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679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共课时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备课教师

吴必辉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三年级

(2)班

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时间

2014年3月9日

课题

B3.2.1果实和种子

含2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用解剖的方法,利用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

能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找出种子的相似之处。

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和传播方式

知道种子萌芽的条件

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

教材分析

重点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难点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具

镊子、小刀、放大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

上节课老师请你们把种子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谁愿意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

教师小结:

很多植物会开花结果,种子藏在果实的里面。

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它们保护着种子不会受到伤害。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果实和种子。

板书课题。

二、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师朗诵儿歌《蒲公英》

蒲公英,开黄花,花儿落了把伞打。

小白伞,长长把,风儿一吹上天啦。

落到哪儿,哪儿安家,明年春天又开花。

要求:

边听边思考,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

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

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归类。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

植物的传播方式。

三、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谈话:

同学们,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

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

提问: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

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拨开来呢?

谈话:

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用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下面就请大家把蚕豆种子拨开,观察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

边观察边把看到的情形画在记录纸上。

学生观察。

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

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适时提醒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

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里面的每个部分,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

这是什么?

像什么?

……

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画的图贴在黑板上。

提问:

其他种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

拨开其他一些种子看看,里面有什么?

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四、小结:

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的结构是很相似的。

其他种子里面基本也是这样的。

开展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谈话:

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如果把这些种子放在泥土里,是不是都能长成植物呢?

你们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猜想记在活动记录上。

汇报交流。

各组选择自己认为种子萌芽必须具备的条件,设计实验。

汇报交流,教师适当指明实验汇总必须注意的地方。

各组完善实验方案,课后继续进行实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实验结果

谈话:

上节课我们猜测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同学们回去根据自己的猜想都做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吧。

学生汇报交流。

提问:

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继续交流。

教师小结。

二、思维拓展

谈话:

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你们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我们能研究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提问,把提的问题记录记录下来。

汇报交流,删除目前无法研究的问题。

各组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一个问题,设计实验。

汇报实验方案,大家一起完善。

教师介绍观察种子萌发的方法之一。

三、课后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亲手种植一株植物,并精心培育,直到它们产生自己的种子,并记好观察日记。

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

吴必辉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三年级

(2)班

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时间

2014年3月20日

课题

B3.2.2根和茎

含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

2.能通过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用。

3.能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根和茎的形态与作用。

难点

区分直根和须根。

教具

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

一、导入

直接揭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

1、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2、有哪些不同?

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3、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4、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

5、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

三、回顾与总结

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

二次备课

区分直根和须根。

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备课教师

吴必辉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三年级

(2)班

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时间

2014年3月27日

课题

B3.2.3叶和花

含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叶子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

2.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4.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

5.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叶和花的构造与功能。

难点

理解植物是怎样自己制造“食物”的。

教具

各种形态的叶子、两株相同的植物、花(油菜花)

一、导入

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

二、探究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

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用之处。

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

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

a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

b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

c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

需要注意有哪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

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实验。

你仔细看过花吗?

说说

将你们带来的花画下来。

集体交流所观察到的花

8、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一朵百合花,问学生:

你能在这多花上面把它的各个部分找出来吗?

指名认花的各部分。

组织学生认一认所带来的花的各个部分。

10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

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组织学生说。

三、回顾与总结

1、这一个单元,我们研究了植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谁来说一说?

2、安排全班进行种植交流。

二次备课

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认识花的构造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备课教师

吴必辉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三年级

(2)班

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时间

2014年3月27日

课题

B3.2.4植物和我们

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2.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3.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教材分析

重点

在“种植物”经历的基础上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识别我们食用的是哪些部分。

教具

一、总结学生的种植活动和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1.谈话:

大家的种植活动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也有了收获,先请在各小组交流种植的收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对长期坚持种植观察的同学要给与积极的表扬。

4.教师出示番茄的整株植物图片,学生指认各部分并总结各部分的形态和功能。

5.教师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认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1.谈话:

有人说,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大家说说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方面离不开植物。

2.就“吃”方面展开重点讨论,各小组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近日所吃的植物,认一认吃的是植物的那一个部分、哪些植物的哪些部分被我们食用了。

3.小组活动并大组汇报。

4.谈话:

除了“提供食物”以外,植物对人类还有哪些方面的贡献?

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查找的资料,然后大组交流。

6.教师适当总结。

三、总结

1.谈话:

这个单元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

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懂得爱护植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