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6968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物制药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制药复习.docx

《生物制药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制药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制药复习.docx

生物制药复习

第一章

药品有三大药源:

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草药(药材、饮片、中成药)

生物药物: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现代生物药物的4大类型:

(1)基因重组多肽、蛋白类治疗剂

(2)基因药物(3)天然生物药物(4)合成与部分合成的药物。

生物制品:

一般指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主要指菌苗、疫苗、毒素、应变原与血液制品等。

DNA重组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药物的区别:

DNA重组药物即应用重组DNA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重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和疫苗、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因子等;基因药物即以基因物质(DNA或RNA)为基础,研究而成的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现代生物制药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重组药物是其结构与天然产物完全一致的药物,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是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新重组药物。

生物药物的药理学特性:

(1)药理活性高

(2)治疗的针对性强,治疗的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

(3)毒副作用较少,营养价值高。

(4)生理副作用常用发生。

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发展前景?

1 研究发展新型疫苗;

2 治疗性抗体成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引擎;

3 重组治疗蛋白;

4 开发新的表达系统;

5 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物技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6 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研究迅速发展。

第二章

溶剂萃取的注意事项:

①PH(萃取具有酸、碱基团的物质时,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对氨基酸等两性电解质,则采用PH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比较好。

)②盐析(在提取液中加入中性盐,可以促使生化物质转入有机相从而提高萃取率。

盐析作用也能减少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提取液中的水分含量减少。

)③温度(温度升高可使生化物质不稳定,又易使有机溶剂挥发,所以一般在室温或者低温下进行萃取操作。

)④乳化(液-液萃取使,常发生乳化作用,使有机溶剂与水相分层困难。

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的方法

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

(1)盐析浓缩

(2)有机溶剂沉淀浓缩(3)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浓缩(4)用聚乙二醇(PEG)浓缩(5)超滤浓缩(6)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生物活性物质的干燥:

(1)减压干燥

(2)喷雾干燥(3)冷冻干燥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原理:

根据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于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或者将混合物置于某一相中,外加一定作用力,使多组分分配于不同区域,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主要纯化原理有:

(1)根据分子的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带电性)的差异进行分离(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5)根据配体特意性进行分离

生化制药工艺中分离制备方法的特点:

①生物材料组成非常复杂。

②有些化合物在生物材料中含量极微。

③生物活性成分分离后易变性破坏。

④生物制药中的分离方法几乎都在溶液中进行。

⑤为了保护目的物的生理活性及结构上的完整性,生物制药中的分离方法多采用温和的“多阶式”方法进行,即常说的“逐级分离”方法。

⑥生物产品最后均一性的证明与化学纯度上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因生物分子对环境反应十分敏感,结构与功能关系比较复杂,故对其均一性的评估常常是有条件的,或者只能通过不同角度测定,最后才能给出相对“均一性”结论,只凭一种方法得到的纯度结论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为什么)及方法,如何进行中试放大。

中试放大是由小试转入工业化生产的过渡性研究工作,对小试工艺能否成功地进入规模化生产至关重要。

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收率,改进操作,提高质量,形成批量生产等方面进行。

中试放大的方法有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型放大法。

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

第三章

细胞及蛋白质的处理方法:

(1)加入凝聚剂

(2)加入絮凝剂(3)变性沉淀(4)吸附(5)等电点沉淀(6)加各种沉淀剂

絮凝剂:

是具有长链形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其分子量可达数万乃至一千万以上,在长的链上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功能团。

絮凝作用:

是指在胶体悬浮液中加入絮凝剂后,胶粒可强烈吸附在絮凝剂表面的功能团上,而且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颗粒的表面上,产生架桥联接,形成粗大的絮凝团沉淀的过程。

简述高价金属离子去除方法:

(1)离子交换法滤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某些离子

(2)沉淀法钙与草酸钠或草酸镁的去处用草酸沉淀不完全,碱性条件下用磷酸盐,或三聚磷酸钠,生成络合物(污染河水)

常用细胞破碎方法

一、机械法

1、匀浆法原理:

基于液相的剪切力

特点:

适用面广,处理量大,速度快,工业广泛使用,不适用某些高度分支微生物,产热大,可能会生物活性物质失活

2、珠磨法原理:

研磨作用破碎

特点:

适用面广,处理量大,工业广泛使用,产热大,可能会生物活性物质失活

3、超声波原理:

超声波的空穴作用破碎特点:

产热大,散热不易,成本高,适用小量样品破碎

二、物理法

1、干燥法原理:

菌体细胞膜渗透性变化,自溶特点:

较剧烈,易引起蛋白质或其他组分变性

2、冻融法原理:

胞内冰晶引起细胞膨胀破碎

特点:

较温和,但破碎作用较弱,常需反复冻融,实验室使用

3、渗透压冲击法原理:

渗透压突然变化,细胞快速膨胀变化

特点:

较温和,但破碎作用较弱,常与酶法合用

三、化学法

1、化学试剂处理原理:

化学试剂溶解细胞或抽提某些细胞成分特点:

需选择合适的试剂,减少对活性物质的破坏,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2、制成丙酮粉原理:

丙酮迅速脱水,破坏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键特点:

迅速脱水,减少蛋白质变性,促进某些结合酶释放

四、生物法

1、组织自溶法原理:

利用组织中酶改变、破坏细胞结构、使组织自溶特点:

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不适用于易受酶降解的目的物的提取

2、酶解法原理:

用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键特点:

反应条件温和,但成本较高,一般仅适用于小规模应用

过滤方式:

常规过滤、错流过滤。

错流过滤:

指主体流动方向平行于过滤表面的压力驱动过滤过程。

与常规过滤方式相比,错流过滤优点:

1)收率高

2)滤液质量好

3)连续工艺,自动化;不需助滤剂

4)完全封闭的系统,消除了污染的危险

助滤剂加入和使用方法:

预铺法:

先将硅藻土等预铺在过滤机上,然后打入发酵液,他可防止滤渣堵塞滤布孔,因而减少过滤阻力,另外也易除去滤饼

混合法:

在发酵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助滤剂,一起进入过滤机,能增加滤渣疏松性,降低它的压缩性,从而减少滤饼阻力

生成法: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无机盐沉淀物,使滤饼疏松,从而起到助滤

作用。

第四章

萃取:

料液与萃取剂接触后,料液中的溶质向萃取剂转移的过程。

反萃取:

萃取液与反萃取剂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的过程,可看作是萃取的逆过程。

萃取因素(萃取比):

被萃取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相中总量之比。

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设法使一种溶于液相的物质转移至另一液相。

如某一抗生素在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中溶解度较大,当料液与有机溶剂接触后,抗生素就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另外,抗生素在不同pH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化学状态(如游离态酸、碱或成盐),其分配系数亦有差别,若适度改变pH,可将抗生素自有机相再转入水相,这样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工业萃取方法和分类:

①混合②分离③溶剂回收

单级萃取、多级萃取(错流萃取、逆流萃取)

乳化剂所以能形成乳状物稳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1 界面膜形成;

2 界面电荷的影响;

3 介质粘度。

乳状液的破坏方法

(1)加入表面活性剂

(2)离心(3)加电解质(4)加热(5)吸附法破乳(6)高压电破乳(7)稀释法(8)其他途径:

超滤、反应萃取、中性磷萃取、脂肪类萃取剂

选择萃取溶剂应遵守哪些原则?

①分配系数愈大愈好,未知则依据“相似相溶”原则

②分离因素大于1

③料液与萃取溶剂的互溶度愈小愈好

④毒性低

⑤化学稳定性,腐蚀性,沸点,挥发性,价格,来源,回收。

萃取中混合设备有哪些?

管式混合器、喷嘴式混合器、气流搅拌混合罐

双水相萃取:

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统,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双水相形成原理:

由于高聚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高聚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成均一相。

反胶束萃取:

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在外,形成极性核,从而能够溶解极性物质,进行萃取。

超临界流体(SCF):

指处于超临界温度(Tc)和超临界压力(Pc)以上的特殊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在较低温度下,不断增加气体的压力时,气体会转化成液体,当温度增高时,液体的体积增大,对于某一特定的物质而言总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后,物质不会成为液体或气体,这一点就是临界点。

再临界点以上的范围内,物质状态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这个范围之内的流体成为超临界流体(SF)。

第五章

固相析出分离法:

改变溶液条件,使溶质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

包括: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结晶法及其他多种沉淀方法。

盐析基本原理

一、盐离子与蛋白质表面具相反电性的离子基团结合,形成离子对,因此盐离子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电排斥作用减弱而能相互结合。

二、中性盐的亲水性比蛋白质大,盐离子在水中发生水化而使蛋白质脱去了水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疏水区相互作用,使其沉淀。

Ks盐析:

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

分辨率不高,用于提取液的前期分离。

β盐析:

在一定离子强度下仅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

分辨率比Ks盐析法高,用于后期分离。

影响盐析的因素:

1 无机盐种类

2 溶质(蛋白质等)种类

3 蛋白质浓度

4 温度

5 PH值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主要机制(原理):

A亲水性有机溶剂加入溶液后降低溶剂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

B水溶性有机溶剂本身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溶质分子表面原有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亲水作用较静电作用强。

等电点沉淀法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破坏和水化膜变薄,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等电点沉淀法特点:

1、操作简便

2、试剂消耗少

3、给体系引入的外来物质少

等电点沉淀法应用:

用于氨基酸、蛋白质等两性物质的沉淀。

但单独应用较少,多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

(只适用水化程度不大、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很低的两性生化物质,如酪蛋白、四环素。

等电点沉淀有特点,如何应用

对于两性物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使稳定的双电层及水化膜变弱或破坏,分子间排斥电位降低,吸引力增大,相互聚集,产生沉淀。

等电点沉淀法操作简便,试剂消耗少,给体系引入的外来物质少,常用的纯化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化程度不大,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很低的物质。

应用:

胰岛素纯化时,在pH8.0除去碱性杂蛋白,调pH3.0除去酸性杂蛋白,粗提液经此处理后纯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后步提取操作。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

1)溶剂蒸发法

(2)温度诱导法(3)盐析结晶法(4)透析结晶法(5)有机溶剂结晶法(6)等电点法(7)微量扩散法(8)化学反应结晶法(9)共沸蒸馏结晶

重结晶:

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

第六章

吸附法的概念及其原理:

吸附法(adsorptionmethod):

指利用吸附作用,将样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或杂质吸附于适当的吸附剂上,利用吸附剂对活性物质和杂质间吸附能力的差异,使目的物和其他物质分离,达到浓缩和提纯目的的方法。

正吸附:

吸附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负吸附:

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

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

当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作用力是通过分子间引力(范德华力)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最常见的一种吸附现象。

在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有电子的转移,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化学键,这种吸附称为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可以是单分子层吸附或多分子吸附,选择性较差。

物理吸附与吸附剂的表面积、孔分布和温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化学吸附的选择性强,即一种吸附剂只对某种或特定几种物质有吸附作用,只能形成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后较稳定,不易解吸,平衡慢。

项目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作用力

范德华

库仑力

吸附力

较小,接近液化热

较大,接近反应热

选择性

几乎没有

有选择性

吸附速度

较快,需要活化能很小

慢,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吸附分子层

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单分子层

常用吸附剂有哪些(多选或填空)

按吸附剂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有机吸附剂:

如活性炭、淀粉、聚酰胺、纤维素、大孔吸附树脂等;

2、无机吸附剂:

如人造沸石、白陶土、氧化铝、氢氧化铝、硅胶、硅藻土、碳酸钙等。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的优点?

选择性好,解吸容易,理化性质稳定,机械强度好,可反复使用,流体吸力小;可按需调整空隙大小、骨架结构和极性。

第七章

凝胶层析基本原理:

平衡排除理论,扩散分离理论,流动分离理论

内水体积:

Vi,外水体积:

Vo,柱床体积:

Vt

洗脱体积:

Ve

Vt=Vo+Vi+Vg=πR2h

Ve=Vo+KdVi

Kd=(Ve-Vo)/Vi

公式Ve=Vo+KdVi各字母的含义,Ve——淋出体积Vo——粒尖体积Vi——填料的孔体积Kd——排阻系数或分配系数

全渗入:

Kd=1,Ve=Vo+Vi,小分子,分子可以自由进出凝胶颗粒。

全排阻:

Kd=0,Ve=Vo,大分子,完全不能进入颗粒内部,只能从颗粒间隙流过

部分渗入:

0

常用凝胶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主要知道有哪些凝胶

名称

特点

用途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最常用,稳定,对阳离子轻微吸附,多次重复使用

分离

修饰葡聚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化学稳定好,成分不易脱落,适用pH广,机械强度好,无带电基团,分辨率较高

琼脂糖类凝胶

多孔玻璃微球

化学稳定性高、强度大、高压下操作,好的流速;缺点是对糖类、葡萄糖吸附

疏水性凝胶

只适用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分离不溶水的有机物质

类分离:

分开样品分子中分子量悬殊较大的两类物质,并不要求分离分子量相近的组分。

分级分离:

