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37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自然辨证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docx

《自然辨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辨证法.docx

自然辨证法

1.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答: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19世纪的科学方法进行哲学研讨的哲学著作。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1)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恩格斯经过对十九世纪众多科学发现反复的研究,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要点如下:

1)运动变化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按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2)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了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对此作了一些原则性见解,要点:

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特别强调了:

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由此出发研究与知识内容相关的自然观问题,以及与活动方式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由此出发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然辩证法》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应用。

2.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

(20-30页)

答:

科学技术哲学是在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视角,从整体上讨论,对科学技术进行统一哲学研究其相关问题。

它把科学和技术看成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活动体系、一种社会建制和社会现象,进而对其进行整体性的哲学研究。

主要研究范围为: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本原、存在的根据等问题的见解。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研究的自然观,既包括天然物,也包括人工物,并力图用同一的观点阐释它们的存在和演化。

1)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人工物与天然物并无原则性差别,它们按同样的自然规律存在和演化;2)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之间往往贯通;3)在当今人类生活的地球上,主要由科学知识表征的天然物与主要由技术知识表征的人工物已复合为一个整体。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所有这些研究活动都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科学技术活动不仅包括认知活动,还包括大量的非认知因素。

从认知以及认知与非认知相互影响视角上所形成的对科学技术活动的总体理解,称之为“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并不涉及某种科学方法或技术方法的细节,而是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在价值论分析中,科学技术被视为价值客体,人类社会被视为价值主体,从主体借助中介而和客体发生的交互作用中讨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及其意义。

价值论分析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

(2)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的研究。

立足于价值论分析而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社会功能、以及社会调解的总体见解,被称为“科学技术观”。

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它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直接研究领域的哲学学科,属于领域哲学。

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大进步,必然会引起科学技术哲学内容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点。

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科学技术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3.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四种规定是什么?

(116-123页)

答: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其包括要素、结构、环境、功能四种规定:

(1)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

但是,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构成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

要素分析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要素分析的描述性特点表明,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

只要能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

(2)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

这些关系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

与之相应,系统的结构也包括数量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构。

结构分析的要点应当是,阐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用这种相互作用解释其数量结构和时空结构,达到对结构的完整理解。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方式。

而交换只在有差异的、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

因此,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3)环境。

从原则上说,凡是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系统的所有事物都是系统的环境。

但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

环境的分析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稳定下来的。

特殊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

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

(4)功能。

功能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能。

功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

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

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

要素是通过结构影响功能的。

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功能是要素相互作用的宏观结果。

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与一种结构可以承载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可以由许多结构实现。

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要素及其结构,又取决于环境。

系统分析的要求是把功能看成要素、结构、环境所共同决定的一种整体属性。

4.加和性和非加和性(128-129页)

加和性:

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的线性关系。

一部分构成整体后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非加和性:

部分在构成总体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已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发生了相干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导致新质的突现

加和性和非加和性实际上变现的是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耦合情况

如果一种耦合不改变各方的某种属性,那么在这种属性上,部分对整体是可加和的,如果耦合中各方的属性是相干的,彼此约束,选择,协同,放大,那么在这类属性上部分对整体就是非加和的

加和性是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在质的连续性和量的守恒性的反映,如质量能量

非加和性是系统对整体与部分之间在质的非连续性和量的不守恒性的反映如单色和激光

5什么是新质?

为什么说相干性关系中才有新质的突现?

答:

新质:

新的功能,区别与要素的属性。

新质通常由系统功能的刻画,由于这些功能区别与要素原有的属性,因而表示一种新规定性。

“突现”是指新质随同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确立而同时出现。

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而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相干性是指相对与独立性而说的。

是指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相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

相干性具有如下特点:

⑴交互影响;⑵长程相关;⑶反馈调节。

相干性的交互影响特点意味着要素之间相互约束,长程相关特点意味着要素之间协同一致,反馈调节特点则强化着约束和协同。

它们交错重叠共同成为新质突现的内部根据。

⑴约束限制。

交互影响就是交互限制,被影响方将按影响的性质和强度而调整活动方式,表现为活动自由度的减少和活动方式的定向化。

⑵协同一致。

被约束限制了的大量要素,在成程相关中会表现出大范围的非线性协同一致,所有要素都按“统一指令”活动,成为一种有序的集体活动模式。

系统的特征不是可加性,而是相干性造成的新质突现。

如果没有没有任何一种新质突现,系统概念将成为多余。

如果刻画系统特征的新质消失,就意味着系统解体。

6.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它有什么特点?

