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571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哎呀,我难受死了!

”李桂芳以为是她年纪大了,坐长途车累着了,赶紧给她端茶倒水,但婆婆她连看也没看他们的新房子一眼,还是一个劲儿地喊难受。

  接着几天,洪波都陪着他的母亲,逛了成都的很多景点,老太太看上去精神矍铄的。

夫妻俩也就放心了。

他们跟母亲说好白天夫妻俩去上班,她自己在家里。

可没过一天,大中午的,洪波正在厨房里忙得汗流浃背,母亲打电话来,又说她浑身难受。

洪波一听急了,丢下锅铲,就往家里跑。

到家一看,母亲什么事也没有。

  夜里,洪波还是很担心,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洪波不由分说带母亲去了医院。

花了两千多块钱,做了全身检查,连大夫都说:

“老人家气色挺好,没什么毛病。

”可一回到家,老太太还是哼哼唧唧地说她难受死了,家里一些细小的家务活儿都不动一动,还得洪波每天来回跑着给她送饭。

  李桂芳一看,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急性子的她忍不住就和丈夫商量:

“店里生意那么忙,咱妈在这儿实在住不习惯,干脆还是回老家算了!

”洪波听了,什么话也没说。

一转背,一个人拿起一瓶白酒就那么不声不响地喝了起来。

以前,洪波也喝酒,酒量不小,但他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一心扑在他们的川菜馆上,经常有客人们喊他一起喝酒,他总是笑容满面地推辞掉,从不贪杯。

可这一次,洪波破天荒头一遭,自己把自己灌醉了。

  一个星期后,洪波打电话让他二弟来一趟济南,买了许多的东西,又把老太太送回了乡下老家。

老太太临走时,拉着洪波的手,忽然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结果兄弟俩都绷着脸,弄得挺尴尬的。

  那天晚上,睡到半夜,李桂芳一侧身,发现洪波不在床上,起来一看,黑漆漆的客厅里,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也不开灯,居然又闷声不响地喝起酒来了。

李桂芳的火气腾地就上来了,我说:

“你干吗呢?

和谁赌气啊?

”洪波还是老样子,从不和人争辩,什么事都装在心里。

  李桂芳我万万没想到,从那以后,洪波整个地就变了一个人。

  平常洪波都习惯早起,天还没亮,就带上小伙计去菜场买菜去了。

可李桂芳很快发现,每次都是小伙计一个人蹬着三轮车,拉一车的菜回来,洪波自己却连人影也不见了。

李桂芳纳闷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洪波是躲着她一个人喝酒去了。

  到那时,李桂芳才意识到,问题不是她想象得那么简单。

洪波每次喝酒,拧开瓶盖,一仰脖子,咕咚咚,一口气就喝了半瓶酒,也不吃菜,也不和人说话,那样子,让人看了特别困惑,他心里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时间一晃,差不多快3年了,洪波喝酒越来越厉害,不分白天黑夜,他每天都要喝酒,喝完就醉倒了,什么事也不管。

饭店缺了他的招牌菜,生意明显往下滑,尤其是客人来了,一看饭店里躺着个醉汉,就再也不来了。

平日里,李桂芳一个人的精力根本忙不过来,可是还得时刻注意着他。

  饭店里的钱,包括家里的钱,李桂芳就像防贼似的,根本不能让洪波沾手。

他只要看见哪里有钱,眨眼工夫,就拿出去喝酒去了。

后来,李桂芳连上洗手间都得带着钱包。

没有了钱,洪波就厚着脸皮,去附近的超市赊酒喝,往往是人还没出超市的门,一瓶酒就见底了。

  李桂芳知道后,和附近超市里的人都说了,没钱别赊酒给他。

人家也算给她面子,每次看见洪波都劝他:

“别再喝了,叫嫂子心里不痛快!

