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34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半途而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方法,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谋、仗、侮、辱、盗、玷、岂、蚕、茧、纺”10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词典、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6

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教材中列举的“抵抗、费尽心机、岂非、而已”4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会用。

3.句型学习。

学习本课的“不但⋯⋯还⋯⋯”“怎么⋯⋯不⋯⋯”2个句型,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

4.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

课文——《半途而废》

课内自读课文——《毛遂自荐》

5.学习课文,深刻理解“半途而废”这则成语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见和用法。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介绍了半途而废这个成语的典故,老师应通过讲授课文,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

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检查预习情况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

(请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

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先请学生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

3.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课文导入

导入1:

“半途而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读书或做事半途而废,跟割断织丝没有什么两样。

比喻做事、学习做了一半就停下,无法成功。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个流传了很久的成语故事。

导入2:

我们曾经尝试过做许多事情,但是,有些事未能成功,究其原因,与不能持之以恒有很大关系。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半途而废》这篇课文。

四、初学课文

1.方法和任务。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1)为什么有人告乐羊谋反呢?

(2)乐羊打仗胜利归来后,魏文侯给他赏赐了什么?

(3)乐羊打开箱子,看完奏折后为什么不高兴?

他妻子又是怎么劝他的?

(4)乐羊年轻的时候捡到金子拿回家,他妻子是怎样做的?

(5)乐羊的妻子是怎样劝告乐羊学习的?

3.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

设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

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加以理

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

六、解难答疑

老师解释全班学生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词语。

(一)词语例释:

1.抵抗:

抵御、抗击外来的武装侵略或敌军进攻。

如:

顽强~。

解放军战士在桥上英勇抵抗敌人。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2.赏赐:

赏给,赐予。

如:

受到~。

乐羊打了大胜仗,不但得不到赏赐,反而还招来许多闲话。

3.寒心:

因失望而痛心。

如:

十分~。

他的这种做法令人寒心。

4.敬重:

恭敬,尊重。

如:

受人~。

我很敬重他的为人。

5.劝告:

拿道理劝人。

如:

再三~。

父母再三劝告,但他就是不听。

6.绝不:

肯定不会。

如:

~放弃、~罢休。

这件事绝不能告诉他人。

7.玷污:

弄脏;污损。

比喻名誉受污损。

他玷污了我的名誉。

8.任命:

委任,下文任用。

今年乡里任命了几名新干部。

(二)形近字辨析:

1.拥:

搂抱;围着;聚集到一起。

如:

拥抱、簇拥。

佣:

雇用;受雇用的人。

如:

雇佣、女佣。

2.赐:

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

如:

赐予、赏赐、恩赐。

剔:

(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从群体中把不好的)挑拣

出来。

如:

剔肉、剔牙、剔除。

3.玷:

弄脏;使有污点。

如:

玷污。

粘:

黏性物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用黏性物把东西连接起来。

如:

粘贴。

七、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1.小结课文,简单梳理全文的脉络。

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某些大臣对他议论纷纷一胜利归来魏文侯赏赐后,妻子对他的劝告一

乐羊求学的经历及妻子的劝告

2.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书面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结构。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2.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1.掌握课文的结构。

2.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深学课文

(一)朗读课文可采用个人读、分组读、抽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行。

(二)串讲课文。

(1~4自然段)本段主要介绍了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朝廷中一些大臣对他的议论以及获

胜后魏文侯对他的赏赐及妻子对他的劝告。

1.提问:

(1)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朝廷中某些大臣有何议论?

(2)听到这些议论,魏文侯是怎样做的?

(3)乐羊灭掉中山国后得到了什么赏赐?

(4)乐羊得到赏赐后为什么不高兴?

(5)乐羊的妻子是怎样劝乐羊的?

2.“不但⋯⋯还⋯⋯”句型。

(1)导入:

教师以提问形式导入“不但⋯⋯还⋯⋯”句型。

乐羊得到赏赐后有何想法?

他想:

“我打了胜仗,不但得不到赏赐,还招来这许多闲话,太让人寒心了。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读出下列句子。

这位姑娘不但人长得漂亮,心地还十分善良。

我家的猫不但会抓老鼠,还会捉鱼。

(3)归纳:

“不但⋯⋯还⋯⋯”是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表示后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句更进一步。

(4)课堂操练:

用“不但⋯⋯还⋯⋯”改写下面的句子。

这个孩子学习好,乐于帮助别人。

这个孩子不但学习好,还乐于帮助别人。

3.“怎么⋯⋯不⋯⋯”句型。

(1)导入:

教师以提问形式导入“怎么⋯⋯不⋯⋯”句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乐羊的妻子是怎样劝乐羊的?

我看这恰恰表明君侯对你的信任,能得到如此信任比得万两黄金还值得高兴。

你怎么会不高兴呢?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读出下列句子。

你说的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呢?

