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6002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认识金融危机教案Word格式.doc

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贷是指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划分贷款的标准。

根据贷款人的信用的高低,贷款被划分为优惠级和次级。

在美国,崇尚“举债度日”的生活方式。

“只要太阳一升起,消费者们就开始购物”。

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美国老太太的故事,用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看,这就是小品所说的:

人生最最痛苦的是:

人活着呢钱没了!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有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

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信用低的人(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从次级市场寻求贷款,(银行为什么给这些人贷款呢?

)其利率要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次级抵押贷款的出现,确实使穷人有了借钱的可能,特别是房屋次级抵押贷款的出现,让不少低收入者实现了购买住房的愿望。

2、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mortgage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违反了国际金融领域一贯奉行的审慎原则,在“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的驱使下,向没有信用证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却有大量其他负债的购房者提供大量贷款,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

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

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了现实。

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

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

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总之,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3、美国金融危机袭来

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摩根大通公司收购;

2008年7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印地麦克银行由政府接管;

2008年9月7日,全美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政府接管;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如获批,将成美国历史上涉及资产数额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美国银行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价格收购美林公司;

2008年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保险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几率小于50%。

这场危机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

 

2007年爆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后,首先是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由于放贷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因此,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投资银行也受到重创。

持有证券化资产的机构蒙受重大损失,急需流动性以解决财务困难,而银行业普遍收紧企业和消费者放贷标准提高贷款条件,于是,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紧缺和信用紧缩的局面,一些金融机构提前催收可疑贷款的措施。

进一步增加了违约事件的发生。

除了商业信用市场、保险市场外,金融动荡还波及公司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汽车融资市场等七特区金融市场,形成系统性的全面金融危机。

这场击鼓传花游戏,打击了几乎所有的游戏参与者,最终演变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

“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000亿美元。

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是创新过度导致金融风险扩大化。

正常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分散金融风险,但过度的衍生加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金融机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风险不仅没有分散掉,反而被放大许多。

评级机构没有真正承担起金融市场“看门狗”的责任,不仅因利益关系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其顺周期的评级结果还与“盯市”的会计准则一起,共同助推了资产价格的螺旋式上升和泡沫的积聚,并加速了资产泡沫的破灭。

次贷”运作逆信贷通行规则而行,给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次贷”对象是信用等级低、履行贷款合同前期还本付息缺乏可靠保证的客户。

贷款人把赌注压在住宅价格上升上,一旦客户毁约便收回抵押房产,自身不会受损。

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次贷”证券可以把风险转嫁给其他投资者。

房贷公司玩的是空手套白狼、买空卖空的把戏。

它先从银行借入资金,再从零售商买入房贷,然后打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再将证券投入市场,每次倒手都可获得可观收入,GDP也会相应增加。

但房宅变现的链条却在延长,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支付危机,整个链条便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2007年,美“次贷”余额虽然只有1.2万亿—1.5万亿美元,但经过包装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涉及“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卷了进去。

足见这种所谓“金融创新”,在设计之初就埋下了搅乱金融秩序、制造金融危机的祸根。

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而投资银行又利用其“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通过创新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由此,最初一元钱的贷款通过创新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

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

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

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

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我们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时指出,一些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借款人的实际还贷能力而乱放贷款,“两房”等把危险贷款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卖给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最终崩溃。

其实,这些都还只是技术环节上的问题,如果更深层次地剖析,还得从自由市场竞争理论的根源和金融监管缺失上来分析美国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

第一、自由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

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例子:

在一条100米长的街道上,有两个卖冰激凌的商贩相互竞争。

两个商贩都希望比竞争对手赚更多的钱。

但冰激凌的消费者最多愿意为自己吃冰激凌的欲望走25米,再远他们就放弃消费愿望了,所以两个商贩最佳的分布方案是:

