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441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短引线保护文档格式.docx

5.13保护的功能要求17

6、试验17

7、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18

8、双方工作安排19

9、订货范围19

附件1、技术性能偏差表20

附件2、500kV短引线保护分项报价设备表20

附件3、分项报价备品备件设备表21

附件4、专用工具及仪器21

附件5、投标者应提交的资料22

1、总则

1.1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500kV短引线微机保护成套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投标者必须具有3年以上短引线微机保护装置的设计、制造经验,并有质检部门的认可文件、ISO-9001质量认证书或相当的认证文件、国家电力部门鉴定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提供的设备必须提供在电力系统商业运行的良好记录。

1.3投标者的500kV短引线保护设备须经过入网测试,并附确认文件。

1.4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5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6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8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9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

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0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1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基本条文。

在本招标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按标准号顺序排列标准,如果各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

GB16836-200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

GB19520.3-2004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部分:

插箱及其插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7261-2008

《继电保护器和安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9361-19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98.3-1993

《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T14598.9-2002

《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14598.10-2007

《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3-2008

《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GB/T14598.16-2002

《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GB/T14598.17-2005

《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GB/T14598.18-2007

《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9-2007

《电气继电器第22-7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

传输规约》

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860-2004/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871-200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南方电网调继[2008]4号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3、使用条件

3.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

-10℃~+55℃;

b)相对湿度:

5%~95%(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c)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3.2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a)装置在运输中允许的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在贮存中允许的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装置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3.3周围环境

a)电磁干扰不超过4.3规定的条件;

b)场地符合GB/T9361-1988中B类安全要求;

c)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1128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不发生GB/T17742-1999规定的烈度为Ⅶ度的地震;

d)使用地点无爆炸危险的物质,周围介质中不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敷层的介质及导电介质,没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4、技术要求

4.1额定电气参数

4.1.1直流电源

a)额定电压:

220V、110V;

b)允许偏差:

-20%~+15%;

c)纹波系数:

不大于5%;

d)开入电压:

弱电开入24V,强电开入220V或110V。

4.1.2交流回路

a)交流电流(In):

1A;

b)频率:

50Hz。

4.2技术性能要求

4.2.1交流回路精确工作范围

电流:

交流电流在0.05~20In范围内,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01In,实际故障电流超过电流上限2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

或者,在0.1~40In范围内,相对误差不大于2.5%或绝对误差不大于0.02In。

4.2.2测量元件特性准确度

a)整定误差:

不大于±

2.5%;

b)温度变差:

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相对于+20℃±

2℃时,不超过±

2.5%。

4.2.3装置采样

保护装置的采样回路应使用双A/D结构(公用一个电压或电流源),应有防止单一A/D损坏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措施,采样频率不应低于1000Hz。

4.2.4输出继电器触点性能

a)机械寿命:

>

10000次;

b)最大接通能力:

当L/R=40ms时,触点电压为直流220V时,不小于1000W;

c)触点电流:

—连续:

不小于5A;

—短时:

持续200ms,不小于30A;

d)最大断开能力:

当L/R=40ms时,不小于30W;

e)触点电压:

直流220V或110V;

f)介质强度:

同一组触点断开时,能承受工频1000V电压,时间1min;

触点与线圈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V电压,时间1min。

4.2.5功率消耗

a)直流电源回路:

正常工作时,不大于50W;

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80W;

b)交流电流回路:

当In=1A时,不大于0.5VA/相。

4.2.6过载能力

a)交流电流回路:

2倍In时连续工作,50倍In时允许1s;

b)装置经受电流电压过载后应无绝缘损坏。

4.2.7逆变电源

装置所使用的逆变电源应满足DL/T527-2002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此外,同一厂家同一系列保护装置的电源模块应能互换,逆变电源故障不应导致保护误动,具有失电闭锁功能。

逆变电源装置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100000小时11.4年。

4.3电磁兼容性能

4.3.1辐射电磁场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9(idtIEC60255-22-3)规定的III级(10V/m)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4.3.2快速瞬变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0(idtIEC60255-22-4)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通信端口2kV,其他端口4kV)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4.3.3脉冲群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3(eqvIEC60255-22-1)规定的Ⅲ级1MHz和100kHz脉冲群干扰试验(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

4.3.4静电放电干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4(idtIEC60255-22-2)规定的Ⅲ级(接触放电6kV)静电放电干扰试验。

4.3.5电磁发射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6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的电磁发射试验。

4.3.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7规定的调制前电压电平为140dB

V或10V的射频传导骚扰试验。

4.3.7浪涌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8规定的浪涌抗扰度试验。

4.3.8工频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14598.19规定的严酷等级为A级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4.3.9装置的电磁辐射满足国标相关要求规定。

4.4绝缘性能

4.4.1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独立电路之间,用电压为直流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装置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0MΩ。

