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19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Word下载.docx

4、兴趣、习惯、方法。

二、编排特点

1、各部分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大家可以看一下书中的目录,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特点。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1)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3、5、8单元)。

(2)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所谓整理的线索就是书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书打开到101页,看一下问题

(1)“说一说……出来”,概括成连个字就是“整理”。

问题2:

“任意……得数”,概括成两个字就是“计算”。

问题3:

“计算……什么?

”概括成两个字就是“发现”。

其它几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都是如此安排的,我们都可以按照这三个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1)这是在第五单元认识数之后加的“你知道吗?

”在书中60页,这是关于算筹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了古代人是怎样用算筹来表示数的。

(2)在书中72页也编排了一个“你知道吗?

”的内容,这是在第五单元学完“6-10的加减法”之后,这里让学生们认识了古埃及使用的象形数字,并让学生们尝试用这样的数进行计算。

(3)在书中85页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也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

”的内容。

这里让学生们了解了古代的计时工具,教学时,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日晷”和“铜漏壶”的计时方法。

4.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以书中46页的这道解决问题为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主题图下面一共提出了三个大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

解答正确吗?

这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三大步:

找出信息→列式计算→检查回答

这个过程不单单是老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用过程去做的过程,这三大步既让学生了解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在咱们老师的培养下,久而久之,学生也能按照这个过程自己去解决问题。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这里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

例如:

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和“8、7、6加几”的练习题中除了安排当堂所学的练习题之外,还安排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和一两道拔高题,这种联系的安排可以归纳成12个字:

“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滚打”。

另一方面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请大家看下面的三组练习题:

第一组题是填期中的一个加数,为以后“求未知数”的知识做铺垫。

再看第二组题,我们会发现每一道题前两个数相加、减之后都得10,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减。

这就为以后要学的“凑十破十”做铺垫。

那么第三组题是为什么做铺垫呢?

仔细观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是为以后的“认识乘除”做铺垫。

6、注重知识的渗透。

从书中56页、62页、68页这三道题中,我们会明显的看出第一道题是由一组实物来填充未知加数;

第二组题是先画图形,由图形来填未知数;

第三组题是直接给算式填未知数,教材是在从“实物——到图形——再到抽象”一点点渗透填未知加数。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1)大家可以把书翻到13页、33页、38页等每个单元的最后看一看。

首先看一下这个成长小档案下的小星星,请大家想一想这些小星星表示什么呢?

对这个小星星表示单元数。

(2)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环节所提出的问题: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到底应该说些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下书中的例子:

a、我知道了敬礼应该用右手,这应该是从知识方面的一种收获来说的。

b、再来看这个小朋友说的“贴兔子和乌龟的那道题真有趣”这应该是从自身的感受来说的了。

c、再看这个“我会看几时了……”这个小朋友除了说出了自己的收获之外,还说出了自己的希望。

d、这个小女孩说“我知道有两个9时”这应该是她的一个发现。

其实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的内容很多,收获、感受、希望、发现、期待、困惑等一切与本单元数学学习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说。

(3)这是青岛版教材的“丰收园”和我们这个环节差不多.

其实这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发展一种好形式。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清楚、全面地说,尽可能用数学特有的方式和语言表达。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这一部分,我们分单元来讲。

第一单元准备课

1、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个:

一、数一数;

二、比多少.

2、数一数这节课呢,我们必须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学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1)大家可以把书翻到2、3页看一下这节课,从屏幕上我们

看到这样三个关键词:

数什么,怎么数,是多少?

(2)我们先来思考第一个问题:

数什么?

很明显我们可以数书图中的内容,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情境,我们还可以数一数手中的学具,最后还可以数一数生活中的内容。

第一步数书图,这一步,是让学生观察数;

第二步数学具,这步是操作数;

第三步是数身边的人或事物,这一步是让学会僧感知生活中的数,这样数的内容就丰富了,学生数得也很充分了。

(3)第二个问题:

怎么数?

我们的学生在上一年级之前都会数数了,有的能数到100.有的能数到200,甚至更多,但这样1、2、3、4、5、6、7、8、9、10……的数数,应属于唱数,而我们一年级这儿必须是一一对应地数,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出数的要求,知道学生数的方法。

(4)第三个问题:

是多少?

