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5923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提能演练八4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课时提能演练(八)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

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军队?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

”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系列质问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2012·长春模拟)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3.“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

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4.(2012·厦门模拟)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5.(2012·杭州模拟)右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6.(2012·杭州模拟)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7.(2012·石家庄模拟)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流》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下图),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江苏盐城人)致辞说:

“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

”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8.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

“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件应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D.北平和谈

9.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

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

”这是为了()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10.“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尤其是_______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武装斗争B.根据地建设

C.持久抗战D.土地改革

11.右图记录了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

这一事件意味着()

A.国共和谈的恢复

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B.抗击外国侵略

C.民主革命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

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材料三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10分)

14.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以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1)“远东危机”指什么?

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

(6分)

材料二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

(2)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

(8分)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蒋介石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

(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根据“中国领土”“军事演习”“宛平”“日军”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系列质问针对的是七七事变。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八一三事变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依据材料中“那英勇的八路军”即可以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相对应。

【变式备选】“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情况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促成国共合作,中共作出的政策调整和让步。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B、D都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与本题无关。

3.【解析】选B。

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为抗击日军所作的努力与牺牲,故B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抗战,故A、C、D不正确。

4.【解析】选B。

1937年日本侵华的“时间表”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这一计划在上海即遭“粉碎”,这指的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

5.【解析】选A。

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美英援助,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知识分子是不会指责这一行为的,B、D两项错误;抗战期间,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不可能允许政府内部存在“反蒋”活动,C项错误。

结合漫画内容理解,A项正确。

6.【解析】选B。

材料中表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同时称赞美国和苏联,能同时称赞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说明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可能面对着共同的敌人,结合选项可以看出背景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7.【解析】选B。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开启了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的道路,最终取得了全民族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8.【解析】选B。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和平与民主。

民主是指废除国民党一党专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为了实现民主与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材料体现的正是这一事件,故选B。

9.【解析】选C。

从材料中“敌军密集……”可知此时敌人集中力量进攻山东地区,由此可判断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其余三项地域范围上与此不符。

10.【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该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一时期中共开展的土地改革(革命)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得到农民支持。

解题关键在于紧扣中共的“扎根”在农村。

C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与材料不符。

11.【解题指南】平津战役开始后,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克张家口和天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解析】选C。

“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这一情景,说明北平已经解放,平津战役结束,故选C项。

其余选项不正确,国共和谈恢复是在1949年4月,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是1947年6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是在1949年4月。

12.【解析】选C。

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将革命进行到底”——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三项所反映的共同历史发展主题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首先提取材料一的观点“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然后论证。

(2)题,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一是英国请求出兵,二是战局需要。

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因为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答案:

(1)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英国向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

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14.【解析】第

(1)题,从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可以判断出“远东危机”应与日本、中国东北有关,再结合时间“1936年”可得到答案。

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从对美、英利益角度思考。

(2)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积极抗战的表现。

第(3)题,回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

(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

影响:

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损害美英等国在华利益。

(2)表现:

①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领导正面战场的抵抗(或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战役);③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原因:

美国《时代》周刊看到了中日战争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看到了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对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