把100米长的街道分成两个50米,两个商贩各自站在两个50米的中间。

这样每一个商贩覆盖50米,他们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大化。

但由于竞争的欲望,两个商贩都会把冰激凌车向竞争对方的方向悄悄移动,目的是吃掉一部分竞争对手的利益。

时间一久,两个商贩发现自己肩并肩地与竞争对手站在100米街道的中心点。

这时,街道两头25米的消费者就因为冰激凌车太远而放弃了消费欲望。

由于自由市场竞争,商贩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小值。

这是一个经典的自由竞争失败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一个商贩坚持站在自己50米的中间,拒绝向100米的中间靠拢,那么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得他那段50米街道上的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冰激凌,现实生活中我们称其为“道德”的商贩。

但和那个站在100米街道中间的“不道德”商贩相比,“道德”商贩的利益受损。

因为他的25米受到对方的入侵,冰激凌必然比对方卖得少,久而久之他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逆淘汰现象,即越道德的商贩越容易被市场竞争淘汰。

从这个冰激凌商贩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无限度的恶性竞争,会导致消费者及商家的利益同时受损。

那么美国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竞争的是什么东西呢?

它们恶性竞争的是美国消费者未来的收入。

有人可能想:

“这些银行是活该、是自找,谁叫你把款贷给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其实,不贷行吗?

大家都这么干,你不贷,你就成了那个“道德”的冰激凌商贩,利益受损从而面临被淘汰的厄运。

所以,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是傻瓜,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也得往里跳,不跳就是死,跳了也许能活。

正像上面冰激凌例子中说到的,这种自利性造成的无法自拔现象不能靠道德方式解决。

指望用道德方式解决这种局面必然造成道德逆选择,即越不道德的金融机构越有成功的希望,遵循道德就是找死。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就是监管,即通过限制恶性竞争消费者未来收入的监管来建立平等平台,利用监管来惩办那些违反“道德”的竞争行为,通过监管来使得那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得不偿失,从而使得金融机构自觉杜绝恶性竞争行为。

第二、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滞后

美国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监管机制一直被视为全球的典范。

但历史告诉我们,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一对孪生兄弟。

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金融监管从来就不能说完美无缺。

回顾美国自1929年金融大崩溃以来的金融监管演变可以看到,伴随着经济的起伏,先后经历了由自由放任——加强管制——金融创新——加强监管——放松监管等多次转折。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双重是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

多头是指有多个部门负有监管职责,如美联储(FRB)、财政部(OCC)、储蓄管理局(OTS)、存款保险公司(FDI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近10个机构。

这样的格局无疑符合美国一直倡导的分权和制约的精神,正如格林斯潘在《动荡年代》里写到的,“几个监管者比一个好”。

不可否认,上述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

然而,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真空”,并使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品成为“漏网之鱼”。

首先,最为突出的真空就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

不仅如此,近年来一直有华尔街人士抱怨,美国监管体系机构太多,权限互有重叠。

而另一方面,监管盲点也不少见,例如,像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到底该由美联储、储蓄管理局,还是证券交易委员会来管没有明确,以至于没有谁去管。

其次,由于各种监管规则制定得越来越细,在确保监管准确性的同时牺牲了监管的效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

最后,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过于相信市场的理性,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的漏洞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监管手段的不足又导致在问题发生时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早有先兆。

早在3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发出警告,由美国房地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将会蔓延全世界。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警告并未引起美联储的重视。

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及早对华尔街进行审查和监管,“两房”、雷曼兄弟、美林、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等或许就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掉。

(四)危机爆发的根源

真正的根源是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源配置问题。

通俗的说,由于财富分配比例极不平衡,大部分财富被极少数富人占有,如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但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约1.5亿)人口的总收入相当。

不仅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二十年来的基尼系数也在扩大,中产阶层也遭到削弱。

这一矛盾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成果主要被资本所有者占有,劳动者购买能力不足,因而必然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分析。

马克思认为:

(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

(2)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足”;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

(4)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5)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

那么,马克思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经受得住现实的拷问吗?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对于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以及之前的古典经济危机,马克思的理论或许还有较强的解释力,可是对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就几乎不再有什么说服力了,因为“此资本主义”已非“彼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克服危机的“免疫力”。

表面上看,这次的金融危机,其导火线的确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以至于“过度”。

正是这种“需求过度”造成了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信用崩溃。

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提高个人消费需求。

怎么才能提高个人消费需求呢?

