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38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教学准备

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挂图录像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

《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师:

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

(学生:

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

趋势、总趋势)师:

哪个答案更合理呢?

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

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

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板书: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学生活动]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六盘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教师活动]2.指导学生在教材25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

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学生活动]2.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

[教师活动]3.课件展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

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4.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

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

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

云贵高原景观图。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

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学生活动]4.欣赏景观图,学生阅读教材24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总结:

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

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活动]5.课件展示: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

读图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

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明确:

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探究问题:

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第二课时

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

西部高、东部低)(板书: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投影)自制《中国地势变化正误示意图》。

(提问)投影屏幕上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

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

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

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

阶梯状)(师:

答得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

(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

它位于哪里?

第一级阶梯;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

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

(观察判断)同学们仔细阅读图2.9(27页),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

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

(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9)上可以看出:

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下面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A组:

2题;

B组:

3题;

C组:

4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A组发言,教师补充)A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难怪古人有诗云: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逝去”。

(B组发言,教师演示)B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实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实验演示)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的变化:

教师可用课前准备的水和自制的透明小水槽实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流的急缓。

水能的大小变化,得出结论:

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由大变小、水流由急变缓,水能资源由丰富变贫乏(由大变小)。

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C组发言,教师补充)C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

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边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边分小组探讨我国地形地势有何特点?

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有何影响?

(差异个性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