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78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饰制作工艺Word下载.docx

采用塞、缠、补的方式将首版上的空隙位、凹位和镶石位等填满,用碎小的胶粒填满,用尖锐物质(如镊子)压牢。

5)、先行预热。

硫化时间到了以后迅速取出胶模,压好的胶模要求整体不变形、光滑、水线不歪斜,最好使其自然冷却到不烫手时,就可以趁热用锋利的手术刀进行开胶模的操作。

2.2开胶模和注蜡模

2.2.1开胶模:

技术要求很高。

因为开胶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蜡模以及金属毛坯的质量。

开胶模的工具比较简单有手术刀,镊子,剪刀,尖嘴钳等。

胶模通常采用四脚定位法,也就是说。

开出的胶模有四个脚互相吻合固定,四脚之间的部分有采用直线切割的,也有采用曲线切割的。

开好的胶模要注意检查,胶模内不能有任何缺陷如明显得破花,缺角,粘连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蜡模的缺陷,因此对这些缺陷部位应进行修补,如切开未切的位置,用焊蜡器焊补破花,缺角的地方等。

一般的开模顺序如下:

1压过的胶模冷却至不烫手时,用尖嘴钳取下水口块,拉去焦壳.2将胶模水口朝上直立,从水口的一侧下刀,沿胶模的四边中心线切割,深度为3—5(可根据胶模大小适当调整),切开胶模四边.3从第一次下刀处切割第一脚.首先割开两个直边,深度为3—5mm(可根据胶模大小适当调整),再用力拉开已切开的直边,沿45度切开一个斜边,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头的脚,这时切口的胶模两半部分应该有对应的阴,阳三角形脚相互吻合.4按照上一步的操作过程,依次切割出其余三个脚.5拉开第一次切开的脚,用刀片平衡地沿中线向内切割(如果是曲线切割法则应按照一定的曲线摆动刀片,划出鱼鳞状或波浪形的切面),一边切割一边向外拉开胶模,快到达水口线时要小心,用刀尖轻轻挑开胶模,漏出水口,再沿戒指外圈的一个端面切开戒指圈,直至戒指花头和镶口处.6花头的切割,这是开胶模中比较困难和复杂的步骤.如果主石镶口是爪镶,切割花头就应该沿花头一侧两个爪的轴线切开,然后向花头另一侧的戒指外圈端面切割,直至切割到水口位置。

这时胶模已经被切成两半了,但还是不能将银版取下。

7切割留有镶口、花头的胶模部分。

在主石两侧与副石镶口间隔处,沿主石镶口外侧已切开的两个爪轴线切割,直至对称的另两个爪:

再沿主石镶口外侧的剩余一个方向切割,与刚才切割的面相反,使主石镶口呈直立状。

再在主石镶口及副石镶口的爪根部横切一刀,使花头成为两部分。

拉开已切开的部分,注意观察有无被拉长的胶丝(通常是副石镶口的孔和花头的镂空部分形成的),若有则应该切断。

8取下银版,注意观察银版与胶模之间有无胶丝粘连,若有粘连,必须切断。

9开底。

沿戒指内圈深切整个圆周切口以及镶口、花头部分切口的痕迹(因未切割透,剩余的橡胶拉伸形成略凹的浅痕)。

沿这些痕迹切割至对应水口的位置,在沿水口平等的方向切割8—12mm宽度的长条,长度接近水口。

这时的底部形成一个类似蘑菇的形状,已经能够将戒指内侧部分从切开的底部拉出了。

这样的胶模在唧蜡后,才能顺利的将蜡模取出。

胶模的保存环境应为低温,阴暗,还要避免油类,酸性物质的影响。

如果使用的不是很频繁,胶膜可以使用十年的时间。

但如果使用频繁,一般使用两年就不使用了。

一般胶膜的使用寿命在2-3年之间。

2.2.2注蜡模:

胶模开好后就可以进行注蜡操作了。

注蜡操作应注意对蜡温,压力以及胶膜的压紧等因素的掌握。

注蜡机中的加热器和感温器能够使蜡液达到并保持一定的温度,通常注蜡机中蜡的温度应该保持在70—75度之间,这样的温度能够保证蜡液的流动性。

如果温度过低,蜡液不易注满蜡模,造成蜡模的残缺;

反之蜡液温度过高,又会导致蜡液的流动性。

反之蜡液温度过高,又会导致蜡液从蜡模缝隙处溢出或从注蜡口溢出,容易形成飞边或烫伤手指。

注蜡机筒内的压力是由外接气泵提供的,蜡样平面较多、形状简单的用0.5—0.8kg/cm?

气压。

蜡样壁较薄,镶石位多及空隙位窄细的用1.0—2.0kg/cm?

唧蜡时间为:

大件蜡样4秒钟,细件蜡样2秒钟。

注蜡:

注蜡之前,首先应该打开胶模,检查胶模的完好性和清洁性。

如果是使用过的胶模,就应该向胶模中尤其是开头比较细小复杂的位置喷洒脱蜡剂(也可撒少量滑石粉),以利于取出蜡模。

脱蜡剂和滑石粉不可同时使用,滑石粉不可用的太多,以免造成蜡托表面粗糙。

拍一次石粉可起3—6个蜡件。

然后要预热注蜡机,打开气泵,调整好压力和温度。

注蜡时,开动真空泵,检查蜡的温度是否在70—75度之间,检查气压和根据胶模内蜡件复杂程度调好注蜡时间,然后用双手将夹板中的胶模夹紧,注意手指的分布应该使胶模受压均匀;

将胶模水口对准注蜡嘴平行推行,顶牢注蜡嘴后双手不动,如图,用脚轻轻踏合注蜡开关并随即松开,当注蜡机的指示灯的指示灯由黄色变为红色,再变成绿色,表示注蜡过程已结束,可将胶模从蜡嘴旁移开。

按注蜡的先后顺序放好胶模,当连续做6—7个胶模后,即可打开第一个胶模(如果胶模有底,应该首先将模底拉出),取出蜡模,依次类推。

取模是要注意手法,避免蜡件折断和变形,蜡模取出后仔细检查,如果出现缺边、断爪、变形、严重飞边或多个气泡等问题,这样的蜡模就属于废品。

如果是一些很细小的缺陷,则应该进行蜡模的修整。

1、注蜡材料:

蓝色的模型石蜡,融化温度在60℃左右,注蜡温度在65℃左右。

2、注蜡工具:

注蜡机,有风压式和真空式两种。

真空式能先将胶膜抽真空,再向胶膜注蜡;

风压式直接向胶膜注蜡。

3、注意事项

1)、检查胶模的完好性和清洁性,可使用脱蜡剂。

2)、预热注蜡机,打开气泵,调整好压力和温度。

温度过低,蜡液不易注满蜡模,造成残缺;

温度过高,导致蜡液溢出,易形成飞边或烫伤。

机内压力一般保持在0.5-0.7at之间。

2.3修整蜡模和种蜡树

修整蜡模:

一般的,注蜡后取出的蜡模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飞边,多重边,夹痕,花头不清晰或搭边等缺陷可以用手术刀片修光;

对于砂眼,断爪可以用焊蜡器进行补焊;

小孔不通的可以用焊针穿透;

对于蜡模的变形可以在40-50℃的热水中校正。

如果手寸不对,要在修蜡时直接改指圈。

种蜡树:

将制作好的蜡模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焊蜡器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层地焊接在一根蜡棒上,最终得到一棵形状酷似大树地蜡树。

种蜡树的第一步就是将蜡棒头部蘸一些融化的蜡液,趁热插入底盘的凹孔中;

第二步,逐层将蜡模焊接在蜡棒上。

一般从蜡棒头部开始,这种从上向下的方法可以防止融化的蜡液滴落在焊好的蜡模上,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种蜡树的基本要求是蜡模要排列有序,之间既不能接触,又要尽量多的将蜡模焊在蜡树上,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另外,种蜡树之前应先对橡胶底盘进行称重,种完蜡树再一次称重,两次称重的结果相减可得出蜡树的重量。