当学生数出某些人或物是多少之后,我们老师可以随机写出这个数,这里只要求学会读就行,不用会写。

(5)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会得更多,这里请大家记住这样一个教学原则,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句话也是数学课的要求,也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保住,在此基础上会数的多更好。

3、比多少

好,我们再来看一下“比多少”这一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大家可以把书翻到第六页看一看,想一想学这节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比什么?

怎么比?

比的结果怎么说呢?

(1)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问题比什么?

很明显应该先比情景图中的内容,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摆学具比一比,最后,再来让学生们比一比生活中的人或物。

(2)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从主题图下面的比较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是上下一一对应地比,这是第一种比法。

我们再来看一下“串珠这道题”,大家可以看到一黄一红两种颜色的串珠,在绳子上摘下不同颜色的串珠放在左右两侧,这道题所引出的就是第二种比法,左右(也就是前后)一一对应地比。

关于“怎么比”还有这样一种情况,例如:

有两个同学拿同样的田字格写字,第一个同学,写了一行零2个,第二个同学写了一行零3个,比一比,他们两个谁写得多,每组第一行相同,那我们就来看第二行,第一个同学零2个,第二个同学零3个,显然第二个同学写得多,那么这道题表现出来的就是第三种比法:

分两部分一一对应地比。

第二单元 位 置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上下”、“前后”、“左右”。

先认识“上下”“前后”,再认识“左右”。

2、教材把上下、前后、这两部分知识安排在了一起,大家可以把书翻到第九页看一下,那么,为什么要把上下、前后安排在一起呢?

这是因为他们都有相对性,上下、前后都是相对而言的。

3、那么在教学本节时应注意什么呢?

(1)生活情境

(2)开展活动(3)相对而言(必须说谁在谁的上面;

必须说谁在谁的下面;

必须说谁在谁的前面;

必须说谁在谁的后面;

)(4)表达多样(除了谁在谁的上面这种说法之外,还可以说是谁的上面有什么?

4、这是练习题做一做,这样的活动呢可多样。

5、教学左右这一部分知识,请大家注意,要低要求;

只讲绝对性,不讲相对性。

大家可以把书翻到10页“左右”看一看,书中这里的人物全是背影,包括主题图中的老师,也就是说呢,这里的左右是相对于学生的左手和右手而言,左手边是左,右手边是右,相对性不讲了。

6、请大家记住这样几个关键词:

左右--手

  ↓

感知身体的左右

以自身为中心

7、生活中的数学

这是书中13页的一道练习题,讲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书中的这位小朋友问:

我该走哪边?

他是观察者,那就以他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左手边是左,右手边是右。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好,接下来我们讲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三:

(1)1~5的认识;

(2)加减法;

(3)0的认识和加减法。

2、我们先看1~5的认识

(1)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内容1~5的认识,在认识数上,如果只会认读、会写、会数这三会,就叫认识了一个数,那就是极其肤浅的认识,到了一年级对数的认识需要从六个方面来认识,六个方面你都掌握了,才叫已认识这个数,缺一方面都不行,这六个方面就是:

基数、数的顺序、写数、比多少、序数、组成这六个方面都做到了才叫认识数,要不然就没有真正的认识数。

(2)我们通常说认识一个数要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那怎样建立数的概念呢?

这六个方面都有了才叫建立了数的概念,要不然就没有数的概念。

(3)好,这里面有两个内容大家比较陌生,一个是基数,一个是序数,这两个词用的很专业,基数和序数是自然数两种不同的意义,当我们把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时候,它叫基数;

当我们把一个自然数表示物体的顺序的时候,它叫序数。

所以,自然数具有基数和序数的双重含义。

(4)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五个苹果,一共有五个苹果的五表示基数;

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五个苹果,这只表示一个苹果,它不表示总数,只表示苹果的位置或顺序,第五的“五”就是序数,所以学生对数的理解必须从这六个方面建立数的概念,来认识数,这六个方面是来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

比如:

一个人打乒乓球的手感很好,也就是他的球感好,那学数学的人就要数感好,这五个苹果我们还需要一个一个去数吗?

