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770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鲁科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章课时规范训练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

答案:

A

2.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CO)=1.5mol·

L-1·

min-1

B.v(NO2)=0.7mol·

C.v(N2)=0.4mol·

D.v(CO2)=1.1mol·

转化为相同的物质进行比较,B项v(CO)=1.4mol·

min-1,C项v(CO)=1.6mol·

min-1,D项v(CO)=1.1mol·

min-1,C项速率最快。

C

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量为1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

min-1。

则x的值为(  )

A.1B.2

C.3D.4

先计算出用D表示的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v(D)=1mol÷

2L÷

5min=0.1mol·

min-1,根据C与D的速率关系有x∶2=0.1mol·

min-1∶0.1mol·

min-1,则x=2。

B

4.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合

对应曲线

c(HCl)/mol·

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

c

2.5

块状

4

d

A.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

B.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mol·

C.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D.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由图像可知,反应速率:

a>b>c>d,D正确。

第1、2两组中反应温度相同,铁的状态相同,前者速率大于后者,说明前者盐酸浓度大。

第2、4两组中由于铁的状态不同,所以无法判断盐酸的浓度大小,若前者盐酸的浓度是2.5mol·

L-1,则速率也是前者快,A、B可能正确。

第3、4两组中盐酸浓度相同,铁的状态相同,而v(c)>v(d),说明第3组中反应温度比第4组高,C错误。

5.右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A(g)2B(g)+C(g)

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说法正确。

前2min,v(A)=

=0.1mol·

min-1,B说法正确。

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说法错误。

根据图像,2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1、0.3mol·

L-1、0.1mol·

L-1,因此D说法正确。

6.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事实

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工业制硫酸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

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收速率增大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H3(g)N2H4(l)+H2(g),把容积的体积缩小一半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项中压缩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7.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四个平衡体系,增大容器的体积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2SO2+O22SO3

B.CO+H2O(g)CO2+H2

C.CO2(g)+H2OH2CO3

D.Fe3++3SCN-Fe(SCN)3

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体系的压强变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D项。

8.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

C.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

D.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

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生成的多或反应物消耗的多,则速率快。

由于横坐标都是1个单位,EF段产生的CO2多,所以该段反应速率最快,不是OE段,A错;

EF段产生的CO2共0.02mol,由于反应中n(HCl)∶n(CO2)=2∶1,所以该段消耗HCl=0.04mol,溶液体积为0.1L,时间1min,所以用盐酸表示的EF段平均化学速率是0.4mol·

min-1,B正确;

由于时间都是1min,所以三段的速率之比就等于产生CO2的体积之比,即224∶(672-224)∶(784-672)=2∶4∶1,C错;

收集的CO2是看总量的,F点只有672mL,自然是G点的体积最多。

9.(双选)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5B6C+4D

B.前3min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约为0.0021mol·

s-1

C.2min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了催化剂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A、B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D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故反应方程式为(2.5-1.7)A+(2.4-1.4)B(0+1.2)C+(0+0.8)D,化简为4A+5B6C+4D,故A正确;

根据反应速率公式计算:

=0.00291mol·

s-1,故B错;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升高温度,反应正向进行,故D错。

BD

10.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molH2O(g),发生反应:

2H2O(g)

2H2(g)+O2(g) ΔH=+484kJ·

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20

40

60

80

n(O2)/mol

0.0010

0.0016

0.00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20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

10-5mol·

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kJ

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

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

由题意知,v(H2O)=2v(O2)=2×

=5.0×

min-1,A正确;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2molH2O(g)完全分解生成2molH2(g)和1molO2(g),吸收484kJ的能量,所以生成O20.0020mol时,吸收的能量为0.0020mol×

484kJ·

mol-1=0.968kJ,B正确;

C项,由于反应物只有1种,增大c(H2O),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水的分解率降低,错误;

D项,若Cu2O颗粒小,则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催化效果好,正确。

11.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_。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1)分析图像知:

Δc(Z)=

=0.79mol·

v(Z)=

=0.079mol·

s-1;

Δc(X)=

=0.395mol·

Y的转化率α(Y)=

×

100%=79.0%。

(2)由各物质转化的量:

X为0.79mol,Y为0.79mol,Z为1.58mol可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2,则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

(3)由图像可知,外界条件同等程度地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增大X的浓度、升高体系温度均不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B错误;

(2)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或增大压强,均可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C正确;

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正确。

(1)0.079mol·

s-1 0.395mol·

L-1 79.0%

(2)X(g)+Y(g)2Z(g) (3)CD

12.利用催化剂可使NO和CO发生反应:

2NO(g)+2CO(g)2CO2(g)+N2(g) ΔH<0。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

L-1)

CO初始浓度(mo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

g-1)

280

1.2×

10-3

5.8×

82

124

350

(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实验Ⅰ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实验Ⅱ、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曲线的实验编号。

(1)在其他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变量对速率的影响,要验证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等要相同;

同理,验证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温度、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要相同。

(2)Ⅰ、Ⅱ的区别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因此Ⅱ的反应速率较快,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Ⅰ、Ⅲ的区别是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NO转化率降低,故最终Ⅲ中c(NO)较Ⅰ、Ⅱ中c(NO)大。

(1)

(2)

13.向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可发生如下反应:

2A(g)+B(g)3C(g)+D(s),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

L-1。

(1)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然为1.2mol·

L-1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4molA+2molB

②3molC+1molD+1molB

③3molC+2molD

④1.6molA+0.8molB+0.6molD

(3)向容器中加入3molC和0.8molD,反应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

L-1,则容器的容积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其质量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吸热。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①达平衡时和原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但平衡时c(C)=2.4mol·

对于②,若无1molB,则3molC和1molD可换算为2molA和1molB,与原平衡等效,但由于有1molB,故与原平衡不等效。

③达平衡时与原平衡等效,且平衡时c(C)=1.2mol·

L-1,符合题意。

对于④因无C,D无法转化成A、B,故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但平衡时c(C)<

1.2mol·

综上所述,只有③符合。

(3)由V=

知,可用极限法求出C和D完全转化和完全没有转化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而求出两极限时容器的容积。

        2A(g)+ B(g) 3C(g)+ D(s)

①C、D没有转化:

0mol0mol3mol0.8mol

②C、D完全转化:

1.6mol0.8mol0.6mol0mol

①当C、D完全没有转化成A、B时:

V=

=2.5L,

②当C、D完全转化成A、B时,V=

=0.5L,所以:

0.5L<

V<

2.5L。

(1)吸热 

(2)③ (3)0.5L<

2.5L

14.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mol磷的化合物的数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Cl5分解生成P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3和Cl2化合生成PCl5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PCl3(g)、Cl2(g)、PCl5(g)三种物质组成的反应体系中,某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且分别在8min、13min、16min时改变了反应体系的一个条件。

①该反应在________min达到最初的平衡状态。

②表示PCl5(g)浓度变化的曲线是图中________曲线。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3min、16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图可以完成

(1)、

(2)两问;

5~8mina、b的浓度均没有变化,所以为平衡状态;

由图像可知第8min改变的条件是体积扩大一倍,平衡应向生成PCl3(g)与Cl2(g)的方向移动,说明a为PCl5。

第13min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加快,且PCl5的浓度增加,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充入PCl5;

第16min,如b表示Cl2则充入PCl3或如b表示PCl3则充入Cl2。

(1)PCl5(g)===P(s)+5/2Cl2(g) ΔH=+399kJ/mol

(2)PCl3(g)+Cl2(g)===PCl5(g) ΔH=-93kJ/mol

(3)①5 ②a 8min改变的条件是体积扩大一倍,平衡应向生成PCl3(g)与Cl2(g)方向移动,说明a为PCl5 ③充入PCl5 如b表示Cl2则充入PCl3或如b表示PCl3则充入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