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05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实地查看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三处实景,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2.通过探秘济水源头和济水古河道的研学,通过探秘济水成因、夏都城修建原因、文学欣赏、古建筑、碑刻欣赏等专题,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

3.通过来回10公里左右的徒步行走,磨练学生意志、健康学生身心。

4.通过此次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济源文物、历史,欣赏济源景区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四)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观察、比较和辨别能力。

3.通过研学旅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敢于表现、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的能力。

六、课程内容及实施

1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0

月13日一天,为行中研学阶段,12

日一10月20日,为行后展学阶段,

14讶月19课W;

第三阶段10课Bto整个课程

月1日一10月12B,为行前准备阶段,3课时;

第二阶段0

共时。

(一)行前准备

1.学生明确研学主题

(1)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确定研学旅行主题为“探

秘济水之源”,所要到达的研学地点为济渎庙、延庆寺和奉仙观。

(2)邀请文物局相关人员、研学旅行课程专家、家长学生和教师代表参加,召开研学旅行方案展评会,确定研学旅行方案。

(3)在学生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学校结合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济渎庙、奉仙观工作人员和延庆寺周边群众,反复考察研学线路、文物知识、学生就餐、道路交通等具体事宜。

(4)将研学旅行方案向家长公告,其中包括研学旅行费用具体项目,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5)明确学生出行所带的相关物品(禁止携带各类刀具、打火机、火柴等危险物品)。

(6)携带研学旅行笔记本、笔,穿合适的鞋子,预备一次性雨披及双肩背包等。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教育

安全教育:

本次研学旅行为徒步游,在研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以下安全提醒:

(1)行进途中,如果个别学生身体不适,则必须报告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联系后,做好安排;

(2)如果在研学旅行途中发生意外,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如打110,120等。

(3)行进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队伍秩序,保证队伍纪律,不得追逐打闹,注意行进安全。

(4)同学们在旅行途中要保证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的原则。

如若迷途,则要求先镇定精神,拨打老师电话,告知情况,然后停留在原地,不要再乱走不得随便购买路边的问题食品、饮料等。

(5)所有同学要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

不得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紧急事情,需要向跟班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去。

(6)在参观济渎池、龙潭泉时,不要靠近池水,切忌往池水中扔东西,避免掉进水中。

文明教育:

(1)维护环境卫生。

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2)遵守公共秩序。

不喧哗吵闹,自觉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在寺庙内,保持安静,避免高谈阔论,避免嬉笑打闹。

(4)保护文物古迹。

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

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餐不浪费。

(6)讲究以礼待人。

衣着整洁得体,礼让老幼病残,不讲粗话、脏话。

3.研学任务单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一)一一济渎庙篇

1.说说济渎庙的由来。

2.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始建于,总体建筑分为四大部分:

前面是,后面是,东边是,西边是,这四大部分各自独成院落,

却又浑然一体,然后再加上一条长长的御道就组成了一个甲天下的"

"

字形布局。

3.位于济渎庙内的碑,刻于明洪武三年,为研究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4.济渎庙内有一棵柏树,相传是唐代大将军在济渎

庙当监工时,曾经把钢鞭挂在这里,所以把它叫做将军柏。

5.古济水独流入海,与、、并称“四渎”。

6.济水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河之一,后来由于河改道

而逐渐消失。

7.济水流经的城市有(最少写四个)。

8.白居易写的《题济水》中有这样的诗句:

自今称一字,高

洁与谁求?

,O

9-王屋琴书是一门在济源土生土长的、属于济源人自己的民

间艺术,她的演唱语言以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

王屋琴书的主要乐器有、、、四弦等。

10.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镇)的唐代诗人,

被世人尊称为”茶仙”O

11.济源市济渎庙东侧的,自古就是济源名泉,因天

然泉水呈状喷涌而出得名。

12.思考题:

为什么济水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围绕济水精神来写)?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二)——延庆寺篇

1.延庆寺始建于,因濒临济水西源龙潭,故又

名O

2.延庆寺塔为面级楼阁式砖塔,高米。

3.紧邻延庆寺塔西有泉,叫,为济水西源,潭水清

莹澄澈。

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画,被称为,

为济源九景之一。

4.延庆寺舍利塔因塔埋而得名,又称龙潭寺塔。

5.你还知道中国哪些有名的佛塔,请写出几个吧!

