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58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docx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

2018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

18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的委员时,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指出: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荣辱观

1、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

道德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含义比较广泛。

最初它们是两个概念。

道:

最初的含义是道路,后来引伸为规律,做人治国的原则。

所谓天道,是指自然规律;人道,是指人类社会的规律、原则。

德:

最初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后来引伸为实行原则有所得,得到。

把道和德两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况。

两字合为一个概念,是指人的行为应合于理,利于人。

道德范畴,是指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的,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

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等。

荣辱观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说是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荣辱观,古已有之。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问题,形成的看法。

荣誉是社会对个人或团体的过去的行为所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

其表现就是社会舆论的赞扬。

例如最近市委市政府对市公安局和七名公安干警记三等功。

就是一种赞扬。

荣誉感,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情感上的满足。

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得到社会所给予的荣誉之后,对自身价值的意识,表现为个人的自豪感和自尊的意识。

荣誉是客观的,而荣誉感是个人主观的感受。

荣誉的反面是耻辱。

它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一种否定性的评价。

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也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

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

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

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把有没有羞耻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康有为曾说过: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观的本质内容,是对何为荣誉、何为耻辱的理解。

此外,还包括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对荣誉和耻辱有一定的感受,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有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

这种思想观念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一旦形成一定的荣辱观,它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荣辱观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说过:

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

说明了荣辱观的重要作用。

2、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荣辱观

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道德是社会历史现象,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的劳动所得仅能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最低需求,没有剩余。

因此,当时,共同劳动,一切为了集体(部落),是最高原则,在氏族内,互助、平等、正义(集体内部自我保存),血亲报仇,以打还打,以伤还伤。

在奴隶社会,要求对奴隶主的忠诚,鄙视劳动,只有奴隶才劳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丰富的道德规范。

如忠君孝父。

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孔子有个著名的论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并不完全否认利,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其实也是一种荣与辱的观念。

孟子提出“四端”:

仁、义、礼、智。

即: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

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

为什么管仲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个别人没有羞耻感的情况下,国家生死存亡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但如果无耻之行不受到谴责,无耻之人不受到唾弃反而扶摇直上,无耻之风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时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性堕落的社会。

一个没有天理,缺乏仁义,禽兽横行的社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说: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已,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日知录.廉耻》)

不廉洁的人,把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知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当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成为国家要员时,什么都想据为已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呢?

战国时代的荀子,把荣誉同履行社会义务联系起来考察,他说: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认为履行义务是获得荣誉的必要条件。

封建社会的荣辱观,有许多在现代看来是错误的。

比如妇女要“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德、容、言、功。

妇德贞顺,妇容婉娩,妇言辞令,妇功丝麻。

对丈夫要从一而终。

男的可以三妻四妾。

祥林嫂嫁了贺老六,后来贺老六又死了,说她死后要劈成两半去侍候两个男人等等。

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利已主义,一切为了发财致富。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它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歌颂人的伟大,提倡意志自由,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

二、为什么要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练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恩格斯曾经指出:

“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

”我们所讲的荣辱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念既有联系、继承的一面,又有区别、发展的一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地吸收了人类社会荣辱观念的积极因素,是建立在对人民、对集体、对祖国尽义务的基础上,同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

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确立公民行为准则的需要。

人有一种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制约,一般的人会放弃自律,追随无耻。

如果一个人靠无耻的行为得到了好处,而付出的成本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惩处和社会舆论贬抑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道德水平不高,自律意识差的人,就会去仿效他。

如果后来的仿效者也同样获得了实惠而得不到制裁的话,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仿效者出现。

这就是坏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

在日常生活中,此类事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一个人走路抄近路,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

一个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

一个人把垃圾扔到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会有很多人也把垃圾扔往那里。

一人闯红灯,后面就会几个人跟上去。

那些后来践踏草坪的人,不排队加塞的人,乱扔垃圾的人,闯红灯的人,未必不知道这样做有损自己的文明形象,但前面的人做了,他们也就追随着做了。

在政治领域中,类似的现象也同样普遍。

一个人搞虚报浮夸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获得了赞扬,后面的人就会跟着搞浮夸、虚报。

“千斤棉花万斤稻”、“放卫星”、“形象工程”等等就出来了。

同样,一个人给单位领导拍马屁得到了好处,这个单位就会很快出现一批马屁精。

这种上行下效的现象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就必然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从而使社会风气迅速变坏。

当前,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要看到:

