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746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生态示范园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XX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XX月,主营业务为畜牧养殖和果树种植及苹果收购保鲜储存等。

公司现有人员XX人,均为中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XX人,大专学历XX人。

1.1.2财务状况

公司注册资金XXX万元,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资产、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销售(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年龄、学历、职称、业绩以及主要社会兼职等,有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XXXX生态示范园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XX县XX镇XX村西侧约1公理处。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生态示范园建设项目中主要包括良种猪的繁育与养殖、蔬菜大棚、鱼塘、苹果园和散养鸭,以及配套的办公用房、沼气池、冷库和库房等。

主要产品为良种种仔猪、商品仔猪、商品生猪、蔬菜、鱼、苹果、商品鸭和鸭蛋。

年产良种种仔猪1500头,商品仔猪6000头,出栏商品生猪1500头,各类无公害蔬菜700吨,出产鲜鱼5000公斤,储藏鲜苹果2000吨,年出售商品鸭1000只,鸭蛋10000公斤。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项目主要技术成熟,通过专家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等模式均可获得项目生产所需技术。

项目占地160亩,主要建筑面积15538m2,其中各类猪舍8栋,4080m2;库房1175m2;宿舍343m2;办公楼468m2;鸭舍2272m2;大棚7200m2;冷库3000m3。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为1045.86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86.91万元,流动资金158.95万元。

项目基本建设投资为886.9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629.91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71.02%;设备购置费96.71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10.90%;安装费34.40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3.88%;其他费用125.90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14.20%。

科技投资48.00万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5.40%。

项目总投资中申请国家财政资金3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45.86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项目正常年份投资利润率为44.64%,项目期内投资利润率平均为34.42%;投资利税率为54.03%;税前、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13年和4.93年,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6.17%和26.32%,税前、税后财务净现值(i=8%)分别为1818.24万元和1091.78万元。

从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看出,项目盈利能力较强。

项该项目生产负荷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22.40%,即可保本经营。

盈亏平衡点较低,且抗风险能力较强。

1.4.2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对无公害农蓄产品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农户养殖无公害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业的增长方式,增强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地方经济。

公司将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建设大型沼气池,使废弃物产生高效有机肥和沼气。

实现养殖区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4.3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可以促进生态型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形成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形成农业循环经营的良性发展。

项目对地区农民的带动效益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项目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可以形成XX县的品牌优势。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08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国农办[2008]208号,关于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3)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GB/T15673─1995;

4)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

6)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7)XX省“十一五”发展规划;

8)XX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9)《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0)XX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11)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6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示范区产业规划,可以调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项目市场需求较大,项目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我省良种种猪的市场缺口。

项目正常年份投资利润率为44.64%,项目期内投资利润率平均为34.42%;投资利税率为54.03%;税前、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13年和4.93年,税前、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6.17%和26.32%,税前、税后财务净现值(i=8%)分别为1818.24万元和1091.78万元。

从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看出,项目盈利能力较强。

项该项目生产负荷只要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22.40%,即可保本经营。

盈亏平衡点较低,且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农业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形成,中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安全和扩大市场竞争力以及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此,XX省政府提出“一村一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XX县委、县政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植“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优先安排帮扶剩余劳力到企业务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效益为中心,把农业推向市场。

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和示范户,要围生猪养殖、优质苹果和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发展精细加工、保鲜贮藏,培育壮大以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

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使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特色突出、产品结构合理、产业关联度高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体系。

该项目建设符合府谷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在这一大背景下,XX有限公司投资建设XXXX生态示范园项目,为XX县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推进“一村一品”的种养业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良种生猪养殖与推广,以及养殖业余种植业、果业循环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项目倾斜,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

西部人口2.85亿,其中,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重大,在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效益较高的项目为最佳。

我国生猪养殖、苹果和蔬菜的生态型农业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实力,此外,随着国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内销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在注重质量、注意品牌建设等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下,生态示范园项目的前景光明。

西部开发不单纯是其资源的开发,同时亦要促进西部生态的良性循环。

生态型农业是目前提高农业生态水平最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2.2.2符合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规划

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必将促进示范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畜禽粪便的处置日益为世人关注。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结果,中国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

畜禽粪便的COD排放量已达7118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的总和,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形成“生猪—猪粪—沼气—有机肥—蔬菜和苹果”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本公司由于生猪大规模养殖形成的粪便污染,而且还可以促进XX县畜牧业、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

生态园区建设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是XX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果业和设施农业的必要补充。

2.2.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该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消耗低、产出大、效益好。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适合大众消费。

良种仔猪可以满足当地农户生猪养殖的需求,将极大地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

由于生态园区内实现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和苹果循环发展型农业体系,不断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养殖业与种植业和果业的高产稳产,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设的规模效益明显,示范作用增强。

