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213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21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0页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0页
亲,该文档总共1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败日本空手道代表团

五、行家一出手

这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用听劲去感知对方来力的方向、大小、时间,用手上长年练就的高速传感反应,以自己的作用力去感知对方的反作用力。

这也是为下一步做火力侦察,因为要进攻的话,给对方多少力他才跟上来呢?

不同的人,不同的拳,你给多少它才来,就是说要恰到好处地引诱它必反扑。

还有,用什么速度?

速度快了,对方就跟不上,慢了,又拿不住。

总之,这是个拿捏劲,妙不可言,绝对没法重复。

高手含义

手指一勾人就倒

我就是专门卖打药的

“大身法”

成为高手的条件

六、一招制敌

真正的功夫就是这样的,口说一个字的功夫,胜负立判了。

太极拳的灵魂就是技击,讲究的就是快如闪电,一招制敌。

所以,真要把太极拳搬上擂台去,观众怎么看呢?

看什么呢?

一招就没了。

简单点说,太极拳防守的时候是“四两拨千斤”,但攻击的时候就立刻变成了“千斤打四两”。

对太极拳来说,这是0与100的战斗,沾上了,对手一次机会都没有。

以真乱假

打法与擒拿

拳操之别

武术就是要以小搏大

0与100的战斗

七、阴阳

浑圆力就是六个方向的力,上下前后左右,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好好去体会它,把它们全都加上去,如果你画一个圈,它是六个方向的圆,随着你功力的增长,你出的力就叫浑圆力了。

真正的太极拳,就应该是六个方向的力,不是六个方向的力,它就会失灵了,不好使了,不管用了。

矛盾之道

平衡魔术师

“一指缠”

“浑圆力”

第五大发明

八、再悟太极

我总结的陈式太极拳理论简称两句话:

“梢节领劲入妙境,两头卷曲定乾坤”。

这些要求提纲挈领,明白易行,能使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更加直观化、科学化,去曲取直,事半功倍。

除了强身健体的效果之外,还大大缩短了“功夫”获得的周期,这是我最为自豪的。

“闭关”苦思

师伯田秀臣

两头卷曲

武德

不信玄学

九、授徒

在今年的“五一”培训班,我让去年新收的弟子给50多名学员挨着试了一下太极劲,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这个弟子其实平时不怎么练拳,而且总共也不过练了半年多时间,但是,他手上发出的太极劲,他对太极劲的体会让很多入门很久的师兄都惊呆了!

这就是以科学的术语讲解明晰、训练得法,短期就能看得到的奇迹。

没有毛病你就没有对手

挖掘多重潜力

最次也要赚一个好身体

修心

三大基地

郑州拆拳

一、初入太极门

太极拳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迷迷糊糊地摸到了一本书,然后我就迷迷糊糊的把这本书就读得差不多了,迷迷糊糊地就练出了一些体会。

所以我说我是半路出家,却念了一本真经。

“砰”的一声——我被撞飞在墙上

1972年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多事之年,“文化大革命”还没过去。

我记得这一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登上了长城,这是件大事,正应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矛盾总要统一的嘛。

我当时是河南省郑州市第四棉纺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全国大乱郑州怎么能独善其身?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一样了,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

本来以前我是我们厂子里出了名的火爆脾气,从不和人吵架,因为还没吵就已经动上手了,按说那时候的气氛下我理所当然的应该也是个小将什么的,但是幸运的是在四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垮了,因此阴差阳错的就错过了当造反派的“机会”。

更幸运的是,因病我结识了“太极拳”,因此,我常说“太极拳”带给了我身体健康,是上天赐给我的幸运,也是改变我这辈子命运的幸运之神。

还是这一年,可能是响应领袖毛泽东“打打太极拳”的号召,太极名家陈照丕带领陈家沟的学生们来郑州参加武术表演比赛。

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决定去看看,其实从1968年得病开始练拳,到此时差不多已有四年了,平时在公园里和那些练太极的老头老太太们推手,我可以说是罕遇敌手,从来没输过,既然没输过内心当然就很骄傲了。

所以去看表演的真实想法还有一层,第一、我不是出身什么武术世家,也不懂什么江湖规矩,只知道自己功夫了得,没有对手。

第二、再加上年少气盛,狂妄自大,这就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嘛,觉得自己是孤独求败那个意思,所以,既然听说来了一个传说中的高手,那就一个心思想去试试了。

