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66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docx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

拉孟山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通知》(工管质安函[2014]169号);

(4)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隧道二次衬砌预防拱顶空洞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桥隧函[2015]199号);

(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本标段隧道施工图;

(6)拉孟山隧道二次衬砌整体液压台车图纸;

(7)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拉孟山隧道为单线隧道隧道,设计时速160km/h,隧道全长7888m。

隧道按电力牵引时速160km单线隧道设计。

隧道建筑限界采用《GB146.2-83》之“隧限-2A”,内轮廓采用“磨万隧附01-01”图,隧道衬砌内轮廓轨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为42.06m2。

表2-1二衬复合式衬砌厚度及砼标号参数表

序号

围岩级别

衬砌类型

拱墙厚度(cm)

仰拱厚度(cm)

二衬砼标号

30

30

C30

1

35

40

C30

3

Ⅳa

40

40

C30

4

Ⅳb

40

40

C30

5

Ⅳc

40※

40※

C35钢筋砼

6

Ⅴa

45※

45※

C35钢筋砼

7

Ⅴb

45※

45※

C35钢筋砼

8

Ⅴc

45※

45※

C35钢筋砼

注:

表中加※为钢筋混凝土衬砌,无※为素混凝土衬砌。

3.施工方案

拱墙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整体钢模衬砌台车、砼生产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砼灌注,插入式及附着式振捣器捣固,挡头模采用钢模加木模。

混凝土浇筑要左右对称进行,防止钢模台车偏移。

3.1施工工艺流程

拱墙二次衬砌施工流程如:

 

3.2拱墙二衬施工要求

1)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

①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或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或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积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护表面裂隙(观察)不再继续发展。

②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2)测量工程师和隧道工程师共同进行中线、高程测量放样。

3)根据中线和标高铺设衬砌台车轨道,要求使用标准轨道;轨距与台车轮距一致,左右轨面高差<10mm。

起动电动机使衬砌台车就位。

涂刷脱模剂。

4)起动衬砌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资料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测量复核无误。

5)清理基底杂物、积水和浮碴;装设钢模加木模挡头模板,按设计要求装设橡胶止水带,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

6)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隐蔽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后灌注砼。

3.3原材料的选择

⑴水泥

水泥选用老挝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水泥试验报告编号为MWZQⅤ1-SN-20170328-1。

⑵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老挝万荣石场厂生产的5~31.5mm碎石,粗骨料试验报告编号为MWZQⅤ1-CGL-20170305-2。

⑶细骨料

细骨料采用老挝蓬洪河砂场生产的河砂,规格型号为0~5mm,细度模数为2.8,细骨料试验报告编号为MWZQⅤ1-XGL-20170302-1。

⑷粉煤灰

粉煤灰选用老挝长乐水泥厂生产的F类Ⅱ级粉煤灰,粉煤灰试验报告编号为MWZQⅤ1-FMH-20170227-1。

(5)减水剂

减水剂选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A-I(T)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编号为MWZQⅤ1-WJJ-20170305-1。

3.4配合比设计

⑴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

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

一般10s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50%。

⑵泵送混凝土的水胶比宜为0.38~0.50。

水胶比过小,和易性差,流动阻力大,容易引发堵塞;水胶比过大,容易产生离析,影响泵送性能。

⑶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

砂率过大,砼流动性差,泵送性能差,砂率过小,容易影响砼粘聚性、保水性,容易脱水,造成堵塞。

⑷采用高效减水剂时,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160~200mm范围之内。

⑸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含掺合料)不宜小于300kg/m3,水泥用量过小,影响管壁润滑膜的形成及质量。

3.5混凝土搅拌

⑴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工班至少抽测一次,雨天应增加抽测次数。

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为±1%;外加剂±1%,粗细骨料为±2%,拌合用水为±1%。

⑵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放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

⑶水泥、砂、石储备要满足砼不间断施工需要。

⑷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应小于2.0min。

⑸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3.6砼运输

⑴砼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每台输送车第一车混凝土,在拌合站和运到施工现场后均应进行坍落度检测;混凝土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坍落度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⑵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即3小时(初凝时间参考值约6小时)内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⑷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2~4r/min的慢速转动。

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

⑸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若大石子夹着水泥浆先流出,说明发生沉淀,应立即停止出料,再顺转搅拌2~3min,方可出料。