(最少四个)

6.思考题:

你对延庆寺的开发和保护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

一写吧!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三)——奉仙观篇

2.奉仙观内三清大殿用

作梁,

们称为

柱,故俗称

3.奉仙观内主体建筑三清大殿是河南省现存5座代木构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国重要的代单体木构建筑之一。

4.三清大殿内的四根梁柱分别取自济源市的村

村、村和,县志、碑刻均有记载,木材产地皆因

树木稀奇而改成现在的地名。

5.奉仙观内现留存有碑,系建观时立,其拓片1973年曾赴日本展出。

6.奉仙观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依中轴线依次为

左右两侧为

7.思考题:

请你简要叙述奉仙观三清大殿的“三绝”

(二)行中研学

活动一:

观大明圣旨学祭祀文化(约10分)

研学形式:

倾听讲解、现场观察、师生互动

辅导老师:

班主任、济渎庙内导游、庙街小学小讲解员

研学地点:

大明诏旨碑前

研学目标:

1、通过讲解碑文的历史内容,观察实物,让学生对济水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对明初的政治、祭祀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对朱元璋以及明史有初步了解。

2、通过对祭祀文化的研究让学生知道古人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功和无奈,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

研学过程:

1.到大明诏旨碑前排队,听辅导员讲解(5分钟)

听讲内容:

a.朱元璋简介b.中国古代祭祀传统

c.济水的历史地位d.大明诏旨碑的内容

3.学生分小队认真观察(2分钟)

4.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3分钟)

(1)朱元璋写此圣旨的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的执政特点是?

(2)五岳是指:

、、、

(3)五镇是指:

(4)四海是指:

(5)四渎是指:

附录:

大明诏旨碑简介:

古时候有四座相对的碑,现在都已经被毁掉。

我们现在看到的□1993年出土的,保存完好。

通过这个碑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对岳、镇、海、渎等自然神祭祀的一个过程。

其实这是明太祖朱元璋下的一道圣旨。

主要内容是改革了各州、郡、县的城隍之神,和历代的忠臣烈士,这样一来,祭祀就大大简化了,废除了历代铺张浪费的风气。

大家看圣旨的全部内容在这(手指亭子的东南角)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封长江为南渎大江之神,淮河为东渎大淮之神,黄河为西渎大河之神,济水为北渎大济之神。

长江、淮河、黄河为大川大河,封王封神,顺理成章,而济水不过一条普通的河流,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话说是:

*•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为什么自古以来却和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四渎而受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呢?

据历代传说,济水流到黄河岸边,看到黄河流水浑浊,不肯与黄河同流合污,居然潜入地下,从黄河河床底下伏流而过,然后到了南岸,又喷涌而出,继续向大海流去。

一路三起三伏,流经河南、山东诸市县而入渤海。

它与黄河为邻,却不象黄河那样恃强为暴,决愁民生,而象一位温和慈祥,宽厚仁爱的历史老人,或平地开源,为河为渠,或穴地伏流,为泉为井,默默的滋润两岸的农田,养育两岸的儿女,推动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从而在济水流域创造了一步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正是这样的精神和意志,这样的品质和美德,才使济水虽细,也能同长江、黄河、淮河一样列为四渎,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活动二:

体验拓片制作学当小专家(约30分)

现场听讲、动手制作、互动展示

辅导教师:

班主任、文物专家

大明造旨碑北侧方台

研学目的:

1.通过给学生讲解拓片知识、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制作拓

片,让学生知道“拓片”工艺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

用,并能够了解一些书法、医学、人文、历史等知识。

2.通过学生讨论拓片和U盘的特点,让学生感悟历史的厚重,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

1.老师组织排队,听文物专家讲解拓片作用(2分钟)

3.听老师讲解拓片制作过程(2分钟)

4.动手体验拓片制作(20分钟)

5.后期收集或自己动手制作拓片、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成果展示比赛”

6.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

(5分钟)