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强调荣辱观,是因为荣辱观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蒙受耻辱。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开放的过程中,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传入国内,观念的多样化,必然会有荣辱观的多样化。

比如,文革以前过来的人都知道,以前对于“穷”、“不识字”这两件事,并不会有多少难为情,张铁生考试零分,还成了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典型,当上了农学院的院长。

现在我们对“穷”、“不识字”就没有人会觉得这是光荣的事。

荣辱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是正常的。

但我们要看到,由于市场经济本性驱使人对于利益的追逐以及西方价值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在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

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荣辱观。

比如,不以荣为荣。

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

等等。

具体地说:

有人只以金钱多少作为荣辱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得法,勤劳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科学管理致富,这些都是光荣的。

但是,如果把金钱作为确定人们荣誉的唯一标准,谁的钱最多,谁就最值得尊重,谁就最光荣。

相反,谁穷,就有自卑感,就抬不起头。

因此认为“名声好坏无所谓,物质利益最实惠”。

在这种错误的荣辱观的支配下,中饱私囊,甘当“硕鼠”和“蛀虫”的人就产生了。

为什么近些年来揭发出来的经济案件中,几个人共同犯罪的串案、窝案有不小的比例?

为什么会串通一气?

说到底有一个荣辱观的问题,对贪污受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必须远离违法乱纪、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行为。

很难想象,坑蒙拐骗盛行,人与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能够建立起和谐社会。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正确的荣辱观,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

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条件,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某些既有的观念和规则被废弃或搁置,适合新要求的观念和规则尚未建立健全,一时难以发挥全部的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观念包括荣辱观念的多元和混乱,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都对人们荣辱观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重视知耻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要求。

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这八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祖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国家。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建设独立、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广大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

这是人类最早已存在的一种道德感情,是和人们的共同生活、共同利益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

北宋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在母亲剌字“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反对投降。

他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之情,千百年来激励和鞭策着人们。

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竭尽全力率兵抗元,被俘后在被押解途中,感慨山河破碎,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言。

2、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爱国主义的意识和情感,最一般的内容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对自己祖国命运的关心。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能容忍外国侵略者的歧视和压迫,反对一切形式的掠夺和奴役,坚决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保卫祖国的独立、领土完整。

为保卫祖国不怕流血牺牲。

二是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积极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振兴科学以及社会事业,以祖国大局为重,以祖国利益至上。

三是对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和兄弟情谊,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

爱祖国,要认识祖国的历史,了解祖国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遭受的屈辱苦难,树立起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志向和信念。

以热爱祖国为荣,要注意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民族排外主义。

它表现为只看到本国和本民族的长处,并无限地加以夸大,把本国同其他国家对立起来,隔离开来,采取民族闭关自守的态度。

它藐视和抹煞其他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小国)的长处,采取大国沙文主义的态度,拒绝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先进的东西。

结果只能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使本国成为一个落后的夜朗式的国家。

二是民族虚无主义。

它没有丝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本国的一切东西都是落后的,外国的一切东西都是先进的,甚至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

应该承认,由于历史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国之间会有差别。

但即使是落后国家,也会有一些值得先进国家学习的东西,并不是月亮都是外国的圆。

当前,确有一些人,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

比如今年3.15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欧典”地板,明明只值几十元/平方米,但由于挂了“德国生产”的牌子,就卖到达2000多元/平方米,而且销售量还很大。

说明一种现象:

盲目崇洋,给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

再如水果市场上,有些进口水果的口味也不怎么样,但价格就高出许多,有些人就是认为吃外国进口水果有面子。

其实是崇洋媚外的心理。

3、要把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爱国主义的行动。

祖国是一个大概念,我们每一个人又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爱祖国,首先要表现为爱集体、爱家乡。

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以热爱集体、热爱家乡为荣,树立慈溪荣我荣的观念,树立以危害集体利益、危害家乡利益为耻的观念。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宗旨。

我们的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不为人民服务,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没有做好,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或责任心不强,做工作得过且过,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作为党和政府来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

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有的人掌了一点小权,就觉得了不起,官气熏天,盛气凌人,动不动就训人,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其实是很可耻的。

服务人民,就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一个机关公务人员,本职工作就是服务人民。

但我们对本职工作做得怎样?

是不是尽了我最大努力?

