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422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论文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docx

会计论文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一、前言1

二、财务欺诈概述及其影响2

(一)财务欺诈概述2

(二)财务欺诈的影响3

三、财务欺诈的成因4

(一)企业自身的缺陷4

(二)外部条件的缺失5

四、对于财务欺诈的防范措施8

(一)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8

(二)健全法律机制8

(三)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9

(四)完善企业会计准则9

(五)规范政府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10

(六)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论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摘要:

进入本世纪,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是越发猖獗了。

放眼国外,安然、世界通信和施乐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被相继披露,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财务舞弊的阴影之中。

反观国内,我们也目睹了国内太多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如琼民源、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郑百文、银广夏等,个个都让人触目惊心!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泛滥,不仅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动摇并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危害世界经济发展的公害,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已刻不容缓。

本文从财务欺诈的成因和危害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性、有效性,内部、外部监管的得当性提出质疑。

同时力求得到用于财务欺诈的种种手段,以寻求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财务欺诈的产生。

这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财务欺诈;形成原因;危害影响;防范

Financialfraudandourprevention

Abstract:

Intheworldscope,thephenomenonoffinancialfraudismuchmorerampantthanbeforeinscaleanddegree.Alotoffamouscompanies’financialreportcasesoffraudweresuccessivelydisclosure,suchasEnron,worldcommunicationandXerox.Theworldcapitalmarketwasshroudedinfinancialfraudshadow.Therearestilltoomanyfinancialreportcasesoffraudindomestic,justlikeDaqingfellowship,JoanMinYuanandsoon,everyoneisstarling.Financialreportfraudsofthelistedcompaniesbringmajorlossestoinvestorsandshaketheirconfidences.What’smore,financialfraudshinderthehealthy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Asaresult,it’surgenttomanagethefrauds.

Thisarticlediscussesdeeplyintheoriginandharmoffinancialfrauds,putforwardquestionsaboutrationalityandeffectivenessofexistingcompanies’governancestructures.Inthemeantime,thispaperresearchtheeffectivepreventionmeanstoreducethegenerationoffinancialfrauds.Thisstudyismeaningful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ourenterprises,maintainthemarketeconomicorderand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socialcredit.

Keywords:

financialfraud;cause;harm;prevention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会计欺诈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人们普遍开始关注会计欺诈问题,国内外纷纷揭露了许多大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蒙骗广大投资者的丑闻。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我国的“银广夏”、“琼民源’、“红光实业”等,各种形式的造假层出不穷,虚增利润,编造上市前的报表,隐瞒重大事项,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会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财务欺诈的形式无论如何多样,其核心都表现为损益不实,而损益的真实与否最终关系到相关决策者、上市公司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损益反映得不真实,将对相关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近年来,对于财务欺诈的打击力度在逐渐增加,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财务欺诈的发生,但是一方面由于公司内部的一些问题,如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另一方面还有外部的因素,诸如制度不健全、法律的不完善、道德的缺失等问题也导致了财务欺诈的问题依旧是很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财务欺诈使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2、研究意义

鉴于目前财务欺诈行为的猖獗以及其带来的巨大危害,已引起决策机构、出资人、债权人和广大投资者及社会其他人士的极大关注。

因此加强对采取欺诈的防范,已成为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重塑与加强我国会计行业诚信,改善目前弄虚作假、管理混乱的现状,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稳定经济秩序、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会计欺诈己经引起国际理论界极大关注,并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因此对于财务欺诈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对于维护经济市场的秩序,促进经济市场的良性循环是有重要意义的。

3、研究内容

本文就“财务欺诈及其防范”这个论题进行研究,主要论述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解释什么是财务欺诈,包括它的类型、特征和主要的实施手段,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2)阐述了财务欺诈的主要形成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大部分,具体则有制度不健全、法律的不完善、道德的缺失等问题。

(3)鉴于财务欺诈的恶劣影响以及在现在的证券市场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即财务欺诈及其防范。

(2)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对财务欺诈的研究,得出我国财务欺诈形成的特殊成因,并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相关对策。

二、财务欺诈概述及其影响

(一)财务欺诈概述

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基本类型包括:

虚假陈述与欺骗性财务会计报告;滥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歪曲会计政策;调整业务运营、实施盈余操纵与粉饰财务状况;虚构业务、虚拟作业项目与虚列名单;内联外结、上下串通与左右共谋等。

财务欺诈作为企业欺诈的一种,有其自己的特征:

财务欺诈的主体是公司管理层,尽管公司财务欺诈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其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层;财务欺诈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财务欺诈的方式主要有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证等,但最终还是在对外财务报告的数据上做文章;财务欺诈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财务欺诈带来的虚假信息反而会干扰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疏忽行为同属财务欺诈,导致重大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单据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财务欺诈,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对于财务欺诈的手段,禁而未绝,且不断衍生,其情形纷繁复杂,现归纳如下:

虚拟资产,隐藏债务,以虚增所有者权益;虚构交易事项;运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利用关联交易;利用资产置换等非经营性交易;利用时间差异等。

