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4864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2 第一章 第3讲.docx

必修2第一章第3讲

第3讲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1.实质:

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______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受__________、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决定环境承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3.估算依据:

依据粮食产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

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的人口数量。

2.意义:

反映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体现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3.影响因素:

主要有自然环境和______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

4.谋求途径

思维拓展

 自然环境优劣、地域开放程度和科技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大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之呈负相关。

影响因素多且变率大,故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特征。

考点一 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导入

 1.下表为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

(1)~

(2)题。

地区

年生产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量

(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地形 ②光照 ③热量 ④土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②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③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 ④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疑难剖析

1.表解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小

2.对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采用估计方法各异,得出的结论自然存在差异。

观点

着眼点(估计依据)

主要论点

悲观论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①现今世界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地球的环境承载力;②依照目前科技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后果不堪设想

乐观论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

①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②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中间论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全球环境承载力在100亿左右

考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典例导入

 2.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该指标与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①提倡高消费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疑难剖析

1.人口合理容量制定的原因和内容

2.怎样判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不同因素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人均消费量低,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压力的因素是人口过快增长。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均消费水平高,消耗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并依靠其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因此它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的因素是人均消费水平高。

用以下简单图式表示:

3.人口合理容量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就世界而言,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努力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②就各国、各地区而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的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考点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典例导入

 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回答

(1)~

(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单位:

人)分别为:

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8000B.10000C.6000D.4500

(2)如果用a表示2011年我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我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

C.b

(3)下列有关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疑难剖析

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考虑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人口数量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估算的角度

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数量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所能容纳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是一个合理值

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

(注:

横轴表示的是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

(2)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合理人口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措施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典例

 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

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思维过程

答案 该模式显示:

一个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储量减少,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当工农业产量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时,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资源;防

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方法技巧 

1.如何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

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分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①污染问题: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问题: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的解决措施:

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考查点一 环境承载力

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1~2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1.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考查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3~4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B.15.1亿~16.6亿

C.8亿~9亿D.14亿~15亿

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考查点三 我国的环境承载力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31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

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6.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第3讲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

A.四川B.广东C.海南D.广西

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化的表现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环境承载能力 ②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4~5题。

4.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

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

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

7.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矿产枯竭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D.教育需求

2011年4月,“金砖五国”(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领导人在中国举行第三次会晤。

读“金砖五国”人口密度图,回答8~9题。

8.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

A.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

B.俄罗斯、印度、中国、巴西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D.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

9.甲、乙、丙、丁四国中(  )

A.甲国人口集中于北部B.乙国在南非西北方向

C.丙国多暴雨洪涝灾害D.丁国综合国力最弱

10.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环境承载力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承载力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承载力 ③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承载力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以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12.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A.沙特阿拉伯B.美国

C.德国D.印度

1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二、综合题(共4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2006年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英国《独立报》指出:

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材料二 美国人口分布图

(1)简述美国人口增长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你怎么理解“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

试用环境承载力的知识对其进行阐释。

(3)简述美国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材料二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万)

面积

(平方千米)

耕地

(公顷)

森林面积

(公顷)

年径流总量

(有效)(立方米)

8200

16万

920万

800万

2200亿

材料三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233万公顷。

考虑森林面积的增加,未来年径流量会略有增加。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

耕地____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__,淡水__________。

(2)目前影响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

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但是这种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讲义

基础知识

一、1.最大 2.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

二、1.适宜 2.人口与环境 3.资源 4.计划生育 科技 利用效率 适度

典例导入

1.

(1)C 

(2)B 2.

(1)B 

(2)B 3.

(1)D 

(2)C (3)D

对点练习

1.C 2.C 3.C 4.D 5.C 6.C

课时规范训练

1.B 2.D 3.D 4.C 5.A 

6.A 7.C 8.A 9.C 10.C 

11.D 12.A 13.C

14.

(1)特点:

以机械增长为主。

 原因:

美国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国人迁入。

(2)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增加将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并给全球环境形成巨大压力。

(3)东北部(东北沿海和五大湖区)人口稠密;南部和西部沿海人口较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原因:

煤、铁资源丰富;开发时间长;经济(工业、金融、贸易发达)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

15.

(1)0.112公顷/人 0.098公顷/人 2683立方米/人

(2)森林 耕地 ①在城市、工程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