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12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03200模拟1环境与健康概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环境中生态体之间以食物的形式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存链关系。

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食物网。

4.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5.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

6.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某一地区地质化学元素含量异常,超过机体适应范围而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又称化学性地方病。

7.公害病:

由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国现行的卫生工作方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运输性污染4)其他污染。

3.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自然环境(物质环境):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可分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2)社会环境(非物质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服务、行为与生活方式等。

六、综合题

1.举例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是最本质的关系,新陈代谢是基本形式。

(2)适应环境:

内部调节。

疾病就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适应的失调。

(3)改造环境:

外部改造,利用。

人对环境的改造不能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否则,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存,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例:

洞庭湖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容量急剧减少,湘江、长江流域洪灾增多。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包括臭氧层破坏、酸雨、气候变化

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是温室效应

3.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流、气压、气湿

4.臭氧层破坏可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发病率增加

5.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流行病学安全、化学组成无害、感官性状良好

6.目前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氯化消毒法

7.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氯化消毒

8.属于介水传染的疾病是甲型肝炎

9.目前在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中最引起人们关注的物质是甲醛、其他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氡

10.通常是初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化妆品后,经一段潜伏期再次接触该化妆品时出现的症状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感官性状良好、流行病学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水量满足需要。

2.常用的氯化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精[Ca(OCl)2]、漂白粉[Ca(OCl)Cl]

1.水源选择原则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经济合理。

2.经水传播的传染病,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相一致。

3.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方式。

4.窗户透光面积与居室地面积之比值称为采光系数,室内水平照度与室外无遮挡处水平照度之比值称为自然照度系数。

1.游离性余氯:

氯化消毒剂加入水中与细菌及其他杂质发生反应后所剩余的能起杀菌作用的游离状态的氯(化合价>

—1价为有效氯)。

2.采光系数:

窗户透光面积与居室地面积之比值。

窗面积/地面积,1/8~10。

1.简述水的生理卫生意义。

(1)生命的起源和发展2)机体主要组成部分3)生理调节4)提供无机盐5)洁身疗病

2.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1)流行病学安全2)化学组成无害3)感官性状良好4)水量充足方便。

3.饮用水污染危害的特征有哪些?

(1)感官性状改变2)饮用者出现共同不良反应3)水质检验异常4)明显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4.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有哪些?

(1)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2)室内的燃料燃烧3)香烟烟雾污染4)建筑装饰材料污染5)家用电器设备污染6)烹调油烟。

5.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PH↓2)水温↑3)混浊度↓4)剂量↑5)时间↑

单项选择题

1.三大产热能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

2.维生素A缺乏最主要表现为夜盲症 

3.维生素C缺乏最主要表现为坏血病  

4.食物缺碘引起机体最主要表现为地甲病

5.只属于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组氨酸

6.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粮谷类

7.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动物血

8.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黄曲霉毒素B1

9.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4个月以后

10.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体重指数(体质指数BMI)

12.维生素D缺乏最重要表现为佝偻病  

13.维生素B1缺乏最主要表现为脚气病

14.食物缺硒对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克山病

15.200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年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每天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16.低胆固醇膳食原则要求胆固醇每日限制在300mg

17.成人体内每天被更新的蛋白质约为3%

18.大豆蛋白质富含谷类蛋白质较为缺乏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19.200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5层

20.每天老年人需钙量为.900mg

21.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30~50%

22.人群营养水平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是询问法、记帐法、称重法

23.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是玉米

24.成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 

25.目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

26.铁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木耳、猪肝

270.妇女孕期需每日钙的供给量是1000~1500mg

28.防止玉米霉变,玉米含水量应为13.5%以下

1.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素指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水。

2.营养素的三大功能是指构成机体成分、提供热能、生理调节作用。

3.维生素缺乏症主要表现为:

VitA↓为夜盲症、VitB1↓为脚气病、VitC↓为坏血病、VitD↓为佝偻病与软骨症 。

4.膳食中的ω-6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_亚麻酸_。

5.洋葱、大蒜可使血胆固醇和血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时间延长,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增高,主动脉脂类沉着减少。

6.医院膳食可分为基本膳食、治疗膳食、试验膳食(诊断用膳食)。

7.医院基本膳食按其质地及烹调原则可分为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流质。

1.平衡膳食:

供给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的膳食。

2.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素:

食物中可为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4.必需氨基酸EAA: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如苯丙赖色蛋,苏缬亮异亮。

组AA(infant)

5.安全间隔期:

农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应间隔的安全天数。

6. Pr互补作用:

将不同食物混合食用,使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而↑营养价值。

7.食品污染:

外来有害物质混入食品,改变或↓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的现象。

8.腐败变质:

食品在以M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使食品↓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1.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

1)营养素种类及含量2)营养素质量3)营养质量指数INQ

1.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满足机体的需要2)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3)食物对人体无害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5)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2.肥胖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患的慢性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诊断肥胖的标准有哪几种?