将蜡树的重量按照石蜡与铸造金属的密度比例换算称金属的重量,就可以估算出进行浇铸的金属量。

2.4灌石膏和烘焙石膏

灌石膏:

将种好的蜡树连底盘一起套上不锈钢筒;

将相应重量的石膏粉和水(比例一般为2-2.5:

1,水用蒸馏水)搅拌成石膏浆,进行第一次抽真空后,将石膏浆沿钢铃的内壁缓缓注入,切忌将石膏浆直接倒在蜡树上。

直至石膏浆没过蜡树约1cm,进行第二次抽真空。

随后自然放置6-12小时以保证石膏的凝固。

烘焙石膏:

石膏模的烘焙是保证浇铸正常进行的重要工序,他的作用主要是脱蜡,干燥和浇铸保温。

以18K金的烘焙为例,脱蜡温度为0-350℃,保温时间为2小时;

干燥温度为350-700℃,保温时间为2-3小时;

浇铸温度为500-600℃,保温时间为1-2小时。

一般的烘焙过程是:

首先将电炉预热到起始温度,将石膏模水口向下放入炉中,以方便蜡液流出蒸发。

在起始恒温区恒温一小时后,在以1-2小时的间隔逐步升温和恒温。

注意升温(或降温)速度应保持再100-200℃/小时,否则升温过快易形成石膏模的裂纹,严重的可能造成石膏模损坏或报废。

升温过慢又容易造成遗蜡或石膏模干燥不彻底,影响铸件质量。

石膏模的烘焙时间主要取决于金树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5熔金,浇铸

在石膏模的烘焙接近尾声时,开始熔化已配好的金并保持熔融状态。

待石膏模保温完毕,将金水从水口注入,完成浇铸。

常见的两种浇铸方式是真空吸铸机吸铸和真空感应离心浇铸机浇铸。

2.6石膏模的炸洗,清洗及剪毛坯

浇铸后的石膏模处于高温状态,从浇铸机中取出后自然放置10-3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进行炸洗。

石膏由于收缩作用炸裂后,取出金树,用钢刷刷去大块的石膏,放入30%的氢氟酸中浸泡10分钟,再夹出,冲洗;

用高压清洗喷枪喷洗金树,除去剩余的石膏,直至金树表面干净

将金树上的首饰沿水口底部剪下,晾干,称重即可交付入库或进行下道工序。

3.首饰执模及镶嵌

3.1首饰执摸工艺

1、什么是执模?

执摸是指失蜡铸造之后,镶嵌之前的工艺环节。

由于铸造产生的缩孔和变形,铸模的外表通常会有沙眼,披峰,重边,凹陷甚至断裂等问题,需要进行修补和校正。

如果是手链还要把一个个扣焊接成形,手镯和链类都要加工鸭利制,是一种象鸭舌头的金属弹片,用来作活扣。

2.、执摸的工艺流程:

执摸的内容有焊接和补焊,锉刀的合理运用,砂纸和胶轮的使用,打字模等。

通常的工艺顺序是:

整形、剪水口,锉水口-检查并补焊裂缝,沙眼-校正形状(用过粗锉,锯切等)-中矬锉光-油锉锉光-煲矾水-打砂纸(或胶轮)-打字模(激光打字印)。

3.2看石和配石

3.2.1看石

看石是为镶嵌做准备.大批的钻石买进来或是客户下单送来的石头,会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买进来的石头很多净度很低,有裂、有缺、有花、有黑点、有蒙。

有裂的在镶嵌的时候最怕敲打,看石的必须把这些裂用红笔划出来,以便提醒镶石工小心;

如果冠部或是腰部有小黑点,腰部有小的缺口或是有小的羽裂也要划出来,以提醒镶石工采用包镶的方法来遮盖;

有大缺、有大裂,有蒙的都要明确的写出来,以便在镶石结束时,检验货品时追究责任,因为镶嵌时很容易把石头搞烂,而抛光时又可能把石头搞蒙;

