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77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措施.docx

《基础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措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施工措施.docx

基础施工措施

送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工艺措施

 

甘肃光明电力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0月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制:

年月日

前言

110kV送电线路工程,在基础工序施工中,基坑开挖、支模、浇制、拆模、养护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一般规定执行公司《基础施工工艺标准》MSD301-03-2004。

为确保本工程达标投产目标,针对基础工程设计要求和基础工程特点编制基础工程补充工艺措施,指导本工程施工。

编写依据是:

1、《11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11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措施计划》

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4、《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4—92)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T-55-96)。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5版)

对于措施中规定的方法,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发现措施中有不合适或不正确的地方,各施工队应及时报告项目部,由项目部工程技术组负责纠正,施工队无权更改或随意使用其它方法。

本补充工艺措施下发后,施工队应密切注意其依据文件变更的可能性。

项目部工程技术组负责将最新文件涉及到措施变化的内容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施工队。

作业条件

1、技术准备

1.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保证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指标。

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对于设计中的不详之处及疑难点,及时做出解决并积极与甲方、监理、设计单位沟通,把设计中的变更尽可能解决在开工之前。

1.2、项目部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后,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以指导施工。

1.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尤其要掌握国家强制性条文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1.4、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1.5、提前作好专业与土建的技术协调配合工作。

2、现场准备

2.1、清除现场障碍物,场内施工用地硬化,并做好排水坡度,尤其是堆放大型重要材料的场地要平整夯实。

2.2、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的消火栓及灭火器。

2.3、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设立永久性控制桩位并进行标识和保护。

2.4、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图,作好现场各项施工临时设施。

2.5、建立周边环境关系的联系渠道,与城管、交通、环卫、公安、街道、给排水、供电等单位签定有关协议,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2.6、设置安全生产标牌和现场道路指示标志。

2.7、材料存放场地:

主要材料如水泥、砂石料,钢筋等要存放于现场,本着合理利用场地的原则,在施工中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组织材料进场,并按平面图指定位置及规定方式储存或堆放。

预设施工材料堆放场应提前做好硬化及排水措施,并做好标识。

防止材料丢失和损坏。

2.8、现场内设置停车位,便于各方车辆进出。

3、计量工作计划准备

3.1、为了加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计量技术负责人1名,有较高素质测量工配合工长落实测量措施。

对计量方案的现场实施情况进行把关,按期对现场进行抽查。

3.2、现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计划

3.2.1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配备相应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来满足工程需要。

土建试验、检验、测量、计量设备一览表表3-3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数量

配置部门

用途

1

经纬仪

J2级

1台

测量

放线

2

水准仪

DS3级

1台

测量

高程测量

3

钢卷尺

50m

1把

测量

长度量测

4

塔尺

5m

2把

测量

高程测量

5

水平尺

550MM

5把

工程、质检

水平检测

7

盒尺

5m

10把

工程、质检

长度量测

8

温度计

直棒型

4根

试验

测温

11

混凝土试模

150×150

3套

试验

试块制作

12

坍落度筒

1套

试验

坍落度检测

13

台秤

TGT—500A

1台

试验

称量

3.2.2、对于进入工地现场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贴上检定标识,并注明有效期,禁止使用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

4.2.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设专人保管和使用,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对重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建立使用台帐。

对于在检查中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的设备,及时组织检定和维修。

3.2.4、所有正在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并正确读数,防止因使用不当造成计量数据有误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第一章基础施工布置、流程

一、基础施工平面布置:

基础开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基础施工流程

在基础施工当中,从复测分坑、基坑开挖到基础浇制、回填、养护,每一道工序都应认真负责,工作人员应严格核实和校对有关技术数据,把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