某人身高1.7m,体重80kg,试通过计算判断该人是否属肥胖症?

目前诊断肥胖的标准有3种:

(1)标准体重:

有布洛卡公式、布洛卡改良公式和平田公式,一般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或105

(2)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

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国成人标准:

<

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3)体重变化:

正常人每日体重变异为±

0.1kg。

某人身高1.7m,体重80kg,BMI=体重(kg)/身高(m)2=27.7,为超重,不属肥胖症。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1.职业卫生服务是以职业人群和劳动环境为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_预防性卫生服务。

1.三同时制度:

工业企业必须将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2.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

在不同劳动条件下存在和产生的危害劳动者健康、影响劳动能力的各种环境因素。

1.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

(1)就业前健康检查2)定期健康检查3)应急性健康检查4)离岗或转岗时的健康检查5)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1.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

根据服务机构的不同,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可分为

(1)国家卫生服务体系2)社区卫生保健3)社会健康保险机构4)私人卫生保健机构。

1.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手术室和病房要求应小于45dB(A)

2.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负离子发生器消毒

3.属于医院手术室分区的是无菌区、清洁区、非消毒区

4.监测医院空气中的细菌数,采样方法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是惯性撞击法

5.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特殊病房要求是30~40dB(A)

1.关于人的情绪特征的表述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刺激引起的;

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

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

2.自杀的预防对策包括加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

建立自杀干预机构;

高危人群筛查

3.灵活,有朝气,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体验不深的人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4.情绪与疾病的正确描述是情绪可作为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

5.对人的身心健康发挥作用的心理现象是情绪

6.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性格的形成虽然稳定,但主要与后天条件有关,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2.心理因素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的情绪而发挥作用的。

3.气质指心理活动的_动力特征。

4.人际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这是一种社会情感的体现。

5.与健康比较密切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情绪、个性和应激。

6.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寻求满足自身_社会需要_的心理状态。

1.生理始基:

是指心身疾病病人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它决定着个体对心身疾病的易患性及所患心身疾病的种类。

2.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

是一组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和预防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3.偏离行为:

产生健康危险因素的行为生活方式。

1.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是PHC

2.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计划免疫

3.《艾滋病防治条例》属于卫生法规

4.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主要内容的是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__2__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或卫生标准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准性操作准则与规程称为卫生技术操作规程__。

3.按性质可将卫生监督分为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应急性卫生监督。

4.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卫生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性文件。

6.卫生部提出的法规草案经_国务院_批准后,方可成为卫生法规。

1.叙述疾病防制的三级预防措施。

三级预防也称综合预防,是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的实施卫生保健措施。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防发生。

组织、技术(关键)、保健措施。

计划免疫、特殊预防、环境保护、健康教育、自我保健。

(2)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防发展。

筛检→三早(发现、诊断、治疗)。

(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防死防残。

治疗、护理、康复、心理。

1.人体氟摄入过量可引起斑釉齿和氟骨症

2.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常用的措施为碘化食盐

3.人体碘缺乏可引起克汀病

4.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常用的措施包括口服碘化钾片、碘化食盐、碘化食品

1.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流行特征是(山区>

平原;

内地>

沿海;

、农村>

城市

2.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碘化食盐补碘;

碘化食用油补碘;

及时治疗碘缺乏病

1.地方病:

具有一定地区局限性和依存性的一大类疾病。

2.生物源性地方病:

由于某一地区生物因素的组成和数量异常变化而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3.化学性地方病:

由于某一地区地质化学元素的含量异常,超过机体适应范围而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1.地方性克汀病诊断的辅助条件有哪些?

(1)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运动、听力、语言2)甲状腺功能障碍:

体格发育障碍、克汀病面容

(3)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

黏液性水肿、毛发干粗、T4降低。

2.简述碘缺乏病的诊断标准。

(1)患者生活于缺碘地区:

水碘<

10ug/l。

2)甲状腺肿大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且可以观察到。

3)排除甲亢、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疾病。

六、综合题(

1.比较碘缺乏病、地氟病和黑脚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和防制原则。

常见地方病比较表

地方病

碘缺乏病IDD

地氟病

黑脚病

流行特点

广、多、山区↑、内陆↑、农村↑、女性↑。

广、女性↑、青壮年↑、外来者↑

散发、富砷区↑

危险因素

I↓↓,钙↑,营养↓。

F↑↑。

水砷↑。

临床特点

地甲肿(单纯代偿↑、功能↓)

氟斑牙白垩型

着色型

末梢神经炎

亚克汀(轻度智力↓,发育↓)

下肢坏疽(黑脚病)

克汀病(呆小聋哑瘫生育↓)

氟骨症

皮肤癌

三级预防

↑I(碘盐、海产品)。

改水降氟。

改水降砷防污。

筛检三早。

甲H,碘片,手术。

↑钙、磷、vitD,Pr.