(二)财务欺诈的影响

就财务欺诈而言,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导致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等微观决策的失误。

对于国家而言,财务欺诈的肆虐导致了失真的数据充斥着市场,使得国家难以把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可能导致国家宏观政策的偏差,影响了国家的方针政策。

而对于企业而言,虚假的报表不能改变盈亏状况,只会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从而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2、严重干扰经济市场的正常秩序。

财务欺诈以虚假的数据公布于世,表现为损益不实,而损益的真实与否最终关系到相关决策者、上市公司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损益反映得不真实,将对相关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因此,财务欺诈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干扰了市场的秩序。

3、助长会计行业的不正之风。

财务欺诈的蔓延,导致了很多公司为了眼前利益纷纷效仿,而会计行业也难免的兴起了不正之风,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用各种手段制造虚假数据,混淆视听。

三、财务欺诈的成因

(一)企业自身的缺陷

首先是“内部人控制”,利益结构失衡。

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

由于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和操纵,不仅股东会和监事会成了摆设,且董事会也形同虚设。

大股东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任命经理人,这无异于大股东自己选择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估自己。

全面的“内部人控制”为上市公司的虚假“包装”和不实信息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之间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因而能联合起来在股东大会和市场上对付中小投资者。

其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债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

股权结构可以说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股权结构不合理,广大中小股民持有流通股,承担市场风险,却几乎不参与公司的管理,而执有法人股和国家股的股东他们通过设置各种条条框框剥夺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知情权、质询权,执掌公司大权而并不需要面临风险;二是上市公司举债比例小,债权结构不合理,在国外,债权人不能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年终利润分配等优点,而在我国,情况却缺恰恰相反,流通股的股东多数是中小散户投资者,流通股的比重仍然与国家股和法人股相差甚远,配股根本无法撼动国家的控股地位;三是董事会结构不合理,权利失衡,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控股地位,而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的董事处于票数上的劣势,这使得董事会的投票决策机制形同虚设。

公司治理中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丧失效力,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二)外部条件的缺失

1、相关法律的缺失

通过法律手段治理财务欺诈行为,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财务欺诈行为的非法性,财务欺诈行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财务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人们的法律意识、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和执行情况的制约,财务欺诈行为日益泛滥。

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会计欺诈罪或者形成、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犯罪处以刑罚的具体规定,而且也没有与会计法之间形成必要的对应和衔接,由于法律依据的软弱和处罚方式的不合理,使本应最具有威慑力的《刑法》处罚变得软弱无力。

而且《会计法》及与此相关的《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等都大量使用“可以”、“有权”这样一些单纯授权性字眼,却没有关于这些权力如何运用、行使、以及相应的制约措施和监督机制的法律规定。

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欺诈的立法和修改完善上需加快步伐。

2、会计准则存在漏洞

与其他法规相比,会计准则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对会计实务起规范作用,而且给予会计实务大量自由选择的余地。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有关利益各方在较量中权衡,权衡的结果是会计准则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给企业留下一定的弹性和会计选择空间。

会计准则具有可选择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无疑的是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为财务欺诈提供了可能,企业就有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选择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以实现自身效用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一些特殊行业,如农业、房地产、天然气等和一些特殊业务的具体准则还没有制订,这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在具体操作时参照通用的会计准则,而通用的会计准则对其特殊之处没有规定,这就为这类具体的会计操作留下了很大的操纵空间。

3、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

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但实际上限于人力物力不可能对所有的财务欺诈行为进行监督。

国家审计署对于遍及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单位不可能每个都例行检查,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我国的监管制度不仅仅是面临鞭长莫及的窘境,而且政府监管不力也一直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一个重大薄弱环节。

监管人员严重不足,我国进行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清理整顿,从各会计事务所借了一大批人员从事行业监管,但人员仅是暂时的,他们不可能长期从事监管工作,不可能替代常设的监管人员;二是监管人员的能力有限,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人员中,真正从事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者所占的比例并不大,难以发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监督及惩戒力度仍然不够,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财务欺诈行为进行检查。

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

在惩罚方面,尽管在这两年的清理整顿中处罚了一批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但还存在着一些有重大问题应该进行处理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没有被处理的情况,无形中助长了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的侥幸心理。

4、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具有原则性、服务性、时代性和无私性。

虽然我国在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道德约束方面颁布修订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规范,明确提出了企业、会计人员、审计机构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但在会计实践中,由于对职业道德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缺乏职业道德的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的赏罚不明,从而使道德、诚信等内在制度没有被有效地执行。

由于道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约束,它不需要人监督,成本非常低,而且道德是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效率非常高,所以道德是财务欺诈的一个决定因素。

5、中国财务欺诈成因问题的特殊性

  中国的监管与会计准则体系基本仿照美国制订,美国的丑闻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财务漏洞的原因。

中国与美国资本市场运行时间长短有巨大差距,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是自觉自愿,而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其次,我国监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遗留了计划经济的痕迹。

近年来会计事务所表面上与原主管单位脱钩,实际上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政管理部门。