在这之前,我多次听说陈照丕的大名,耳朵痒痒,我决计乘他带队来郑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的时机,当面和他见个高低。

我自认为功夫了得,如果说陈照丕是绝顶高手的话,只要打败他,我从此就可以在武林树起我的名号了。

我找到陈照丕下榻的宾馆,敲开门,根本不加掩饰,人也没看清,开口就说:

“陈老师,我想跟你推推手。

”只见一个老头就那么坐着,身穿白布衫,身子也没转过来,轻描淡写地跟他的学生说:

“和他推推。

老头说完,眼光还是不往我这边瞟一眼,我的心里顿时就起了一个刺激,心想这下莫怪我不客气了。

就见他一个学生站起身朝我走过来,我没法再退了,房间太小。

我有点明白过来,他是为了离得他的师父远一点,以免打搅了他。

我立刻全身鼓满了劲,和对方搭上了手,心想反正我有劲咱俩就顶吧,就这样顶上了,但是,当我刚想一用力,一顶劲,对方一带,我不知怎么回事就飘了起来,随后,“砰”的一声,我一下就飞到了墙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我的脸一下子就胀得通红,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丢人,只心想这个太极还行。

又一想,我还没弄明白就飞了出去,太大意了,心里很不服气。

于是,我重新调整好呼吸,要求再来一次。

我心说这第二次我一定要小心点。

又搭上了手,转了两圈,我看看找着了一个发力的机会,刚想发力,谁料人家一带,我再次一个踉跄还是直接撞到墙上去了。

我这时心里就有点奇怪了,本来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无敌嘛,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撞了两次墙?

可以肯定,撞墙摔下来的样子一定很不好看。

我不由分说地要求再来一遍。

我已被轻而易举地摔了两次,我一定要看清楚他用的是什么招数,心里当然也没闲着,心说这次一定要防住,一定要防住。

但是,想防仅仅是我自己脑子里在想,该防不住还是防不住,那叫防不胜防。

当我第三次被重重地撞在墙上之后,我慢慢地站了起来,呆若木鸡。

白布对襟的陈照丕终于朝我转过头来,似乎是善意地看着我。

我有点发懵,其实是一次比一次懵,脑袋连懵了三次,我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人家可是在陈家沟练了二十年了,是陈照丕带出来比赛的得意弟子,而我自己在外面一直都是跟那些老头老太太练的,所以,他一搭手我就飞,搭手就飞,他这太极功夫也太神奇了。

把我带飞到墙上去的那人年纪跟我差不多,但是身手相差太多了,就我这功夫,还想着去跟陈照丕比武?

我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羞耻感,但是,很快,羞耻感就立即被另一种情绪代替了。

仗着自己年轻,就在那一刻,我在心里涌起一个坚定的念头:

此生非得要彻底把太极拳搞懂!

我第一次上墙,对方是一个“左捋”,第二次是个“右捋”。

确切些的说法是组合的“棚捋”劲,那第三次呢,我是被“挤”上了墙。

太极拳有八大劲:

棚、捋、挤、按,采、列、肘、靠。

对每个劲的路线和威力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棚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列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棚劲是太极拳八门劲别之首,它是由内向上向外的劲。

捋劲指双手或单手一侧和后方运行的劲,“捋”来源于生活,可以想象好似捋树叶,手轻轻拢上,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往下往侧捋叶子,要把叶子捋净,还不能让小分枝伤了手,不让树枝弹回打了脸,实际上太极拳只有两劲:

棚和捋。

挤劲是双手或单手及身体其它部位向前下或前上的劲,有涌动的意思。

有人把挤称为棚劲的付劲。

按劲是螺旋向前下的劲为按劲,此劲若水中按瓢,它不翻、不沉、不跑方为真意。

采劲是向下的劲为采劲。

若茶女采茶,似果园摘果,其意只在一瞬间。

列劲是来回劲,比如你一来,他不来,不来我就回,实质上是弹抖劲。

肘劲是部位劲。

肘有好几面,肘尖是窄面,主打是短劲,寸劲,肘周围部分是宽面,主打长劲。

靠劲是以质量速度取胜,用大部位打击,肩、胸、腹、胯等打击,冲量大。

被实实在在地三次撞在墙上,失落是有的,我毕竟在公园里也是练了四年太极拳的人了,自己也满勤奋的,怎么会连一招都走不下来?