”洪波稍微清醒时,也向妻子承诺一定戒酒,可他一天承诺三次,三顿酒还是照喝不误。

  一次洪波生日,之前洪波的生日都是在饭店里过,那一次,李桂芳专门买了菜,和洪波说好了,在家里为他过生日。

  从饭店回来,李桂芳有个习惯,回家先洗澡。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等她出来,洪波就不见了,桌上留了一张纸条,说他换酒去了,这一出去,就一直到晚上,大醉着回来。

  那天,李桂芳的心真的被他伤透了,晚上李桂芳把卧室的门反锁着,泪流满面地哭了一夜。

从那天起,他们就开始分居了,李桂芳觉得自己再也忍受不了洪波身上弥漫的酒气。

夜里,孤枕难眠的李桂芳就像放电影一样地想,过去对自己无微不至的洪波哪去了呢?

虽然洪波只是一个普通的厨师,可他知道妻子爱干净,所以每天穿的白外套总是洗得白白净净,可现在,洪波脚上的皮鞋脏得连他自己都腻味了,他还能满不在乎地踩在家里的木地板上。

  好好的一个家已经面临破裂。

  这期间,李桂芳也在不停地想办法,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不能就这么毁了啊!

洪波的酒已经越喝越猛了,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他原来是个大个子,现在瘦得只有一百二十斤,喝酒喝得手都打哆嗦。

以前他从来不吃冰糕,现在一早起来,他胃里就烧得厉害,大清晨去买冰糕吃,才吃两口就哇哇地吐。

  李桂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常半夜里睡不着觉,第二天在饭店里头痛得像要裂开了似的,和人说话都语无伦次。

熟悉的人都劝她:

“让他自生自灭算了,你也管不了,也别生气了!

”话是这么说,可李桂芳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想把洪波送到“戒酒中心”去。

结果人家告诉她,戒酒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毅力,可洪波连半点恒心都没有。

现在,饭店里的生意最多只能算是保本,她每天对着洪波,已经无计可施。

偶尔,洪波稍微清醒一点儿,他就向妻子保证,一定要戒酒。

可现在,李桂芳还能相信他吗?

他一提戒酒,李桂芳都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洪波听了,怔了怔,又掉头出去了。

他现在手头上已经没有一分钱,附近的超市也不再赊酒给他了,但他还是变魔术一样,每天都能弄来几瓶酒喝。

李桂芳已经没法理解洪波了,好好的一个家已经面临破裂,他还要喝到什么时候?

一个月后,李桂芳与洪波平静的办理了离婚手续,李桂芳以为自己从此解脱了,没想到这只是她苦难的开始……

启发讨论

1.李桂芳的丈夫酗酒前,他们的家庭状况如何?

2.李桂芳丈夫洪波为什么会酗酒?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

3.李桂芳与丈夫洪波关系恶化的最初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李桂芳,在夫妻关系恶化之后你会怎么做?

4.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你认为婆婆与李桂芳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如果你是社工,你会怎样去帮助这一对婆媳化解矛盾?

5.洪波在发现妻子与母亲不和时是如何应对的?

请对此做出评价。

如果你是洪波,站在丈夫和儿子的角度上,你会如何处理家庭矛盾?

6.李桂芳为什么会得上头痛病?

酗酒者会给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丈夫洪波的酗酒给整个家庭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7.你的身边有经常酗酒的人吗?

你如何认识酗酒现象?

请结合案例和现实,分析一下酗酒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8.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洪波在酗酒之前是一个勤劳、上进、体贴的好丈夫,但在酗酒之后,性情大变,连妻子李桂芳都“不认识他了”,请结合案例分析,酗酒会给酗酒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9.请根据你的尝试探讨,为什么人会对酒精产生依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酒瘾,为何此瘾难以去除?

10.在丈夫酗酒之后,李桂芳的反应时什么样的?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如果你是社工,你将如何介入,帮助洪波戒酒?

11.你认为在此案例中,洪波和李桂芳所生活的社区,在洪波酗酒的问题上存在过错吗?

如果有过错,在什么地方?

应该如何改进?

12.酗酒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你是社工,你会针对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酗酒问题,你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以减少该问题的发生?

课堂实训

1.如果你是社工,在事件发生后接手洪波这个个案。

你怎么做好接案准备?