客户来石可能在石头的真假上出问题,特别是一些拆石中的小配石中,可能混有锆石,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平时客户会拿一些石头让你鉴定级别,以便他们选择去哪个质检站做证书,因为国检要求严格,而其他地方会相对松一些,一些级别摸棱两可的石头会上下差一个级别,特别是VS和IS的区别在商业中尤其重要,VS被称为有级别的钻石,而IS以下的则没有级别,价格差别很大。

这时候看石不能单纯的看级别,因为客户不会看钻石,他所说的钻石很有可能是锆石。

在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但凭一个十倍放大镜来区别钻石和仿钻,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行。

在众多的仿钻中,商业中大量出现的是锆石,其次有时会看到莫桑石,但是因明显的双影,莫桑石显的容易辨认。

锆石在商业中出现两种,一种是国产货,一种是进口货。

国产锆石切工多不好,普遍存在棱角圆滑,各条棱线会聚不到一点上,有多余刻面及腰厚过大的缺点,在火彩和亮度上也明显不及钻石。

而进口锆石则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进口锆石不管是在切工及火彩上都和高品质的钻石相似。

对于裸石线条法显的简单易行,线条法即把石头台面向下放在一条直线上,锆石会在亭部看到弯曲的线条,而钻石则看不见线条。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方法快捷有效,但如果遇见切工不标准的石头,如亭深太浅,漏光严重的钻石,则要综合其他的方法考虑。

有经验的师傅能单凭火彩和亮光上的区别来准确区分钻石和锆石,在比色灯下锆石会呈现暖色调的亮白而钻石则显的明澈、冷静的多;

若用十倍镜观察,透过台面看亭部锆石会有蓝、黄的反光,大部分时候因为锆石的漏光会看到亭部的棱线呈一条条白线,如果棱部有缺口,还会看见亮白的点,而钻石内部不会出现彩色反光,也不会有漏光而造成的白线。

在商业中存在大量的1分左右的小配钻,特别是拆石中很可能混有锆石。

由于石头太小线条法派不上用场,这时就要从颜色、切工及火彩、亮光上综合判断。

如果颜色显黄、是57面的标准琢型,则有可能是钻石,因为小粒锆石多不采用标准圆钻型,并且锆石都是亮白色调;

在比色灯下钻石现的闪耀无比,有水银的质感,而锆石则现的暗淡很多。

在工厂中看石会有很多术语来描述净度,如:

内花是用来描述云雾壮包体,黑点指黑色的包体,边白是之边部由裂造成的白色反光或是白色絮状包体,白蒙是指由于车石不慎造成的烧石,而显的朦胧浑浊等等。

对于净度的分级首先要会区分内部包体和外部脏物。

1)透明包体与外部脏物的区别。

钻石内部包体由于与寄主钻石的折射率有差异而显的特别明亮,而外部脏物则暗淡的多;

钻石内部包体大部分回有影象,晃动钻石影象会在几个刻面之间移动或消失不见,而外部脏物的影象则不会动;

2)黑色包体和外部脏物的区分。

黑色包体透过台面看去显的暗淡很多,就像隔着玻璃看东西,如果是台面上的脏物则显的新鲜明朗。

其次对于净度级别高的钻石,愈合裂隙和针尖状小点是极难观察的,有很多裂隙垂直冠面向内延伸,仔细看去呈一条直线,很多时候这条直线很难发现。

特别是色级低的石头,裂隙很容易被颜色掩盖;

针尖状小点更是难以琢磨,十倍镜下你不知道它会在哪,也许光线没对准,就会让它溜掉。

对这些情况就要求看石要不断的移动头部,并同时晃动钻石,调换观察角度,充分观察钻石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位,不能有遗漏。

3.2.2配石

看完的石头回被送到配石部配石.配石部会把大小、颜色、净度级别不同的钻石加一区分,根据金属托镶口的大小把相应的石头放上去比较,其中无边镶的配石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配石的过程中,问题主要出在下单的客户身上。