这种做法实际上人为分割了审计市场份额,造成不公平竞争,以致审计质量无法确保,我国审计历史较短,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对于财务欺诈的防范措施

(一)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欺诈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要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比重。

股权的多元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有效主体缺位的问题,股权分散,能够实现公司内部权利的制衡,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

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一股独大,国有控股股东操纵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面。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会得到提高,有效遏制财务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

为使企业经理人员能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必须完善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业绩和股票市场挂钩,激励经理人员真正关心企业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监督机制,使激励和约束相对等,防范经理人员为一已谋利而夸大经营业绩,人为操纵公司利润以致损害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二)健全法律机制

对于敢于无视法律进行违法活动的上市公司而言,法律对违法行为缺少相关规定或处罚太轻是其违法的重要原因。

完善中国会计法律体系,加强对会计欺诈的民事责任制裁,应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新情况不断完善立法,同时要保证法制的独立性、公开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而且要让中小股民自发对现行法律机制适时进行修正和监督,使得中小股民在利益受损后,可以立即通过正当合适的司法程序获得赔偿,并让始作俑者受到应得的严厉的法律制裁。

(三)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

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强大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体系,增强道德约束力,营造守信为荣失德为耻的良好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是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

如果参与者和监督者不讲正直诚信,制度安排将苍白无力。

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

社会的各个层次,特别是政府等宏观管理层次或部门,应当积极地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各个企业单位更应该积极配合,因为这样不仅是给企业灵魂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而且是让企业稳步走向更好发展的契机。

政府应带头进行广泛的社会推广与宣传,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份真实可靠的信用记录,在显示个人和企业信用价值的同时,激励全社会对于个人和企业信用价值的提升,并促进我们的经济,造福于社会。

(四)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用以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法律规章制度及各种相关标准,也是检查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绳。

对任何一个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会计准则都是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如今的会计准则不足之处在于简单而且缺乏层次,操作性不强,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兴经济事物的研究,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准则,使会计师有职业判断的依据,使造假者无制度的漏洞可钻。

对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的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急需制定,由于这两类准则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可参考核心准则和美国的GAAP。

(五)规范政府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

我国审计市场较高的分散性、较低的市场集中度、过度的竞争和相对无序竞争的格局,给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增加。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和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舞弊的监督。

同时要规范审计市场,减少地方政府对审计市场过多的行政干预,鼓励会计事务所做大做强,增强事务所的品牌意识。

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尽可能地在政府调控中坚持权宜相变的管理手段,逐步在社会各部门形成利益与诚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改变审计市场分散、分割的格局和无序竞争的秩序,从而创建和谐社会。

(六)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应实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

注册会计师职业团队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尽一致,如果政府不进行有效的监管,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离开了独立性,社会审计将毫无意义,并且有可能使公司的财务欺诈更具欺骗性。

为此首先在制度上提供保证,其次优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与公众期望的差距,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也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还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要求和职业纪律,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结束语

近年来财务欺诈猖獗,情况十分严重,对于国家,公司乃至单个的投资人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各方面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来解决这一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很多学者专家都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它是一个交错复杂,原因众多,解决起来又很棘手的浩大工程,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法律环境的日趋完善,各项制度在逐渐到位,投资者的素质也提高很多,越来越懂得捍卫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多方一起努力,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杜绝公司财务欺诈,促进经济市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杜万波.财务欺诈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3(4):

38~39

[2]熊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

法律硕士,2007

[3]MohammadJ.Abdolmohammadi,C.RichardBaker.Accountants’ValuePreferencesandMoralReasoning[J].0167-4544,2006

[4]StephenJ.Conroy,CharlesW.Stanley,TishaL.N.Emerson.EthicalAttitudesofAccountants:

RecentEvidencefromaPractitioners’Survey[J].0167-4544,2007

[5]陈玟伶.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D].广东:

财务管理,2010

[6]胡志平.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财务报告舞弊探析[D].江西:

会计学,2009

[7]赵聪.争议财务欺诈的成因与防范[J].时代经贸,2006,49(4):

156~157

[8]干胜道.从会计诚信到财务诚信[J].四川会计,2003(7):

16

[9]曾晓东,徐朝科.美国财务欺诈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6(5):

43~45

[10]胡远学,薛刚.财务欺诈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9):

38~39

[11]杨晓丽.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D].大连:

会计学,2007

[12]羡巧琴.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J].冶金财会,2006(4):

44

[13]原华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之动因及防范[D].北京:

会计学,2009

[14]李秀华.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和建设途径[J].内蒙古煤炭经,2004(6):

41~45

[15]邱三平.审计访谈在财务欺诈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118~119

[16]李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北京:

会计学,2009

[17]王建新.财务欺诈及其防范[J].审计研究,2007

(1):

75~80

[18]鄢波.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研究[D].武汉:

会计学,2004

[19]冯高飞.由财务欺诈引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5(5):

54

[20]宋家兴.对公司财务欺诈问题的认识[J].煤炭经济研究,2003

(1):

47~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