2.如果要收集案主及其相关的资料,你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得?

课外实训

1.搜集一些酗酒事件报道,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源,对广泛存在的酗酒现象及原因有深入的认识,并形成报告提交。

2.搜集有关对酗酒者进行救助的理论研究资料。

情景二:

吸毒

离婚后,李桂芳独自苦苦支持着并不景气的饭店,有一天,李桂芳的头痛病又发作了,这次头痛病来势汹汹,疼的李桂芳无法忍受,这个时候常常在李桂芳饭店吃饭的一个叫吴倩的女人给了李桂芳一包香烟,说是国外进口的,吸了可以缓解头痛,刘桂芳就试着吸了一支,立刻就感觉头痛减轻了不少,而且心情大有好转。

女人见状,立即送给李桂芳一整盒“进口香烟”。

从那以后,只要李桂芳头疼或是心烦,便会很自然地想起女人送的那包烟。

开始李桂芳也起过疑心,问过女人,这烟怎么这么神奇,她说“这是国外进口的,含有特效药”,李桂芳也就深信不疑了。

吴倩挺讲交情的,每当李桂芳抽完她给的烟,吴倩都再白送她一盒。

就这样过了两三个月,李桂芳“抽烟”的次数频繁了。

一天晚上,一股从骨子里发出的寒意在李桂芳的身体里蔓延,连打了几个呵欠,后背还不断渗出冷汗,鼻涕眼泪一个劲儿地流。

开始李桂芳以为自己感冒了,吃了感冒药后,原来的寒意忽然变成了燥热,还一阵一阵地恶心,喉咙像是有东西噎住又像是被人死死卡住一样难受。

结果,又是吴倩给的香烟“救”了她。

  不久后的一天,吴倩终于向李桂芳和盘托出,那香烟里的“特效药”其实就是“海洛因”,但此刻,李桂芳再也离不开毒品了,只好乖乖成了吴倩的忠实顾客。

从此,饭店的收入都被她换成了毒品。

随着毒瘾加深,吸毒量不断加大,一天的毒资由几十元慢慢增加到几百元,这花去了她手头的大部分积蓄。

后来李桂芳被公安机关依法送去劳动教养一年。

这是她第一次进劳教所。

在劳教所民警的耐心开导教育下,李桂芳发誓以后不再沾毒。

由于表现突出,李桂芳比原劳教期限提早两个多月重新回归了社会。

  

为了让李桂芳远离毒品,家人想尽了办法,二姐甚至带她到乡下租了间房子住了一年。

可刘桂芳不习惯乡下的生活,她又回到了成都。

或许是街坊的说三道四让她心里不舒服,或许是我经受不住昔日毒友“热情”的引诱,在与家人因鸡毛蒜皮的琐事吵了一架后,李桂芳复吸了。

  李桂芳终于知道什么叫“复吸一次,前功尽弃”了,她的毒瘾比上次更大了,而且,最后竟然带毒友回家,当着家人的面吸。

复吸不久,李桂芳再次被公安机关送去劳动教养,这次是两年。

再次受到劳动教养的处理,李桂芳非常不服,觉得很冤枉。

她曾冲着管教民警嚷,“我一不偷,二不抢,吸毒用的是自己的钱,损害的也是我自己的身体,你们凭什么关我”。

  这一次,由于抵触情绪强烈,我的表现很差,偷着抽烟、打架对我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管教民警不知在我身上花了多少心血,费了多少口舌。

  二姐虽然还是隔三差五地来看她,但是看到她这样的表现,伤心极了。

再加上李桂芳是“二进宫”了,让她在面子上多少觉得有点儿过不去。

慢慢地,二姐来的次数少了,李桂芳与家人越来越疏远……

劳教期满,我又一次解教了。

可世俗的眼光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让她受不了,加上家人的冷漠,一气之下,李桂芳又一头扎进了毒“海”。

  就在李桂芳又一次吸毒的时候,民警又一次将她带进了戒毒所,而她则把三岁的女儿锁在了家里……

1.你的身边有吸毒的人吗?