(136-138页)

层级结构“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我们达到某个基本子系统的最低层次”(西蒙)。

这种表述包括两个要点:

(一)层级结构是由下而上逐级构成的结构。

被选择作为最低层级的子系统一级一级构成高一层系统,低层系统必然是高层系统的构成部分,高层系统也只能以低层系统为存在基础。

就每个层级看来,构成它的子系统是其结构性要素,而它所构成的上层系统则是其环境条件。

这样整个层级结构中将可区分出多级构成、多级环境和多级功能;

(二)层级结构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

每个层级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性关系,由此导致层级之间质的差异。

随着每一层级的出现,总会有新质的突现和新功能的问世。

相干性的存在,既使处于同一层级的子系统之间相互限制相互协同,也使由它们构成的上层系统成为可分析的有机整体。

这种有机整体通常不仅比它的下层系统,而且往往在结构上更简单。

层级的增加往往以结构的简化为代价,以便为低层系统并入高层系统的活动模式创造条件。

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逐级构成所带来的逐级递进以及逐级相干所带来的逐级集约。

这两个特点的实现都依赖一种内部机制:

层级结构中结合度逐级递减。

7.系统进化的基本根据,基本条件及直接诱因分别是什么

相互作用之所以能够成为系统演化的根据是因为:

其一,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

如果相互作用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系统中的一切宏观过程将会停止,不可能出现不可逆过程,也不可能出现演化。

其二,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第一存在的原因。

如果与系统新质相对应的那种相互作用不稳定,那么系统将经不起涨落随时解体。

其三,相互作用中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依据,也是新质得以出现的依据。

如果某种相互作用只容许要素有一种结合方式,那就只能存在与瓦解之间二择其一,不会演化出新的结构形式。

相互作用既是系统存在的根据,也是系统演化的根据。

诱因又称为导因。

是指引起重大结果的微小原因称为诱因。

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

涨落的作用:

一涨落触发系统失稳。

二涨落导引分支选择三涨落孕育新结构胚芽

8.稳定与涨落的关系。

(129-131页)

由于功能实现的外部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也由于承载功能的内部结构不可能毫无变异,因而系统总是会处于来自内、外的干扰中。

如果系统经不起任何干扰,那么,表征其总体性能的新质将会随时消失。

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能抗拒干扰而保持不变的功能,才是真正形成了的新质。

这就使稳定与涨落成为系统中的一种矛盾关系。

稳定性是对涨落的不变性。

当一种涨落发生时,与系统新质相对应的状态是一去不复返?

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振荡?

还是保持不变?

这就是稳定性所回答的问题。

通常所说的涨落是指是指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

平均值当然在一定时间中不会随时音而变化,因而由平均值刻画的状态是一种定态。

对系统而言,这种定态是指与系统整体相对应的定态,与此相应的涨落刚表示与系统整体特征有所区别的新活动模式。

一般而言,除决定系统整体特征的那种相干性关系外,系统中其他自由度均以涨落形式表现出来。

定态对涨落的反应通常区分为三种情况:

涨落随时间而放大,定态一去不复返;涨落随时间而衰减,定态能够复原;涨落在定态容许的范围内随时间而振荡,定态能够保持。

与这三种反应方式对应的定态分别称为不稳定状态、渐进稳定状态和稳定状态。

不稳定状态经不起任何涨落,而涨落总会随机出现,因此不稳定状态的存在没有保证,由这种状态所表征的系统在现实中也很难被观察。

渐进稳定状态或稳定状态,能在一定范围内收敛涨落或把涨落限制在许可范围内,其存在的现实性自不待言。

由它们所表征的系统属于稳定系统。

当然,稳定系统并不是不变化的系统,只要变公本身保持不变,系统就是稳定的。

9.可逆与不可逆。

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某种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为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这咱界定包括两个要点:

(一)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的概念。

单一状态不存在可逆与不可逆问题,只有两种以上状态所构成的过程才谈得上可逆或不可逆。

(二)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可复原性的概念。

状态及其环境均可复原的过程是可逆过程,状态不可复原的过程式无疑是不可逆过程,状态虽可复原但环境却不能复原的过程也是不可逆过程。

不可逆并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说逆过程发生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足以消除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的变迁。

可逆过程也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存在,而是说真有逆过程的话,它应当能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