②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内高度标志线以上。

③中断喂料作业时,应使拌筒低速搅拌混凝土。

⑹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喂料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拌筒并排净积水。

3.7砼试件制作留置

隧道混凝土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隧道混凝土同条件抗压试块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现行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逐日累计温度为1200°C.d,但养护龄期不易超过120d。

衬砌每200m、仰拱每500m、底板每500m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一次。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渗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每500m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不足500m时也应留置一组。

3.8混凝土灌筑及捣固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清除基础上松动的岩块、杂物和泥块,并采取防排水措施。

②应凿除仰拱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

③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以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满足要求。

④仓面工艺设计到位(详见附表),拱振捣设备到位,浇筑人员到位。

混凝土采用输送泵泵送加溜槽或软管的方式自模板窗口灌入,混凝土入仓应由下向上,分层分窗浇筑,从已灌注接头处向未灌注方向分层对称浇筑。

一般应靠近既有二衬第1#和第3#窗口下料。

在出料管前端加接3~5m同径软管泵送入仓或在出料管前端加接料斗及溜槽方式入仓,灌注过程中使管口或溜槽口向下,避免水平对岩面直接泵送。

隧道两侧窗口应左右交叉入仓混凝土,防止偏压使模板变形。

混凝土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辅助设施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砼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施工中如发现泵送砼坍落度不足时,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按接缝处理,衬砌砼接缝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

纵、环向施工缝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宜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500mm。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旁站记录)。

(2)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表面混凝土振实面与下面混凝土产生离析,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埋振动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洞。

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防止过振、漏振。

不得将振捣器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器驱赶混凝土。

②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当振捣完毕后,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在浇筑仓内平拖。

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和物将其推向远处。

③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当混凝土浇筑至附着式振捣器上方1.0m高处,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完成后,开启当前高度下的整排附着式振捣器,同时震动10~15秒,以减少二衬砼表面气泡,确保拆模后砼的整体平整度及光洁度满足设计要求。

为避免二衬混凝土封顶时拱部出现空洞,顶拱处衬砌混凝土浇筑应沿上坡方向进行,并在上坡挡头板处设排气孔。

封顶混凝土一定要排出空气,保证拱顶混凝土灌注厚度和密实。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3)二衬台车附着式振捣器及溜槽布设要求

①二衬台车附着式振捣器布置7排,底排布设3台,中排布设4台,上排布设3台,顶排布设4台,共24台;

②附着式振捣器安装位置及振捣覆盖范围见附表,若与窗口及面板竖筋等构件位置冲突的,附着式振捣器安装位置可做微调,但总量保持不变。

③要求台车左右两侧第二层窗口的第2#、4#窗口布设溜槽,共4道溜槽;其余窗口采用软管下料。

3.9二次衬砌拱顶防脱空方法和措施

拱顶防脱空采取预留纵向、径向注浆管及排气管的方式进行注浆的方法。

拱顶回填注浆在衬砌脱模前完成,纳入隧道工序管理。

(1)拱顶回填注浆管的埋设

注浆管、排气管均采用φ30mm的PVC管,管身布设梅花型溢浆孔,孔径2-3mm,纵向间距20cm,固定条采用40cm×10cm矩形防水板。

将注浆管与排气管固定条焊接固定于拱顶,两管间距3-5cm,固定条间距≤80cm。

PVC管加长采用直接头连接,总长度等于衬砌长度加20cm(外露),外露端头应有连接管路装置。

拱顶注浆管/排气管安装固定示意图。

注浆管纵向剖面布置图

注浆管与排气管保护:

钢筋绑扎时必须对注浆管周边的混凝土垫块进行加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因为钢筋变形对注浆管挤压破坏。

其次在二次衬砌拱顶端头模板封堵时使用专门加工的端头模板,该端头模板在一侧割槽,槽内通过注浆管与排气管,防止端模挤压损坏注浆管。

(2)拱顶注浆的实施

拱顶回填注浆在衬砌脱模前及时进行。

注浆材料采用高结石率的水泥或微膨胀水泥浆,注浆压力应达到0.2Mpa。

注浆过程中发现吸浆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处理措施。

注浆顺序宜沿线路上坡方向进行,注浆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注浆压力和流量变化。

注浆完成后3个月内采用人工敲击、地质雷达法等方式对拱顶衬砌质量进行自检,施工缝、预埋槽道位置应重点检查,发现缺陷后及时处置。

3.10拆模

按施工规范采用最后一盘封顶砼试件达到的强度来控制。

当不承受外荷载时,砼强度需达到5MPa或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被损坏并能承受自重时拆模;拆模时先拆两侧模板,最后拆顶模,支撑按先后顺序放松,防止由于支撑丝杆放松不当使台车模板扭曲,造成混凝土表面粘连擦伤。

