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856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析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已于2016年10月14日发布,笔试时间定于2016年11月27日。

本次考试仍将采取分级分类命题,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考生试卷(以下简称省级卷)和市(地)级以下职位考生试卷(以下简称地市卷)分开命制。

笔试必考科目之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将延续题量大、时间紧、涵盖知识要点多的特点。

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深度解读。

一、延续分级分类命题,凸显两卷差异

2016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科目延续2015年命题特点,省级卷和地市卷分开命制,且进一步加大两卷差异度,保证了试卷与职位相匹配。

如下表所示,2016年,省级卷总题量135道,地市卷总题量130道。

省级卷比地市卷多出5道数学运算,另有5道资料分析和5道常识判断试题互不相同,且省级卷资料分析部分首次出现了一篇材料2道、3道题的新考查形式。

仔细分析真题可发现,省级卷中多出的5道数量关系题和新形式的5道资料分析题重点测查的都是规划、选择最优方案相关内容,这恰好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要求——更侧重于宏观规划相吻合。

而地市卷中5道不同的常识判断题考查的都是法律相关知识,这也恰好与市(地)级以下职位要求——更侧重于贯彻执行相吻合。

由此可见,国考行测分级分类命题,不是简单从数量上做了区分,而是在考查内容上做了精准匹配,真正体现了国考命题的科学性。

2017年国考行测仍将延续分级分类这一命题模式。

参照上两年行测两类试卷的对比情况及申论考试分级分类的演变过程,教育专家认为,今年国考行测科目可能会进一步凸显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差别,以体现出试卷与职位的匹配性。

例如:

除题量的差异外,两类试卷中相同试题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变化,部分试题难度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二、全面测查综合能力,保持较高难度

从考试内容来看,行测由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部分组成,涉及数学、逻辑、语文、历史、哲学、管理、法律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试题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随着招考机关对应试者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部分的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跨学科的题目不断涌现。

例如,近两年陆续出现的图文并茂的常识判断题、辨别汉字拼音的定义判断题、涉及自然地理知识的类比推理题等。

即便是专业性极强的数学运算题和资料分析题,也通过对题目考点模糊化设计和材料类型的转变,检验应试者使用方法技巧和判断数据关系的情况。

从考试时间来看,行测考试要求应试者在120分钟之内作答130~135道试题,平均每道题的作答时间在50秒左右,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多数考生思考和作答时间都非常紧张,无法全部作答完毕。

自2014年起,国考申论考试时间从150分钟增加到180分钟,考生的作答时间更加充裕,但行测考试时间一直保持在120分钟。

由此可见,行测正是通过有限的时间,多样化、综合性的命题方式来考查考生在应急状态下思维的敏捷度和准确度。

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阅读、计算、推理、观察比较等诸多基本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作答技巧以及速解技巧,学会充分利用、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争分”“夺秒”。

三、抓住核心有的放矢,确保高效复习

如上所述,国考行测综合多样以及灵活多变的特点加大了考生备考和作答的难度,要想胜出,必须抓住核心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在深入研究和分析2017年新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国考行测历年真题,梳理了各专项知识要点以及备考策略,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国考行测特点及命题趋势,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高效复习。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为40道,占总题量近30%)

【命题特点及趋势】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限定于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种,在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上将延续国考风格,即依然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段主旨观点的整体把握、对特定语境词语适用的精确度、对前后分句间逻辑关系的敏感性等。

阅读理解题的提问方式更趋于灵活,除传统的主旨观点题外,标题添加题、推断下文题等经典题型也会频繁出现;逻辑填空方面,多空设置成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此种题目的科学性;语句表达方面,语句连贯的考查仍是重点,语句排序题与语句填充题成为稳定题型。

2.数量关系(一般为15道,占比超10%)

【命题特点及趋势】

数字推理虽继续出现在考试大纲中,但在国考中已连续六年未考,2017年度国考数量关系部分极有可能依然只有数学运算一种题型。

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很多,依然是行测获取高分的最大障碍。

数学运算的难度在于考点多而分散,如整除性、数的奇偶性与质合性、公约数与公倍数、等差数列、函数图像、几何计算公式及原理。

而数学运算的众多解题技巧又是在基础知识之上加以延伸的,如代入排除、设特殊值、比例性质、同余特性等,无不依赖于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3.判断推理(一般为40道,占总题量近30%)

【命题特点及趋势】

从近年考试情况来看,各部分考点稳定,题量时有调整,解答此部分试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也需要极大的耐心。