你对于吸毒这种行为,以及吸毒者是怎么看的?

2.李桂芳为什么会染上毒瘾?

为什么在李桂芳对吴倩给的“特效药”产生怀疑时还是继续吸食毒品?

通常人们是如何接触到毒品并染上毒瘾的?

为了远离毒品,我们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3.妇女在离婚的初期有什么特别的心理需求?

如果你是社工,你将在哪些方面对李桂芳提供帮助?

4.毒品有哪些种类?

毒品上瘾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5.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吸毒会给吸毒者的身体带来哪些影响?

6.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吸毒会给家庭带来哪些影响?

7.应该说李桂芳第一次解毒还是很成功的,请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李桂芳第一次戒毒会比较顺利?

8.在李桂芳戒毒的过程中,她的家人及给她了哪些支持?

作为一名社工,你将会如何帮助吸毒者进行戒毒?

同时,你认为社会及家人应该对吸毒者提供哪些帮助?

9.政府(或公安部门)在打击吸毒方面应多做些什么功夫?

10.现在我国有什么服务协助吸毒人员戒毒?

这些服务有什么局限?

11.李桂芳在第一次戒毒非常成功的前提下,很快选择了复吸,而且从此开始堕落,请结合本案例分析,为什么李桂芳会选择复吸?

如果你是社工,在面对复吸的李桂芳,你将要给李桂芳提供哪些帮助?

12.在戒毒的过程中,为何戒毒者会有比较高的复吸率?

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在吸毒者戒毒成功后,应如何防止复吸?

戒毒者本人应该注意什么?

社会及家人应该予以解读者哪些帮助?

13.在本案例中,你认为李桂芳所在的社区在李桂芳吸毒、戒毒的问题上存在过错吗?

14.结合本案例回答毒品会给人们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如果你是社工,接受李桂芳这个个案。

你如何与之进行沟通?

2.从专业的眼光来看,李桂芳复吸毒品是很有可能避免的,在很多环节上一些个人或机构存在缺失?

请评述这种缺失。

3.模拟探访该家庭,(选择三位同学,以为扮演社工,一位扮演李桂芳的家人,一位扮演李桂芳),在模拟结束后师生一起总结点评。

1.了解我国其他对于吸毒者的保护救助的情况?

有何不足?

如何改进?

形成报告提交。

2.搜集我国有关吸毒问题的相关法律,并分析存在哪些缺失或漏洞。

情景三:

女儿的惨死

李桂芳平时与邻居并不来往,当李桂芳被警方再次逮捕后,没有人知道她三岁的女儿还被李桂芳所在家里。

当数天以后,闻到异味的邻居报案后,警方破门而入,才发现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早已惨死在卧室门后。

小女孩的尸体已被送走,警方已封锁了现场。

数十位邻居默默地守在门外观望,神情都很凝重。

昨天傍晚他们在单元门外休息,老是闻到一股奇怪的“臭味”,找了许久才发现臭味来自1楼楼梯左侧的李家。

想到已一周左右没见过李家母女俩了,他们立即向居委会反映情况,居委会随后报了警。

  居委会带着派出所的警官破门进入了李家,看到的景象令他们震惊:

整套房子门窗紧闭,卧室门还用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解开绳子打开房门一看,孩子倒在门后的地上,幼小的身子早已腐烂,但看上去没有明显外伤……孩子惟一的亲人———妈妈不在家,房间里没有食物,也没有水。

消息传出,人们都认为孩子是被活活渴饿致死的:

“小丫头平时身体很好,没病没痛的,不可能是突发疾病而死。

这么热的天,没东西吃,没水喝,一个3岁的孩子能捱得了多久?

