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596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docx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汇编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

御pìn()滑jī()zhāo()书提xǐ()jiǒng()迫假寐()狡黠()撵走()号叫()勾当()

2.选词填空。

(3分)

(1)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一下他的新衣服。

A.炫耀B.夸耀C.显耀D.显示

(2)这些衣服()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A.轻软B.轻盈C.柔软D.轻柔

(3)非查处那名胆敢()寡人的歹徒不可。

A.违抗B.冒犯C.违逆D.触犯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狼》一文告诉我们狼是一种非常贪婪、凶残和狡猾的动物,人类没有办法战胜他们。

B.《我若为王》中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是消灭了王权思想和奴性思想的“王”。

C.《黑信》一文中警察局长可能是个蠢人,但也可能是个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华的傻瓜”。

D.《李寄》一文在热情赞颂李寄不畏凶暴,敢于斗争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官吏懦弱无能、草菅人命的社会现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布是华丽的!

精致的!

无双的!

”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B.那些字词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C.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无所不至、一无所能的白痴。

D.那帮仗势欺人而又愚蠢可笑的恶少不知是计,果然中了圈套。

5.下列句子冒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男爵爱卿,”他厉声言道:

“朕想卿也明白,‘陛下’这个称呼在全国范围内只属于孤家一人。

C.双方议定:

三盘两胜。

D.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6.文学文化常识:

(2分)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4分)

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

(1)武松斗杀西门庆

(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信件

情节概述: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

完成8—11题。

(15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

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

“哎呀,真是美极了!

”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

精致的!

无双的!

”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8.按要求写句子。

(3分)

(1)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

(2)描写皇帝动作的句子:

(3)描写皇帝语言的句子:

9.这两段话对皇帝的描写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

作用是什么?

(4分)

10.大臣们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建议?

(4分)

11.给这两段话写个概要介绍。

(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10分)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

“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2、这是一篇()(2分)

A、寓言B、神话故事C、童话

13、点明寓意的句子是哪句话?

(2分)

14、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答案是()(2分)

A、自高自大B、以弱胜强

C、骄兵必败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5、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三)(2010•浙江湖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一19题。

(17分)

一包花生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

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

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

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

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

“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

”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

”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

“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

”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

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

“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

”“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

”校长带着愧意说。

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

“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

”镇长说。

“太好了!

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

”孩子纷纷应和着说。

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心想: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

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

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

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

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

“这是?

”“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

”镇长说。

“哦!

”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

”“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

”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

“尊敬的镇长!

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

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

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6.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

①—筹款遭拒—②—③—富翁来访—得到善款

17.阅读第⑥段,按要求答题。

(5分)

(1)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

(2分)

(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

(30字左右)(3分)

18.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

请说明理由。

(4分)

19.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受助者家长的看法。

(字数不超过80字)(5分)

【链接材料】丛飞,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丛飞身患重病后,曾接到受助者家长的电话:

“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

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

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对方得知丛飞正患病住院没钱继续捐助时,就问:

“那你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三、创新写作(50分)

20.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

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因为它觉得太累了。

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不如去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些什么?

要求:

1、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1.聘稽诏葸炯mèixiániànháogōu

2.

(1)C

(2)B(3)B

3.A

4.C【点拨】“无所不至”用以指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应改为“一无所知”。

5.B

6.苏辙曾巩

7.【示例】情节概述:

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起因:

大臣和官员们建议皇帝举行“游行大典”

经过:

大臣、官员和老百姓都称赞衣服

结果:

小孩说出真相、揭穿骗局

二、

(一)8.【提示】从选文中可直接找到。

9.对皇帝采用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皇帝惶恐的内心和虚伪的面目。

10.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的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以此建议讨取皇帝欢心,求得更好官位,保住已有官职。

11.面对骗局,皇帝和大臣虚伪的表演,使骗子欺骗手段得逞。

(二)12.A  

13.末句  

14.C  

15.第一次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

第二次表现了蚊子洋洋自得。

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蚊子得胜后不可一世的骄傲神态。

(三)16.①学校被毁②种植花生③准备材料

17.

(1)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

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2)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那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

18.镇长:

着重谈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

富翁:

能捐资造学校,并且告诉我们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19.受助者家长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们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其实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

三、2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