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214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docx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doc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与管理使用

一、教育技术装备

(一)教育装备的定义

  近年来,“教育装备”这个名词在教育领域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大有取代“教学仪器设备”这样一些过去较普遍使用名词的趋势。

那么什么叫“教育装备”呢?

如何给“教育装备”下定义?

教育装备工作内容又是哪些呢?

想用一两句精练的语言回答这些问题是不容易的。

  要给教育装备下定义,我们有必要先研究清楚一些相关名词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名词是:

工具、装置、仪器设备、装备、设施。

研究清楚了这些相关名词后,我们才有可能界定清楚什么是教育装备。

只有界定清楚了什么是教育装备,我们才能进一步来探讨教育装备工作的内容又是什么。

1、一些相关名词

  要说明的是:

我们所说的工具、装置、仪器设备、装备、设施均为物质形态的物品,而非意识形态的或人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1)工具

  在教育领域中根据用途的不同,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名词,如:

教具、学具、用具、器材等,在这里我们笼统地都称之为工具。

工具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原理简单、使用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

工具的用途也比较单一,如锤子是用来砸东西的,刀子是用来切割的。

有的工具还有易损易耗的特点,工具属于低值易耗品。

工具的另一个特点是:

工具不能独立工作,必须在人的操作下完成任务。

例如有些英文词典中明确地说工具是拿在手上用的。

  

(2)装置

  装置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特殊设计、改装的物品。

装置的特点是结构、原理、操作等相对简单,但比工具要复杂一些。

装置与工具明显的区别是:

装置可以独立工作。

离开人的操作,装置也能完成相关的任务。

当然装置也可以在人工干预下来工作。

装置的用途也比较单一,因为它的针对性很强。

例如在学校里我们常用一种定时装置来按时打上下课铃。

  (3)仪器设备

  相对于工具和装置,仪器设备的特点是:

原理复杂、结构复杂、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精密程度高、价格高,使用寿命长等。

仪器一般特指能提高人的感知程度的那一类设备,如电子测量仪器、光学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

仪器设备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感知力、执行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人完成单纯依靠人力所无法完成的工作。

此外,仪器设备的用途也比较广泛,不再限于某种单一的目的。

仪器设备可以自动运行,也可以人工干预运行。

在教育领域中我们常见仪器设备有:

计算设备、网络设备、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理化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

  (4)装备

  装备一词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形态,这里我们仅关心其名词形态。

与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名词不同的是装备是个集合名词,所指的是一个系统,即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组成的物品系统。

即装备是为了完成某种复杂任务将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有效组成在一起的物品系统。

装备突出的是“目的性和有效组成”。

面对难度和复杂度较大的任务,在少数工具或仪器设备难以完成该任务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结合各个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物品,发挥它们各自的功用,以达到有效完成该任务的目的,这个物品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装备。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都是装备的组成元素,是装备的一部分。

因此,在一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笼统地称为装备。

例如学校里常用的多媒体教室装备由计算机、投影机、多媒体控制器等主要设备组成,在一些场合中我们也可称投影机等设备为装备。

  (5)设施

  设施相对于工具、装置、仪器设备等最大的区别是:

设施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

一旦设施建设完成便很难移动或者不可移动。

学校里常见的设施有教学楼、操场、游泳池等。

2、教育装备的定义

  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有关教育装备的权威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比较较普遍的教育装备定义。

  

(1)第一种定义

  教育装备是指那些服务于教育的可移动物品的总称。

  该定义完全从物品的角度出发,并说明了这些物品的目的,但没有说明这些物品之间的关系,似乎物品堆在一起就叫装备了。

此外,该定义把不可移动的设施明确排除在装备之外。

  

(2)第二种定义

  教育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软件的统称,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教育装备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该定义也是完全从物品的角度出发,并说明了物品的目的和重要性。

定义中“硬件”和“软件”虽然源于计算机领域,但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计算机领域中所特指的物品。

然而由于用了“硬件”和“软件”这两个计算机领域中的词汇,该定义往往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歧义或者模糊不清,尤其是“软件”一词。

  (3)第三种定义

  教育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器材、设施、场所及其配置过程的总称。

  该定义包括两部分内涵。

1、名词形态:

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物,其中的物品把不可移动的设施也包括在装备之内;2、动词形态:

教育装备还包括对这些物的配备行为(从论证引进、设计开发到退役的全过程)。

由于装备一词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形态,因此该定义中教育装备包括“物”和针对物的“行为”两部分内涵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这个定义有其文字上需要商榷的地方。

“装备”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形态,但是“教育装备”只能是名词形态,而不能是动词形态。

如果一定要用到动词形态,那么应该叫“装备教育”而不能叫“教育装备”,此时“教育”是名词形态,“装备”是动词形态,这样组合才是动词形态。

  (4)本文下的教育装备定义

  综合上所述,我们认识到“教育装备”一词应该是名词形态,而非动词形态,如果要给教育装备下定义,应该说明其目的和组成。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这里也给教育装备下个定义:

教育装备是由那些完成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有效组成起来的系统。

  我们给教育装备下的定义较目前流行的几个定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些不同之处,我们下的定义明确地说明了教育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教育需求,明确地说明了教育装备是物品性质的系统,并特别地说明了这些物品之间的关系是“有效组成”,而不是简单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

(二)教育装备工作

  教育装备工作是指围绕着教育装备展开的工作,是相关行为的集合。

那么教育装备工作有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教育装备工作该如何做呢?

在过去,谈到教育装备工作有往往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

建、配、管、用、维。

“建”就是建设,“配”就是配备,“管”就是管理,“用”就是使用,“维”就是维护修理。

这几个字很容易理解,这里不再做过多的解释了。

现在,在谈及教育装备工作时,说的较多的词汇还有:

论证、开发、生产、采购、安装、使用、管理、维修、处费(退役)等。

上述词汇的涵义也十分明了,把教育装备各阶段的日常工作精练地总结出来。

但是,上述的字或词都是教育装备事务性工作的描述,那么教育装备工作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呢?

难道教育装备工作仅仅是的事务性工作吗?

  教育装备工作针对教育装备展开,因此必定要涉及到教育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各个方面,教育装备工作可以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来形容。

面对如此庞杂的工作,教育装备工作的关键到底在哪里?

其核心是什么?

要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还是要从什么是教育装备和教育装备的作用出发。

  “目的性和有效性”是教育装备两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教育装备的目的是服务教育,教育装备工作的宗旨是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水平,教育装备只有在教育中发挥了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意义。

1、发现需求、拉动需求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模式不断地变化、教育内容不断地丰富、教育标准不断地提高,都对会教育活动中的物品有全新的要求。

在教育需求的拉动下,教育装备势必跟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有些教育需求比较明显,容易被发现,但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对装备的需求并非是显性的,甚至有时是被动的、抵触的。

因此,教育对装备的需求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和挖掘,不能被动地“等、靠、要”。

教育装备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教育一线去,亲身参与教育,从而发现教育对装备的需求,即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新装备,什么样的装备能更好地支持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仪器设备层出不穷。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新型仪器设备的出现并非源于教育,而是其他一些的领域的需求和突破。

那么这些新型仪器设备能在教育中应用吗?

如何把他们用到教育中呢?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探索的。

引入新型装备到教育,开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拓展新的教育内容等都是教育装备工作人员必做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即所谓“拉动需求”。

2、满足需求、保证需求

  有了教育需求就应该尽量去满足它。

但是,发现了需求并不能说明该需求就一定能顺利地得到满足。

教育需求是很丰富的,但受科技水平、资金能力、人才因素等制约,有些教育需求需要我们付出很大努力才能满足,有的教育需求却是一时很难满足的。

满足教育需求的工作就是我们常说的:

研制、开发、生产、配备、建设等。

面对教育需求,如果没有现成的产品,那么我们就研制、开发它们;如果有现成的产品,那么我们就生产、配备、建设。

研制、开发教育装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生产、配备、建设教育装备需要资金来保证。

研制、开发、生产、配备、建设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教育装备配备、建设完成后,并不说明教育装备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教育装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一旦教育装备出现了故障,势必会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保证需求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所说的维修、日常管理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

教育装备维修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教育装备建设之后为长期发挥教育装备效用的第二次投资,其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3、提高效能、优化系统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教育装备同样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的。

提高教育装备效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装备自身的效能,2、提高装备使用的效能。

  教育装备是教育中需要使用物品的有效组成,不是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

教育装备在设计和建设时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但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不可能做到对未来料事如神,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如意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提高装备自身的效能就是对装备系统进行完善,如:

增加、删除部分工具和设备,改进系统构成,改进部分工具和设备的性能等等。

  教育装备只有用好了才能发挥出其功效,滥用教育装备不仅不能给教育活动以很好的支撑,反而会造成浪费,甚至可能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如何用好教育装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教育装备工作者、教师、学生等众多教育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这就是所谓提高装备使用效能的工作。

  教育装备工作涉及到教育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各个方面,包括人、财、物等,需要有大量的付出(代价)。

我们希望教育装备能尽可能多地支撑教育(效果),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为此所做的付出,不计成本一味追求效果是不行的。

做教育装备工作时我们应该在“代价”和“效果”之间权衡,即努力追求效果大代价小的总体结果,这就是所谓的“优化系统”,优化系统不仅包括物品组成的优化,也包括工作程序的优化和使用方法的优化等。

结论:

教育装备是由那些完成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有效组成起来的系统。

目的性和有效性是教育装备两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教育装备工作是指围绕着教育装备展开的工作,教育装备工作的核心主要有:

发现需求,拉动需求,满足需求,保证需求,提高效能,优化系统。

 

二、教育装备建设配备

(一)教育装备标准

介绍《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及管理细则(试行)》

…….

(二)两基国检教育技术装备要求

(四)设备设施

川教基[1995]78号:

各学科仪器、器材及设备、设施达到省《配备目录》相应学校类别标准。

生均图书:

一、二类小学10册;三类小学5册;初中10册。

并按规定逐年递增。

宜宾市两全评估细则,均衡发展评估细则:

辖区内学校的数学、小学科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学实验仪器、设施按省2006标准规定的相应类别配齐;辖区内学校按不同类型标准配齐率达100%。

辖区内学校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劳技器材、设备设施按省2006标准规定的相应类别配齐;辖区内学校按不同类型标准配齐率达100%。

辖区内学校图书按省2006标准配置,达到相应类别年度配置标准;辖区内生均图书小学达15册、初中达20册;添置、更新机制健全。

教育信息化建设:

小学、初中“校校通”接通率分别达到90%以上、100%。

中心校、初中多媒体教室每校至少一个,计算机生机比均达到30:

1。

教学及学籍管理电子化覆盖率均达到100%。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点和村小、完小以上小学、初中分别达到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要求,具备维持正常运转条件。

(三)南溪县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要求

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建设

三、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

1相关的文件制度

1.1南溪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修订).doc

1.2南溪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实施意见》(南教发〔2008〕5号)

1.3南溪县教育局《关于贯彻<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南教发〔2009〕4号)

1.4南溪县教育局《关于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管理办法》(南教发〔2010〕56号)

1.5南溪县教育局电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电化教育技术装备方针、政策;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南溪县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电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目标任务;

三、负责全县学校电化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工作;

四、组织学校开展电化教育技术装备教学应用、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五、检查、督促、指导、评估学校电化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使用工作;

1.6南溪县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制度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规范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采购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南溪县教育技术装备采购制度》。

教育技术装备包括:

实验室、图书馆(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卫星远程接收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系统、光盘播放系统、其它电教器材、艺体馆(场)、卫生室等各种服务于教育的设备设施。

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应当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相应的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按照南溪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南溪县2009年政府集中采购预算编制及采购计划申报、审批相关规定》(南财发【2009】24号)和南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溪县2010年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精神,结合教育部门实际进行采购。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管理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南溪县教育局《关于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管理办法》(南教发〔2010〕56号)要求执行。

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按照教育局年初下达的教育技术装备目标工作任务要求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提出采购计划,上报南溪县教育局。

经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审核汇总,分类上报南溪县财政局统一实行政府采购。

教育局电教教仪站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并做好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等相关工作。

采购学校要配合电教教仪站做好履行合同以及货物的验收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政府采购法和南溪县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

2迎接普九国检学校电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求

迎接普九国检

学校电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求

一、建设配备

建配达标,人员齐备,经费落实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包括:

实验室、图书馆(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卫星远程接收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系统、光盘播放系统、其它电教器材、艺体馆(场)、卫生室等各种服务于教育的设备设施。

(一)设备设施满足教学需求,达到基本配备标准。

1、建配标准:

(1)功能室建设按照(95)78号文件和《四川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川教基[2000]第20号)文件(简称《2000标准》),新建按照教育部06标准建设;