想不明白!

常言道,“闻道有先后”,可我现在觉得还可以加一句:

“闻道分真假”,被实实在在地三次撞飞在墙上,我被彻底撞醒了,我这之前四年习练的太极拳可能都是假的,只是因为遇到了陈照丕,真刀真枪地验出了高下真假。

其实这种心态也都反映在了后来我的很多徒弟们身上。

比如我有个上海的徒弟跟我差不多,也是身体不好开始练太极拳,年轻好斗。

练着练着就和上海公园里的老头老太较上劲了,他年轻力气大嘛,一整谁能整得过他呀,狂妄了。

也巧,偶然碰到我的一个徒孙刚好也在上海,结果两人一搭手,我这后来的徒弟被我那个徒孙整得东倒西歪,站也站不住,完了大半年都想不通。

想一想嘛我那徒孙高嘛没他高,壮嘛也没他壮。

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输?

最后打电话联系,07年来找了我,这才留了下来成了我的徒弟。

我出生十一个月就没有了父亲,家里就我一个男孩,家境非常贫苦,因此我只读了七年书,小学六年,中学读了一年就放弃了,15岁报名下了煤窑。

下煤窑每天累了回来,已经是昏昏沉沉的时候倒反而知道学习了。

这时候就是什么书都开始看,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介绍了一本书叫《石头记》,线装书12本一套,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叫《石头记》,后来才知道《石头记》就是《红楼梦》。

但是读起来才知道很不容易,因为第一是读不懂,第二是冷僻字太多。

因此第一遍就是先翻了一遍,翻了一遍这个过程就算熟悉吧。

然后再看第二遍,看第二遍就拿了一个字典,而且看得相对比较细一点了,一有不认识的字就查查字典,看看是什么字,看看是什么意思。

第二遍就是这么读下来的。

然后又读了第三遍,第三遍这一读下来我突然有了些感受,我感觉到一个家庭从繁荣到破落的原因是世道艰险,世态炎凉,仕途艰险。

不管你多有名有地位可能有一天你都会丢掉。

所以这时候我心里头就开始幻想自己这一辈子做什么呢?

现在看那大概就是我有了世界观了。

然后我就把我读书的感受跟我们的同学们说,我说我看破红尘了。

同学都说我十五六岁小孩说这话很奇怪,于是都笑话我。

他们说你说的话跟没说一样,这书里的东西跟你没关系。

这书我读了三遍以后,确实对我后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无论如何从那时候开始,我心里真的就开始想象自己未来到底应该干什么了。

我就想既然仕途艰险那么我可以不走仕途,于是我就开始权衡世界上的各个工种了,认为不管世道怎么变有技术还是很牢靠的吧,所谓艺不压身嘛。

50年代、60年代世道变了,但是果然不管世道怎么样变有技术就是行。

所以那以后我就开始学电工、车工、翻沙,还学过木工,学过机修,以后又干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技术很快就能掌握。

但是渐渐的我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压根就不喜欢这些技术。

结果虽然干了技术活,但是一直就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直到1968年的时候,机遇突然来了。

1968年我二十多岁,长年下煤窑,因为潮湿,得了关节炎,腰疼,胃溃疡,以至于发展到后来高烧42度不退,实在不行了就到医学院做了一次心电图。

医生一看结果,皱了皱眉,在结果处写道“后壁心肌损伤”。

我一看吓坏了,当时不知道心肌是指心脏的肌肉,还以为心肌就一定心脏呢,于是忙问医生怎么办?

医生说:

你这以后不能做体力劳动,不能过分运动了,一说说了一大堆。

再一看我的病历发现我还有胃溃疡,又说了一大堆不许吃这不许吃那的话。

我就赶紧问医生怎么治?