其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阅读量较小,相对难度较低。

逻辑判断的备考难度较大,是行测拉开分差的关键题型。

图形推理将出现分组型、顺推型、九宫格、类比型和条件型,整体考查难度基本会与往年相当。

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的几种题型一般会出现3~4种,以削弱加强型、结论型为主;必然性推理和智力推理基本每年都会涉及。

定义判断的题干内容很多,增加考生阅读量,或者会在题干中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似定义,增加考点的迷惑性。

类比推理近年来有增加难度的趋势,其词项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且陷阱较多,考生需认真分析,做出选择,避免掉入陷阱。

4.资料分析(一般为20道,占比近15%)

【命题特点及趋势】

从近年的考试真题来看,材料分析难度加大,在考查方式上时有创新。

尤其需要注意计算——既不是完全不算,也不是完全死算。

掌握算式处理技巧是资料分析的提速核心。

考生应该掌握常见算式的处理办法,灵活运用首数法、反算法、有效数字法等,再辅以必要的简单计算,并结合选项,以达到快速确定答案的目的。

5.常识判断(一般为20道,占比近15%)

【命题特点及趋势】

常识判断部分的题量一直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20道。

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依旧是考查的重点,作答本部分试题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和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

常识判断题目的出题角度、考查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成熟。

图片题的出现,谚语的考查,知识点的广泛都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国考对常识判断的考查仍然紧紧围绕国情社情、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这一要求。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潘径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选择题

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的地形是()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

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符号相同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科学家发现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是()

地震时,下列哪种避震方法是正确的()

从甲地到乙地之间修一条公路,从减少工程建设量和节省能耗的角度考虑,设计线路(中虚线)较合理的是()

下图ABCD四张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等EF连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是()

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约为()

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是()

在1:

500000的地图上,量的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下列四个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假如你向朋友介绍“魅力泉州”的名胜古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

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是()

在地球仪上,赤道是()

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A点的经纬度是(,),D点的经纬度是(,)。

(2)A、B、C、D四点所在纬线圈最长的是点所在纬线圈。

(3)分别从A、B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否在北极会合?

(“能”或“不能”)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图中点所在的纬线上。

(提示:

八万里=四万千米)

(5)从南北半球来看,A点位于半球。

从东西半球来看,D点位于半球。

从高中低纬度区来看,B点位于纬度区。

(6)A点位于B点的方向,C点位于B点的方向。

中小学在线题库

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写出图中七大洲的名称: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E洲。

赤道穿过B洲和D洲的大陆部分。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A和C洲。

岛屿最多的是F洲。

纬度位置最高、最寒冷的是G洲。

(2)写出图中四大洋的名称: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①洋。

形状像S形的是②洋。

③是洋。

纬度位置最高、最寒冷的是④洋。

(3)写出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图中甲是运河,它是A洲和B洲的分界线。

乙是运河,它是E洲和D洲的分界线。

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全球分成大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或活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处,地壳比较(稳定或活跃)。

(2)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是因为该山脉位于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或拉伸张裂)的地带。

(3)红海海域因板块(碰撞挤压或拉伸张裂)的地带,故其面积逐年(增大或减小)。

(4)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其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属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中的火山地震带。

综合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B点的海拔是米,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2)F山顶的海拔可能是()

A.600米B.550米

C.650米D.750米

(3)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河流流经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E处的地形部位是,C、D、E三处可能出现瀑布景观的是处。

(4)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自向流(填方向)。

(5)沿L1和L2两条线路登至山顶F,沿线路会省力些,原因是。

(6)若B、C两点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处间的实际距离约为千米。

(7)甲、乙两图能反映B、C两点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图。

(8)该地的地形类型是。

看了"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潘径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的人还看:

1.2016初中地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2016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3.初中地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4.初中地理测试题带答案

 

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5题,每题5分,计25分)

1、芽胞:

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2、消毒:

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医院感染:

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感染,是指医院各类人群(包括患者、探视者、陪护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4、感染:

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5、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二、题空题(共20格,每格1分,计20分)

1、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差异,可分为: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3类。

2、人体寄生虫是指:

寄居在人体并引起机体损伤的低等动物。

3、细菌的形态分为:

球菌、杆菌和螺形菌3类。

4、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

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4种。

5、细菌的测量单位是:

微米。

6、细菌的生长方式是:

二分裂无性繁殖。

7、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气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

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4种。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现象有均匀混浊、沉淀生长、膜状生长3种。

三、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D)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C)

