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07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x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分数: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单选题(25×2)

1.“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

3.朱之瑜(1600~1682)称:

“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颜元(1635~1704)认为:

“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

”两人的本质意图是(  )

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

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                        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4.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贽也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朱李二人都(  )

A.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

C.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D.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

5.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

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倡导理性主义_,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6.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

但到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被人称为诡辩者。

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7.“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

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

A.“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B.“美德即知识”

C.“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D.“信仰即可得救”

8.马丁·路德于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后,首先发起了德国合唱音乐改革,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宗教音乐僵化、单调、枯燥、难解、非人性的乐风,使教会音乐变得更简单、更富于人情味,倡导音乐艺术要为广大教会会众服务。

这表明马丁·路德将合唱音乐改革(  )

A.视为宗教改革的内容                            B.作为宗教改革突破口

C.当作宗教改革的核心                            D.与宗教改革紧密相连

9.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1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材料表明“他们”(  )

A.提倡人身及个性解放                            B.尊重一切外在的权威

C.受到科学革命的启蒙                            D.主张法律应体现理性

11.“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13.《西方文明史》中说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

”材料中的“普遍法则”出现于(  )

A.16世纪                B.17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4.“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

”“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量子假说

15.《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

这说明《物种起源》(  )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6.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

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反映了魏源(  )

A.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

C.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                        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

17.图1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 

图1

A.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18.表2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

表2

身份

词语

传统保守

知识分子

传统开明

知识分子

中西之间的

知识分子

新型知识分子

22

10

5

1

0

38

12

86

西

0

6

15

88

其他中性词

0

5

2

20

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  )

A.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                            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19.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今日之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嬗之时代也;今日之亚洲,则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嬗之时代也”,“欧洲之所以发达,世界之所以进步,皆由民族主义所冲激磅礴而成”。

这一观点主要(  )

A.反映了达尔文的社会进化的观点        B.主张把民族主义作为自存自强的手段

C.强调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性        D.指出西方民族国家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20.下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部分学生社团统计表,对该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有(  )  

名称

创办时间

地点

基本宗旨与社会活动、刊物

新民学会

1918.4

长沙

宗旨:

“改造中国与世界”

平民教育演讲团

1919.3

北京

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为宗旨,举行定期讲演

少年中国学会

1919.7

北京

《少年中国》、《少年世界》月刊,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

觉悟社

1919.9

天津

刊物《觉悟》,追求“人”的生活

①新文化运动唤起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③社团青年注重思想革新与社会改造  ④新文化运动在南方的影响力甚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

22.1924年8月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

”这表明孙中山(  )

A.奋斗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                    B.与中共在民生问题上认识完全一致

C.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D.把民生问题作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3.1927年冬天至1928年春天,“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个疑问。

”为了及时回答这个疑问,毛泽东发表了(  )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4.1940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这一论述(  )

A.体现了中国当前革命任务是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B.表现了它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C.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5.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科教兴国的战略

C.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经济特区的构想

二、简答题

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粱和纽带。

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主张。

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10分)

(3)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指出为何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启蒙运动?

(6分)

27.(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

明代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

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

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如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

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

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书籍刊印业较迅速发展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刊印业的发展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28、(4分)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

……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

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

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

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

”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

(10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5分)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抓住材料“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来分析,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未体现“与时俱进”,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答案】B【解析】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与材料中“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表明董仲舒将儒家的德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督促统治者要施行德治,反映的是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观点,与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张”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可知,朱之瑜和颜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抨击程朱理学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通过朱之瑜“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和颜元“(程朱理学)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可知,二人都抨击程朱理学的不务实和无益于社会,其本质意图在于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故B项正确;通过题干可知。

朱之瑜和颜元主要目的在于宣扬“经世致用”思想,与“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二者宣扬其“以民为本”的思想,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要求美味,人欲也”可见人欲与天理是有区别的,故A项错误;“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可见人欲与天理有联系之处,故B项错误;“饮食者,天理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可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故C项正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无法体现天理与人欲的区别,故D项错误。

5.【答案】B【解析】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与材料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不符,故A项错误;B项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不符,故C项错误;实行君主立宪与材料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不符,故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故A项错误;B选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由材料“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可知个人主义的泛滥,故D项正确。

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反对神性,倡导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指代不相信上天、神的安排,故A项正确;“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与知识的作用,故B项错误;“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倡导权力的制衡,故C项错误;“信仰即可得救”,强调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项错误。

8.【答案】B【解析】宗教改革的内容是反对教皇权威,建立德意志的民族教会,故A项错误;题干中“使教会音乐变得更简单、更富于人情味,倡导音乐艺术要为广大教会会众服务”并结合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反对教皇,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皇,故C项错误;题干中德国合唱音乐改革和宗教改革紧密相连是正确的,但不是题干反映的侧重,故D项错误。

9.【答案】C【解析】A项符合启蒙运动所独有的特点,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启蒙运动所独有的特点,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是和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同点,与“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D项是启蒙运动所独有的特点,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解析】提倡人身及个性解放与材料“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可知“他们”是启蒙思想家,他们主张人独立思考判断的理性主义,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对人的束缚,故B项错误;从材料“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可知“他们”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变革社会的主张,故C项正确;主张法律应体现理性,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但与材料运用社会自然法则变革社会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

11.【答案】D【解析】汉赋的繁荣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故①错误;理学的形成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故②错误;宋词和明清小说都是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而产生的文学形式,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故③、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2.【答案】D【解析】《诗经》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而非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唐代出现了词,故B项错误;以魏晋时期为分水岭,故C项错误;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因素,形成了京剧,故D项正确。

13.【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是指,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数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16世纪牛顿力学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17世纪牛顿力学建立,故B项正确;19世纪之前牛顿力学已经建立,故C项错误;20世纪爱因斯坦发展了牛顿力学,故D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下的状态),故A项正确;生物进化论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与材料中“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不符,故C项错误;量子假说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5.【答案】D【解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在进化论产生之前,故A项错误;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是的法国拉马克,故B项错误;生物进化论猛烈抨击了封建神学,而非“彻底颠覆”,故C项错误;题干中“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物主义的束缚”,故D项正确。

16.【答案】A【解析】据材料“立九官以治事,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可知魏源只是看到了英美等国决策的形式,但对于英美等国的体制并不理解,因此他对于西方民主存在感性的认识,故A项正确;依所学,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并未反对清朝统治,故B项错误;依所学,维新变法之后中国才开始推行民主制度,故C项错误;依所学,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目的在于抵御外来侵略,而非向往欧美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17.【答案】B【解析】“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只是对题干漫画的现象描述,没有反映出漫画的本质,故A项错误。

通过题干中的漫画可知,清政府此时向西方学习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通过题干中的漫画国人注射治病,可知清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故C项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开始实行,并不是引发农民起义,故D项错误。

18.【答案】C【解析】“西”、“洋”使用较多体现了一定的近代民族观念,但“夷”、“其他中性词”使用,也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仍有很多知识分子使用“夷”一词,体现了一定的传统夷夏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夷”、“洋”、“西”、“其他中性词”等词汇适用情况,反映了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中西文明的碰撞,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全国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状况,故D项错误。

19.【答案】B【解析】题目中并未牵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故A项错误;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