不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这个观念必须树立起来。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崇尚科学,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要体现在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中。

要努力完成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自觉将科学知识运用到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之中。

要树立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崇尚科学,必须反对愚昧无知的行为。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贯彻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方法,为群众作出表率。

有的党员、干部,不学习科学知识,反而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这样的人,不配当共产党员。

贪官与佛教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佛教讲求的是降低人生欲求,通过修行来超拔人生苦痛,获得人生觉悟。

而贪官则是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但现在贪官信佛绝不是少数,更有假借佛的名义行贪赃枉法之徒,原河北省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就是一个典型,愚昧无知的典型。

丛福奎信佛,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

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

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是人运用体力、智力改造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推动了由猿到人的进化。

辛勤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

人们只有从事劳动,才能改变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

辛勤劳动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其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造福社会而诚实地劳动。

不论从事何种劳动,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和工作,表现出最大的诚实态度。

所谓诚实的劳动态度,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劳动和工作,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

至少要“凭良心”干活,生产的产品、完成的工作能够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劳动报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要把握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自觉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有一个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问题。

为此,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以便增加劳动产品的数量,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遵守劳动纪律,乐于吃苦,艰苦创业。

劳动者要按照本单位本部门规定的劳动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遵守工作时间,文明生产。

反对贪图享受,挥霍浪费。

第四,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物。

一切劳动成果,一切公共财产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产物,热爱劳动的逻辑结论,必然是爱惜劳动成果,维护公共财产。

侵犯公共财产,就是强占劳动人民的成果,剥夺劳动人民的利益,是违背道德原则的,是触犯法律的,必须受到无情的指责和惩罚。

辛勤劳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准则。

与此相反,好逸恶劳则体现了剥削阶级没落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者,必然想不劳而获,否则他怎么生活?

所以好逸恶劳是他自己不想劳动,而是希望别人多劳动,别人替他劳动,这种品质,自然是可耻的。

有一个顺口溜:

说的是老实农民最怕“三生”。

一怕乱收费的先生,二怕收红包的医生,三怕高消费的后生。

这里的后生,就是好逸恶劳的年青人(俗话叫贪吃懒做的败家子),家长都难看他,可耻不可耻?

年轻人喜欢用高档用品、时髦用品、爱面子,这是社会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

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的高消费、爱时髦,那就有害了。

对于家庭,就是不堪重负的索取;如果走向社会,难填的欲壑有可能成为罪恶的导火索。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送给部分农村大学生的讽刺写照。

少数年青人不以挥霍父母血汗钱为耻,不以勤俭节约为荣,荣辱颠倒、是非不分,是因为没有学会做人,缺乏应有的良知和感恩之心。

机关事业单位也有这种现象,个别人只想拿工资,最好奖金多一点,福利好一点,就是不想工作好一点。

这种人,跟上面说的“第三怕”的人是一样的。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团结互助是团结和互助的总称。

团结,是强调人群的凝聚力,包括家庭的团结、集体的团结、各个组织的团结、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各民族团结、所有中国人的团结。

团结是在为某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形成的紧密联系,团结就是力量。

一只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就是这个道理。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无论对自己的家人,亲友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无论老少、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地伸出友善之手给予帮助,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德。

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这里着重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要求我们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因此,不否认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但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对企业来说,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对党员干部来说,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正当合法收益,也是受到保护的。

但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国家、集体、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慈溪日报》3月30日刊登的周巷一个企业家把自己得到的十万元创新奖全部交给吴耕民教育基金会,就是一个互助的好典型。

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求我们守住道德底线,获取自身利益而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更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损人利己的例子很多。

比如小偷的行为不但违法,还是典型的损人利己的行为;企业超过标准排放废水、废气,自己获得利润,给环境、给群众造成损失;等等。

(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实,从字面上看,就是忠诚老实的意思,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隐瞒,不欺骗,开诚布公。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要求站在振兴中华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深远意义。

没有诚实守信,就不会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合同、证券、期货等市场工具,无不体现信用关系,离开了信用,市场就无法运转,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振兴中华也就难以实现。

第二点,要求诚实劳动。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不消极,不怠工。

出勤不出力,也是不诚实的一种表现。

在经济交往中,不坑蒙拐骗,不偷工减料,不制假售假,不缺斤少两,自觉维护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

第三点,要求实事求是,不讲假话。

不文过饰非,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

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就要忠诚老实,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惟上,不惟书,反对虚报浮夸,弄虚作假。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纪律是政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制定纪律和法律,对违反纪律和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不要违反,惩罚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