不可逆过程中的时间流向与过程的自发方向相一致,从而是有物理内容的时间,是真正的时间之矢。

可逆过程中的时间反演对称,意味着过去、现在、未来之间不存在规律性差异,从而也没有历史和演化。

演化无疑是不可逆变化,仅在不可逆过程中,世界的丰富多彩性质才得以不断展开。

10.演化的两种分支。

(155-159页)

答:

不可逆过程中的演化既可以导致有序程度的降低,也可以导致有序程度的提高。

有序程度降低的不可逆过程构成演化的退化分支,有序程度提高的不可逆过程则构成演化的进化分支。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

用熵的增减来表示,可以分为下两个分支:

(1)熵增分支。

对应退化分支。

无论从什么样的初始条件出发,不可逆过程总是导致系统内部差异消失,对称性增多,直到有序结构解体成为热平衡状态,此时熵值最大。

如果系统是封闭的,那么系统永远停留在熵最大状态上。

经典力学称这种趋势看成一种规律,称为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所描述的不可逆过程虽有演化历史,但是一旦到达熵最大状态后,系统将“忘却”它的历史,追溯不出其初始条件,从而被称为“无记忆”过程。

这种过程中不可能有新的更有序结构产生。

熵增原理只是描述了不可逆过程的一种趋势。

(2)熵减分支。

对应进化分支。

有序程度提高的序变都发生在外界物质、能量大量输入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条件下,此时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会抵消内部不可逆过程带来的熵增,而且还规整无序,造成自凝聚、自组织的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有序程度提高的序变称为熵减分支。

处于熵减分支上的不可逆过程不仅有演化历史,而且不“忘却”历史,能回溯起初始条件,有些系统甚至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

对这种过程来说,时间之矢的意交在于,现在包含着过去,但却不完全包含未来。

11.演化的内部根据、外部条件和诱因条件是什么?

(160-168页)

(1)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

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据。

因为:

1)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

如果相互作用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系统中的一切宏观过程将会停止,不可能出现不可逆过程,也不可能出现演化

2)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原因。

如果与系统新质相对应的那种相互作用不稳定,那么系统将经不起涨落随时解体

3)相互作用中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的依据,也是新结构得以出现的依据。

如果某种相互作用只容许要素有一种结合方式,那就只能在存在与瓦解之间二择其一,不会演化出新的结构形式。

相互作有既是系统存在的根据,也是系统演化的根据。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两类。

有如下区别:

叠加与相干;单解与多解;均变与突变。

总体看来,非线性的相干效应决定着新质突现的可能性;非线性的临界效应决定着系统剧变的可能性;非线性的分支效应则决定着什么样的有序结构可以稳定存在并成为吸引中心。

因此,包含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具有走上熵减分支的内在根据。

而只包括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刚缺乏这种根据,无法自发演化出更有序的结构来。

(2)演化的外部条件。

根据是内在、潜在的,要使潜在的趋势成为现实,必须具备条件。

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从外部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即系统是充分开放的。

外部条件是推动系统演化的一类动力,按外部动力的充裕程度,可将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区分为三种情况:

1)是缺乏外部条件从而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与环境交换的物质、能量微乎其微以至可以忽略不计。

其主要成果之一是熵增原理。

这类系统无疑处于前述的熵增分支上,不可能自发演化出更有序的结构。

2)是外部条件不充分从而处于近平衡状态的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虽有一定开放性,但外来的物质、能量仅能维持系统中的差异,仅能抵消不可逆过程所带来的熵增加,使宏观过程可以进行下去。

按最小熵产生原理,系统只能稳定存在于离平衡态最近的状态下,也不可能演化为更有序的结构。

3)是外部条件充分从而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大量物质、能量的流入使系统中的差异扩大到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发生,通过自催化、正反馈等相干效应造成长程相关的结果,不仅能抵消自发过程所带来的熵增加,还能把系统推到熵减分支上。

可以看出,外部条件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调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方式。

只有充分的外部条件才能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从而使非线性相互作用得以发生。

(3)演化的诱因条件。

亦称导因,因果分析的要求之一是追求原因与结果的对当性,用重大原因解释重大结果。

引起重大结果的微小原因称为诱因。

寻找诱因放大机制,并把随机出现的诱因与确定性的结果连结起来,是科学认识深化的一种重要表现。

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

涨落在系统演化中的三种作用:

1)涨落触发系统失稳。

当存在着涨落得以放大的机制的情况下,微涨落会会变为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失稳。