客户送来的石头有可能与镶口大小相差太大,如果是石头过大,石头就会露出金面;

如果石头过小,金就会包住石头,这两种情况都会降底首饰的美感和使用寿命;

一些客户的送石和金属托的数量不符,导致无法配石;

有些客户的送石有可能颜色不统一,比如有一对耳环可能两粒石头一粒黄一粒白,有的手链上的石头有黄有白,导致无法配石。

3.3镶嵌

镶石主要镶法有:

倒钉镶、爪镶、窝镶、起钉镶、迫镶、起钉镶、包镶等,学习镶石工艺一般先从较简单的倒钉镶开始,各种镶嵌工艺简介如下:

3.3.1倒钉镶

倒钉镶是将现有的钉压向石,用以在镶口上固定石。

这是镶石中最简单,最基础的镶法。

1.倒钉镶的步骤

(1)将需镶嵌的石放在铁站上,按不同石的大小将其分开。

(2)将上好火漆待镶嵌的货物用左手把持靠台塞固定。

(3)用镊子沾一点印泥点石,并将石放在镶石位上度石。

如石比镶石位大,则根据石的厚度用桃针或伞针开位,直到镶口位跟石一样大。

(4)根据石的大小,选一只与镶石一样大的飞碟,贴住钉角先斜放入飞碟,然后慢慢扶正车石位。

(5)用镊子沾一点印泥点石,斜放入石入镶口,石须略低于工件面,然后用镊子将石压正,石一定要落到飞碟车的坑里,如果见到石平,则用吸珠由下向上将钉头推往石边,钉需贴石。

如石不平,则需用飞碟在倾斜的反方向再车低,直到石平。

如石离钉太平,则需用飞碟在倾斜的反方向再车低,直到石平。

如石离钉太远,可用平铲压近,在用吸珠将钉头贴向石及将钉头下压,不能划花边和光金位。

2.倒钉镶的要求

(1)镶好的石不能有斜石、甩石、松石、烂石等现象。

(2)石与石之间的高低应根据货的外形而定,同一直线上石与石之间不能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

(3)石的周围的光金位和金边不能划花。

(4)钉头要圆,不能压扁及钉边不能出现金屎。

(5)钉不能过长或过短,过长易勾衣服,过短易甩石。

(6)镶嵌前必须将石分类及先观察石的厚度、形状、在开坑位。

(7)观察石是否平整的方法,是将石面与镶口位作对比。

把石面看作一直线,分别从四个方向与镶石作比较,若平行则石平。

(8)观察石是否平整,是从工件的整体外形来观察的。

3.3.2爪镶

爪镶的特点:

能最大程度的突出宝石,适用于圆形,椭圆形,方形,水滴形,心形及其他异形蛋面或刻面宝石。

爪镶的缺陷:

通常由于镶口制作不标准或宝石切工不标准造成。

(1)、露底:

指刻面宝石的亭部露出。

(2)、露边:

宝石的镶口露出。

(3)、宽边;

指宝石的腰部大于镶口,爪弯回易损伤宝石。

(4)、漏缝:

宝石腰部小于镶口。

爪镶是以爪来固定石,爪可分为圆爪、方爪、三角爪、指夹爪,八字爪、六爪、四爪,三爪、二爪、单爪、公共爪等。

1.操作步骤

(1)度位:

如图,将石放到镶石位度位,注意留意石的大小厚度,如合适,则根据石的大小用合适伞钻或飞碟在爪上车握位,握位的高度可根据石的厚度而定。

(2)车位开位:

如图,如果石比镶口位大,则用伞钻或桃钻车底金,使石与镶石位相当。

然后要根据石的类型进行相应操作,如蛋形石就用伞钻开坑位等。

开坑时应与度位是所确定的深度与高度一致,爪脚与筒位交接点不能车空。

(3)钳爪:

用钳子沾印泥点石,先斜放入镶石位再用镊子推正,若石平用尖嘴钳分别将对称的爪略钳紧,使爪贴石,再将相邻的两只爪钳正,钳紧,如图.注意钳爪时不能使石位偏斜,也不能造成钳痕太深,否则会影响其后的执边工序.