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可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以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为动力,以科技示范为主线,带动生态型、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纽带,可以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而且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基地、人才培训培养的摇篮。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选址以节约投资,合理利用土地,适合项目发展为原则。

选购目选址在XX县XX镇XX村西侧约1公理处。

项目建设地原为废弃的棉花原种场,现有废弃的库房,苹果园和废弃的池塘及部分耕地。

公司购买该处土地的使用权,占地面积160亩。

3.1.2自然条件和社会降级发展现状

XX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省会XX的北大门,气候温和。

全县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辖10镇四乡366个村、人口40.2万,交通便利,项目所在地距208关中环线、包茂高速进出口2公里,距XX市区30公里,距XX市1小时车程,距XX县城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气候条件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温度13.2~14.2℃,盛夏年平均气温26.4℃;年降雨水量最高为840.8mm。

同时县内电力充足,程控电话、全球通手机直拔世界各地。

3.1.3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整个XX县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饲养量相对XX市其他地方偏少。

目前全县养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每年饲养2--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农副产品饲养,较少的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养殖方式较为粗放。

二是规模化、专业户养猪,存栏数达100头以上的全县仅几家,规模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07年底全县存栏生猪13.89万头,其中散户1.5万户,占饲养总量75%--80%。

项目所在地XX镇07年存栏生猪3.8万头,解李村07年养猪户20户,年底生猪存栏110头,绝大多数为农户散养。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优势

1)政策优势

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国家对农业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

五年来,中央在“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基础上,在畜牧生产用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政府补贴、良种畜禽饲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特别是在06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疫病威胁日益加大,市场生猪供应日趋紧张,猪肉价格持续上涨,CPI指标(特别是农副产品指数)长期高位运行,引起了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指示,要求“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并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生猪良种繁育、生猪保险、疫苗补助、对新、扩建生态猪场建设补助政策和生猪生产调运大县的奖励措施。

XX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在生态园污染治理、沼气池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助以及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上以奖代补。

08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要求强化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牧场建设,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2009年2月19日省长袁纯清在渭南就加快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为加快实现2012年我省农民年收入均收入达到5000元目标,今年省政府1号文件提出来的农民增收“七大工程”中。

畜牧业收入倍增是其中之一,在4年内建设20个年出栏50万~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是我省加快农业致富进程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生猪大县的建设要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道路。

提高比较效益,形成产业化前提;确保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坚持果畜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促进农民致富。

可以说,各级政府为恢复生猪生产,发展优质肉产品供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资源与技术优势

XX县地处关中北侧,交通便利,所以项目建设的原材料来源丰富,而且项目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畜牧养殖粪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促进XX县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承建单位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另外,项目建设与县农业局、畜牧局等项目关局室紧密合作,为项目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为项目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

3)其他优势

XX距XXXX国际机场仅25km,距XX41km,交通便利。

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项目所需水、电等配套设施均能满足要求。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主要障碍

①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生态示范园建设中涉及的养殖与种植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需要时间。

②农民对公司推广实施的生态示范园建设的接受程度。

③项目推广庭院经济的产品的生产管理较为分散。

2)解决方案

①项目建设初期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主,同时在推广示范村实行免费的技术培训。

②在基地初见成效后,在推广示范村选择10到20户农户进行试点,公司为农户提供仔猪和技术支持,以示范户带动示范村。

③项目产品的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公司与示范户签订生产、管理、技术支持和产品销售协议。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园区建设项目涉及内容较多,分类论述其市场情况较为复杂和零乱,且园区建设的重点和支撑项目为良种猪的繁育养殖,其他建设项目为辅助项目或相关联项目,所以在该项目市场论述中以生猪市场论述为主。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世界畜禽产品生产总量发展较快,且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畜禽产品是收入弹性较高的农产品,因而世界经济增长状况对畜禽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肉类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猪肉和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基本稳定,分别保持在40%和5%左右,牛肉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31%降低到2001年的23%,禽肉比重则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23%提高到2001年的30%。

从猪肉贸易情况方面分析,2005年全球肉类总产量达到2.647亿吨,比上年增长2.8%。

其中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34亿吨,比上年增长2.6%。

2005年全球猪肉出口量达到456万吨,比上年增长2.5%。

2005年我国实现肉类总产量7650万吨,同比增长5.6%,中国的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7%;但中国猪肉出口量尚不足全球猪肉出口总量的6%。

由此可知,我国是猪肉生产、消费的强国,却是贸易的弱国,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我国养猪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我国是养猪大国,2005年底,基础母猪存栏约4893万头,生猪出栏6.18亿头,占全球生猪出栏总量的50%,是世界公认的养猪大国,在全球养猪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在世界养猪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养猪大国要为世界养猪业做出贡献,必须走高效、安全、优质及可持续发展的养猪道路。

这就是养猪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应用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使中国养猪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未来10年我国养猪业将将引导千家万户走向集约化与规模化养猪的道路。