当衬砌施作时间提前,承受有围岩压力时,按规范要求进行。

⑴初期支护未稳定,二次衬砌提前施作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

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MPa以上。

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试验及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拆模时间。

⑵二次衬砌拆模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结构内外侧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3.11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应符合表2-9的要求,且养护不得中断。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当环境气温低于5℃时不应浇水。

表3-10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

水胶比

大气潮湿

(RH≥50%)

无风、无阳光直射

大气干燥

(20%≤RH<50%)

有风或阳光直射

大气极端干燥

(RH20%)

大风、大温差

日平均气温

T(°C)

养护时间

(d)

日平均气温

T(°C)

养护时间

(d)

日平均气温

T(°C)

养护时间

(d)

≤0.45

5≤T<10

14

5≤T<10

21

5≤T<10

45

10≤T<20

10

10≤T<20

14

10≤T<20

35

T≥20

7

T≥20

10

T≥20

28

3.12二次衬砌常见通病及解决措施

①砼接缝错台是二衬表观质量通病之一,采取措施如下:

a、消除环接缝错台:

一是在台车就位前,将砼搭接部位及台车搭接部分表面彻底清理干净,使台车与砼表面尽量紧贴;二是加强台车支撑,将所有的支撑全部支撑到位,保证台车整体受力,必要时可在台车端部增加丝杠支撑;三是在台车前端端部拱顶增设支撑(采用三个40t的千斤顶),以防台车上浮造成拱部错台;四是严控台车底部以上3m灌注砼速度(一般控制在约4小时)和坍落度(一般在16cm);五是检查台车前后断面尺寸制造误差,及时消除;六是中线控制准确,使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在同一个平面;七是保持台车与砼的搭接长度为10cm。

b、采用钢拱架组合模板的断面,在每次循环施工时检测钢拱架的弧度,对于有变形的拱架更换或校正;钢拱架固定牢固,钢模板拼装严密。

c、消除模板错台:

对模板板块拼缝进行焊联并将焊缝打磨平整,以抑制使用过程中模板翘曲变形而影响砼表面质量,以克服板块间拼缝处错台。

组合模板严禁使用变形模板。

d、消除台车天窗错台:

及时对天窗进行检修;天窗处混凝土浇筑后,应将天窗周围混凝土清理干净,以利于关严天窗。

②反孤段气泡也是二衬表观质量通病之一,采取措施如下:

a、对砼性能、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详见砼质量控制

b、砼由下至上分层、左右交替、对称灌注。

每层灌注高度严格控制,同时合理控制砼浇注速度。

c、砼输送管端部设接软管控制管口与浇筑面的垂距,砼不得直冲防水板面流至浇筑位置,垂距控制在1.5m以内,以防砼离析。

d、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并辅以附着式振动器捣固,捣固中应加强控制。

③施工“冷缝”的防止:

a、施工过程中,输送泵连续运转,泵送连续灌注,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隙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

b、保证衬砌作业连续性的措施:

一是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储备充足的机械设备易损件,做到设备有用有备;加强机械设备操作现场培训和设备检修保养。

二是建立衬砌前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④二衬混凝土外观粘模的防治措施:

a、加强操作工人管理,拆模后必须对钢模台车面板进行打磨清理,然后再涂脱模剂。

b、现场值班人员应站在钢模台车上方,通过拱顶天窗对模板打磨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3.13二衬砼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①二衬防水砼原材料质量控制:

保证碎石的形状和级配。

碎石按级配规格分仓堆放,分别进入拌和机料仓自动计量后再与其它材料一同拌和。

②砼坍落度控制:

一般选16~20cm,根据砼灌注部位的不同,墙部砼坍落宜小,拱部砼坍落度宜大。

在保证砼可泵性的情况下,宜尽量减小砼的坍落度,并提高砼的和易性、保水性,避免砼泌水。

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工班至少抽测一次,雨天应增加抽测次数。

每台输送车第一车混凝土,在拌合站和运到施工现场后均应进行坍落度检测;混凝土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坍落度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发现混凝土过干或过稀,拉回拌合站按照试验工程师的意见进行处理。

严禁现场随意加水。

③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表2-11的规定

表3-12混凝土含气量的最低限值

环境条件

冻融破坏环境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

其他环境

D1

D2、D3

D4

Y1、Y2、Y3、Y4

含气量(入模时)

4.0%

5.0%

6.0%

4.0%

2.0%

混凝土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含气量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④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C。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C,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C,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石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C,每部位测温一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⑤外掺剂的选用:

选用性能优良的防水剂。

⑥按施工配合比准确计量:

自动计量器具须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标定并定期校核,每次砼拌制前必须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保砼用料计量准确。

⑦砼灌注:

砼采用分层、左右交替对称浇注,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0.5m。

两侧高差控制在50cm以内。

浇注过程要连续,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1h则按施工缝处理。

⑧砼定人定位捣固:

专职捣固手定人定位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保证砼密实;混凝土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

起拱线以下辅以木锤模外敲振和捣固铲抽插捣固,以抑制砼表面的气泡产生。

灌注过程中严禁用振动棒拖拉砼。

⑨钢筋保护层:

钢筋砼衬砌采用泵送砼,由于灌注速度快,钢筋变形显著,易造成拱部钢筋保护层减小。

因此要适当加大砼垫块厚度并放慢砼灌注速度。

⑩输送泵管路布置:

接头管箍应避免不当接触造成爆脱,管路宜用方木支垫高出地面,穿过台车时管箍不与台车构件相接触。

砼输送管路端部设置一根软管,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距控制在1.5m以内,以避免砼集料堆积和产生离析。

砼对称灌注时间控制:

采取砼灌注时间和灌注高度两个指标进行双控,即单侧砼灌注高度达0.5m时,必须换管:

单侧砼灌注间歇时间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规定每侧边连续灌注时间达60min时,必须换管。

3.14缺陷处理

砼表面整修:

拆模后,若发现缺陷,不得擅自修补,由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处理。

①气泡:

采用白水泥和普通水泥按衬砌表面颜色对比试验确定的比例掺拌后,用海绵沾取水泥局部填补抹平。

②环接缝处理:

采用弧度尺画线,切割机切缝,缝深约2cm,不整齐处进行局部修凿或经砂轮机打磨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饰,用钢镘刀抹平,使施工缝圆顺整齐。

③对于表面颜色不一致的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

④预留洞室周边还应先行清理干净,然后喷水湿润,采用高标号、与二衬颜色相统一的砂浆,抹平压光。

4.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要求

4.1基本要求

①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②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③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

④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

⑤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

4.2外观鉴定

①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5%,深度不得超过5mm,超过10mm时要及时进行处理。

②结构轮廓线条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③施工缝平顺无错台,混凝土不得有裂缝。

5.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该单项工程计划投入的设备、人员数量见下表:

项目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衬筑作业班

8

熟练工人

拌和机

HZS90

2

性能良好

砼输送泵

SY-60

1

性能良好

砼运输车

8m3/台

5

性能良好

插入式振捣棒

Ф50mm/6m

8

性能良好

附着式振捣器

ZW-10/P=2.2KW

16

坍落度筒

1

含气量筒

1

本分项工程计划投入的机械、人员满足施工的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及时调整投入的人员及机械数量。

6.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本工程质量目标,项目部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下。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徐有亮

副组长:

吴青瑜、张青龙、郑先灿、陈宏进、赵建敏、鲁兴安、于红甫、郑志华

成员:

樊雪飞、邓方华、牛作园、廖移军、陆志发、郭洁、周伟、杨永华、徐市委、张爱东、鲁燕杜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施工质量。

(3)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施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4)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及工序交接制度

“三检”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7.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管理措施

(1)根据本工程安全目标,项目部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徐有亮

副组长:

吴青瑜、张青龙、郑先灿、陈宏进、赵建敏、鲁兴安、于红甫、郑志华

成员:

樊雪飞、邓方华、牛作园、廖移军、陆志发、郭洁、周伟、杨永华、徐市委、张爱东、鲁燕杜

(2)安全管理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