A、胞质颗粒B、质粒C、核糖体D、核质

3、关于细菌的鞭毛,描述错误的是:

(B)

A、鞭毛是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B、鞭毛可在细菌中传递遗传物质;

C、鞭毛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D、抗原为(H)抗原,用于细菌鉴别;

4、关于芽胞,错误的是:

(A)

A、芽胞是二分裂无性繁殖;B、芽胞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体;

C、芽胞对外界因素抵抗力强;D、临床上常以杀灭芽胞为灭菌标准;

5、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多糖,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是:

(D)

A、毒素B侵袭性酶C、细菌素D、热原质

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手术切口、烧伤创面等出现绿色的渗出物,应考虑:

(B)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C、幽门螺杆菌D、霍乱弧菌

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指的是:

(B)

A、消毒B、灭菌C、防腐D、无菌

8、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灭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D)

A、煮沸法B、流通蒸汽灭菌法C、巴氏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

9、紫外线消毒,错误的是:

(B)

A、紫外线波长易被细菌吸收,干扰其复制,导致其死亡;B、可杀灭物体中的细菌

C、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D、适用于病人的书报、衣物、手术室等消毒

10、乙醇消毒作用最好的浓度为:

(C)

A:

99%B、90%C、70%-75%D、50%--60%

1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错误的是:

(D)

A、环境因素B、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C、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性质

D、所有消毒剂浓度越大,消毒作用越好;

12、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不在血中繁殖,称为:

(B)

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

13、因为摄入被病人或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水而感染称为:

(A)

A、消化道感染B、呼吸道感染C、皮肤黏膜创伤感染D、节肢动物媒介感染

14、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末立即消失,仍在体内继续存留一定时间,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称为:

(D)

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慢性感染D、带菌状态

15、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

(A)

A、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B、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产

C、化学成分大多是蛋白质D、毒性很强,极少量即可致易感动物死亡;

四、思考题(共3题,计40分)

1、结合免疫学概念的学习,请回答:

①现代免疫的概念?

(6分)

答:

是指机体识别和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②免疫的主要功能?

(3分)

答: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③免疫的主要表现?

(6分)

答:

免疫防御正常能发挥有效的抗感染能力,反应过高可引起超敏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反复感染;

免疫稳定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死亡细胞和免疫复合物,该功能失调,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正常有抗肿瘤和抗病毒的的作用,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或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持续。

2、正常菌群引起机会感染的条件是什么?

(10分)

答:

①寄居部位的改变;②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③菌群失调;

3、比较革兰氏阳性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差异(5分)和医学意义?

(10分)

答: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这肽聚糖,特有的化学成分为磷壁酸,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均可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

如青霉素、溶菌酶能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灭作用;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其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的化学成分,与人体致病有关的是外膜中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成分。

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且外膜有多层结构的保护作用,因此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

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修安全技术中,对检修作业个体的防护装备要求有误的是()。

A.工作时必须穿合适的工作服、工作鞋

B.在搬运物件时,必须戴上手套

C.当使用电钻、切割、焊接、浇铸巴氏合金时,必须使用保护面罩

D.当工作场地高度超过4m而有坠落危险时,必须戴上安全帽

参考答案:

D

2用锅炉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用的锅炉称为()。

A.工业锅炉

B.电站锅炉

C.民用锅炉

D.蒸汽锅炉

参考答案:

B

3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中,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下列局部排气罩按其构造分类中不包括的是()。

A.密闭罩

B.开口罩

C.通风橱

D.侧吸罩

参考答案:

D

4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不包括()。

A.铁路列车检测

B.铁路列车超速防护

C.铁路车辆探测系统

D.铁路列车安全控制系统

参考答案:

D

5下列灭火器材中,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资仓库等处的初起火灾的.是()。

A.干粉灭火器

B.酸碱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参考答案:

C

6运载物料时,宜保持铲臂下铰点离地面()m,并保持平稳行驶。

A.0.5

B.1.0

C.1.2

D.1.5

参考答案:

A

7烟花爆竹及其原料储存时,其库墙与堆垛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作为通道和通风巷,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rn。

A.0.5

B.1

C.1.5

D.2

参考答案:

D

8船舶因超载、积载或装载不当,操作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者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倾覆、全损的事故称为()。

A.风灾事故

B.自沉事故

C.浪损事故

D.搁浅事故

参考答案:

B

9关于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

B.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C.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半封闭措施

D.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参考答案:

C

10行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A.个体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B.集中领导、单一指挥、逐级负责

C.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D.个体领导、单一指挥、逐级负责

参考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