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181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3.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

深入研读公共基础知识教材,文化知识包含在人文篇内,环境知识包括在科技篇内,地理知识有专门篇章讲述。

  亮点四:

言语理解与表达——变革与继承中凸显重点

  相较于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介绍既有变革,也有继承,在变革与继承中更加凸显出了此部分的考查重点。

  

(一)变革:

题型介绍推陈出新,例题变化凸显重点。

1.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介绍较以往更加规范,不仅直接列出了常见的题型,即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而且在介绍常用题型时,打破以往,给出了具体的解析。

逻辑填空在公务员考试中是一种全新提法,但事实上,《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已对逻辑填空这一题型给出了具体说明,即侧重考察考生正确判断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理解语句内涵、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这也反映了一个新现象:

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开始借鉴其他公职类考试中的新内容。

  2.在常见题型介绍中,只给出了一道片段阅读的例题,而未出现选词填空例题。

这一变化说明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越来越重视对阅读理解的考查,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成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制胜法宝。

  

(二)继承:

要求不变,例题风格一致。

除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具体考查要求未变之外,所举的常考题型例题仍为主旨类片段阅读题目。

从那些考查要点和例题特点不难看出,本部分最主要考查的还是考生对主旨的把握能力。

  【应考策略】考生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要注重提高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要学会抓材料关键。

抓住关键,就能对题干中的某些信息产生敏感,形成条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

  亮点五:

数量关系仍为“高山”,稳中有变

  大纲中关于数量关系的描述几无变化,“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依然采用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大基本题型进行考查。

  数字推理仍将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以基本数列变式为主,等差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变式、分式数列、递推规律数列出现的频率仍将很高。

其中等差数列变式通常题干数字增减趋势明显,且增幅平稳;

多次方数列变式题干数字通常有多个多次方数;

分式数列通常是对某些分数进行改写,分子、分母分别表现某种规律;

递推数列主要考查前一项如何转化得到后一项或前两项如何转化得到第三项。

  数学运算仍将从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综合分析题型几方面考查应试者的数理能力,数的特性、不定方程、排列组合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利润问题等出现的频率仍将很高。

需要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基础知识及基本题型的核心公式,并对难度较大的综合分析类试题有一定的认识。

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方程法、公式法、图示分析法等解题方法的使用,并运用计算技巧提升解题效率。

  【应考策略】大纲中数量关系部分放上了较往年难度更大的例题,或预示着在2011年国考中,数量关系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考生在考试中要掌握好时间,由易至难,学会适时放弃。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每天定时定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数字直觉与运算直觉,查漏补缺,稳步提升。

  亮点六:

判断推理平稳过渡;

注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达到了最高水平。

在2011年国考大纲中,图形推理的例题由往年的九宫格图形推理变为视觉型图形推理,正好印证了视觉型图形推理是近几年国考图形推理重点的事实。

预计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将不会增加,可能仍将出现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等题型。

图形的几何特征、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仍是考查的重点。

  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仍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需要报考者要对题干文字资料进行恰当的理解、演绎或归纳,这是为了更好的测查出报考者的分析推理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从事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要准确快速解答这类题目,考生不仅要对题干论证关系进行准确分析,还要准确辨别不同选项的削弱或加强程度,针对这种考试特点,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把握可能性推理的六大题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及各自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削弱型题目。

而必然性推理部分所占比重较小,却是解题的基础,考生必须熟练掌握,一般会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和分析推理类题目,考生要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快速有效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考生只有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才能达到效果。

  类比推理考查报考者对词语关系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通常这种关系并不明显,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由于类比推理这种考查方式的局限性,其地位以及题量有所下降,今年将维持在5题左右。

考查的题型应该以两词型为主,考生依然要熟悉词项间各种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并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如遣词造句法、纵横对比法等,并结合简单的背景知识进行解答。

  定义判断考查报考者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够迅速把握定义的关键信息。

这部分题目考查方式比较固定,考生重点学会分析概念的关键信息,并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比较,考生要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融会贯通,要特别注意题干的提问方式。

  【应考策略】判断推理部分要取得高分,首先要结合真题了解考试特点,了解图形推理常见考点规律,系统学习逻辑的专业知识,掌握词项间的各种关系,熟练运用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其次针对重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各个击破。

