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59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6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库文档格式.docx

D、《左传》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

司马迁的《史记》,就为通史。

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A、东

B、西

C、南

D、北

我国传统的院落建筑特点是坐北朝南,面对大院的门口,即是面朝北方,则背部朝向南方,左手位置为西方,右手位置为东方。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端木赐,字子贡,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为人伉直,好勇力。

颛孙师,字子张,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

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

成吉思汗"

,"

汗"

的意思是大王,那么"

的意思是:

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意为大海之王,即拥有四海的首领。

12、"

塞翁失马"

这一典故出自:

A、《淮南子》

B、《庄子》

出自《淮南鸿烈集解》,即《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在当时被称作“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清朝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四库全书》虽然比《永乐大典》还大,但注意题目说的是百科。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主要是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

史部主要是历史书为主;

子部是一些儒家著作等;

集部就是诗词歌赋了。

“百科全书”则比较杂,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14、太极拳讲究"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

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不用解释了吧。

15、"

洛阳纸贵"

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出自《晋书·

左思传》: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6、"

红娘"

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最早出现在元稹的《莺莺传》中,但并不十分重要,是一个平凡的女婢。

及至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因为充当了一个帮莺莺和张生牵线搭桥的角色,并由此家喻户晓。

17、《三国演义》中的"

三英战吕布"

的"

三英"

指的是: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8、我们常用"

社稷"

来指代国家,其中"

社"

字代表的是: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研墨时墨身要垂直,要重按轻转,先慢后快,不可急性。

研快了墨汁粗,而且浓淡不匀。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为什么呢?

因为太快了打滑,磨不下来。

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

飞将"

指的是谁?

(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龙城,匈奴的著名城堡。

按历史记载,是卫青第一次打到这里,并取得胜利。

但诗中指的却是李广,因为李广也称为飞将军。

实际上,在隋唐之前,由于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李家的名望并不好。

但到了隋唐,李陵后裔出了大力,成为重要大臣,尤其和李渊李世民家族同姓,开始为李陵“洗白”,赞扬李广、李陵的文章多起来。

而卫青因为是外戚,汉武帝的小舅子,故历来不受文人所待见。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孟姜女》

D:

《牛郎织女》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牛郎织女》基本就是神仙与凡人的故事,属于上古爱情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大家耳熟能详,是秦始皇时代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说的则是东晋时代的故事,发生在浙江上虞;

《白蛇传》虽然也是神话传说,但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宋朝,说的是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贞,与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书生许仙,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

衡"

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

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

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A、汉口镇

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省的佛山镇(手工业丝织)、江西省的景德镇(瓷器)、湖北省的汉口镇(水运和铁运)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

千百年来,素以商埠地和“版画之乡”著称于世。

相传,战国时期,该地为朱亥故里。

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徐霞客游记》,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作而成。

25、"

疱丁解牛"

形容做事得心应手,"

疱丁"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

丁"

的厨师

庖丁,庖丁解牛,出自《庄子》。

意为叫“丁”的厨工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

A、《长歌行》

B、《短歌行》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下列哪个成语和"

道听途说"

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

道听途说,出自《论语·

阳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狭义为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

魏策二》,说的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

雪芹"

是他的:

A、名

B、字

C、号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

丝"

、"

竹"

,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A、丝

B、竹

丝:

指弦乐器,如琵琶、二胡;

竹:

指管乐器,如笙、箫。

31、"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不解释,原诗见白居易《长恨歌》

3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体现出: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指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辞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原文见《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3、中国人常说"

五福临门"

,下面哪一项是属于"

五福"

的?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品德高尚即好德。

34、"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是谁的名句?

A、李白

B、杜甫

详见杜甫《偶题》

3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A、辛弃疾

B、李清照

李清照《夏日绝句》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孟母三迁的故事,不用多说了吧。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

陛"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

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昆曲是百戏之祖,源于元末江苏的昆山。

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与历史上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希腊和印度的戏剧都早已绝迹,只有昆剧至今仍活跃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

昆曲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表演载歌载舞,高雅精湛,剧本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我国几乎所有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昆剧的滋养,所以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不用解释了吧,《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孙武所写;

孙膑则是战国时期的人。

40、唐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

的下一句是:

A、道是无晴却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1、"

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描写的是谁?

A、伍子胥

B、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等到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离家到老了才回来,离开家的时间太长了,村子里的小孩都不认识自己了。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出自《诗经·

秦风》之《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A、是

B、不是

唐太宗对王羲之《兰亭序》推崇备至,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

襁褓:

不满周岁

孩提:

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

男孩八岁

总角:

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

指儿童

黄口:

十岁以下

幼学:

十岁

舞勺之年:

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

十五岁

舞象之年:

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

二十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

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

六十岁

古稀之年:

七十岁

杖朝之年:

八十岁

耄耋:

八十、九十岁

期颐:

百岁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

A、南狮

B、北狮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

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

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

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

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

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

眼帘,嘴都可动。

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

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传统上,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

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跟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

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48、唐朝文宗御封的"

三绝"

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唐代三绝,即:

“裴旻剑舞”、“李白的诗歌”、“张旭草书”,由唐朝皇帝唐文宗向全国诏书御封的。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

农历最根本包含两部分,即农历历月和节气,其它的部分是由这两部分派生出来的,是为农业服务的。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其中"

司马青衫"

A、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杜甫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

形容极度悲伤。

白居易《琵琶行》诗: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1、"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A、黄山

B、泰山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3、《齐民要术》是关于: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54、孔子为什么"

三月不知肉滋味"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语出《论语·

述而》: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

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

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55、"

桃李满天下"

桃李"

指什么?

A、朋友

B、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武则天时期。

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武则天推荐将相多人,或谓仁杰曰: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

唐纪·

武后久视元年》)

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

A、秦朝B、清朝

康熙是清朝皇帝,不用解释了吧。

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58、"

鼎"

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

鼎最初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具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

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此外,由于青铜鼎的铸造成本高,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也是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

你是什么身份就看你家有几口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是周朝定的礼仪制度。

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史记》B、《论语》C、《庄子》

《庄子》中多用寓言故事讲道理,如坐井观天、邯郸学步、管中窥天都出自《庄子》

60、"

三更半夜"

三更"

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

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

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

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

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

麒麟"

,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自行看图: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

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高山流水是琴曲,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列子·

汤问》: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6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 

64、成语"

咫尺天涯"

中"

咫"

尺"

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

和"

哪个更长?

A、咫

B、尺

咫尺:

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形容距离近。

也指微小,仿佛对方就在眼前。

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汉字是我们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书,随后又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等。

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则是:

正楷。

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B、范蠡

C、屈原

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

有这样一个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

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

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

“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

”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

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

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67、"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

大材小用"

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