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263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

概言之,“爱岗敬业”正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

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理应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

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就是“师爱”。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履行传播和创新知识的重要职责,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世界已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和学科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只有追踪学科前沿,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不断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才能站在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

因此,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是对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

教师必须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发扬严谨的教风。

严谨的教风由严谨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教学方法三方面组成。

严谨的教学态度,指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风范,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教师讲课的效果。

严谨的教学内容要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铺垫。

要倡导博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

面向新世纪,为适应创新教育,应倡导全新的教学方法,如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开发和超越原有知识范围,强调能力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学,在思想碰撞中学,在主动钻研中学,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让教与学都有声有色,让师生共筑良好的学习氛围。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铸就高尚师德的前提。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

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首先教学观念要更新。

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育观,如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代学生观”。

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与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同时,评定学生质量的标准也在于学生应用和拓宽知识的能力,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因而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

日期2013.3.26

教师角色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

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

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日期2013.4.2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之一)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

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

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

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

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

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日期2013.4.16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之二)

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

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

“不进则退”。

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

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2.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

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

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

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

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

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

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4.提问与思维。

“选择思维”的问题是:

“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

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

”,增加思路。

“前瞻思维”的问题是:

“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

“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

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

”尝试体验;

“换位思维”的问题是:

“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

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身处地。

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

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

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

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

“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18.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19.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

“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0.要珍惜时间。

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

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日期2013.4.23

教学中凸现主体地位的几点做法

一、提供学生情感“空间”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的意见有独到的见解时,我会高兴地送给这位学生这样一句话:

“就按你的办!

”这样做,是对学生最大的褒奖,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个性最有力的张扬。

其实在课堂中,老师的一举动、一投足、商量的口吻、赞许的目光、深情的期盼,无不展示着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演绎着什么叫“平等中的首席。

”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时时处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形成“有了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解决”主动、自觉参与的大环境,让学生在“愿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会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学会学习。

三、启发学生合理猜想

猜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思考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首先是猜想,然后才是证实(波利亚语)。

”合理的猜想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学习。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转化思想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而且通过“直觉-----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的教学创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有体验、人人成功””的氛围。

四、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新知,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五、引导学生开放学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例如:

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简单图形做出组合图形,并让学生观察在这些组合图形中能看到哪些图形。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发现简单图形与组合图形的关系,把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自主地“学数学”。

在练习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

我们现在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体现。

个人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

全班练习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游戏、儿歌、探险、寻宝、解难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找朋友、补缺题……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六、组织学生正确评价

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学生之间的民主评价。

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说说某次探究活动的收获、感受,说说在某位同学身上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说说今后的学习中应努力的方向,等等。

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日期2013.5.16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之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日期2013.5.22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日期2013.6.4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

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

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

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