寸为3.5×

4.5m。

(4)接缝设计

主干道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分幅铺筑,平面尺寸为3.5×

4.5m,巷道宽度为3.5m,不设纵缝,横缝每隔4.5m设一道,板块平面尺寸为3.5×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1)纵向接缝

安置点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纵缝(纵向施工缝和纵向缩缝),纵缝与路线中线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

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小于1m。

纵向接缝在缝内设置拉杆,拉杆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对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

纵向拉杆根据道路面层厚度采用Φ14螺纹钢,长70cm,间距80cm布设。

2)横向接缝

安置点道路设横向设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

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传力杆采用光面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进行防锈处理。

横向传力杆采用光圆钢筋,根据路面厚度选用钢筋Φ28,长度40cm、间距30cm布设。

3)交叉口接缝

安置区干道与巷道交叉口处,巷道加铺与主干道相同的路面,并在道路加铺起点设置横向胀缝。

安置区道路交叉口多为斜交,所以在交叉接缝处主干道道路的直道保持纵缝的连贯,而相交段内的横缝位置按巷道的纵缝间距作相应的变动,保证巷道的纵缝相连接。

主干道与巷道相交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角。

4)胀缝

垂直于道路中心线布设,交叉口设胀缝,胀缝采用带传力杆型。

(5)路面防滑

路面防滑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应采用抗滑性能好、耐磨性能好的骨料。

应及时将表面拉毛(或刻槽),形成糙面,并应将表面多余的水泥浆去掉。

有条件时,应尽量选择不同磨耗性能的粗、细骨料配制混凝土,是路面经过行车碾压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磨耗,形成自然糙面。

三、给排水工程

1给水部分

水源点水处理构筑物蓄水池给水管网居民点用水

2排水部分

居民点污废水污水管网化粪池灌溉用水

居民区雨水雨水渠道就近排入冲沟(水体)

3技术要求

3.1设备、仪表安装要求

设备的基础须待设备到货核实尺寸无误后,方可浇筑。

设备及仪表实际安装尺寸与图纸不符者,应以设备及仪表实际安装尺寸为准。

平装阀门下设砖支墩支撑,并用M5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

3.2管材选用及连接

给水管道采用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标准的聚乙烯PE管道。

一般采用对焊连接,与阀门、水表等管路附件采用法兰连接,与小口径钢管采用螺纹连接。

消火栓与给水管道连接处采用钢塑转换接头连接。

污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

3.3管线敷设

管线敷设,管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尖硬物体。

排水管敷设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施工,严禁出现无坡或倒坡现象。

除特别注明外,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均埋地敷设,埋地给水管道覆土厚度为0.7米,,污水干管起点埋深1.1m;

均指管道顶至地面高度。

3.4管线试压、试漏

内衬塑钢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均为管线设计压力的1.0倍。

要求以洁净水为试验介质。

试验前,注液体时应排尽空气。

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º

C,当环境温度低于5º

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当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试压时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试压过程中若有泄漏,不得带压修理,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

建设单位应参加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和施工单位一同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

PE给水管线工作压力为0.6MPa,按规定试压。

排水管线做灌水试漏试验,30min无渗漏为合格。

3.5管道吹扫

管道压力试验合格后,应进行吹扫。

吹扫出的脏物不得进入已清理合格的设备或管道系统,也不得随地排放污染环境。

经吹扫合格后的管道系统,应及时恢复原状,并填写管道系统吹扫记录。

3.6管道回填技术要求

(1)管道安装铺设完毕后,应尽快回填,回填的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最冷的时间,回填土中不应该有砾石、冻土块及其他物体。

(2)管道穿越不良地质地段或沟槽开挖放坡不能出现塌方,过大的突发荷载造成PE管道的变形,这时应及时消除塌方造成的过量荷载,待管道恢复原行后再按照要求回填,以防止管道永久变形,影响以后正常运行和维修。

3.7其他

(1)管道施工中若发生碰撞或遇地下障碍物阻碍时,可按规范要求作适当调整,并以管线综合图为准。

(2)施工前,必须调查核实道路、排水管、出口处河道、其它管线等相关构筑物位置、高程等基本资料,若存在矛盾或其它实施障碍,应在正式开工前提出并解决。

若在施工期间出现因前期调查不清而未提前解决的实施障碍,由施工方负责解决方案,并经设计人员审核。

(3)沟漕开挖中,应对适宜回填的土方分别堆放并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借土回填。

(4)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作好施工排水。

四、电力工程

1道路照明

a.照度要求:

主干道平均照度取10lx,区内支路取8lx。

b.照明灯具(光源):

道路照明灯具全部采用伸杆灯头,均安装在电力电杆上。

路灯间隔以灯具高度的3~4倍计,取30米。

c.照明供电:

由区域内变电所专用室外照明回路供电。

照明线路与内部供电线路同杆敷设,供电采用TT系统,导线截面为16mm2,路灯低压供电距离单相不超过250m,三相不超过600m。

d.照明控制:

采用人工开关柜控制。

2低压系统

规划区采用变配电所放射式与树型结构相结合的形式供至各栋,采用每栋(每户)独立计量方式,室外线路架空敷设。

低压配电由变电所引出至室外配电箱,再引至每户表箱。

3技术要求

(1)各安置点按380/220V三相四线供电,住户进线采用为220V,每户均设一个电表箱(包括电表和断路器),箱底距地1.6米暗装。

(2)安置点配电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敷设或采用角钢支架沿建筑物外墙架空敷设;

导线与路面的距离在最大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6.00米;

接户线在受电端的对地距离不应小于2.50米,若小于应穿管保护;

沿建筑物设置的支架间距不大于15米。

(3)电杆拉线应采用镀锌钢铰或镀锌铁线,若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应装设拉线绝缘子;

电杆拉线与电杆夹角不小于30度,电杆拉线与路边垂直距离不小于4.5米;

电杆组立后填土应分层夯实,并超过地面0.30米,在易为流水冲洗的地方,须在电杆周围埋设立桩,并砌以石块做成水围子。

(4)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终端,其PEN线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每根电杆利用杆内钢筋接地,铁横担和杆内钢筋均须与PEN线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

接户线的绝缘子铁脚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

所有PEN线在进户线处均应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以上各接地电阻若达不到要求,则应增加接地体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导线在路灯杆上通过时,应满足导线与路灯杆垂直最大距离大于2.0米。

当不满足时,应在耐张段增大导线张力20%,以满足安全距离。

五、防护工程

(1)基础埋深临近

基础埋深较小部位根据需要在墙趾回填料上设不同高度铅丝石笼,以满足防冲刷要求。

(2)混凝土挡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