  亮点七:

资料分析虽是“纸老虎”,仍要谨慎对待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但资料分析本身的难度并不大,考生应首先从心理上战胜自己。

  资料分析的解题过程是对提取资料中的数据关系,采用正确的方法快速得出结果。

考试中要带着问题阅读资料,并采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增长率、比重等概念要理解透彻,直接计算题、比较数据大小题、综合判断题等出现频率较高。

  【应考策略】解决资料分析比较耗费精力,建议考生将几篇资料分析分开来做,以此提高准确率。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基本概念、计算技巧,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今日公布,以下为大纲全文。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

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

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

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有:

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言语理解与表达

  例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

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

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

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

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答案:

C。

从文中“尽管……但……”的转折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拓展。

C选项符合题意。

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

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2,4,8,16,() A.16B.24C.32D.36

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

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B.10 C.12D.15

D。

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

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

图形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B。

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

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

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解答: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

类比推理。

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螺丝:

螺帽

水杯:

暖瓶B。

线:

纽扣 C。

插座:

插头D。

筷:

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

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

)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

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

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部分国家(地区)国民生产总值

国家(地区)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韩国

19690

9698

美国

46040

138112

日本

37670

43767

越南

790

712

俄罗斯

7560

12910

新加坡

32470

1613

多米尼加

3550

367

中国内地

2360

32801

中国香港

31610

2067

哥斯达黎加

5560

252

  2007年,下列国家(地区)中人口最少的是:

  A.中国香港B。

哥斯达黎加C。

新加坡D。

通过比较图表提供的数字,可以估算出哥斯达黎加为表中人口最少的国家(地区)。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

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不恰当,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更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解读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大纲的方法

公务员考试参加人数众多,影响极为广泛,竞争力极其激烈。

竞争激烈导致绝大多数考生失败而归。

有的考生十年磨多剑,有的则越挫越败,越败越挫。

当然也有“一试而过”,也有的“非公莫嫁”。

不管怎样,公务员考试的残酷和火爆在当下的中国有增无减。

那么到底怎么去应对公务员考试呢?

笔者从小处着眼,针对“行测考试大纲的分析方法”这个问题,帮助考生厘清一些方法论问题。

公务员考试的公布主要由招考简章(公告)、职位列表和考试大纲三者组成,三者不一定都会出现,尤其是考试大纲在某些省份考试中是没有的。

但即使不出考试大纲,往往也有大纲的参照。

对于出考试大纲的省份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自然明确地指出了考试的细致情况。

因此,分析大纲是重要的一环节,因为大纲就是考试的指引,是复习的指针,从某种程度而言,分析大纲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

那么如何有效分析考试大纲,把握大纲价值呢?

结合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切入。

一、明确考试时间设置以及基本要求。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这是大纲第一部分涉及的内容,大家要知道具体的考试时间和总体时间的限制,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计划。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这一作答要求,也有明确的限定,工具﹑注意事项等请牢记心间,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影响考试。

二、明白考试的考点所在和可能题型把握。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

这一块是总体要求,考生要把握的是考查内容分为几个板块,顺序是怎么安排的,2010年的大纲对行测的五大块是如此排序,那么考试也应该是按此顺序,并且大的考试题型一致。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

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

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

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前几个具体要求侧重理解,最后一个要求侧重表达,前者考试的题型应该是片断理解或篇章阅读,而后者将是选词填空或语句表达。

具体什么题型,再根据后面大纲分析断定。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据此要求不难看出,数量关系侧重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块能力。

具体而言就是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这几者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结合考查的。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由此看出,判断推理考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四大块内容。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不难看出,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是考试要求的能力,其中涉及资料不外乎文字材料,图形材料和表格材料,基本来说比较固定。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首先明白常识重点是知识的运用能力,那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这样做常识清理分析就具有了有效性。

同时注意考查能容广泛,法律排在前面应该说依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后面历史知识也是突出提法,应该比较重要。

政治经济等更多应该是侧重热点内容。

通过以上大家学会了看大纲的作答要求及题型设置,这篇将更为细化,指导考生看大纲中的例题设置和题型顺序,了解试题的基本构成形式﹑重要考点及考试的题型顺序。

第一部分:

  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报考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