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93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101综采安装面通防设施建筑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负责所有设施的日常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隔爆水袋安装标准

一、辅助隔爆水袋的设置:

1、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与运输顺槽必须安设隔爆水袋。

2、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首采9101综采工作面都安装辅助式隔爆水袋。

二、辅助隔爆水袋都要采取集中式布置方式。

集中式水袋设置位置及安装标准:

1、水袋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

2、水袋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须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须大于25m。

3、在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设置辅助隔爆水袋的顺槽巷道应设多组水袋,每组间距不得大于200m。

4、水袋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

主要隔爆水袋不小于400L/m2,辅助水袋不小于200L/m2。

5、集中式主要水袋的水袋区长度不小于30m,集中式辅助水袋的水袋区长度不小于20m,水袋排距1.2-1.5m,水袋之间的间隙以及与支架或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水袋边与巷壁、支架、顶板、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水袋距巷道轨道不应小于1.8m,水袋应保持同一高度,需要挑顶时,水袋区内的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6、水袋要挂牌管理,明确专人管理和维护。

要经常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并每半月检查、添加补充一次。

7、辅助式隔爆水袋由通防部长李玉伟负责安排,由李桂杰负责水袋的安设、拆除、维修与保护;

施工队组在施工中负责保护好通风设施,对造成损坏通风设施的队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防尘喷雾安装标准

1、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中必须安装全断面防尘喷雾。

采煤工作面30m范围内必须安装一道全断面防尘喷雾;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安装全断面防尘喷雾间距不得大于100m,要求50m最远不超过100m一道。

2、全断面防尘喷雾、转载点喷雾均由施工队负责安装,各转载点安装单眼独头防尘喷雾。

全断面防尘喷雾安装完毕报通防部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使用单位负责管理和挪移,使用过程中发现损坏的,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通防部负责监管,并督促施工队及时整改。

3、采掘工作面运回顺包括所辖运输范围的防尘喷雾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和维护。

工作面包括所辖运输范围的防尘喷雾由采掘进单位负责安装和维护。

主要进风、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大巷的防尘喷雾由通防部负责安装,使用单位维护及保护。

需回收时各自辖区自行回收。

4、巷道全断面防尘喷雾安装时应紧贴巷道顶板安装,喷水嘴应迎着风流方向成45°

夹角。

5、巷道全断面防尘喷雾由通防部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加工长度数量,每个喷水嘴的间距为0.4m,加工完毕后由需要使用单位开票领取到使用地点安装。

6、对产尘大的地点,除按规定安装防尘喷雾外,根据情况在距离正规水幕10m处下风侧加设一道全断面防尘喷雾。

7、在生产时,采掘工作面全断面防尘喷雾由各施工单位负责开启;

不生产时,必须在常闭状态。

8、所有防尘设施的管理由通防部长李玉伟负责;

采掘工作面防尘喷雾的安装与维修由施工队组负责,主要运输、回风大巷喷雾的安装、维修与管理由郝培信、李桂杰负责。

井下管路安装标准

1、在巷道允许的情况下,风水管路吊挂高度不低于1.6m;

在不能保证1.6m的高度时;

保证不能影响行人和运输,安全距离不能小于300mm。

横贯巷道时,走上面要设计拱形,走下面要挖地沟。

2、压风管路不能低于4寸,防尘静压水不能低于2寸,压风管路每100m安装一个三通阀门、供水管路每50m安装一个三通阀门。

(注:

100m处压风、洒水管路各留设三通阀门必须安装距离不超过0.5m,安装供水施救、压风自救时使用。

管路每3m一个吊挂点,管路间距不能小于200mm,要吊挂整齐,间距均匀,阀门方向一致,阀门手轮不易碰人,定期防腐处理。

无锈蚀、灰层;

管接头、阀门无滴漏,胶管接头应用卡子固定,严禁用铁丝绑扎;

跨越巷道的管路必须设规范的过桥。

3、风水管路和电缆必须分别安装在巷道的两侧,必须安装在巷道的一侧时,要安装在电缆下方,留有100mm距离。

4、风水管路敷设时,要考虑备用的需要,在需用之处预留出口。

5、管路安装完毕,刷漆编号喷字:

风管喷黄漆,水管喷绿漆;

压风管编号牌形状为椭圆形,横长150mm,竖长100mm,采用喷白漆红字,位置在风管接口处以里1m处。

压水管编号牌形状为椭圆形,横长100mm,竖长70mm,采用喷白漆红字,位置在风管接口处以里1m处。

6、凡因巷道等自然条件影响的,巷道空间及安全距离不够的,管路必须走地板掏槽附设。

7、井下管路的安装与维护由施工队组负责,通防部负责监督与质量标准化验收。

8、其不到之处将按《规程》和有关标准要求执行。

监控传感器及线缆吊挂标准

一、监控传感器吊挂标准

1、凡属经常性移动的传感器(甲烷及风筒传感器)由施工单位负责挪移。

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传感器必须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