  邻居们说,孩子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李思怡,长得也非常可爱: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头上总是扎着两个小马尾,见了年轻人就喊叔叔阿姨,见了老年人就喊爷爷奶奶,属于那种很乖巧很招人喜欢的小精灵。

  可是孩子的身世却非常不幸:

她的母亲李桂芳长期吸毒。

约五六年前,李桂芳因前夫酗酒与他离了婚,随后李就独自生活,不久染上了毒瘾。

李的社会关系很复杂,小思怡到底是谁的孩子邻居们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一个秃顶男人常来看望小思怡,而小思怡叫那人“爸爸”。

但这个“爸爸”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来看过小思怡了。

李桂芳所住的房子是其父亲留给她的。

自从李父死后,母女俩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窘迫。

  据在小区里开茶铺的一位妇女称,李平时还是非常疼爱这个女儿,只是手里没钱,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

另有几位邻居反映,李经常离家外出不知干什么,而出门前就把女儿锁在家中,孩子经常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给他们打招呼。

也许是习惯了这种生活,这孩子平时不爱哭闹。

约一周前,李又离开了家门。

“这次是把她锁在最里间的卧室里,隔着两道门,娃儿即使哭闹外面的人也听不到……”由于孩子死在门后的地板上,人们猜想孩子死前一定曾拼命地打门,可是稚嫩的小手又能敲打多久呢?

  小女孩尸体被运走后,戴着口罩、穿着胶靴的消毒员给整套房子仔细地消了毒。

记者看到了正对房门的里间卧室———那里就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倒下的地方,屋里很乱,地板上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

想象着3岁的小思怡哭着敲打房门、直到声嘶力竭最终倒下,想象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死前可能曾经历过的漫长的痛苦、悲伤、恐惧、无助和绝望?

  为什么小思怡被锁在家里而她的母亲无动于衷?

如果她的母亲向警方报案,小思怡又怎么会惨死房间?

为了弄清真相,警方进行了调查。

警方调查的结果出人意料,这位母亲并未死在外面也不是有心要致孩子于死地,李桂芳在把孩子锁在家后的当天到离家十多公里外的成都市金堂县盗窃并吸毒,结果被公安抓了,被送往戒毒所了。

  据一个和李桂芳同时被抓的吸毒人员称,当时这个叫李桂芳的妇女曾跪地哭求公安,说她家中还独自锁着三岁幼女,哀求对方让她回家把孩子放出来交给其他亲友她再回来投案,但警察没有相信她,因为很多吸毒人员由于不想戒毒,都会编出各种理由欺骗警方(但是警察也没有对她的话进行核实,没有通知她的家人)。

于是三岁孩子就这样被所有的人“遗忘”在家中。

在这大热的天里,没水喝没食物吃没人理睬,也没有人想起她。

于是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悄悄地死了!

真是惨绝人寰!

人早就送去戒毒了,可是为什么不通知有关部门和她的家人?

当事警官在听到女子哭诉家中有幼女独自被锁的时候引起了足够重视吗?

虽然吸毒人员的话大多不可信,可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核实一下?

一个电话就能挽回一个女孩悲惨的命运啊!

那是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啊!

   现在李桂芳仍不知女儿已死,还在戒毒所为女儿提心吊胆------家属已聚在一起,准备为惨死的孩子讨个说法。

他们说,虽然与李不和,但如果知道李被抓了家中只剩幼女,肯定会砸开门把孩子救出来,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可有妈的小思怡却象一根草,因为她的妈妈是一个被人们形容为“五毒俱全”的人,她短短的3年人生没有阳光也没有雨露,她就象一根无人关怀的野草自生又自灭了。

  邻居们说,小思怡的出生和死亡都是一出悲剧。

李桂芳所在居委会的王大爷这些年来一直负责协调处理李桂芳家的事务,对李家这些年的情况非常了解。

王大爷告诉记者,李桂芳的父亲是成钢厂的老职工,生有4个子女,李桂芳是老幺。

李自从与前夫离婚后不久就染上了毒瘾。

不出几年功夫,李就把自己和父母的一点家当全都“吸”了个干净,同时也把自己和三个姐姐哥哥的关系弄僵了。

后来,李和一个毒友私通怀孕了,考虑到她没有生活来源,又长期吸毒,生下来的孩子可能不健康,邻居都劝她把孩子打掉,甚至有人向计生部门举报过,但由于与前夫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已30出头的李桂芳一心想再要一个孩子,她最终还是生下了这个女儿,并让她跟自己姓,取名“思怡”。