我眼睛一瞟就知道五个,你随便说两个数,我一看就知道谁大谁小,这就叫数感,数感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培养,所以,什么是数的概念,怎么去认识一个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些方面要综合学习,不能单一地、简单的来学习数的概念,这是这个单元中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3、这个单元我要讲的第二个内容在书中14、15页,大家可以翻书看一下,下面这三行,我们在上面先看到的是情景图,紧接着就到了数,比如一只小狗写1,两只小狗写2等等,由这个实物得到了数,那么下面有得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种形,它可以是一根小棒、一个圆片等等,这就是学生认识数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实物;

第二个阶段通过实物得到具体的数;

第三个阶段是把数表示成一般图形。

4、数的顺序里面,这里出现的是一个计数器,学生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学习数的顺序,一颗珠子拨下来表示1;

再拨下一颗珠子来表示2;

我再拨下一颗珠子呢?

就表示3,3在2的后面,它是用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感受数的顺序,这是理解数的顺序,不是12345背数的顺序,是用动态理解。

这里第一次出现点子图,这个图可以是一个圆片,也可以是画在黑板上的圆圈,这种东西将是我们后面认识数经常用的,这里出现的点子图,后面会多次反复的用它来表示数。

5、学数的加减法、数的写法、写数的要求、都是从第三单元开始的,以前没有,这里要求学生要准确、认真的书写,书写要求都是从第三单元开始的,书写要求比过去要高,要形成好的书写习惯。

6、如果说“同样多、多、少”是学生在小学数学接触的第一种数的概念的话,那么这里出现的符号“大于号、小于号”就是学生一生当中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数学符号,请注意,我们这里的数学符号是三个,这三个符号要注意名称,这个“=”叫等号,不叫等于号,后面的是大于号、小于号。

第二,看到名称能写出这些符号;

第三,能够有符号意识;

第四个,能运用这些符号做大小比较。

最后这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在数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实物直观来解决问题。

7、好我们再来看看本单元的第二个数学内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8、新教材中“加减法的含义”这一部分换了原来的纸鹤图,增加了点子图,并编排了一些说含义的练习题,突出了加法的含义,加法就是两部分合在一起,减法就是总数去掉一部分。

9、这道题是书中28页的第五题,要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出下面算式的含义,这道题可以用语言叙述,也可以用图形表达。

10、我们在看一下“1~5加减法”这一部分知识。

11、这两组例题的设计呈现了不同思维水平的算法,我们可以把书打开到25、26页看一下。

“3+2”这道题呈现了三种算法,第一种是点数法,1、2、3、4、5这样点数出来的;

第二种是已有的3的基础上接着点数,4、5得到的,这也属于点数法,层次更高了一些;

第三种是组成法,3和2组成5,这三种算法都可以,在此阶段不强调算法的优化,只强调多样,只要是学生的方法都可以。

那什么时候才能强调优化呢?

应该是第八单元,大家可以把书翻到89页看一下,从第八单元开始就结束到了凑十法了,在第八单元的例1之后,就要强调方法的优化了,不能再点数了,要用最快的凑十法了。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一)。

1、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认识四种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教材编的很清楚,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通过积木之间的摆搭去感受图形的一些简单特征。

3、本节课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定在哪里,大家请注意大屏幕上的这几句话:

直观认识,初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也就是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只要让学生看到这些物体说出它的名称来,然后你给出个名称能找到相应的图形,也就是建立图形和名称的这种对应关系,不再深入的认识。

我们老师在讲这一单元定位一定不要高,不能像高年级讲图形似的,我们在讲这节课时,只要定好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这里包括学生的学具和老师的教具),多做活动,学生一定会在快乐中有所收获,教学目标一定会很好地达成。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一单元的知识与第三单元相似,那么相同的地方就不讲了,下面,我们就抓住不同的地方讲一讲。

1、这是书中42页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图二式,而我们第一单元的要求是什么?

一图一式,而从“6和7”这节课考试要求一图二式了,加法是一图二式,减法也是一图二式。

2、大家再看一下这组练习,这是一图几式了?

对,一图四式,过去的教材从一图二式到一图四式要有很长的时间的过渡,而新教材很快就从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了,这是一个变化,大家在教学当中要很好地把握一下。

3、这是书中61页的例题,到了10的认识就变成一图三式了,从“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这个过渡我们教师要从加法的含义去帮助学生理解,大家看一下,这个小朋友的思考过程:

1+9=10,9+1=10,都是把1和9合起来,总数都是10,那么这幅图就写一道加法算式了,1+9也行,9+1也行,这样就是从加法的含义理解的。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这一单元讲一个新增加的内容,在书中79页。

2、

(1)这个例6是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大家看下这道题:

“小丽说我排第10,小宇说我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对,4人,没算小丽和小宇了。

(2)好,我们再看一看下面的练习题,请大家看79页下面的做一做,这道题和例题一个类型,这两道题求中间有几人时,都不包括两端的那两人。

(3)再翻书到80页,看第五题:

“今天是星期一,今天有雨,运动会推迟三天,这推迟的三天和刚才的中间隔三天同不同?

