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30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上粮仓建设项目表招远文档格式.docx

发展锦鲤、锦鲫等观赏鱼300亩,产量360吨,年产值500万元,带动全市特种鱼养殖业快速发展。

 

5

招远市多功能工业化循环水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建设循环水养殖车间13栋,养殖面积20800平方米,每栋养殖面积1600平方米,工业化循环水处理系统26套,分别布置在每栋车间的端部,每车间2套循环水处理系统。

实现年销售收入8760万元,净利润1942.20万元。

新建7栋循环水养殖车间,总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

新建技术中心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新建饵料车间1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购买循环水养殖车间的相应配套设备、质检仪器设备和检测、研发、信息中心设备。

全部建成后,年产半滑舌鳎、大菱鲆、石斑鱼等名贵海水商品成鱼600吨。

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5000万元。

6

招远邦福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山东招远邦富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韩国有机农业研究总会(BCK)进行战略性合作,以禄山水库为基地,设立了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主导产品有鲤鱼、草鱼、鲢鱼以及珍稀银鱼等。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对水面面积1000亩的禄山水库进行养殖规划,以发展有机、健康、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依托韩国有机农业研究总会的先进技术,引进韩国新型水产健康养殖产品,聘请专家指导,提高水产健康养殖综合利用水平,修复、改善养殖环境。

创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提高水产健康养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推动健康养殖业全面提升。

7

招远市海水优质鱼产业项目

现有海水陆基养殖面积40000平方米,养殖品种以大菱鲆为主,品种较为单一,年产量450吨,产值2000万元。

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现代经营模式,以生产规模化为目标。

1、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12跨,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

2、配套排水系统及取暖、供电、供水等设施。

3、购进斑石鲷种苗50万尾,半滑舌鳎种苗80万尾,大菱鲆种苗150万尾。

培育一批以名贵海水鱼育苗、养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推半滑舌鳎、斑石鲷、大菱鲆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种,构建专业化繁育、规模化生产、组织化加工、市场化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机制,年销售商品鱼1000吨,产值7000万元。

8

招远金岭水库优质鱼产业项目

以招远公道岭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建设单位,辐射带动金岭水库周边养殖户70户,年产“放心鱼”20吨。

1、新建标准化养殖池50亩,升级改造标准化养殖池80亩。

2、新建水质生物净化池20亩。

3、配套进排水系统及路、桥、电、房等设施。

完工后将把现代优质鱼产业项目做成“标准化、规模化、效益化”和“环境优美、技术规范、产品安全、效益良好”的现代渔业大项目。

9

海洋生物医药保健品科研生产基地

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作,已建成6000余平方水体的新西兰鲍鱼养殖车间1栋,共824个养殖池,配备主要生产设备200余台套。

建设培育中心50900平方米,科研楼6000平方米,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4800平方米,苗种驯化繁育实验楼6400平方米,购置主要设备600套,总投资1.5亿元。

建成鲍鱼苗规模化繁育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

10

中国对虾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海域面积为2200公顷,购置了岸上瞭望监视设施、雷达及海上用高速快艇等设备,分陆地、海上两部分进行看管与保护。

5、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设管理、科研、生产机构。

6、2、培训从业人员,购置新型监控设备。

7、3、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立标志、标牌,对保护区进行全面保护。

开展中国对虾种质保护和繁育,加强中国对虾原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同时通过原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良种亲本和良种苗。

11

招远发海贝类遗传育种中心

成立于1994年5月,主要从事鱼类、贝类、蟹类、海蜇的苗种生产及养成。

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万元,育苗水体8000立方米,保种海区60亩,亲本保池20亩,年培育苗种550亿粒(尾)。

改造水体2000立方米的2个良种车间,改进循环水设施,建设贝类选育创新平台1处,选育推广新品种2个。

年培育优质贝类苗种400亿枚,产值1500万元。

12

招远海里福鲆鲽类鱼类繁育中心

以大菱鲆、半滑舌鳎、川斑星鲽、条斑星鲽等名贵海水鱼类育苗为主的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私营企业,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育苗水体1000立方米,拥有固定资产6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能独立完成大菱鲆、半滑舌鳎、川斑星鲽、条斑星鲽等鱼种的科研与开发。