(4)剪爪:

用剪钳剪爪,剪爪时,用手压爪头,避免剪爪时爪头弹走,如图,注意爪的长度,过长时需时间锉,过短时易吸到石.

(5)锉爪:

剪爪后,要用三角锉将爪锉到符合吸爪的高度,爪高一致.之后,再用竹叶锉将爪内侧修整至贴石,再将爪外侧修圆,以便于吸爪与吸珠.锉爪时,要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定位,勿锉到石面,如图

(6)吸圆爪:

用适合的吸珠吸爪,由内至外与两侧均匀摇摆,直到将爪头吸圆,吸贴石,爪外侧吸至与外侧同一高度,如图

2.操作要求

(1)爪要贴石

(2)石必须平整,不能有斜石、高低石、松石、烂石、甩石等现象。

(3)爪长短一致并对称,不能歪斜,不能钳花爪背。

(4)爪的握位要深浅,高低一致,钻石握位一般车爪的1/4—1/3;

如果是宝石和色石,就可以车爪的1/3或多一点,无论镶什么石,车握位时都要按石的大小厚薄而定。

(5)如是蛋形石、八角石要留意勿使石发生扭转和偏位。

3.注意事项

(1)镶嵌前先将石分类,并观察石的形状、厚度后在镶爪,镶每一款每一件货时,一定要留意出现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并及时解决、避免整批货出现质量问题。

(2)吸爪时不能吸伤石,产生石烂、石崩、石花等现象。

(3)若有公共爪,首先应考虑镶石后是否防碍吸爪,如有防碍应先吸公共爪。

(4)吸爪时应由爪的外侧向内吸

(5)吸爪后,爪要贴石,爪头要圆,不能吸花或吸扁,不能出现长短爪的现象。

(6)爪不能钳得太花,否则打磨抛光后会使爪变细,降低强度,爪头不能有金屎

3.3.3窝镶

1.操作步骤

(1)用镊子沾一点印泥点石,放在工件的镶口上度位,如图

(2)若石比镶口位大,则用波钻开位,使镶口位略大于石,然后用飞碟在镶口位上车一小窝,如图

(3)用镊子沾印泥粘石沿坑位落石,其后观察是否石位平,若石不平,观察其原因,若是底金太厚,须用波钻开位,直至石放平;

若石平,则用窝镶吸珠将石吸紧,吸时不能磨打很快,石略吸稳后,在看石是否平衡,若石平衡就将石吸紧,

(4)用钢压把吸石产生的金屎压紧,使金屎贴石,若金屎不均匀,则将多余的金屎铲掉,在用钢针实金屎.

(5)波钻车位时,要注意波钻不能偏位

(6)吸石时,所选用的吸珠要适当,太细则吸到石边无金,太大则不贴石或易分层.

(1)镶嵌前先将石分类及观察石的形状,尺寸再开坑位.

(2)不能有斜石、松石、烂石、高低石、甩石、金屎不贴石等现象。

(3)石面要略低于金面。

(4)金屎要均匀,不能太多、太少或高低不平。

(5)窝的边不能崩,或出现边大、边小现象。

(6)石座须正中,不能偏

(7)压金屎期间手要定,不能将金边划花。

3.3.4起钉镶

1.操作步骤:

起钉镶的过程

(1)用镊子沾印泥点石放在镶石位上度位,如石比镶口大,则用桃针开位,直到镶口位与石一样大。

(2)用镊子沾印泥点石,将石放在镶口上,石面要稍微低于金面。

(3)确定起钉位:

三钉在镶口边按正三角形划分,四钉按正形划分,六钉按六边形划分。

(4)用平铲在起钉位起钉,先用平铲角位的起钉位起钉,再以同样方法起其他钉。

(5)用平铲将石和其他多余的金屎铲掉。

(6)用吸珠将钉头吸圆并使其贴石。

2.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