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55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图教育历史百日冲刺第一周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军事上:

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

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

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丞相,设六部;

废行省,设三司。

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

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

维护奴隶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

积极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

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

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

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

○3影响:

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

一人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评价: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

○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后期:

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

州县两级制

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不断增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

梭伦改革

确立:

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

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

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

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男性公民民主;

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

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

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

1688年

○2《权利法案》:

1689年。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

国会逐渐处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

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

国内影响:

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

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

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787年宪法”的制定:

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

“分权”与“制衡”: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

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

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

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行政权归于总统;

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

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

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

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

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

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

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

皇帝是国家元首;

宪法授予巨大权力。

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

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

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

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

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

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

→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

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

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

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

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注意四点: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

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

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因素方面:

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

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主观因素方面:

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

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

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

“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