医生说没法治,只能休息,吃点药。

我这下真急了,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医生想了想,似乎是无可奈何地说:

“打打太极拳吧。

就这样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是那个医生,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一把就把我推进了一个我根本不熟悉的领域,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所以我现在总结我的人生时觉得,太极拳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迷迷糊糊地摸到了一本书,然后我就迷迷糊糊的把这本书就读得差不多了,迷迷糊糊地就练出了一些体会。

我来到了公园。

公园里练太极拳的全是老人,人家一看觉得我很另类,年纪轻轻的,夹杂在里边,看着很别扭,说什么都不教我。

我得保命,只有太极拳能救我,这是我最后的救命稻草。

我说什么也必须要学太极拳。

先后换了四个地方,最后终于看到一个不错的老头,他打的那个金钢捣碓砸下去还晃两下。

我心想这个有力。

我现在还记得这位老先生也姓陈,得了癌症,开刀以后开始练太极拳的,结果一直活到我见到他的时候已经24年了,奇迹啊!

当时,他见我是真想学太极拳,就问我这么年轻为什么想练太极拳啊?

我说我心脏不行了。

也许是因为他是癌症的缘故,同病相怜,于是老头就跟我说:

站后边吧。

就这样我就算开始练上太极拳了。

我也就以为公园里的这些老人练的就是太极拳了。

那时候的太极拳要求画圈,陈老头教我手要画圈,腿也画圈,一共两个圆圈。

就这样我就跟他练了,练了没多久体质真的好了,一检查身体心脏毛病也消了。

心脏既然好了,心气也就高了,看别人搞推手也想跟着推推。

我就提出想试试,但是老头不让我试。

我说我来学学吧,反正死说活说就试上了。

那时候我毕竟是年轻人,年轻人一推就使劲,那些老头毕竟是老人,尤其是那些老太太就更不行了。

我随便一晃,就把他们呼啦啦弄倒了,最后搞得这些老人都不愿意跟我推了。

这下子我很兴奋,公园里我已经是全无敌手了,十分骄傲,觉得老子不是天下第一就是第二,不是第二就是第三,谦虚点说也得进前六名了。

我的骄傲与日俱增,直觉得照这种速度下去,用了不多久,我就可以一身绝世武功行走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铲除坏人,做一个响当当的盖世奇侠了。

正因为我的骄傲自得,加上被陈照丕的弟子轻轻松松地打飞在墙上,极大的落差一下让我清醒了,我应该去寻找真正的太极拳,当然,令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我已当面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我也知道上哪里去找。

就这样日思夜想,到了1972年10月,我什么也干不下去了,为太极拳我快疯了。

我差不多想横了,要么就到陈家沟去学习,要么就从此不练了。

但是我从小自尊心比较强,所以搞啥就想搞好,就这么前后斗争了几个月,终于打定主意,要去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拜师重新学习太极拳。

我心仪的老师当然就是陈照丕了。

陈照丕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1928年,35岁的陈照丕闯荡北平,做小生意,经营惨淡,入不敷出。

其时,河南同乡会有一会友名唤李庆林,曾是清末翰林。

此人一直以太极出自河南为荣。

但其时的北京,太极拳已由百年前一代宗师杨露禅打出了天下,无论上下,习练杨氏太极者甚众,民众对河南陈家沟太极已知者寥寥,因此当李庆林获知陈照丕来京的消息,振奋不已,即刻出面主持推广陈家沟太极拳,生活困顿的陈照丕随即应承。

陈照丕虽然一身功夫,但却无人知晓,用现在的话说,必须要找到一个炒作点,否则北京人怎么知道有个陈家沟太极拳呢?

李庆林就和陈照丕商量,索性在北京城设下擂台。

陈照丕当时住在宣武门外打磨场,河南怀庆府著名的怀药商号之一杜盛兴号内。

准备停当,李翰林就在《北平时报》做了个广告,其词曰:

“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师陈照丕暂下榻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

”自古有比武就热闹,人们奔走相告,说有个叫陈照丕的设了擂台,要拳打天下英雄。

消息轰动开来,半月之内,数十武林高手悉数赶来,纷纷上台,但无一能胜陈照丕,有的不过一两招就见出了高下。

这下更轰动了,原定打擂期限为半个月,又应邀延期两天,共计十七天,陈照丕未遇任何对手。

陈照丕的名气就这样在北京传开来,从此开班授徒,名气与日俱增。

一年多以后,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北京渐渐地有了江湖地位。

北京历来是个藏龙卧虎之地,陈照丕虽设擂连赢了半月以上,又开办授徒,但可以想象真正的大师是不会亲自登台打擂的。

因此,他在北京待了一年多的时间里,仍然有高人不断地来找他切磋,只是到最后这个切磋起来就有问题了。

某日,一个形意拳师来找,这个形意拳师的名字没有传下来,或者是老人故意隐瞒了,反正两人一试,陈照丕艰难地赢了一招半式,这里边输赢的细节现在已不好说了,总而言之陈照丕赢得不漂亮,对方输得不服气。

可想而知那形意拳师对陈家沟太极拳很是不屑,不愿再与陈照丕交手,提出陈家沟是否还有能人?