(1)拓片的意义

(2)拓片制作过程

(3)讨论:

拓片和U盘的相同不同之处

(4)讨论:

古代人是如何记录信息

附:

拓片:

广义:

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狭义:

指碑拓中国传统拓印程序:

1.先将石头或青铜表面图文部分刷洗干净

2.浇上淸水

3.将宣纸润湿,然后自上而下将宣纸轻敷于拓文表面,再将湿宣纸上贴一层干宣纸

4.将四角四边固定,用毛刷敲捶宣纸,然后除去干宣纸

5.稍干后用扑子蘸取墨汁,轻轻扑打湿纸

6.风干后取干宣纸

活动三:

体验斗拱搭建学做小鲁班(约20分)

清源门后东侧方台

1.通过听讲和观察斗拱模型,让学生了解斗拱的内部结构,感受古人的智慧。

2.通过动手组装,让学生体验“斗拱结构”的巧妙之处。

3.通过研究深入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古建筑知识。

研学过程:

1.到斗拱前排队,听文物专家介绍斗拱结构(3分钟)

2.以小组为团队动手制作(10分钟)

3.讨论还有哪些古建筑结构(2分钟)

a.棒卯b.斗拱c.飞檐

4.讨论古代著名的工匠和建筑物有哪些,并完成如下问题(2分钟)

(1)木匠的祖师爷是:

酿酒的祖师爷是:

(2)鲁班锁也叫锁,是一种高棒卯结构。

(相互讨论,生活中有

见过的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斗拱:

中国古代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作用:

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禅卯结合:

桦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標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桦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梯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樨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樨(或桦头);

凹进部分叫卯(或棵眼、桦槽),桦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桦卯结构是桦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最基本的禅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桦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桦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桦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桦肩。

棵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组,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棵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活动四:

了解汉唐文化学习古柏精神(约15分)

倾听讲解、实地观察、师生互动、诵读诗文

济渎庙将军柏

通过学生代表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气息,参观千年古柏,学习柏树坚强不屈,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由庙街小学的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述将军柏的千年历史及历史典故,同学们认真倾听。

(5分钟)

2.师生互动交流,解疑答惑。

3.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将军柏的树干和树枝形状,学生拍照。

(3分钟)

4.集体诵读将军柏碑文诗词。

(2分钟)

”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

将军柏历史典故讲解词:

同学们好!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是一个"

古汉柏图志碑”。

碑上有首诗:

”老树何年荫柘黄,至今犹带紫泥香,材高岂但倚廊庙,岁久还须作栋梁,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

"

从诗意看,"

古汉柏"

也就是现在巍然尚存的"

将军柏"

了。

这棵粗可七人合抱,高达三十余米的老树,传说为唐初叱咤风云的名将尉迟敬徳奉命来这里监守大腐时,曾经把自己使用的钢鞭挂在树枝上。

五代后汉皇帝为了追念他的功绩,便封此树为"

|

我们看到的这棵树,大家猜一猜有多少年树龄?

来!

我来告诉大家:

据今至少有1800多年的历史!

这棵树在县志、碑刻及历代多人的诗词歌赋和一些民间的神话中都有记载,它是“东汉遗物"

,但没有具体年份,历史上东汉220年灭亡,即便从东汉最后一年算起,至今也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了

活动五:

感受王屋神韵见识古人智慧(约15分)

学生讲解、实地观察、互动交流、归纳总结

济渎庙石匾、长生阁

通过“天下第一洞天”石匾,了解道教文化的渊源,参观长

生阁,领略独特的建筑风格,让学生见识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1-学生代表讲解天下第一洞天的由来和长生阁的典故。

2.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观察长生阁前的“柏树”形状,了解柏树

的寓意,学生拍照。

3.师生寻找何首乌,观察其特点,了解其寓意,学生拍照。

(3分钟)

4.师生互动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3分钟)

(1)“天下第一洞天”指的是,为十大洞天之首,号o

(2)长生阁是道家祈求之所,台前天然生成的古柏和何首乌寓

意附:

1.天下第一洞天讲解词:

大家有谁知道“天下第一洞天”是指哪里吗?