这相当于涨落所内含的活动模式与定态所内含的活动模式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稳定也失稳取决于竞争中的优势方。

2)涨落导引分支选择。

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虽然规定了多种可能的途径,但究竟哪能种途径成为现实,却由随机涨落选择。

3)涨落孕育新结构胚芽。

涨落所内含的活动模式相当于一种新结构形式,涨落的放大意味着新结构形式的扩展。

如果涨落把系统推到失稳的临界点上并走向涨落所代表的分支,如果外部条件又能使这个分支稳定存在,那么新结构就由此出现。

涨落需借助非线性机制放大,而非线性机制则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表现出来。

即涨落以非线性和非平衡为前提。

非线性又以非平衡和涨落为前提,非平衡也以非线性和涨落为前提。

非平衡、非线性和涨落是系统演化中彼此关联的三大因素,从它们的相互关联中获得对演化根据与条件的完整理解。

12.科学性质(科学知识的特征)。

(32-33页)

(一)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不只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

(三)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就其存在方式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就其发现过程说,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说,是一种社会建制。

这就是现代科学所呈现出来的基本形象。

13.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50-57页)

答:

相同点:

技术像科学一相关,既是一种知识(以及体现这种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体系,又是一种活动(包括技术发明以及开发应用)体系,更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建制。

(1)二者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体系和知识体系,都属于知识范畴;

(2)二者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3)科学的发现科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引导。

(4)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不同点:

技术知识同科学知识的区别:

(1)目的和任务不同。

科学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2)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知识,它把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

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

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不能说有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对技术知识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可以说更有效的方法或设计就是好的技术知识。

(4)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科学知识对近期的社会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知识则关系到现实生产力,对社会文明、国家的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

(5)知识表征方式不同。

科学知识主要记载为陈述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A是B”或“由于A所以B”;技术知识主要记载为程序性知识,其典型形式为“如果采用A方法则出现B结果”。

(6)科学研究关于事实原理、定理;技术是研究技能、诀窍及社会关系的。

(7)科学是不会过时的;技术是可以过时的。

(8)科学是发现,将以前的知识创造复制;技术是发明,创造以前未有的。

(9)科学比较深奥;技术比较复杂。

研究活动基本目标不同:

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是:

解释存在,预言未来。

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是:

创造人工物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研究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

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原则:

求真。

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原则:

求用。

14.科学、伪科学、非科学。

(34页,48-50页)

从预言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现象,这样所涉及的知识称为非科学知识,即以信念为对象和内容的知识是非科学知识。

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的知识称为科学知识。

与科学的本质特征相比较,伪科学的共同特征是主观性、特殊性、独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

(1)主观性是指伪科学的不可检验性。

有三方面使它不具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品格:

1)伪科学极端蔑视现象知识的客观性地位;2)伪科学无法科学地说明它所覆盖的现象知识,因为它提供不出科学所需要的规范,使观念知识合理地回归现象世界;3)伪科学无法做出可供检验的预见。

(2)特设性是指伪科学解释力的贫乏性。

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科学思想往往是直观、抽象、空洞的。

2)伪科学鼓吹者特别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异常现象。

(3)孤立性是指伪科学同科学背景的不相容性。

(4)神秘性是指伪科学的超自然属性。

1)伪科学实体具有超验性。

2)伪科学思维具有非理性;3)伪科学表述形式具有非逻辑性。

(5)反规范性是指伪科学者故意违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他们反对普遍主义原则;2)他们反对公有主义和利他主义原则;3)他们反对理性主义原则。

伪科学与科学活动中的不成熟乃至失误根本不同。

科学中的失误不仅允许,而且难免,它是走向科学真理的一种试探。

而伪科学则是背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的倒行逆施。

15.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46-47页)

科学共同体的目标:

追求真理,促进知识的增长。

支配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原则有以下四点:

(1)普遍主义。

科学的普遍主义的直接表达就是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性,即尚未被经验证实的假说不管其来源如何,都服从于先定的、非人为的标准,该标准是与观察和原先已经证实的知识一致的。

(2)公有主义。

科学界承认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被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

科学家对其发现拥有的唯一权利,就是获得科学共同体内部对其发现的承认和尊重。

(3)利他主义。

科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即使在科学劳动已职业化的时代,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首要目标还是对真理的求索,仅仅在次要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4)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科学家不应盲目接受任何东西,科学向包括潜在性在内的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每一方面的事实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