分开分子量不很悬殊的大分子物质。

凝胶层析的应用

(1)脱盐和浓缩

(2)分子量测定

(3)分离纯化

柱比:

层析柱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

分子量测定方法:

求解法、标准曲线法

第八章

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

用溶液中各种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

实质是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化学吸附)。

从树脂洗脱目的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①调节洗脱液的pH,使目的物粒子在此pH下失去电荷,甚至带相反电荷,从而丧失与原离子交换树脂的结合力。

②用高浓度的同性离子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将目的物离子取代下来。

离子交换过程的5个步骤。

①A+自溶液中通过液膜扩散到树脂表面;

②A+穿过树脂表面向树脂孔内部扩散,到达有效交换位置;

③A+与树脂内部的活性离子B+进行离子交换;

④B+从树脂内部的活性中心向树脂表面扩散;

⑤B+穿过树脂表面的液膜进入溶液中。

②③④内扩散①-⑤外扩散

交换反应—很快

扩散速度—很慢

离子交换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方面?

1 树脂粒度

2 树脂交联度

3 搅拌速度(溶液的流速)

4 离子半径和离子价

5 温度

6 离子浓度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要求

①有尽可能大的交换容量。

②有良好的交换选择性。

③化学性质稳定。

④化学动力学性能好。

树脂的交换速度快,可逆性好,易平衡,易洗脱,易再生;交换效率高,便于反复使用。

⑤物理性能好。

树脂颗粒大小合适,粒度均匀,相对密度适宜,且有一定的强度,这样不但有利于操作,交换效果也较好。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

①离子水合半径、离子化合价与离子浓度②、溶液环境的酸碱度③有机溶剂④、树脂的交联度⑤活性基团的分布于性质⑥载体骨架

树脂的再生、转型和毒化

再生:

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程(先用水冲洗,再用转型的方法处理)。

转型:

树脂去杂后,为发挥其交换性能,按照使用要求,人为地赋予平衡离子的过程。

毒化:

树脂失去交换性能后不能用一般的再生手段重获交换能力的现象。

湿真密度(230页)

交换容量

第九章

亲和层析原理,主要特点。

(1)原理:

利用生物体中多数大分子物质具有与某些相应的分子专一型可逆结合的特性。

(2)主要特点:

经过一此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获得所需的高纯度活性物质。

对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特异性强,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分离条件温和。

缺点是吸附剂的通用性较差。

亲和层析的设计和过程大致分为以下3步:

(1)配基固定化:

选择合适的配基与不溶性的支撑载体偶联,或共价结合成具有特异亲和性的分离介质;

(2)吸附样品:

亲和层析介质选择性吸附酶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杂质与层析介质间没有亲和作用,故不能被吸附而被洗涤去除;

(3)样品解吸:

选择适宜的条件使被吸附的亲和介质上的酶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解吸下来。

.常用载体的选择有哪些?

1 纤维素

2 琼脂糖凝胶

3 葡聚糖凝胶

4 聚丙烯酰胺凝胶

5 多孔玻璃珠

6 其它载体——壳聚糖

选择理想的配基应符合以下要求(选择原则):

(1)配基与配体由足够大的亲和力;

(2)配基与配体的结合应是专一的;

(3)配基应具有化学活性。

影响亲和吸附力的几个因素:

主要因素:

亲和剂本身的解离常数KL

其他:

1、配基浓度对亲和力的影响;

2、空间障碍的影响;

3、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的影响;

4、载体孔径的影响;

5、微环境的影响。

配基分子大小的影响:

宜选用大分子配基。

小分子可供识别、互补的结构较少。

小分子物质作为配基,载体和配基间插入一个“手臂”以消除空间障碍。

亲和层析中非专一性吸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如何克服。

(1)离子效应;

(2)疏水基团:

a长的烃类结构的“手臂”、b疏水性配基;

(3)复合亲和力:

确定离子强度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亲和层析洗脱方法:

(1)非专一性洗脱。

通过改变洗脱剂的pH以影响电性基团的解离程度而洗脱;

(2)特殊洗脱;

(3)专一性洗脱。

包括:

竞争性效应、非竞争性效应、反竞争性效应。

专一性洗脱,洗脱剂中含有游离配剂Ⅰ并对酶的吸附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

280页

(1)竞争性效应:

即ESI不如EI稳定,增加洗脱剂中I,会使E洗脱下来(正洗脱)。

(2)非竞争性效应:

ESI稳定性与EI相同,用I不能达到洗脱目的。

(3)反竞争性效应:

即ESI比EI稳定,I使E与S结合更紧密(负洗脱)。

其他亲和纯化技术:

一、亲和过滤(膜分离)

二、亲和分配(双水相萃取)

三、亲和反胶团萃取(反胶团萃取)

四、亲和沉淀(沉淀分级)

五、亲和电泳(电泳)

将亲和层析和膜过滤技术结合运用,包括亲和错流过滤和亲和膜分离。

亲和错流过滤(affinityCrossFlowFiltration,ACFF):

是将亲和层析与超滤技术结合,高分子底物经专一可逆的亲和反应后,用膜进行错流过滤,兼有亲和层析与膜过滤的优点。

亲和膜利用亲和配基修饰的微滤膜为亲和吸附介质亲和纯化目标蛋白质,是固定床亲和层析的变型(膜亲和层析)。

亲和分配:

利用偶联亲和配基的PEG为成相聚合物进行的双水相萃取,在亲和配基的亲和结合作用下促进目标产物在PEG相(上相)的分配,提高目标产物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

亲和反胶团萃取:

指在反胶团相中除通常的表面活性剂以外,添加另一种亲水头部为亲和配基的助表面活性剂;通过亲和配基与目标分子的亲和结合作用,促进目标产物在反胶团相的分配。

亲和沉淀:

是生物亲和相互作用与沉淀分离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

亲和电泳:

将亲和层析与电泳技术结合起来,将亲和层析的吸附剂包埋到琼脂凝胶板上制成载体。

第十章

离心技术有多种形式:

离心沉降、离心过滤、离心分离、离心分析

沉降系数:

在单位离心力场中,颗粒的沉降速度谓之“沉降系数”

离心机的种类

(1)按转速高低及是否有冷冻来分

(2)按结构分类

(3)按工作性质分类

(4)按操作方式分类

转子的类型及其特点:

(1)角度转子:

机械强度高,重心低,运转平稳,寿命长,管内温度分布均匀,温差对流小,离心时间短,使用方便,但离心管外壁易产生强烈对流和涡流,同时管外侧会出现沉淀,形成壁效应。

(2)水平转子:

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机械强度低,重心高,容量小,低速运转时易摇摆,离心时间长,寿命短而价格高。

对流作用小,“壁效应”弱。

(3)区带转子:

Anderson转子,无离心管,“十”字隔板将样品槽分为四个扇形室。

无壁效应,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密度梯度及等密度梯度离心。

配有附属设备和仪器,操作过程复杂,设备较贵,但离心机使用效率高。

(4)垂直管转子:

特殊类型的定角转子。

离心时的碰撞及温差引起的对流不显著。

颗粒沉降时间短,可用于差速、密度梯度及等密度离心,用于平衡等密度离心时效果最佳。

(5)连续离子转子:

低速或高速离心机转子,可用于超速离心机。

结构简单,低速时加样,高速时排出清夜。

用于实验室,也可用于小规模生产,最适宜自培养液中收集菌体及细胞。

(6)细胞洗脱转子:

低速离心时连续分离型转子,最高转速不超过6000r/min。

最适于自动植物培养液或发酵液中连续分离单细胞和菌体,回收浓度及回收率均较高。

壁效应:

角度转子中管的一侧会出现颗粒沉积,称为“壁效应”

离心分离的模式:

1、速度区带离心法:

离心操作时将样品液置于连或不连续线形或非线形密度梯度液上,控制离心时间,使所需组分通过部分梯度液,形成的分离区带在达到其等密度区之前即停止离心。

2、差分离心:

差速离心。

原理是依据不同大小和密度的颗粒在离心力场中沉降速度的差异进行离心分离。

所得的沉淀物只具有相对纯度而不具有绝对均一性。

3.等密度区带离心:

离心力作用下,不同密度的多组分颗粒在梯度介质中“向上”或“向下”移动,当移动至其密度与介质密度相等的位置便不再移动,形成静止区带,即达到离心平衡,各组分按密度不同处于区带的不同位置。

该离心方法称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4、速度区带离心的特点及其用途:

特点:

(1)样品加于梯度介质的顶步、离心时间需严格控制。

(2)介质的密度需严格掌握:

梯度最大值≤组分最小密度(3)样品的密度<梯度密度最小值(4)分离依据是各组分之沉降系数差(5)分辨率受组分沉降系数、离心时间、颗粒扩散系数、介质黏度及梯度范围和形状的影响。

用途:

本法适于分离颗粒大小不同而密度相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