(2)设备设施、仪器、音体美卫按照06标准,结合新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建设、配备各类教学设备设施;(3)计算机按照2000标准配备;(4)图书达到四川省2007新颁《标准》规定学校生均配备图书册数的标准。

我县要求今年达到:

学校类别

村小

基点校

中心校

初中

高中

生均图书册数

10

15

20

25

45

2、功能室:

指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卫星远程收视室、光盘播放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劳技教室、信息技术教室、心理咨询室等。

最低数量要求:

(1)初中五间:

物理实验室、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投影教室;

(2)中心校四间:

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投影教室;(3)基点校两间;(4)村小一间。

(二)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1、学校有一名校长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远程教育项目工程领导组,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具体,责任落实。

2、县属学校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它学校要有兼职管理人员,要计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三)教育技术装备经费落实,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经费:

08年不少于生均公用经费的10%;09年、10年不少于20%。

(08、09年在帐目中体现,10年的在规划中体现)

二、管理

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一)制定有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规划,学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计划。

(二)有教育技术装备(远程教育)教学计划总结,各功能室工作计划总结。

计划安排详实,总结有相应的统计数据。

(三)各类制度健全,上墙。

(四)设备设施管理科学规范、家底清楚。

有各类账目(要与计财数据吻合、印证资料充分)、目录,仪器规范存放(按仪器目录顺序),科学定位,器材保养维修及时,完好率90%以上。

(五)有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日志,工作记载,借还登记等相应的资料规范健全。

(六)设备设施运转正常,管理规范,保养维修及时,完好率90%以上。

(七)抓好电化教育技术装备安全管理工作。

三、使用

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发挥效益

(一)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适时开展实验教学,开出率达95%以上。

中心校以上学校和已配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村小、基点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二)按要求参加市县组织的实验操作考试和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

(三)抓好远程教育应用工作

1、开展卫星远程教学、光盘播放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

平均每周用于教学时间:

模式三40课时以上、模式二40课时以上、模式一16课时以上;覆盖主要学科;每周用于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时间5小时以上。

2、做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存储、制作应用等工作。

每天按时接收下载卫星教学资源,运用资源组织教学应用活动,师生参与受益面达100%;用于教研及教师备课、教师观摩培训。

(四)抓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

(五)利用教育技术装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实验教学研究活动;

(2)信息技术及其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3)教育技术课题研究;(4)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5)自制教具;(6)学生课外兴趣活动;(7)学生读书活动;(8)学生电脑制作活动;(9)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活动等。

四、资料

资料全面,内容详实,分类科学

(一)长期性资料

1、账目:

(1)仪器设备分类明细账;

(2)图书总括登录帐。

2、目录:

(1)总目录(设备、仪器、图书、软件资源等);

(2)仪器定位卡。

3、制度:

(1)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2)分类管理制度(实验、阅览、计算机等工作制度);(3)教育技术装备安全责任制度、危化药品管理制度。

(二)学年度资料

每学年度开始收集整理上学年度资料,科学规范装订,本学年度资料收集入盒暂不装订。

1、设备管理资料:

(1)学年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报表(省上统一统计软件);

(2)学年度新增设备目录;(3)学年度设备报损设备目录

2、常规管理资料

(1)计划:

①学校中长期教育技术装备规划;②各专用室教学工作计划;③学校年度教育技术装备计划;④学年度教育技术装备补充购置报告。

(2)总结:

(分学科、分类别,有相应的统计数据)

(3)日志:

①阅览;②实验;③信息技术教育:

a、计算机教室;b、卫星远程接收;c、多媒体投影设备;d、电子备课室;e、光盘播放设备;f、常规管理工作记载;④其它专用室日志。

(各类日志要有教师或管理员和使用者签字)

(4)实验通知单:

①学生实验;②演示实验;③预做实验等。

(5)实验开出统计表。

(6)借还、遗失、报损登记:

①图书;②仪器;③软件资料;④电教器材等。

3、教育技术装备研究资料

(1)教研活动记载:

①实验教学研究活动记载;②学生读书活动开展记载;③信息技术及其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记载;④爱国主义教育影视活动记载。

(2)自制教具和仪器维修记载。

(包括仪器、图书、计算机维护维修)

(3)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记载:

①实验;②信息技术;③图书管理;④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等。

(4)教育技术装备论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电脑作品、读后感、影视观后感、实验报告单等。

(5)教育技术装备获奖证书复印件。

(6)教育技术装备课题管理资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