第二章基础施工工序、措施

一、线路复测

1.1本段线路杆塔位均以埋设木桩作为标志,部分直线塔位现场无桩者,以杆塔档距为准。

凡丢失或毁坏的杆位桩,补定时以路径纵断面图中里程和高程为准。

1.2施工测量必须使用游标最小读数不大于1′的经纬仪,且经纬仪必须有检测合格证。

1.3线路复测内容包括线路的直线性、转角度数、档距、塔位高差以及地形地物之间的高差和沿线跨越情况,复测结果应与路径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及基础明细表相同。

1.4施工测量必须由测工担任,测量中所立花杆和塔尺应垂直于地面。

1.5标桩上书写文字或符号时,应用红油漆且书写清楚,并由专人做好线路复测记录。

复测记录应如实填写,且应字迹工整清楚。

1.6线路复测时,两相邻直线桩之间横线路偏差不超过50mm,顺线路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转角桩的转角度数偏差不超过1′30″。

1.7交跨复测时,核查被跨越物名称,测量被跨越物高程,交跨角及与最近杆塔的距离,并做详细记录。

1.8复测时若实际复测结果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向项目部汇报,由项目部协同设计院进行复勘处理。

二、基础分坑

2.1分坑是在线路复测完毕后的工作。

分坑前应首先校核相邻的档距和直线性,若是转角塔,应校核转角度数,并查看塔位地形,对塔位基础各腿所处位置有大概的估计,对塔位的真实位置进行最终认定。

2.2基础分坑前必须按《杆塔明细表》、《分坑图》、《杆塔基础配置表》核对杆塔型号、呼称高、转角度数、降基面值、基础型号、地脚螺栓规格及根开等,若有不符时,及时通知项目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3将仪器架设在中心桩上,对准前后视,若是转角塔准确测量出实际角度,定出二等分线桩,一般要求二等分线桩应设在离中心桩20m以外不易受到人为破坏的特征地貌处,并且钉设好的二等分线桩时必须由另外一名测工进行复勘校核,如现场不具备该条件时,应由本人采用大、小角两次测量,分别进行校核。

2.4仪器仍在中心桩上,对准前后二等分线桩,并注意中心桩位移方向及位移值。

如是直线塔对准线路方向前后,依照分坑图表准确钉设四个基础中心桩A、B、C、D及控制桩。

其分坑桩的距离依照分坑数据表中数值进行分坑,要求分坑桩间必须用塔尺准确操平,操平高差不大于5mm。

2.5分坑桩订好后,及时用钢卷尺对基础根开和对角线根开进行校核,要求根开对角线误差不大于±0.2%的根开值,同时将仪器再架设在塔位中心桩上,对整基基础分坑扭转进行测量,要求扭转误差角度不大于5′。

三、画坑

画坑时以基础底板尺寸为基准,考虑底板支模工作面以及地质情况放坡因素加大后,给出坑口开挖尺寸线,并由测工、技术员现场对挖坑负责人进行交底。

四、挖坑

4.1基坑开挖时,首先应该核实地质情况与《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中描述的地质情况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同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地质进行验证。

4.2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立柱顶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

4.3铁塔的基础基面以给定的施工基面确定,同基基础坑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应按最深坑操平。

4.4各种埋深定义如下:

铁塔基础指基础底板的底面至中心桩地面的距离。

4.5基础坑的深度以设计为主,当施工误差超过有关规定的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处理;有可能危及基础稳定、交叉跨越等涉及到线路运行安全时,应及时上报项目部。

4.6施工场地平整和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柱顶标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保留。

注意事项:

机械开挖坑深必须按设计深度预留300mm进行人工修坑,坑深误差不得超过+100mm、-30mm。

当坑深误差不超过+100mm时应回填土夯实处理。

当坑深误差超过+100mm时应铺石灌浆处理。

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中的描述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

五、基础材料

5.1基础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专业标准,并附产品出厂合格证明。

5.2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5、C30,基础垫层及保护帽混凝土标号C15。

保护帽尺寸规格为600mm×600mm×200mm,配合比由项目部负责向施工队下发,施工队应严格按照配合比给定值进行混凝土基础配置。

5.3基础钢筋必须使用的钢筋拟采用十大钢厂生产的钢筋,现场设立钢筋半成品临时堆放场,随到随用,现场绑扎。

5.4砂石:

基础采用10~30mm粒径碎石,中砂。

砂、石经过取样化验合格后,由施工队到规定地点定点采运。

5.5水泥:

水泥在出厂时必须有3天检验报告,拉运过程中,必须注意合格证、标号和出厂日期。

标号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拉运,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重新试制配合比。

5.6水:

基础浇制用水使用可饮用的水,即清洁的淡水。

六、钢筋笼绑扎:

6.1钢筋笼一律在现场绑扎,绑扎前应除锈,并采取防油防污措施。

6.2钢筋笼绑扎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必须检查主筋及箍筋的品种、规格和尺寸,不得以小代大或少绑漏绑现象出现。

6.3在绑扎时,钢筋接头部位应错开,不得放置在同一面上。

6.4钢筋笼绑扎误差要求:

主筋间±10mm;箍筋间±20mm。

6.6钢筋保护层应用事先预制好的垫块进行支垫,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主筋保护层均为70mm。

采用70×70mm立方预制混凝土块支垫,且立柱主筋底板下层保护层厚度为70mm,采用70×70mm立方预制混凝土块支垫立筋。

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2.5.1、所有结构钢筋均选用新钢胚轧制的热轧钢筋,并符合(GBJ10-89)规范的钢筋强度标准。

2.5.2、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5.3、所有钢筋均挂牌标识,标明厂家、型号、使用部位等。

钢筋要分区、分段码放到堆料场,码放时注意码放高度的限制,并将钢筋堆放在30cm高的枕木或砖块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

2.5.4、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受拉区为25%,其他为50%。

七、模板安装

本工程自立塔基础台阶较多,支模时应采取钢管搭设承托架固定模板,找正好的模板各台阶及立柱应用顶木支撑牢固。

7.1、工艺流程

立模板、临时固定→加水平钢管斜撑→校正模板(垂直度、截面尺寸、对角线方正)→紧固钢管支撑。

7.2、模板安装

a、首先对边线外控线进行复查,防止偏差。

b、组拼:

先将八面模板就位,校正调整好对角线,用支撑固定。

c、支撑采用φ48钢管及扣件,第一道距地200mm,因根部混凝土侧压力较上部大,易涨模,两道水平支撑间距为300mm。

竖向支撑间距为600mm。

d、清理模内杂物。

模安装完,吊线检查四角的垂直度,误差要小于3mm。

八、基础浇筑

8.1、基础施工前,应先核对基础施工图中的塔型、呼高是否与杆塔明细表和基础配置表相符,再核对基础根开、地脚螺栓间距是否正确,与该铁塔施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8.2、实行基础浇制申请书、基础浇制命令书制度。

即当施工队现场准备就绪,基础支模、找正完毕,自检合格后,向项目部递交浇制申请书,项目部接到申请后报本项目监理部,经现场监理进行现场检查无问题后,下发基础浇制命令书后施工队方可进行基础浇制。

8.3、开盘前准备

8.3.1、现场设置配合比牌。

8.3.2、监理监督进行材料用量计量、划线。

8.3.3、施工电源可靠性检查、用电设备可靠接地检查。

8.4、混凝土施工

8.4.1、混凝土浇筑安排

考虑采用机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进行浇筑,辅助以溜槽进行混凝土下料。

8.4.2、混凝土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情况,在每条浇筑带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振捣方向为:

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自上而下,严格控制振捣棒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漏振。

混凝土浇筑到顶循序退打。

8.4..3、混凝土表面处理

在混凝土初凝前,按初步标高进行拍打振实,赶走表面泌水,清除浮浆;用木抹子抹平搓毛,以闭合表面干缩裂缝。

8.4.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采取在混凝土表面浇水+塑料薄膜的方法,由专人负责。