“本以为她当了妈妈,能改一点,没想到她还是继续‘晃’。

”王大爷叹惜说,李桂芳不仅吸毒,还贩毒,手脚也不干净,还经常带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进小区,因此成了全小区最受人厌恶排斥和鄙视的人。

李桂芳是片警的重点“关注”对象,在王大爷记忆中,她至少被派出所弄进去过10次以上,可每次都因为她上有九旬老父要照顾,下有刚出生的女儿要抚养,最终警方都只有又将她放了回来。

约两年前,李桂芳因参与贩毒,被判刑2年,可因同样的原因她被判监外执行。

有关部门要求李外出时必须给居委会打招呼,但李仍然经常行踪不定。

  据王大爷说,李吸毒后一直没有工作,以前李的老父在时,每月有500多元的退休金,她就经常偷父亲的钱吸毒,弄得老人连吃饭都成问题。

人们常在半夜听到老人的嚎哭声:

“死女子又偷我的钱了,我怎么活呀……”老人起初坐在门口向人借钱,但长期只借不还,最终谁都不肯再借钱给他,老人就只得乞讨。

居委会为了照顾老人的生活,就帮老人代管工资,每天给他10多元钱买米买菜。

一家三口就这样艰难渡日。

而去年92岁高龄的李父死后,李与女儿就彻底陷入了困境,3岁的小思怡常和母亲一同挨饿。

而据该辖区派出所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警官称,因李长期吸毒,小思怡先天不足,而李又没钱给孩子买营养品,孩子经常靠馒头充饥,身体虚弱。

李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经常到超市或杂货铺去偷面包和豆奶,被人抓住了她就哭着求饶,人们往往可怜她,臭骂她一顿后也就算了。

  小思怡出事后很多人希望能寻到一张孩子生前的照片,看看这个孩子仍留世间的乖巧可爱,但他们不知道可怜的小思怡从没有拍过一张照片。

1.本案例中小思怡惨死房间,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思怡的惨死?

哪些人成为扼杀小思怡的刽子手?

2.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推测,小思怡在临死前一定竭尽全力挣扎呼喊,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母亲的失误在哪里?

邻居有没有过错?

目前我国这种邻里关系现状有何缺点?

3.你觉得吸毒者有没有被社会标签?

何以见得?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什么?

4.小思怡的爸爸是谁?

他给小思怡带来了什么?

请对小思怡的生活环境进行点评。

5.结合本案例分析,作为吸毒者周边的人,我们和吸毒人员到底该如何相处?

6.请结合本案例回答:

父母吸毒,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吸毒事实存在的情况下,吸毒人员应该如何抚养子女?

社会应对吸毒人员的子女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7.结合本案例回答:

在小思怡惨死的事件中,除了李桂芳,还有哪些人和机构存在重大过错?

为什么?

8.在李桂芳吸毒和复吸的过程中,家人的态度为什么从帮助转变到断绝关系,在这其中家人有何苦衷?

家人存在过错吗?

如果你是社工,你将如何改善李桂芳与家人的关系?

9.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在对待李桂芳的问题中比较被动,没有主动的对李桂芳提供帮助和关系,如果你是社区工作人员,你将如何对待社区中的吸毒人员?

10.在李桂芳父亲去世后,李桂芳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小女儿经常和她一起挨饿。

在李桂芳失去生活来源后,有没有相关政策可依对其实施帮助?

社区做到了吗?

社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其实施救助?

11.如果你是社工,你将对得不到父爱和母爱的小思怡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1.根据情境,站在社工的角度,分析小思怡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并为帮助小思怡撰写服务计划。

2.根据情境,站在社区的角度,分析小思怡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并为帮助小思怡撰写服务计划。

1.调查了解自己周边或社区中,有没有命运与小思怡相似的儿童,并撰写调查报告。

2.选择某一吸毒人员家庭作为服务对象,深入了解家庭成员状况,并撰写服务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