改造良种车间1000立方米,改进循环水设施,选育亲本家系2个。

年培育大菱鲆400万尾,半滑舌鳎100万尾,川斑星鲽400万尾,条斑星鲽200万尾,产值5000万元。

13

金胜海水名优鱼类繁育中心

陆域面积100亩,海域面积5000亩,总投资2600多万元,养鱼车间5300平方米,育苗水体2000立方米。

改造保种车间3000立方米,改进循环水设施,引进名优亲本选育保育技术2套,每年增加2个育苗新品种。

年培育大菱鲆500万尾,半滑舌鳎300万尾,川斑星鲽600万尾,条斑星鲽400万尾,产值8000万元。

14

招远祥文梭子蟹繁育中心

固定资产150万元,集育苗、养殖为一体,位于辛庄镇徐家疃村海域,占地面积200亩,养殖水面3000亩,育苗水体5000立方米,年培育优质蟹苗1亿只。

扩建保种车间2个共2000立方米,改进循环水设施,选育亲本家系2个。

年培育优质蟹苗1.2亿只,产值5000万元。

15

招远伟龙虾类育苗中心

该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拥有5000平方米的海产品实验基地,主要从事海湾扇贝、虾夷扇贝、魁蚶、海参及梭子蟹的苗种科研生产,年可生产海湾扇贝商品苗种250亿粒,虾夷扇贝80亿粒,魁蚶20亿粒,海参2000万头。

拥有2000立方米水体的鱼类育苗车间,主要从事牙鲆、大菱鲆、真鲷、黑鲷、及河豚的苗种生产,年可生产牙鲆300万尾。

拥有50亩室外池塘,可进行扇贝、海参的保苗及其他苗种的暂养。

扩建保种车间2000平方米,改进循环水设施,每年引进更新亲本组,选育亲本家系3个。

年培育优质虾苗2亿尾,产值5000万元。

16

人工鱼礁建设工程

200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9663万元,投放礁体73万空立方,建成人工鱼礁5000亩。

人工鱼礁的建设有效保护了近岸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恢复了近海生物资源,提升了海区固碳能力,增加了渔民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计划到2020年再投入资金1亿元,投石80万空立方,造礁9000亩,建成一条以石块、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等材料组成浅海生态型10公里人工鱼礁带。

开展鼠尾藻、大叶藻等藻类移植增殖、恋礁型鱼类放流及贝类底播。

抓好人工鱼礁产业链建设,将人工鱼礁与休闲海钓、增殖放流、底播增殖、海上旅游等产业联动发展。

打造生态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全面建成后,牧场周边海域生态和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预计年可出产海参、黑鮶等优质水产品400吨,直接产值达4000万元。

拉动海底渔业、休闲海钓带来的海上观光、住宿、游船服务等产业链可增加产值6000万元以上。

17

发海人工鱼礁建设工程

在辛庄镇宋家山海域投放石料、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材料16万空立方,完成了第一批人工鱼礁建设,年收获海参20吨,各种鱼类贝类15吨,产值450万元。

在辛庄镇宋家山海域建设1300亩的人工鱼礁区。

投放各种料石16.2万空立方;

投放水泥空心砖1.1万空立方;

投放管状混凝土构件1.5万空立方;

投放集束贝壳礁0.6万空立方;

投放钢制预制构件1.35万空立方,形成总鱼礁规模20.7万空立方。

项目建成后,增加休闲海钓收入240万元;

出产高品质成品海参50吨,销售收入1400万元,利润500万元.

18

伟龙人工鱼礁建设工程

在辛庄镇汪家山海域开展了投放水泥构件及料石增殖海珍品试验,投放礁体19.5万空立方,单位面积海域的海参产量成倍增加,鱼类增殖效果显著。

项目建设用海面积1200亩,总投资4500万元。

1、投放规格为0.19米×

0.24米×

0.39米的水泥空心砖礁体。

2、投放规格大于50kg的石块礁体。

3、投放管径50mm规格的3米×

3米×

3米的钢制预制构件礁体。

年接待海钓人员1.5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

间接带动当地旅游、食宿、交通、钓具制售、船艇修造、水产育苗等产业,总收入3000万元。

19

金胜海洋牧场建设工程

2006年投放石块3万空立方,通过两年多的实验观察,鱼礁沉陷较小、增殖和集鱼效果显著,2009年再次投放石块4万空立方,共完成人工造礁7万空立方。

项目用海面积2008亩,总投资5000万元。

1、投放石块:

采用当地生产的石料(石灰岩石),选择规格50~100公斤的中、大型石块作为礁体投放。

2、投放预制件:

据增殖种类的行为习性,选择0.9米(长)×

0.5米(外径)管状混凝土构件和0.39×

0.19×

0.24米的水泥空心砖作为礁体投放。

年平均投放海参苗种200万头,可捕捞海参25万头,年收入250万元。

鱼类、虾蟹和贝类产量超过100吨,年产值200万元。

20

海洋公益性放流工程

2014年,投入公益性增殖放流资金300多万元,放流海洋生物6种,累计放流各类苗种个体9000多万单位。

(1)稳步扩大放流规模,不断调整优化放流种类、结构;

(2)每年在沿海近岸投放各类水生物种个体6000万单位。

其中海蜇4000万只,鲆鲽类(半滑舌鳎、牙鲆)100万尾,梭子蟹1000万只,梭鱼1000万尾。

建立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社会化的公益性放流制度。

到2020年,全市放流资金投入达到500万元、放流规模达到1亿单位,回捕产量1500吨,实现年产值1亿元。

21

海洋经济生物底播增殖示范工程

自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以来,海洋底播增殖有了很大发展。

目前,我市底播增殖面积已达8000亩,年投放10毫米以上规格苗种6000万粒,年产量10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

建设1处底播增殖示范区,开展魁蚶、毛蚶、鲍鱼、海参、脉红螺等底播增殖实验。

通过底播增殖实验区的示范引导,在全市开展底播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推广普及,全面提升底播增殖渔业发展水平。

到2020年,底播增殖面积达到6万亩,年投放10毫米以上规格苗种1亿粒,年产量160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

22

城市水系“放鱼养水”工程

2014年,成功组织龙王湖、金泉河等放流活动5次,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鲤鱼30万尾,有效改善了城市水质。

开展本地调查、测水配方、增殖放流、生态评估。

继续在龙王湖、金泉河等水库塘坝放流规格大于100mm的优质鲢鱼100万尾,鳙鱼50万尾,草鱼、鲤鱼各100万尾。

通过“放鱼养水”,改善全市水质,促进城市水系水域生态平衡。

放流各类苗种400万单位,年转化氮120吨,转化磷6吨。

23

水源地“放鱼养水”工程

招远市现有三座中型水库,是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其中勾山水库总库容3920万立方,城子水库总库容达4200万立方,金岭水库总库容1250万立方。

1、开展本地调查、测水配方和生态评估。

2、争取省级资金补助50万元,放流鳙鱼、鲢鱼200万尾、鲤鱼15万尾,草鱼15万尾,净化库区水质。

通过“放鱼养水”,使水源地水质达到二级以上饮用水标准,促进水源地水域生态平衡。

年转化氮80吨,转化磷4吨。

24

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培育

以烟台明翔水产为龙头,建成了海湾贝加工出口基地,年加工能力1万吨,拥有休闲食品生产线1条,蒸煮生产线2条,贝类加工线12条,主要加工扇贝、鱿鱼等海产品。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园区厂房占地30亩,冷库容量1万吨,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

引进国外扇贝深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

推行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产品集体商标认证。

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传统工艺向现代技术、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发展优质鱼、虾、贝、藻和海珍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水产品加工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25

渔船更新改造工程

全市现有渔船399艘,其中远洋渔船4艘,其余均为12马力以下的小型渔船。

所有渔船均为木质,没有钢制、玻璃钢质等新型渔船,且大多数渔船均服役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渔船更新改造。

按优化船型、先进的生产工艺更新改造符合渔业产业政策导向的现代化渔船。

(2)作业方式调整。

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具渔法和优化船型的引进、开发、推广,扶持钓业等选择性好的作业渔船的设施改造和提升。

(3)渔船安全设施改造。

渔船在具备安全适航的基础上,配备AIS、GPS、北斗等安全设施;

