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74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Word格式.docx

1965年,学校搬迁至水源富足、环境优雅的乐红村乐红寨子,更名为乐红寨子小学,有石混结构教室5间,有学生100余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乐红寨子小学由完全小学增设到附设初中,1971年开始招收附设初中班。

1988年初,区乡体制改革,学校定为乐红乡中心学校,辖红布、利外、新林、施初、官寨、对竹6所完小。

到1989年,全乡有完小8所(含中心校),初级小学12所,教学点13个,共有教学班99个,在校生3228人;

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51人,代课教师80人。

乐红中心校有教学班6个,在校生439人,教职工14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代课教师3人。

专任教师中,中师、高中学历10人,初中毕业1人。

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乐红镇中心学校于1990年迁至交通便利的官寨村古吉垭口,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撤点并校,集中办学,现辖官寨、对竹、施初、新林、利外龙家湾、利外垮山、红布、关溜和乐红村共9个村级完全小学,红布岩头寨1个教学点。

目前,中心校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占地7360平方米,建筑面积5540平方米,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1246人,有回、彝、苗等少数民族学生。

学校拥有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是学生做人和求知的引导者,特长和潜能的发现者,成长中的鼓励者,学生的欣赏者;

有教职工6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22人,二级教师1人,初级工1人,未定级5人;

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4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0人。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是一支作风踏实、教书育人、勇于进取、乐于奉献、政治业务素质好的队伍。

学校设有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等,有图书27000余册,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让学生不成才都要成人”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教师努力地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做自己的更好”为校训,树立“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校风,以“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为教风,创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学风,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政府及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先后被评为鲁甸县县级文明学校、鲁甸县“两基”攻坚先进集体、昭通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昭通市科普先进集体等。

如今,乐红中心小学全体教师正以崭新的风貌和奋进的思想,带领全体学生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未来。

面对全镇教师业务水平较低,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偏低,急需转变教师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项目阶段目标及措施:

时间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第三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2月

(一)、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阶段:

1、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落实监管人员,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2、教学常规工作完小天天查,中心小学随时抽查。

3、教学常规工作完小学期汇总上报,中心小学汇总落实奖惩,贯彻落实。

第二阶段: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常态化,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得失,逐步完善,形成有效、良性、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常态化,形成良性机制,全镇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风良好。

2、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二)、学科课堂

第一阶段:

1、建立学科课堂发展实施方案,确立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科目为主的实验科目。

2、根据现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镇校情、学情建立三年级语文、数学学科课堂模式。

3、由中心校“学校内涵发展领导组”、教务处带领语文、数学教研组,学科带头人展开三年级语文、数学科目的实验工作。

1、在三年级语文、数学科目为实验科目的运行过程中、查找不足,总结得失,完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效率。

2、确立本土项目专家,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优化本土项目专家资源。

3、利用本土模板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实验模式,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学科建模、入模。

领导组、教务处用各种形式加强各学科入模指导,学科带头人、本土项目专家承担建模、入模培训。

1、领导组、教导处、学科带头人、本土项目专家用各种形式加强跟踪各学科入模进程,领导组制定制度,强化入模执行效果。

2、阶段性总结建模、入模效果,外请专家指导,外派教师进行项目学习交流,优化模板效果,提高模板质量。

3、部分教师出模,课堂效率已有明显提升。

4、全镇教学质量达到全县片区前六名,实现总体目标。

(四)、师训

1、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保障教师培训均衡化发展,优质化发展,既注重普及培训,又突出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打造优秀学科带头人,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加大师训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展开。

3、加强教师培训监管,落实二级培训措施,有效利用一级培训资源,形成培训资源共享氛围,最大化使用教师培训资源。

1、加大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训、培养力度,突出特长打造目标,形成本土化专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本土化专家引领、校本培训等形式,发展教师内涵。

3、加大教师基本功研讨活动力度,提升教师基本功水平。

4、利用国培、校本培训等活动加大教室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1、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向县级、市级骨干教师方向成长。

2、各种培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基本达到人人有提高,科科有骨干的师资结构。

3、通过各种研讨活动,教师素质明显提升。

(五)、德育工作

1、创新深化学生养成教育,加强中队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队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富有内涵的德育活动,在体验教育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

2、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优化德育骨干教师队伍。

深入探讨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及心理辅导活动的内涵,在队员自我管理、自主评价中推进快乐中队建设。

3、学校重视德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通过家长委员会、中队、大队辅导员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结合的德育信息网。