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用过以下办法:

(1)削减产量,比如把牛奶倒进大海。

这种办法既残酷,又与资本的逐利本性相悖,故在当今时代,简单地削减产量已被视为一种愚行。

(2)扩大政府公共支出。

这是在私人缺乏消费意愿和实力的背景下,穷人买不起,富人不愿买,由政府充当“消费者”和“投资者”。

由于1970年以来的“滞胀”并发,西方国家政府对这种办法的效果已颇持怀疑态度。

(3)调整分配格局,比如通过税收政策来促进购买力。

由于这种办法本质上是“劫富济贫”,有违自由资本主义信条,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种“让步政策”决不会提上议事日程。

(4)透支消费,比如分期付款、贷款消费、信用卡购物、次级房贷等。

这种办法虽然有损于资本的即期利益,但消费者提前支付了远期利益(即“寅吃卯粮”),故既能为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接受,也能为囊中羞涩的普通劳动者认可,这已成为目前西方极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与“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费”毕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透支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这就如同为了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断加大吗啡的注射剂量一样,“透支消费”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爆发罢了。

一旦对未来出现悲观预期,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换言之,只要“透支消费”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美国不可能改变它的所有制,因而这一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能得到解决。

尽管美国已经到了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解决贫困问题,但基本劳动者的贫困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还有数千万的无房户。

为了扩大需求,美国只能采取消费信贷来提升购买能力,以刺激经济增长。

但降低信贷门槛,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是形成了虚假的购买力。

这些措施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不可能解决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的矛盾。

因此,研究“次贷”危机的根源,不能忽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随着全球性金融海啸日益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趋势。

马克思《资本论》的预言不断得到验证。

在西方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且读者多数都是青年学者。

《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正在不断暴露。

欧洲国家开始用自己的目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出路。

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宣称要“重塑资本主义”。

因此,人们形象地说:

“马克思又回来了。

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向全球各个领域蔓延,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

而面对危机,那些负有决策和引导责任的美国财经领导人却把造成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他国。

美国前任财长保尔森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储蓄;

新任财长盖特纳则指责“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试图对金融危机成因产生误导。

他们这些言论,除了推卸责任外,对于客观分析危机成因、探讨走出危机对策毫无作用。

客观认真地讨论危机的真正起因和真正的责任所在,才能使全球应对策略有的放矢。

“中国责任论”的说法除了是为西方一些主要国家自身经济政策失误及监管不力开脱外,恐怕也是为这些国家今后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对中国进一步施压寻找借口。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澄清,否则将不利于全球加强国际合作,不利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全球性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波及面极广,伤害度极大。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

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亚行最新估计是50万亿美元)。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

“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

(一)全球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金融机构起风波。

造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领域,因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使金融机构普遍遭受严重损失,并有一大批昔日声名显赫的金融机构因此破产倒闭。

到2007年11月,在2006年排名最前的25家次级按揭贷款提供者中,14家因为破产或被收购而退出了这个市场。

花旗、瑞银、梅林、德银、JP摩根、瑞新、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等全球最著名的银行几乎无一例外都遭受到巨大损失。

2008年7月,从事按揭业务规模超大的金融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危机爆发,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更加动荡阶段。

2008年9月8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另一家投资银行巨头美林证券则宣布与美国银行达成收购协议。

9月17日,美国政府正式接管美国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LG),对其提供850亿美元救援资金(此后提高到1500因美元)。

9月22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仅存的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经美联储批准,正式转变为更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