是的,“天下第一洞天”即王屋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小有淸虚之天”°

唐著名高道司马承祯在其所著《上清天宫地府经》中,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

,号“小有清虚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王屋山的兴盛和道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传轩辕黄帝大统天下后,于八月十五在天坛山重会西王母,欲求得道成仙之术,并在此建上访院,访寻四海仙人。

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各路神仙皆云集王屋山。

被称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耳,也曾入王屋山修炼,天坛山绝顶至今尚有“老子炼丹池”遗迹。

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晋、淸虚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道教理论家葛洪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

被称为我国“药王”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药行医,济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现孙真人坟尚存。

开元十二年(公

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建观而居,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入王屋山修道,自此道风大盛。

由于玄宗皇帝特别青睐王屋山,拨付大量资金在王屋山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皇家道观建筑群,为三清、四御、三官、十方、雷祖、西王母等先天元神均建立了宫殿,从天坛山的三清殿、玉皇殿、轩辕殿、王母洞到十方院、阳台宫、紫薇宫、清虚宫、迎恩宫、三官殿、玄台殿等方圆数十里,组成了庞大的道教宫院。

千百年来,王屋山不仅是道家人物修身、炼丹、成仙之所,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都先后来王屋山游历,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活动六:

探寻济水之源

感悟济水精神(约20分)

长生阁:

清代高台建筑,道家祈求长生不老之所。

台前天然生出的古柏虬枝盘曲、横斜逸出,与藤蔓倒垂、郁郁葱葱的何首乌均寓意长寿

倾听讲解、实地参观、诵读诗文、拍照记录

班主任、研学辅导员、济渎庙内导游、庙街小学小讲解员

小北海

通过倾听讲解,并对小北海的实地参观,加深学生对济水文化的了解,增加对济水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全身心地感受济水变迁历程,学习济水美德,传承济水文明,发扬济水精神;

研学过程:

1.学生代表讲解小北海。

2.师生互动交流以下问题:

(1)“渎”意为,“四渎”分别为

西

(2)

源,因东流成河,在一现称为

,两河汇合后等

泉水喷涌,汇聚成

东源在河,现称

也称济河,

即古时的济水。

(3)济水流经的城市有、、

(4)你知道济水精神和济水美德是什么吗?

(由研学辅导员李维松校长讲解)

3.班主任和班长组织学生集体诵诗:

(1)白居易《题济水》:

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2)《济源颂》

4、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拍照留念。

1.小北海讲解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城市为什么叫“济源”吗?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济就是指济水。

我们济源是古济水的发源地,所以叫济源。

渎是什么意思呢?

《尔雅•样水》中记载'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渎的意思就是独流入海的河流,因为古人认识范围的局限性,所以认为符合独流入海条件的河流只有江、河、淮、济。

济之为渎,非因水著,乃因其品。

其一:

济水平地涌泉,三起三伏,经河南山东两省,绵延2500多里而独流入海,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其二:

济水今温县和荥阳附近横贯黄河,但流岀后依然是非常清澈,古人因而认为济水具有永拒外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性。

其三:

江、河、淮虽然造就了中华文明,但不可回避的从古至今一直作为害河来治理的对人民也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而济水则没有,大家可能觉得济水那么小,怎么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呢?

19

其实济水是因为后来变小的,在《战国策》中记载,“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

也就是说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有济水和黄河做为天险,那么就可以固若金汤,所以,济水量在当时是相当巨大的,济水量大,却未对人造成伤害的君子之风,也值得人们祭祀,所以要祭礼济水,北海指今贝加尔湖,远在大漠艰于祭祀,因同为北方水神,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在此修建北海祠,望祭北海祠。

这也是为何北海祠为何会在这里修建的愿意!

附:

2、济水精神

历史上的济水已经不存在了,但曾经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济水,却给我们留下了济水精神。

这种精神存在于历代文人歌咏济水的文献当中,存在于古济水沿岸人民代代相传的血脉当中。

济水精神可概括为:

一是济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她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样磅礴的水量,却不因小而自卑,因弱而菲薄,仍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冲破重重阻碍,奔向大海,这体现了济水柔弱而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是济水是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