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12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docx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

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

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判断10题单选12题多选10题)

一、判断题(正确:

A错误:

B)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A

2、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

】A

3、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正确答案:

】A

4、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正确答案:

】A

5、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正确答案:

】A

6、服从宪法和法律,就是服从于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正确答案:

】A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包括立法上、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正确答案:

】B

8、执法为民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正确答案:

】B

9、乱作为和不作为是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正确答案:

】A

10、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正确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领导批示B文件规定C法学理论D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D

2、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

A案件关B人情关C法律关D材料关

【正确答案:

】C

3、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正确答案:

】A

4、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A执法为民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

】B

5、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D

6、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B根本宗旨C任务D奋斗目标

【正确答案:

】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

【正确答案:

】C

8、()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B依法治国C民主自由D服务大局

【正确答案:

】A

9、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

A加强服务意识B走群众路线

C端正执法理念D提高法律素养

【正确答案:

】B

10、()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A

11、依法治国首先是()。

A依法治权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D有效管理国家

【正确答案:

】A

12、()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文明执法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

】A

三、多项选择题

1、政法工作为大局服务,必须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决维护()。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

】ABCD

2、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C自觉接受监督D严格依法办事

【正确答案:

】ABD

3、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尊重法律、维护法律D严格执法、公平正义

【正确答案:

】AB

4、政法干警充分尊重当事人、行政相对人应有的()等程序性权利。

A知情权B控辩权C陈述权D公开审判权

【正确答案:

】ABCD

5、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包括要尊重和保护()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A行政相对人B违法行为人C犯罪嫌疑人D被告人

【正确答案:

】ABCD

6、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需要做到()。

A严把证据关B严把法律关

C严把口供关D严把程序关

【正确答案:

】AB

7、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行为领导D组织领导

【正确答案:

】ABD

8、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A产生渠道不同B表现形式不同C作用不同D效力不同

【正确答案:

】ABCD

9、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无法可依B有法不依C执法不严D违法不究

【正确答案:

】BCD

10、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政法工作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B坚持邓小平理论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

】ABCD

第二章法律基本概念

(判断9题单选11题多选7题)

一、判断题(正确:

A错误:

B)

1、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消防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可以由该省政府以规章形式作出规定。

【正确答案:

】A

2、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可以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

【正确答案:

】A

3、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正确答案:

】A

4、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正确答案:

】A

5、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

】B

6、某甲请某乙到酒店吃饭,某乙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某乙的死亡可能导致某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B

7、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正确答案:

】B

8、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

【正确答案:

】A

9、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正确答案:

】B

二、单项选择题

1、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

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

】B

2、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

】D

3、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正确答案:

】B

4、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

】C

5、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

】A

6、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

】A

7、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正确答案:

】D

8、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9、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

】C

10、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

】B

11、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

】D

三、多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正确答案:

】ACD

2、以下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经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

【正确答案:

】ABD

3、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D某船务公司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元

【正确答案:

】AD

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正确答案:

】B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

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D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

【正确答案:

】AB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法律的立法主体是确定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法律分为两种,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它们的效力等级是不同的

D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制定

【正确答案:

】AB

7、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    

B在我国,宪法、法律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    

D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

【正确答案:

】ABC

第三章宪法

(判断6题单选9题多选4题)

一、判断题(正确:

A错误:

B)

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任何情况下,一律公开进行。

【正确答案:

】B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法律。

【正确答案: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正确答案:

】B

4、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正确答案:

】A

5、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正确答案:

】B

6、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正确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

1、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审判权B检查权C监督权D检察权

【正确答案:

】D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会议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

【正确答案:

】D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正确答案:

】B

4、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武警部队

【正确答案:

】C

5、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正确答案:

】B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A司法权B行政权C立法权D检察权

【正确答案:

】C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够行使哪项职权?

()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解释法律

C修改法律D制定宪法

【正确答案:

】D

8、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审判权B检查权C检察权D调查权

【正确答案:

】A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A一B两C三D四

【正确答案:

】B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不受侵犯。

A人身自由B人格尊严C住宅D合法私有财产

【正确答案:

】ABCD

2、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结社自由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迁徙权

【正确答案:

】ABC

3、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和修改哪些法律?

