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53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钟楼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安钟楼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安钟楼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安钟楼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钟楼论文.doc

《西安钟楼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钟楼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钟楼论文.do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美术欣赏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

美术欣赏

院(系):

机电系

专业班级:

电气1201

学生姓名:

学号:

2012060501

2013年6月20日

木质的结构中国最完整的钟楼

------西安钟楼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从古至今,涌现了非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大量的经典建筑,历朝历代皇宫园林、陵墓庙宇、桥梁民居等等都是一座座传世经典。

而钟楼作为古代建筑的标志,更是融汇了古代建筑艺术家的全部心血。

本文沿着钟楼木质建筑,建筑风格等方面依次赏析各个建筑和文化。

关键词:

古建筑、文化、建筑风格、钟楼

由来: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

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

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建筑: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

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

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

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

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而券洞早已封闭。

钟楼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西安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

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

构造:

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

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攒尖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

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

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钟楼整体为木质结构,构造技术上即应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不少改革和创新。

楼的建筑为生檐三滴水,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

两层楼四周均有名柱回廊。

登高望远,西安壮丽的市容一览无余。

钟楼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木质内心。

解放后人民政府换成了用真金锤成的金铂薄顶。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钟楼属于宫廷建筑,劳动人民是无权享用的。

解放后,劳动人民才成为钟楼的主人。

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

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

这三块牌匾由于钟楼2楼展厅装修的原因,已经被展柜遮挡住了,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结束语:

钟楼记录着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它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

两千年一步步朝我们走近,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夜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人,将在钟鼓楼广场敲响千面锣鼓,迎接新千年。

钟楼是古老的,钟楼是年轻的。

它与鼓楼晨昏相伴,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

由此东去,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由此北行,是西安最年轻最宽阔的大街,往南去,是名楼林立的科技文化区。

钟楼与西安人一起迈向辉煌的未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电气120128号王学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