近10年中国养猪业总量变化见表4-1。

表4-1近10年中国养猪业总量变化表

年份

粮食产量

生猪存栏

生猪出栏

繁殖母猪

1995

46661

44169

37849

3660

1996

50453

36283

41225

2694

1997

49417

40034

46483

3268

1998

51229

42256

50215

3495

1999

50838

43019

51977

3544

2000

46217

44681

52673

3866

2001

45263

45743

54936

4364

2002

45705

46470

54600

4093

2003

43069

46601

59200

4236

2004

46947

46411

61900

4292

2005

50300

60600

4893

注: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数据

我国现有人口12.7亿,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04亿。

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70-80kg,而我国人均肉类消费仅为48kg,其中猪肉占67%,由于我国国情限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猪肉仍将占消费量的60%以上。

根据农业部《中长期农业发展纲要》和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相关分析预测结果,我国2008年猪肉需求量为4522万吨,到2010年为5040万吨,2015年为5434万吨,2020年为5580万吨,猪肉消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针对国外市场,我国是世界上几个猪肉出口最多国家之一,而且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均为进口猪肉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低效益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倾向于从国外进口猪肉及其制品,仅香港市场活中猪、活大猪供应年需总量在300万头以上,新加坡1/3的进口猪来自中国。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疯牛病”、“二哑英”、“禽流感”、“瘦肉精”、“抗生素”等事件相继发生后,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消费者对猪肉及其制品的安全性、优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养猪业已到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发和推广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良种猪,提高生猪品种质量,加快建立大中型生猪屠宰和加工企业,实施定点屠宰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是我国商品猪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本项目生产的优质商品猪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潜力。

XX省生猪存栏1045万头,出栏675万头,能繁母猪90万头,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5%、9.4%和2.6%。

据省农业厅预测,到今年年底,XX省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到明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将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XX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接近1/3,畜牧业中以生猪养殖为主。

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在13万头左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XX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一村一品”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与养猪大省地位及不相称的是,XX省60余万头用以生产商品仔猪的母猪中,绝大部分为血统不清的杂种母猪,继续改良。

据省农业厅畜牧处统计,2007年六月生猪存栏1045万头,出栏675万头,能繁母猪90万头,按更新率1/5计算,每年需更新母猪18万头。

从数量上看我省优质母猪供需缺口巨大,每年需花巨资从省外引进种母猪。

因此,目前XX省内的种猪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种猪基本是供不应求。

随着西北地区养猪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工厂化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种猪需求势必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养猪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对养猪业有多种政策和财政资金上的支持,还在不断规范生猪屠宰的监管,猪肉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渠道已经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

因而,相对而言,中国的养猪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这将极大地促进猪肉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养猪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随着XX省及其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西北地区的猪肉加工企业也纷纷准备成立新型生猪制种场,建设繁育、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

对本项目来说,仍然具有自身的优势。

XX距XXXX国际机场仅25km,距XX41km,交通便利,非常有利于打开周围市场,并且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4.2营销策略

项目产品销售采用网络营销和订单销售的营销策略,即公司通过门户网站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与各商户签订产品销售协议,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在推广示范村生猪养殖,养殖户与公司签订产品代销合同。

为了促进项目产品销售,公司将在陕北各大矿区和周边县居民区设立销售店,发展一批代理商,逐步完善销售网络。

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在充分调动公司销售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将聘用营销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加盟,形成一支高效、灵活、善战的营销队伍,不断完善公司的销售网络体系。

实现品牌和效益双赢。

本项目产品销售立足三元及周边地区,采取直销、代理商销售有机结合等策略,建立质量承诺制度,树立优质产品信誉。

逐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项目以良种猪推广和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为主,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组织运作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对项目的高效运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概括来讲,项目主要风险因素有:

疫病风险;农户养殖技术风险;公司和农户相互违约风险;市场风险。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疫病风险

猪是有生命的动物体。

在猪的饲养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疫病,不仅直接影响项目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会危及周围的养殖业发展。

为此,在项目各项内容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强化防疫技术队伍建设,增强防疫安全卫生意识外,还将持续抓好基地农户的疫病防治操作规程指导及技术培训,增强其防疫安全意识。

此外,对于重大突发性疫病采取扑杀焚烧处理方式,努力使疫病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农户养殖技术风险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和现代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可能对从事猪优质养殖技术接受较慢,生产操作不规范,从而对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此,公司充分利用其自身技术力量和技术依托单位科技队伍,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特别是强化对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使生猪养殖产业开发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之上,全面提高养殖业的技术水平。

3)公司和农户相互违约风险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项目在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方式运作过程中,可能因为公司和农户的相互违约,将对项目正常运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同农民养殖户签订良种供应、技术培训服务、生猪收购加工等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避免个别农户的违约行为对整个基地发展的影响。

与此同时,公司还将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开拓市场,增强其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其在带动和促进农户养殖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而且,公司在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