4、建立一支观念先进、方法科学、作风过硬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

5、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评定机制。

6、建立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德育师资骨干队伍。

7、德育计划切实可行,有针对性有实施、有成果。

第二阶段

1、建立一支观念先进、方法科学、作风过硬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

深化课程改革和实践研究工作。

探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课题的内涵,形成少先队活动特色。

每学期两次对各中队辅导员和小干部进行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

2、在低年级组织养成教育知识竞赛,高年级组织学习生活礼仪小品的展演。

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合作精神。

3、充分利用德育实践基地,深化体验教育,以小队、中队为单位,利用长假倡导队员在体验中实现“六个一”活动。

增强队员们的消防意识和法律意识,每年组织一次学生消防逃生演练。

4、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汇编活动体验文集。

第三阶段

1、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指导,创建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工作模式,形成浓厚的“敬、净、静、竞”班级文化,提升少先队活动的教育品质。

2、改建美化队室,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学习活动。

3、完善值周班长、值周大队委、红领巾监督岗的监督检查管理机制。

4、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提高法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水平,组织观看国防教育片,组织法制安全知识竞赛。

5、形成以课程、学科渗透、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堂观摩研讨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6、师生共同参与,开展“道德演讲”大赛,形成少先队活动的特色。

(六)、图书、教义

1、我镇将乘教育均衡发展之势,农村义务教育薄改之力,自筹资金等多渠争取在三年内拥有真的两室用房。

配套用房和图书、教仪达到义务教育比例标准。

2、加强管理意识、做好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

继续加大管理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素质。

制订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强化管理监督和制约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建立健全《书库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阅览室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人员职责》等,加强对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考核,促进图书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

2、合理调配图书、教仪布局。

整体提高使用率,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优化结构,完善管理和功能,提高图书室、教仪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图书、教仪建设步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

(七)、学籍管理工作

1、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

建立由办公室主任主抓镇的学籍管理工作,负责全镇的学生转入、转出办理工作。

下设学籍管理员,这样就形成一个主管、村小校长、学籍管理员、班主任为一体的学籍管理网络。

2、制定学籍管理制度。

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招生、转入、转出、休学等要求。

3、建立完善学籍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使之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切实加强学籍监督管理。

一、中心校年初要与各村小校长签订学籍管理目标责任书;

二、实行学额变动月汇报制度;

三、要将学籍管理工作纳入教师“德、能、勤、绩”考评之中,中心校定期与不定期对村小校长、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奖惩挂钩。

1、强化培训。

学籍管理员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学籍管理效率。

一、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学年初对一年班主任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学籍管理有关文件,熟悉各种表册、学籍卡、学籍登记表填写;

二、学期末组织全体班主任认真按项填写学籍档案。

2、加大投入。

要按要求配备微机,使用规定的学籍管理软件,通过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软件操作培训,使学籍管理人员熟悉掌握学籍管理软件,各类学籍数据详实、准确,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3、科学管理。

学籍要以村校为单位,设立专用档案柜,及时归档。

只有学生转出时,凭教育局开据四联单方可提学籍档案。

1、严格办理转出学生的学籍手续,凡转出学生,必须由家长提出申请,并提供就读学校接受证明,由中心校主管校长向教育局开据转学申请书,并持户口到教育局办理手续后,才能放学籍档案。

2、学籍管理责任到人,对个别学生不辞而别的,学校要求班主任亲自上门进行家访,调查学生去向,摸清情况,及时沟通,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尽量减少学生流失或辍学。

3、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定化,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办学行为规范,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八)、安全工作

1、加强校园安保队伍建设,落实安全制度,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2、深入开展安全常识普及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责任意识。

加大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杜绝由安全隐患酿成的意外事故。

3、坚持师生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规范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警校联手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完善联控联防长效管理机制。

1、修订完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2、创新安全教育活动方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

3、强化师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全员管理力度,切实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加大经费投入,构建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争取我镇11所学校都安装好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1、打造一支正规化校园安保队伍,构建一套完备的校园安保管理体系。

2、切实加强警校、家校联络的系统化,构建“三位一体”安全防护网络。

形成多渠道、多方式校园安全教育模式。

3、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研究,积极申报,争创县级安全工作示范校。

(九)、校园文化工作

1、起草方案、宣传动员,着手校园。

2、借鉴经验,全面布置,重点做好墙体文化建设,重点做好校舍的维修与新建工作。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墙体文化,使得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第二阶段:

1、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

2、反思整改,确定校训、校风、校规,重点做好章制完善、环境布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三阶段:

精心规划,打造品牌,重点做好校园文化长廊的建设与宣传工作,创造出特设校园文化。

我校以学校内涵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教师队伍和谐发展,学生快乐学习,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

举全镇之力,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乐红镇中心学校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