3、回风口瓦斯传感器必须悬挂在回风口15m的位置,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通车。

4、甲烷传感器必须悬挂管理牌板,固定安装牌板用膨胀螺丝钉于墙面,距底板高度1.5m;

需要挪移的牌板必须贴帮吊挂规整。

5、锚网支护巷道可以直接使用铁丝吊挂传感器,距迎头不得超过5m距离。

二、监控线缆吊挂标准

1、监控线缆吊挂必须平、直、排列整齐有序,线缆之间不得缠绕、交叉。

2、监控线缆敷设应在其它负荷电缆上方,线缆不得有积尘。

3、采区巷道吊挂监控线缆时,线缆高度不得低于1.6m,每100m粘贴一组线缆指示牌。

4、线缆敷设必须使用电缆钩,电缆钩间距1.5m,与其它负荷线分开吊挂,间距100mm

5、在各拐弯、交叉巷道敷设线缆时,监控线缆不得与其它线缆交叉缠绕。

6、线缆穿过风筒、管路时必须吊挂在其上方。

7、线缆穿过风门时,必须从风门穿线孔中穿过,不得从风窗穿过或与其它线缆缠绕。

8、井下监控线缆与传感器由通防部王志勇负责安排敷设与吊挂,工作面的传感器由施工队负责挪移与保护,其它传感器由监控维修员霍伟俊、宋春胜、张清海负责管理、维修与保护。

通风设施安装标准

1、测风站及风桥墙体砌筑时,砌块与巷壁之间要按规程要求充填饱满,不得留有空隙。

2、风桥下巷墙体砌到要求高度时开始砌中间隔层,中间隔层要按规程要求严格执行,如采用工字钢密排平放,要排列均匀平整。

(安全要点:

轨道巷作业要注意车辆来往。

3、风桥中间隔层铺好后,开始按规程要求铺填,铺填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与上巷底板铺平。

4、风桥其它墙体砌筑要严格按规程规定,有秩序的高质量的砌筑。

5、砌筑永久风门的门墙时,要随时校对门框角度与对角线。

6、砌墙与上门框相平时,在风门上部与风门之间应摆放工字钢或不燃性材料的承载梁。

7、建筑风门和密闭,当墙垛到一定高度时要设作业平台。

作业平台可用方木或大板制作,平台要牢固平稳。

8、当砌墙离顶板有一定高度时,应由里向外封,料石与顶板要留有一定间隙,用瓦刀或其它工具将灰填实封好。

保证严密不漏风。

9、墙体砌完后对墙面要进行勾缝,勾缝要从上往下进行,勾缝宽窄要相同,严禁勾假缝。

10、墙体砌完后对墙面进行抹面,抹面时从上往下进行,第一遍用粗灰,比例1:

3,第二遍用细灰,比例为1:

1,抹面时要用靠尺,边抹边边检查,确保墙面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11、密闭墙在勾缝或抹面的同时,四周要按标准做100mm宽的裤边。

12、所有通风设施由通防部唐咸松负责安排,测风站、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的施工与管理由郝培信、李桂杰负责。

测风站施工标准

1、在砌碹或锚喷巷道中建测风站巷帮凸凹变化大时,应首先用喷浆方法或用水泥砂浆将凹处补平;

再用和匀的细黄沙掺水泥、白灰或用白灰残麻刀将巷道顶、帮平补;

进、出风侧巷壁应平滑,抹面长度不少于4m。

2、测风站内有水沟时,水沟上必须加盖板,并密闭严实,其前后长度不小于10m。

3、测风站施工完毕后,站内必须设测风牌板。

4、施工完毕后必须清理测风站前后10m内的杂物,保持巷道清洁畅通。

5、在电缆巷道中施工时,要事先制定专门的停送电安全措施,并按措施施工。

6、测风站的施工由通防部李玉伟负责安排,由通风队郝培信负责施工及日常的管理、维护。

防灭火设施标准

1、防灭火设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并且要有检查记录。

2、每部皮带机头和配电点都配置沙箱和灭火器机头为不少于灭火器2个,灭火沙箱1个,容积不小于0.4m3,储沙量不得小于容积的2/3。

且配电点还必须增加消防斧1把消防桶2个灭火器。

3、对配电点和皮带机巷内的电缆每周必须除尘一次,不得有积尘现象。

4、灭火器摆放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得出现随地乱扔乱放现象。

通防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如发现随意挪动和违章使用的处罚当事人200元/一次,施工队队组100元/一次。

5、井下严禁出现实效和过期的灭火器,如有出现不合格灭火器及时更换,保证防灭火实施90%的使用率。

通防部

2013年1月3日

目录

一、9101综采安装面通风设施管理机构

二、隔爆水袋安装标准

三、防尘喷雾安装标准

四、井下管路安装标准

五、监控传感器及线缆吊挂标准

六、通风设施安装标准

七、测风站施工标准

八、防灭火设施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