(4)渔船节能降耗改造。

对新型柴油机、渔船节能产品与装置、节能船型进行推广。

到2020年,实现100艘渔船装备的现代化改造,50艘木质渔船的玻璃钢化改造。

26

休闲海钓基地建设工程

已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3.8万空立方,建成海洋牧场2300亩,具备建立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的条件。

通过“投礁、放鱼、服务”三配套措施,扶持建设休闲垂钓示范基地:

(1)投放新型礁。

集中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

(2)放流恋礁鱼类。

将黑鮶、黑鲷等恋礁鱼类作为主要放流对象。

(3)购置全套钓具1000套,为游客提供完善的休闲垂钓服务。

年接待休闲海钓人员2万人次,通过大量放流恋礁鱼类,刺激人们对海钓的兴趣,丰富休闲娱乐内容,拓宽渔民致富渠道。

27

内陆休闲垂钓基地建设工程

龙王湖基地占地面积5000亩,其中水域面积1300亩,沿湖修建了4000米的柏油路面,岸边全部美化、绿化,修建了黄金塔、龙王庙等附属景点,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适合垂钓、旅游、踏青。

城子、夏甸、金岭3座中型水库,均已具备开展休闲垂钓的条件。

(1)将龙王湖水库与周边架旗山游乐园、龙王庙、黄金阁等旅游景点串联,创建龙王湖省级内陆休闲垂钓示范基地,放流四大家鱼200万尾,美化净化龙王湖水质;

建设垂钓点10处,包括垂钓走廊、垂钓平台、垂钓位等形式,形成具有乡野气息的休闲水岸。

(2)在城子、夏甸、金岭3座水库进行淡水鱼放流,开展垂钓比赛。

以休闲垂钓和配套服务设施为起点,发展现代渔业,拓展渔业社会功能,促进城乡结合联动发展。

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收入达到500万元。

28

一级渔港扩建工程

一级渔港港池面积300亩,码头长809米,因冬季港内风浪较大,缺乏必要的消防救生设施,无法满足渔船避风、停靠要求。

依托原有渔港进行扩建,新建渔港用海1000亩:

新建码头600米,建设防浪堤1359米,形成陆域220亩,港池600亩。

完善招远市渔业基础设施,增加渔船靠泊点数量,减少渔船运输和装卸成本,提高渔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渔业发展。

29

国家级海洋公园能力建设工程

2014年3月,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建立招远国家级海洋公园,以沿海海洋生态系统和天然砂石海岸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4万亩。

(1)设立监管中心,配备办公设备,在海洋公园内科学设立6个岸基监控点位,对公园实行无死角监控。

(2)设立海洋公园标志物2个,界碑2座,界桩8个。

全面提升海洋公园的生态监控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和环境、滨海旅游区的保护能力。

30

莱州湾东部招远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

2010年将招远海岸西段5.2km长的岸线设置为特别保护区,现已开工海岸带修复工程,以保护区域内海岸生态系统和砂质岸线。

1、建设8段离岸堤,总长1275米。

2、沙滩修复1910米,回填砂39.84万立方米。

3、清理海滩垃圾和侵蚀破坏残留,整顿岸段内无序开发。

以保护和修复为双重目标,完成后将大大改善项目区海岸景观,扩大滨海沙滩规模,提高沙滩品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海岸生态环境。

31

招远春雨滨海海岸带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已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预算,正在组织施工招标。

1、建设护岸1406米,沿现有海岸线进行布置。

2、修复沙滩1950米,回填砂20万立方米。

3、清理油污及垃圾,清滩面积15.6万平方米。

4、设计台阶4处,方便游人上下海滩,增强景观效果。

通过岸线修复,保护滨海海岸免受溢油等污染,防止岸线侵蚀,恢复滨海海滩资源。

32

护渔专项执法行动

开展了护渔海上专项执法行动,以渔船普查和渔船专项整治为基础,重点查处“三无”、“三证不齐”、套号、私自涂改船名号、违规作业、使用禁用渔具、使用拖网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依法检查渔船专用通讯设施、安全设备配备使用情况,提升渔船管理水平,规范渔船管理秩序,维护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组织开展海陆执法检查,对渔船标识号牌、证书证件、渔具渔法和通导安全设备进行专项整治,对“三无”、“三证不齐”、套牌、使用拖网渔船进行清理整顿和严厉打击,重点打击“三无”和非法从事捕捞的作业船;