陈照丕说我叔叔可以,于是很快便把堂叔陈发科请来,于是那形意拳师又与陈发科过招,一个“三换掌”,只一式,一秒钟,战斗就结束了。

那形意拳师确实也是很大度的一个人,输了以后就说:

“照丕你打我是拖泥带水,发科公打我是斩钉截铁。

”于是对陈发科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发科就这样在北京待了下来。

陈发科后来就说:

“照丕,你这功夫恐怕还需要修炼修炼。

”于是陈照丕就在北京又住了一年多,继续跟陈发科学习太极拳。

这就是我心仪的太极拳师父陈照丕的简历。

阴差阳错的是,快到了1973年,我才来到传说中的陈家沟,准备找陈照丕拜师,但是,天不遂意,还没等到拜到陈照丕老师门下,不想陈照丕先生就在这一年辞世了。

我心里的失望无法言表,但此时的我已完全被太极拳迷住了。

这是一种十分折磨焦灼的情感折磨,一方面,我知道自己练了四年的太极拳全是假的,白练了;

另一方面,我又当面见识了什么才是高深莫测的太极拳,心想一定要学到它。

就是凭着这个顽强而神圣的信念,我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到陈家沟去,陈照丕虽然没了,但太极拳是陈家沟发源出来的,总可以找到太极高人。

算来算去,陈家沟太极拳练得好的老一辈就剩下一个人了,此人就是陈茂森。

陈茂森是陈发科的学生。

但此人性格十分孤傲,城府很深,非常神秘。

一般的高人都有些深藏不露的地方,不是为了给一般人显摆的,甚至陈家沟村人也没有见他练过拳。

都知道陈茂森功夫好,中学生们更觉好奇。

一次,五六个练过拳脚的中学生计划突袭陈茂森,他们趁其不备,突然一拥而上,前后左右抱住陈茂森,结果只见他收腹含胸,然后猛地一开胸,五、六个中学生顿时全都被反弹开去,呼啦啦倒在地上。

当时也有很多人想跟他学拳,但他说什么也不教。

有些人就想感化他,于是给他挑水啊,给他做饭啊,给他种菜啊,帮他种地啊,结果帮他干了十年他不教还是不教。

他跟那些来感化他的人都说过,我不会教你的,别给我干了,没用。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信,都给他干过很长时间的活,最后还是不教,结果都白干了。

但是陈茂森跟我聊天就很投缘,好像他的心思他的想法他的眼神我都能理解,他跟我说话不累,就非常喜欢我。

他虽然不教我拳,但是我也经常陪他聊天解闷,有一次他病了,不知为什么喉咙疼痛。

于是我给他找了一个中医专家,给他号完脉后,让他出了房间,医生就问:

“谁是他亲属?

”我说:

“我是。

”医生说:

“我怀疑他是中段食道癌。

你带他回去吧,他该吃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过就是两三个月的光景了。

”开了一些药我们就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陈茂森就问我:

“什么病?

“没病,喉咙的毛病。

”然后天天煎药吃,但吃了也不见好。

他就说你告诉我吧,我到底是什么病?

真的要有什么,我也好安排一下。

我还是轻描淡写地说:

“没事。

”他不信。

有一天我们去公园回来,走过一个小门诊,我说:

“咱们进这里看看怎么样?