好朋友邀请我,我怎么能不去呢。

(一定去)

(3)归纳:

“怎么”和“不(没)”连用,构成反问句,表示肯定。

(4)课堂操练:

用“怎么⋯⋯不⋯⋯”句型完成下列句子。

你们做得这么好,_____________。

这么大的事情,_____________。

(5~9自然段)本段主要介绍了乐羊求学的经历及妻子对他的劝告。

1.提问:

(1)乐羊年轻时捡到一锭黄金后,他妻子是怎么说的?

(2)乐羊求学一年回家后,妻子是怎么劝他的?

(3)乐羊听了妻子的话,做什么了?

2.“之所以⋯⋯与⋯⋯有关系”句型。

(1)导入:

教师以提问形式导入“之所以⋯⋯与⋯⋯有关系”句型。

乐羊为什么能当上将军?

乐羊之所以能学有所成,当上将军,与妻子的劝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读出下列句子。

这孩子之所以这样,与他父母平时的不良行为有很大关系。

艾力学习成绩之所以下降,与他迷恋上网,不安心学习有很大关系。

(3)归纳:

用“之所以⋯⋯与⋯⋯有关系”表示产生某种结果和某件事有关。

(4)课堂操练:

用“之所以⋯⋯与⋯⋯有关系”完成下列句子。

艾力之所以学习这么好,

他之所以这么生气,。

3.“绝不⋯⋯”句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1)导入:

教师以提问形式导入“绝不⋯⋯”句型。

乐羊带回金子后,妻子是怎样劝他的?

他妻子说:

“我听说有志气的人绝不接受带侮辱性的施舍。

(2)句型操练:

请学生读出下列句子。

他绝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我绝不会干这样的事的。

(3)归纳:

“绝不⋯⋯”表示完全否定。

(4)课堂操练:

用“绝不⋯⋯”句型完成下列句子。

你放心,_____________。

作为学生,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教学总结

1.归纳文章的结构。

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某些大臣对他议论纷纷——胜利归来魏文侯赏赐后妻子对他的劝告

——乐羊求学的经历及妻子的劝告

2.乐羊能够取得成功,贵在他能努力求学并持之以恒。

此外,他的成功与他妻子巧妙

劝告是分不开的。

学习课文,了解“半途而废”这则成语典故的来历及其深刻含义。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掌握全文的叙述顺序,按文章的结构完整地复述课文。

2.书面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1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

二、听的训练

老师将课文改编成故事,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让学生容易听懂。

三、说的训练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

2.复述要点。

乐羊攻打中山国时某些大臣对他议论纷纷——胜利归来魏文侯赏赐后妻子对他的劝告

——乐羊求学的经历及妻子的劝告

(1)在班里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得好,分别记分。

(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谈对“半途而废”这则成语的感受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将本篇课文的内容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书面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至练习五。

(2)完成课后练习七。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掌握。

二、读的练习

“自读课文”要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

阅读时,注意发音准确,句与句之间的停

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标示读句子;能根据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增强语感,达到在

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的目的。

三、我的小词典

1.食客:

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谋划、奔走的人。

2.春秋: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

代。

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3.战国: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公元前403~221年中国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连年

争战的时代。

4.盛行:

大范围的风行。

这首歌在学校非常盛行。

5.寄食:

依赖别人过日子。

父母到城里打工去了,他只能寄食在亲戚家。

6.门客:

门客作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那时的养客之风盛行。

7.推荐:

介绍,推举。

老师推荐我参加演讲比赛。

8.自荐:

自己推荐自己。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我自荐做班委候选人。

9.援救:

帮助人从困难或危险的境地中脱离出来。

发生事故后,四面八方的人们前去援救。

10.自告奋勇: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11.畏惧:

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在敌人面前,刘胡兰无所畏惧。

12.顾虑:

顾忌忧虑,因有某种担心而不敢去说去做。

老师批评你是为了你好,你不要有什么顾虑。

13.迟疑不决:

形容拿不定主意。

14.乃:

是,为。

俗话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不要怕失败。

15.讲述:

叙述或讲解。

他向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16.说服:

用充分理由劝导,使人心服。

你的这些理由说服不了我。

17.筛选:

利用筛子进行选拣;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差的或不需要的,留下好的或需

要的。

经过多次筛选,亚运会终于选中了我们家乡产的苹果。

18.上宾:

尊贵的客人,上等的实客。

我们家待他如上宾,他还不满意。

19.三寸之舌:

常说的是“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你就是有三寸不烂之舌,我也不听。

20.邯郸:

古地名。

今河北省邯郸市。

四、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熟读“自读课文”。

2.书面作业。

写一写“我的小词典”里的词语并注音。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

二、交际话题

1.你做事时,有过半途而废的情况吗?

请讲给同学们听。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

 

2.乐羊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3.谈谈学习“半途而废”这个成语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发言提纲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发言提纲经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级发

言。

2.活动提示。

为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给各小组评分,并记录成

绩。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六。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