对渔业船舶证书证件及渔船通导、安全定位设备安装使用情况进行日常执法检查,提高渔船信息终端开机率,提升渔船实施管控能力;

加大对渔船捕捞方法、核定渔具、最小网目尺寸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禁用渔具渔法、不合格网目尺寸渔具等非法捕捞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检查率100%。

通过实施护渔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规范渔船管理秩序;

规范渔具渔法管理,有效取缔地笼、电脉冲等禁用渔具渔法,保护渔业生物资源,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

33

海洋牧场生态实时监控体系建设

全市海洋牧场经过7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未建立起完善的监测防控体系,制约了海洋牧场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的原则,在海洋牧场区设立监测站位,进行水质、水流、化学等指标监测。

建立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监控站位与总控系统数据的上下传输,并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等方式建立预警发布平台。

通过对主要监测水域水质、水温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全市海洋牧场生态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一是记录礁区相关数据的演替情况,为后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预警寒流、赤潮等自然灾害,降低损失。

34

近海资源调查监测

近些年来,全市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近海资源系统普查或调查。

(1)渔业资源调查。

对入海口附近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掌握渔业资源状况及变化趋势,科学、客观的评价全市渔业资源利用程度。

(2)重要经济种类资源调查。

对近海重要经济种类进行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方面的系统调查,并结合生产需要及时发布资源和汛期预报。

(3)主要增殖物种调查和评价。

通过放流前的本底调查、放流后的跟踪调查,对主要增殖物种开展调查和监测,摸清全市近海主要增值品种的本底数量、放流增殖对渔业资源量的贡献率、主要增殖物种的渔场分布、群体生长特征、对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科学的放流效果评估模式。

(4)人工鱼礁建设效果监测与评价。

在人工鱼礁区开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证调查。

(5)近海渔业生产监测。

通过调查监测捕捞生产,及时掌握近海捕捞渔船的生产及效益情况、大宗品种组成情况、增殖放流物种的回捕情况、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以及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全市近海渔业资源的监测、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项目实施,加强海洋资源调查能力建设,建立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监测的长效机制,全面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现状和变动趋势、主要渔业种类的群落结构以及渔业生物学变化、海洋捕捞各主要作业渔场和作业动态变化,为各项资源养护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探索限额捕捞制度,为提高海洋渔业资源定量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以及渔业权益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35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程

依托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示范户中推行了快速检测技术;

依托“渔业通”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养殖户+养殖专家+水产技术推广站”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

继续完善“渔业通”信息平台建设,购进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水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设备,规范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严厉查处违禁药物的使用,严格检查水产品安全生产记录。

以重点品种海参、梭子蟹为试点突破口,依托条形码、二维码、RF射频、专用标识等技术手段,开展水产品追溯工程。

依托中国水产商务网平台,引导企业采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产品包装上市。

到2020年,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覆盖全市90%以上渔户,每年定期养殖水体抽样检测达标率100%,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36

渔港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工程

一级渔港尚未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为渔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动态视频监控和本地数据查看、存储并接入网络实现数据上传,实现对渔港的实时监测。

完成渔港动态视频监控建设,满足渔港管理工作需求,同时利用监控系统为包括台风、风暴潮等特殊时期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和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37

实施渔业政策性保险

(1)目前全市渔业互保参保渔船7艘,保额2000万元。

(2)年参保渔民60人,保额1300万元。

(3)市财政对渔民人身保险给予20%的资金补贴。

(1)大力开展渔船、渔民互助保险;

支持鼓励渔业互保协会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共保,建立灾害风险保障机制,解决渔业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问题。

(2)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渔业险种,开展海参、扇贝等大宗优势品种养殖保险试点;

(3)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农业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完善渔业互保协会运作机制。

全市渔船、渔民互保保费规模达100万元,提供1亿元以上的风险保障;

12马力以上渔船、95%以上的养殖捕捞渔民承保;

海参、扇贝养殖承保面积占5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