4.4.2介质强度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能承受GB/T14598.3规定的交流电压为2kV(强电回路)或500V(弱电回路)、频率为50Hz历时1min的介质强度试验,而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4.4.3冲击电压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的交直流输入回路、输入输出触点等各电路对地,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承受GB/T14598.3规定的峰值为5kV(强电回路)或1kV(弱电回路)的1.2/50μs标准雷电波的冲击电压试验。

试验后,装置应无绝缘损坏,性能应符合本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4.5机械性能

4.5.1振动

装置能承受GB/T11287规定的I级振动响应和振动耐受试验。

4.5.2冲击和碰撞

装置能承受GB/T14537规定的I级冲击响应和冲击耐受试验,以及I级碰撞试验。

4.6结构和外观要求

a)装置的机箱尺寸应符合GB/T19520.3的规定;

b)装置应采取必要的抗电气干扰措施,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设置可靠的接地点。

4.7安全要求

a)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并应符合GB16836-2003中5.7的规定;

b)装置的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为GB16836-2003中规定的IP30级,并达到I类电击防护要求;

c)装置的着火危险防护不应低于GB16836-2003中规定的V2级;

d)金属结构应有防锈蚀措施。

所有紧固件应拧紧,不松动。

4.8保护装置继电器设计要求

4.8.1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圈线径小于0.09mm的继电器时,其线圈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圈断线;

如果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220V电源用于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连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

4.8.2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列要求的消弧回路:

4.8.2.1不得在它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4.8.2.2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串入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接。

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

4.8.2.3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禁止低于600V。

4.8.2.4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

4.8.3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在直流额定电压的55%-70%之间。

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W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4.8.4不得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4.8.5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圈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连线引出。

检查测试带串连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

4.9屏柜要求

4.9.1对结构的要求

4.9.1.1所有的设备应该是新造的、能够经久耐用。

4.9.1.2所有的设备在结构上应该便于拆装、检查和安装。

4.9.1.3制造设备用的材料应是对其性能经过严格检查后所挑选出的材料。

4.9.2涂漆和防锈

4.9.2.1除了有色金属零件、镀锌钢件和机械精加工面以外,其他所有的外露金属零部件应该先经过除锈处理后立即涂一层底漆。

在金属零件的表面涂一道底漆以形成厚度为0.04毫米到0.1毫米的干膜。

在这之后接着涂两道外用调合罩面漆,使干膜的厚度达到0.127毫米到0.178毫米。

底漆和罩面漆应该是同一厂家生产的。

4.9.2.2所有的涂漆应能经受得住机械振动以及热和油的作用而不致会出现划痕或者变软。

4.9.2.3屏上的涂漆应该使用合成树脂化合物喷涂成具有亚光的表面层。

4.9.2.4屏上的涂漆应有良好附着力,不低于GB/T1720规定的2级。

4.9.3保护屏柜要求

4.9.3.1根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所有供应物资必须进行标签管理。

各供应商必须承诺按照相关要求,对所供应的物资进行标签贴标工作,将相关信息在出厂前写入标签。

4.9.3.2安装在继电保护室的保护屏采用柜式,前后开门结构尺寸为2260800600mm,前开门旋转式结构2260800800mm。

正面应采用带玻璃的防护门,门轴在屏正面左侧,背面设钢板防护门。

此外还应包括安装所必须的槽钢底座、支架、顶板和侧板。

门与屏体之间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软铜线可靠连接。

新建变电站应采用前后开门结构。

4.9.3.3保护屏不同回路两带电导体之间以及带电导体与裸露不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应符合DL/T720中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要求。

4.9.3.4保护屏采用前后开门结构时,后门双开,屏门应开闭灵活,开启角不小于90°

,门锁可靠。

保护屏采用前开门旋转式结构时,保护装置装于旋转面板上,旋转面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35°

4.9.3.5外引接线端子排置于柜内两侧,端子排距屏后框架距离不得小于150毫米。

端子排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

离地高度宜大于350毫米。

4.9.3.6前后开门结构屏体用厚度为2.5毫米的钢板制作。

前开门旋转式结构屏体用厚度为3.2毫米的钢板制作。

4.9.3.7屏体设计成封闭的、带有开启门的、垂直自立式,并且应安装容易,便于控制电缆的进出连接、检查和维护。

4.9.3.8为了提高运行的可靠性,设备应采用成套插入式结构。

4.9.3.9屏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

4.9.3.10保护出口回路和起动回路均应经连接片才连至端子排上,连接片应装在保护屏正面。

4.9.3.11如采用分立式连接片,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并满足:

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

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

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

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

4.9.3.12试验部件、连接片、切换片,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300毫米。

4.9.3.13各类按钮、开关等操作件的操作寿命不应少于10000次。

4.9.3.14对于具有整定机构的元器件的操作寿命不少于10000次,整定操作时不应出现发卡或操作失灵等现象。

4.9.4端子排布置

4.9.4.1同一屏上布置多套保护装置时,端子排采用按装置分区,按功能分段原则。

柜内每侧底端集中预留备用端子。

4.9.4.2每个装置区内端子排按功能段独立编号。

4.9.4.3公共端、同名出口端采用端子连线,配置足够连接端子。

4.9.4.4端子应有明显的编号,端子排间应有足够的绝缘,端子排应根据功能分段排列,屏内左右两侧各侧至少留有不少于10个的备用端子,且留有备用端子排以供设计时作转接或过渡用。

4.9.4.5各回路之间、正负电源之间、电源回路与其它端子之间要设置空端子隔离,跳、合闸引出端子与正电源至少间隔1个空端子。

端子排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外部电缆的连接。

4.9.5保护压板、转换开关及按钮

4.9.5.1压板布置应遵循“按装置分排,按功能分区”的原则,并适当简化。

4.9.5.2压板一般不宜超过5排,每排设置不超过9个,不足一排时,用备用压板补齐。

压板在屏正面从左至右、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4.9.5.3保护跳合闸出口压板和失灵起动回路压板采用红色,功能压板采用黄色,备用压板采用浅驼色。

为了便于区分正常运行时压板的投退,正常运行退出的压板(如保护检修状态压板)可采用与备用压板一致的颜色,宜将备用压板拆下或封死。

其中红、黄分别推荐国标GSB05-1426-2001中R02朱红和Y08深黄。

4.9.5.4压板可采用普通分立式、线簧式和其他样式。

普通分立式和其他样式压板的底座色采用浅驼色,压板头采用红、黄色,禁止取下压板头以防混淆颜色。

线簧式压板颜色通过压板上内嵌的标签纸底色来体现。

4.9.5.5标签宜设置在压板下方,同一个站内标签设置的位置应统一。

压板按装置设置分隔框,边框线宽3~5mm。

为了便于分辨,也可每排端子之间加一个分隔线,分隔线与分隔框线宽应一致。

同一个站内分隔框的颜色应一致。

压板分隔线框的型式和颜色须符合具体运行单位的规定。

4.9.5.6压板自左至右排列顺序为跳合闸出口、失灵起动和功能压板。

同一组回路的三个分相出口压板应布置在同一排中。

4.9.5.7同一面保护屏上的保护压板分装置自上而下排列。

4.9.5.8分相跳闸保护的出口压板应按断路器分相设置,三相跳闸保护的出口压板宜按断路器三相设置一个。

4.9.5.9功能压板设置遵循必要和适当简化的原则,每种功能宜设置一块总功能压板。

4.9.5.10按钮宜布置在保护屏正面前门打开时方便操作的一侧,转换开关宜布置在屏正面另一侧。

4.9.6低压回路的布线

4.9.6.1布线

a)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应采用防潮隔热和防火的交联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截面不小于1.0mm2,但对于CT回路的截面应不小于2.5mm2。

b)元器件与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用多股绝缘导线时应采用冷压接端头,冷压连接应牢靠、接触良好。

c)导线应无划痕和损伤,应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

d)应保证所供设备的内部配线、设备的特性和功能的正确性。

e)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应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f)若屏内具有加热器,端子和电加热器或电阻器之间的连接引线不能使用非耐热绝缘铜线。

由于电加热器或电阻器附近的温度高,因此,应该采用瓷管套着的裸导线,或使用耐热的导线。

g)在进行屏的内部布线时,不应该布置得使接点处于不利的角度或者温度升高的地方。

h)对长期带电发热的元器件,安装位置应靠上方,与周围元器件及导线束应保持不小于20mm的间隙距离。

i)在可运动的地方布线,如跨越门或翻板的连接导线,必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软导线,要留有一定长度裕量,并采用缠绕带等予以保护,以免产生任何机械损伤,同时还应有固定线束的措施。

j)连接导线的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装置内部配线侧每一个端子的一个端口不允许连接超过两根的导线,并保证可靠连接。

k)绝缘导线束不允许直接紧贴金属构件敷设。

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保护导线绝缘不受损伤的措施。

l)各保护装置对时接口的配线应连接至端子排,且端子排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方便外部对时信号缆线的接入。

4.9.6.2接线端子

a)所有端子为额定值1000V、10A的压接型阻燃端子。

采用凤凰、成都瑞联或ABB端子。

b)装置出口段端子采用红色端子。

c)元器件与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的连接用多股绝缘导线时应采用冷压接端头;

冷压连接要求牢靠、接触良好。

d)电流回路的端子应能接不小于4mm2的电缆芯线。

CT的二次回路应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