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05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讲义 第九单元溶液.docx

讲义第九单元溶液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液、气体)

2、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常为液体,有水时水总是溶剂)

注意:

溶液从宏观上看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液从微观上看是由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构成的。

3、特征:

均一性。

(指任意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浓度等均相同)

稳定性。

(指温度不变、溶剂不减少,溶质与溶剂不分离)

注意:

(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

碘酒是褐色的。

CuSO4溶液是蓝色的(因含有Cu2+)。

FeCl3是黄色的(因含有Fe3+)。

FeCl2是浅绿色的(因含有Fe2+)。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

蒸馏水、酒精等纯净物。

(3)注意:

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

搅拌、升温、将固体研碎。

4、读法:

一般读作“xx(溶质)的xx(溶剂)溶液”,水溶液常省掉溶剂水的名称。

常见溶液的溶质、溶剂:

溶液名称

碘酒

稀盐酸

生理盐水

石灰水

汽水

溶质

I2

HCl

NaCl

Ca(OH)2

H2CO3

溶剂

C2H5OH

H2O

H2O

H2O

H2O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如:

NaCl

2、部分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如:

浓H2SO4,NaOH等。

注意:

CaO溶于水时是由于CaO与水反应放热。

3、少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

如:

NH4NO3。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注意:

分散后的小液滴是分子集合体或离子集合体,如:

牛奶

2、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静置后分层,但加乳化剂后就不分层。

3、(了解)乳化剂:

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

洗洁精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注意:

汽油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汽油溶解油污

四、悬浊液:

细小固体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注意:

分散后的小液滴是分子集合体或离子集合体。

如:

泥水、浑浊的石灰水

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静置后分层

 

课题2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时所得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的溶液。

注意:

(1)饱和溶液还可溶解其它溶质,不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

(2)谈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定温度下继续加入溶质,看溶质能否再溶解。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注:

Ca(OH)2不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

升高温度

3、结晶及其方法

(1)结晶: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2)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3)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NaCl溶液。

注意:

结晶后剩余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都减少。

(4)冷却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KNO3溶液。

注意:

结晶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都减少、但溶剂的质量不变。

4、浓溶液与稀溶液:

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

反之,是稀溶液。

注:

(1)溶液浓稀与饱和与否没饱和没有关,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分类。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如:

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如:

浓度较小的石灰水可能是饱和的。

(2)只有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准确理解概念的四个要素: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

“在100g溶剂里”

(3)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

通常用“克”作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表示某温度下,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多少克溶质。

如:

200C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表示在200C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3、通过溶解度还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m(溶质):

m(溶剂):

m(溶液)=溶解度:

100g:

(溶解度+100g)

4、溶解度的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同时受温度影响。

只要温度一定,固体的溶解度就一定,与溶液多少、溶液是否饱和均无关。

除氢氧化钙外,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作图法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

NaCl

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Ca(OH)2

三、气体溶解度

1、定义:

在101kPa和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和压强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课题3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的浓度:

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

如:

“溶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二、溶质质量分数

1、定义: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2、计算式:

①溶质质量分数==Χ100%

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③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Χ100%

3、注意:

(1)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溶液质量多少无关。

(2)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

如:

CuSO4.5H2O溶于水,溶质是CuSO4

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三、溶液的稀释于浓缩

1、溶液稀释的方法:

加溶剂或加入低浓度溶液

2、计算依据:

m浓×c浓==m稀×c稀

3、某溶液质量为A克,溶质质量分数为a%,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b%,则分别对应等式如下:

(1)若加水或蒸发,则Axa%==(A+m水)xb%

(2)加低浓度的溶液,则Axa%+Bxb%==(A+B)xc%

注意:

同一溶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介于二者浓度之和的一半和密度较大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之间。

例如:

已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则10%的硫酸溶液与30%的硫酸溶液混合,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介于20%~30%之间。

又如:

已知氨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则10%的氨水溶液与30%的氨水溶液混合,混合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介于20%~10%之间。

 

四、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混合计算

1、要用溶质质量列比例式。

2、反应后溶液质量的算法:

用反应前固液质量总和减去反应放出的气体及生成的沉淀质量。

例6g石灰石与47.2g稀盐酸恰好反应,剩余物质量为51g,求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酸)

五、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一)用溶质固体和水来配制

1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2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3注意:

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

标签上应标明溶液名称及溶质质量分数。

(二)用浓溶液稀释

步骤:

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一(45分钟内完成)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Ca40S32Cl35.5Fe56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B.食盐C.氢氧化钠D.花生油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

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8、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A.30gB.100gC.200gD.400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12、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31分)

13、(4分)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6-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淡化膜

 

14、(5分)将20ml水倒人装有20mL95%的酒精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体积为VmL。

再将一块手帕浸入该溶液中,用镊子夹起手帕,点燃手帕上的酒精,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灭时,将手帕晃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15、(4分)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6分)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17..(6分)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

若将溶液降温到20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18.(6分)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将所得滤液,

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19、(7分)小红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    ;

因素②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20.(9分)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

(水的密度为1g/cm3)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7分)

21、(6分)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右图所示。

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g.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mL,水的体积是mL。

 

22.(11分)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D2、A3、D4、B5、C6、A7、A8、C9、A10、C11、B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31分)

13、(4分)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每空1分)

14、(5分)

(1)酒精,水(每空1分)

(2)“<”(1分);分子之间有间隔(2分)

15、(4分)⑴吸收了饱和硝酸钾溶液挥发出的水分从而使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

(2分)

⑵等于(2分)

16、(6分)

(1)A,(1分)在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分)

(2)降低温度、加入B或蒸发溶剂(1分)

(3)C(2分)

17、(6分)塑料板下沉,有晶体析出,加入其他可溶性溶质(每空2分)

18、(6分)

(1)常温下苯甲酸溶解度很小

(2)减小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

(3)缓慢冷却至室温(每空2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19、(7分)

(1)①温度;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每空1分)

②是否搅拌;搅拌使食盐溶解更快(每空1分)

(2)温度。

取两烧杯体积一样但温度不同的水,分别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一样的少量食盐,分别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3分)

20、(9分)

(1)烧杯、玻璃棒(2分)

(2)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造成称量不准(或量筒中的水没有沿烧杯内壁倒入,造成液滴飞溅)(2分)

(3)称量、溶解(2分)

(4)12偏小③(每空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7分)

21、(6分)590;45.8;145.9(每空2分)

22.(11分)解:

设锌质量为x,H2SO4质量为y,ZnSO4质量为z

Zn+H2SO4══ZnSO4+H2↑(2分)

65981612

xyz0.1g

65:

2=X:

0.1gx=3.25g(1分)

65:

98=y:

0.1gy=4.9g(1分)

65:

161=z:

0.1gz=8.05g(1分)

(1)即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为

×100%=66.7%(2分)

(2)4.9g/9.8%=50g(2分)

(3)

×100%=15.1%(2分)

答:

略。

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二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l:

35.5Zn:

65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A.尝液体的味道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于水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

A.145gB.195gC.196g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

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右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Y

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2、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3、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1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

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