解毒排毒,对症。

 

1.职业病的特点包括病因明确、剂量反应关系、一般无特效治疗

2.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包括职业史、生产环境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3.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 

4.急性中毒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毒物是一氧化碳

5.若持续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生的疾病是速发型矽肺

6.急性苯中毒最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7.硅酸盐尘肺包括石棉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

8.有些工人接触一段时间矽尘后尚未发病,但脱离粉尘作业若干年后才发生的矽肺是晚发型矽肺

9.诊断职业中毒的重要前提是职业史

10.接触联苯胺可引起膀胱癌

11.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是短时间大剂量毒物

12.属于职业性肿瘤的是石棉所致肺癌

13.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3类

14.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皮肤

15.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控制生产环境中铅浓度

1.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原则是肿瘤的诊断必须确实可靠、有明确的职业致癌因素接触史、发病率与职业接触致癌物的量呈剂量-反应关系、符合职业性肿瘤的一般规律

2.慢性汞中毒的典型表现是易兴奋症、汞毒性震颤、汞毒性口腔炎

3.一般需要和矽肺鉴别的疾病有肺结核、支气管肺炎、肺泡细胞癌、间质性肺炎、肺血吸虫病

1.慢性铅中毒的三大主要临床特征为腹绞痛、贫血和神经炎,以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为首选解毒药。

2.慢性汞中毒的三大主要临床特征为易兴奋症、意向性震颤、口腔炎、首选解毒药为二巯基丁二酸钠。

3.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是职业史,主要依据是现场调查和临床检查。

4.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0类115种。

5.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为主的急性疾病。

6.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_麻醉_作用。

7.少数患者在接触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后1-2年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8.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稍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9.在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10.通常将劳动者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作业。

11.一期尘肺诊断标准是总体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1.职业病: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2.中暑:

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机体热平衡和/或_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为主的急性疾病。

3.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4.矽肺(硅沉着病):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较高浓度(>

10%)游离SiO2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1)职业接触史:

前提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重要参考依据3)临床表现:

4)实验室辅助检查:

2.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

(1)正确采取降温措施2)呼吸系统监护3)循环系统监护4)仔细观察病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

5)加强基础护理6)重视心理护理。

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特异性2)病因可检测性3)发病聚集性4)疾病可预防性。

4.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1)轻度中毒:

神衰微颤口腔炎。

尿Hg↑(>

0.25umol/l).2)中度中毒:

兴奋震颤口腔炎。

(意向性震颤)3)重度中毒:

大颤共紊精神变。

1.如何预防控制粉尘的危害?

(1)法律措施:

管(组织管理),教(宣传教育)。

(2)技术措施:

革(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密闭尘源),风(通风除尘),查(查尘)。

(3)卫生保健措施:

护(个人防护),查(查体)。

1.维生素A缺乏最主要表现为夜盲症

2.维生素C缺乏最主要表现为坏血病  

3.食物缺碘引起机体最主要表现为地甲病 

4.维生素D缺乏最重要表现为佝偻病  

5.维生素B1缺乏最主要表现为脚气病  

6.食物缺硒对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克山病

7.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包括确定食物中毒的人数、查明中毒食品和原因、确定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

8.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卫生监督机构采取的应急性卫生监督措施是追回食物中毒可疑产品

9.河豚鱼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0min~3h

1.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的主要依据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实验室诊断资料

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有明显的季节性、中毒者有相似的饮食习惯、可找到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符合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有细菌和毒物检测结果证明

4.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主要原因有致病菌污染食品、食品储存不当导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烹调加工不当,不能彻底杀灭细菌病毒

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主要依据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实验室诊断资料

6.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原则有加大宣传力度、防止食品污染、普及食品卫生知识、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用前彻底加热,杀灭病原菌和破坏毒素

7.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是食源性、相似性、非传染性、爆发性

1.维生素缺乏症主要表现为:

VitA↓为夜盲症、VitB1↓为脚气病、VitC↓为坏血病、VitD↓为佝偻病与软骨症。

2.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可以从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两方面进行。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原因主要有:

致病菌污染食品、食物储存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和烹调加工不当。

1.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

(1)潜伏期短起病急:

2)急性胃肠炎为主:

3)患者共同饮食史:

4)相互之间不传染:

5)一年四季可发病:

6)人群普遍都易感:

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以迅速排出毒物:

2)对病治疗:

3)对因治疗:

一般不用抗菌药物,毒素中毒者可用抗毒血清。

1.何谓食物中毒?

有何特点?

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食入对人体有毒害的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主要特点1)潜伏期短起病急:

种类

沙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