()

A刑事基本法律B民事基本法律

C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D其他的基本法律

【正确答案:

】ABCD

4、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工作。

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

】ABCD

第四章人民警察法

(判断12题单选16题多选8题)

一、判断题(正确:

A错误:

B)

1、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不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

【正确答案:

】B

2、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有关组织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该组织自行承担修复费用。

【正确答案:

】B

3、继续盘问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

【正确答案:

】A

4、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不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

【正确答案:

】B

5、人民警察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

【正确答案:

】A

6、各级公安机关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都有权实行现场管制。

【正确答案:

】B

7、实行现场管制中,对滞留现场人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

【正确答案:

】A

8、人民警察可以依法参加罢工。

【正确答案:

】B

9、某港口公安局法制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一派出所作出处罚的案件有错误,责成派出所纠正,派出所拖着不办。

法制部门提请局领导批准,决定撤销派出所的行政处罚决定。

【正确答案:

】A

10、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只要没有着制式警服,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正确答案:

】B

11、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决定将其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不需要通知其监护人。

【正确答案:

】B

12、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而执行的,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正确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

1、曾受过()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罚款D行政处分

【正确答案:

】B

2、人民警察对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A必须执行B可以变通执行

C可暂缓执行D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就不执行

【正确答案:

】A

3、公安机关因()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A办理治安案件B办理交通案件

C管理特种行业D侦查犯罪

【正确答案:

】D

4、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A任何B其职责范围内的C重大D经济纠纷

【正确答案:

】B

5、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体罚D管制

【正确答案:

】A

6、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有()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A大学本科B大学专科C高中D初中

【正确答案:

】C

7、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在使用了公民个人的交通或通信工具后,()。

A归还即可B应予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C可不予归还但必须支付适当费用D可变价折抵收购

【正确答案:

】B

8、人民警察不得从事的行为有()。

A依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B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C参加社区公益劳动D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

】B

9、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主权D维护国家独立

【正确答案:

】B

10、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有()。

A纪检工作经验B刑事侦查工作经验

C行政管理工作经验D政法工作经验

【正确答案:

】D

11、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A制服性强制措施B继续盘问

C保护性约束措施D刑事拘留

【正确答案:

】C

12、确有必要将继续盘问时限延长至48小时的,应当报()审批。

A上一级公安机关B办案部门负责人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D公安派出所负责人

【正确答案:

】C

13、下列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的是()。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打击高利润经营活动

C引导文化市场秩序D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正确答案:

】A

14、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

A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B应当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C应当报请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D无需报批

【正确答案:

】A

15、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A讯问B询问C盘问D审问

【正确答案:

】C

16、人民警察()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A下班后与朋友到夜总会唱歌B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C春节期间与兄弟姐妹在家打麻将D着装不按规定穿制式黑色皮鞋

【正确答案:

】B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民警察对待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为该决定和命令错误的,可以不执行

B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C在可能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拒绝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D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正确答案:

】BD

2、在实行现场管制时,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聚集人群,并将拒不服从人员()。

A立即予以拘留B立即予以逮捕

C强行带离现场D予以制服和杀伤

【正确答案:

】AC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

A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属于人民警察职责范围,但不属于自己所从事警种的具体职责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B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任何情况,都应当履行职责

C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属于滥用职权,不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D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依法履行职责,同样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正确答案:

】ABC

4、人民警察的纪律要求包括()。

A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B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C不得参加任何社会团体D不得参加罢工

【正确答案:

】ABD

5、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

A交通工具B通信工具C场地D建筑物

【正确答案:

】ABCD

6、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包括()。

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B曾因交通违法受过罚款处罚的C曾被开除公职的D曾受过行政处分的

【正确答案:

】AC

7、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A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B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C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D及时解决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

【正确答案:

】ABC

8、人民警察的纪律要求包括()。

A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B不得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C按规定着装D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正确答案:

】ACD

第五章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判断12题单选13题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