”他说:

“别看了,浪费。

”我就强迫他进去了,大夫让他张开嘴一看,说:

“喉炎嘛。

”于是开了一毛五分钱的药,结果回去后一吃就好了。

陈茂森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和我的关系就更加近了,但他还是不教我拳。

我成天泡在陈家沟里,有事没事都和陈茂森待在一起。

我知道杨露禅的故事,学功夫都是靠磨出来的。

为了学拳,我什么苦头都愿意吃。

我当然心里很着急,就想了一个法子,总在陈茂森面前打拳。

他也总看我打,一天,他突然忍不住开口了,说:

“拳不是这样练的。

”然后就做了一遍示范,不过他只做一遍,如果你没看清楚就算过去了,因为他是个怪人嘛。

于是我就在他面前打拳更加频繁,等他看烦了的时候,就有了再次被指点的机会。

但是,他的指点都很简单,上来拍拍我的肩,让我沉下去,就这些类似的动作。

我做不好的时候,他就又比划几下,所以我见过他练过几个动作,就是说一生也只见过他练十个八个动作,但是却不是一次见到的。

他虽然前后指点我几个动作,但每当我开口提出拜师,照旧没了下文。

又过了许久,我又一次到了陈家沟,到此时,我已先后七次来到陈家沟,继续跟陈茂森软磨硬泡,看看又有一个机会了,我又跟他老话重提:

“老师,咱爷俩这么投缘,你真的不能破例收一个学生?

”我说得很诚恳,话虽然只有几句,但我动了感情,似乎这一年多来一次一次下陈家沟,这么多的艰辛和迫切的心情都在里边。

我说的是真感情,虽然一次次来陈家沟,但我几乎都对自己说,如果这次陈茂森还不教我拳,那就干脆不练了,没有这个名师,练也白练,还不如就不耽误时间了。

所以,我当时说完这句话就等着了,大概陈茂森也动了感情,沉吟了好一会,他像是叹气,又像下决心似的,慢悠悠地说:

“我跟你说实话,我这辈子不会收学生的。

但是……我一定给你介绍一位好老师。

现在,我当然能猜到陈茂森这样坚持不收徒弟的原因,他继承的这一支陈式太极拳“功夫架”一直是一脉单传的,是由陈发科传下来的,他把这套“功夫架”只传给了儿子陈照旭、陈照奎和侄儿陈茂森三人。

他为什么要传给侄儿陈茂森呢?

因陈茂森父亲和陈发科关系非常好,因此把陈茂森带到了北京托付给陈发科照看,而且特别关照过的。

就这样陈茂森也就有机会学了这套“功夫架”,但是陈发科应该是明令严讯过他的:

此套功夫绝不可外传!

陈茂森答应给我介绍的好老师就是陈发科的儿子陈照奎。

事情还要讲回1928年,陈发科被陈照丕请到北京以后就留了下来,住在北京宣武门罗马市大街果子巷胡同河南会馆里,以教授太极拳为职业,很快闯出了“北京太极第一人”的名号,也就是说,陈照丕把陈家沟太极拳带入了北京,发扬光大的则是陈发科,陈照奎是1933年被父亲陈发科接来北京的,从此以后就算是把家都搬到了北京。

1973年,陈家沟支部想请陈茂森出来教拳,但是陈茂森说我是教不了了,这个照丕哥也去世了,如果你们这些后生们真想学的话,就到北京去请照奎吧。

就这么一句话,温县的支部书记就上北京把陈照奎老师请回来了。

陈照奎老师回陈家沟以后和陈茂森住在一块,他们毕竟是堂兄兼师兄弟。

当时陈照奎所有的言行大小事情大概都是陈茂森给他张罗的。

我心里一直感激陈茂森的是,他当时给我打了个电报,把我从郑州叫到了陈家沟。

这期间,我从郑州已先后七次来到陈家沟,也跟大家都知道的世外高人陈茂森朝夕相处过,好几次我自信陈茂森就快要教我拳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教我。

但现在,他直接把我领到了陈照奎老师面前,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接到电报,心里就充满了莫名的感动或是激动。

我现在想起来甚至都想感激我自己——感激自己居然能一直坚持下来,坚持要学到真正的太极拳,一直有这个心气儿。

这也许就是宿命,也是使命,我就是为太极拳而生的。

见到陈照奎老师,我才算真正的走进了太极拳这扇大门。

1973年的5月,陈茂森又打来电报说:

5月8号,陈照奎在开封表演,你来看看。

我十分兴奋,虽然这之前我见到了陈照奎老师,但拜师毕竟是个很严肃的事情,而且也不是说拜就能拜的,拜师总得机缘巧合,所以,当时只简单地聊了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