”(不同)这三天是怎么推迟的?

应该是算第一天,星期一推迟一天到星期二,星期二推迟一天到星期三,星期三推迟一天到星期四,所以推迟了三天就到了星期四,星期四就要开了,这道题包括头或包括尾,简单来说,例题是既不算头,也不算尾,而这道题是算头不算尾,头和尾中间只算一个,例题中头和尾都不算。

(4)好,我们再看一个81页的第6题“今天我从第十页读到第十四页,明天该读第十五页了,他今天读了几页?

”我从第十页读到第十四页,也就是说我今天读10、11、12、13、14,一共5页,这就是既算了头,也算了尾。

(5)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从例题到习题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对,三种,如果我们把这三组情况做个类比,它和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非常相似,植树问题也是三种情况,两端都不植、一端植树、两端都植树。

这样一看太难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以例题为重点,作为保底的要求,其它两种情况是拓展题,还有在解题时,不要求学生列式,从例题的解答方法上可以明显看出,序数、画图、解答都可以。

这部分是综合实践课,这节课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要安排大量的学生活动,从书中可以看出,这节课是一个竞赛活动,我们老师事先要设计好规则、过程等,充分做好预设,指导学生完成好这个竞赛活动。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这一单元大家注意区分这几个内容

(1)数与数字

从钟面上看到的是数,而不能说成数字,数字包括0、1、2、3、4、5、6、7、8、9,而像10,是由这些数字组成的数,所以,从钟面上看到的是数。

(2)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我们都知道在一天当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这是12时计时法当中有的,而24时计时法中只有一个9时,那个是21时,而我们的教材在三年级之前讲的都是12时计时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说7时、9时等的时间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这样的词。

(3)时与时刻

我们从钟面上看到的是时刻,时间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部分,如:

从1时到2时之间是1小时,这个1小时就是时间,我们老师在提问时,应该说“钟面上的时刻是多少?

”不要说成时间,这一处大家应该注意。

(4)时、分之间的间隔符,新与旧的写法

可以看一下主题图

在下面的电子表的间隔符写在正中间,右面的写在靠下的右下角,小数点的位置上,哪个对呢?

应该是后面的对,我们平时写时,应注意间隔符的写法。

(5)生活时刻和数学时刻

如果单纯给钟表,那就是数学时刻,如果加个人物,一个图,那就是生活时刻,我们的教材强调的是生活时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联系一个生活情境去教时刻。

这些细节,在教学中,我们都应该注意一下。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方这个单元保底的法是凑十法,这一点必须把握住,大家可以把书翻到89页看一下,这一单元的例1,“9加几”这节课的点数法只是一个过渡。

例2就只有凑十法了。

到例3凑十法就更为灵活了,不但可以凑大数,还可以凑小数,到了“5、4、3、2加几”就是自选方法了。

但这一单元保底的方法就是凑十法,一定要以凑十法作为最基本的方法要求学生。

四、本册教学常用的课程资源

1、小棒:

数数,尤其是建立十的概念时,十个十个数,以十为单位,它最强。

2、计数器:

横式→建立数的顺序。

竖式→建立数位概念,满十进一。

3、数轴:

本册书62页的第1题是有关于数轴的题

一年级没有交代概念,六年级正式接触,那么它起到什么作用呢?

它用于排序,也用于加减法计算,让学生感知数和形一一对应的关系。

4、点子图

它可以用于数数、比较大小,数的分解和组成,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5、直尺图

它是数轴的最初形式,跟数轴相似。

五、本册教学的注意事项

重点:

数的概念全面理解、数的计算准确合理、解决问题灵活多样

情境:

贴近现实——生活化

贴近儿童——趣味化

多样:

课程资源、语言表述、活动方式、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等

灵巧:

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策略

习惯:

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倾听、书写、反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