在每段混凝土表面搓毛后,即混凝土处于硬化阶段时,上铺塑料薄膜作为混凝土保湿密封层。

8.5、浇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实验及溜桶(槽)使用

浇制现场应配备坍落度测试桶和混凝土溜桶。

每基浇制前应做坍落度实验,根据坍落度实验来控制现场水灰比,当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溜桶,防止混凝土离析和破坏已绑钢筋笼的外形。

8.6试块制作

8.6.1混凝土试块:

直线塔要求五基做一组,转角塔(含直线转角塔)、耐张塔基础一基一组。

8.6.2试块必须同基础在同等条件下制作和养护,编号应明确表示桩位号、塔腿号、制作日期、制作人、混凝土标号。

试块应在22天内回收并送达项目部技术组。

由项目部技术组统一送至公司检验室进行压力实验。

8.7、质量控制卡、浇制申请书(命令书)、混凝土施工日志、施工记录

各施工队队长督促技术人员及时收集施工原始数据,及时、准确填写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

工程基础施工采用“转角杆塔分坑测量监督控制卡”、“混凝土浇制各岗位监督控制卡”、“基础浇制日志”、“基础拆模监督控制卡”。

9模板拆除

9.1、模板拆除条件

模板拆除时应使混凝土达到必要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准。

具体要求如下:

9.1.1、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到12小时以上,强度等级达到1.2MPa,混凝土不掉角时开始拆除模板。

9.1.2、拆模时,实行拆模申请制度,由模板工长填写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向监理报验后方可拆模。

9.2、拆除顺序

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原则。

10、成品保护具体措施

10.1、现场设置专职成品保护人员,进行24小时全天侯监护。

10.2、定位桩、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碰撞,用混凝土浇筑保护并。

10.3、钢筋绑扎完后及时搭设钢筋马镫,铺设脚手板作为人行走道。

严禁踩踏成品钢筋、碰动预埋件。

10.4、加工成型的钢筋按指定地点分规格堆放,挂牌标识,底部垫好垫木。

10.5、浇灌混凝土要保证钢筋和垫块位置正确,设专人看筋,防止移动,

10.6、地脚螺栓外露部分涂黄油,并用塑料布包裹起来保护。

11基础施工特殊要求

基础施工应遵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和线路工程建设部、监理的有关文件。

11.1基础施工中必须重视塔基及附近的环境保护,施工完毕后应恢复原地貌。

位于山地的杆塔基础在基坑开挖中,严禁破坏基坑附近原状岩土整体特性。

11.2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塔位,施工时与设计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联系,确保施工质量。

11.3每个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并且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基坑内不得有水。

11.4转角杆塔压基础预高后,其主柱顶面应抹成斜面,此斜面在铁塔四个基础主柱顶面中心连线形成的斜面中。

如下图所示h—基础预偏高

h

拉压

11.5转角塔基础平面布置图,仅表示拉、压基础位于转角的外侧或内侧的相对位置,不代表具体塔位的实际转角方向,基础分坑时务必注意核对。

11.6终端塔基础施工时应注意转角内侧及线路侧均为压基础。

11.7基础回填土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00~300mm,并且回填土应高出地面300mm作为防沉层。

基础为岩石基础时,回填时应按石、土比3:

1的比例进行回填。

1)

 

第三章混凝土浇制过程控制

1.模板安装

1.1本工程自立塔基础台阶较多,支模时应采取钢管搭设承托架固定模板,找正好的模板各台阶及立柱应用顶木支撑牢固。

1.2每基基础模板安装完毕,经项目部和现场监理核实无误后,由项目部下发浇制命令后方可进行浇制工作。

1.3安装好的模板各部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其质量标准为:

①.立柱和底座模板的内尺寸:

-0.8%;

②.底座模板的内尺寸:

-0.8%;

③.立柱模板倾斜为柱高的0.8%;

④.主柱模板在底座上的位移:

8mm;

⑤.基础根开及对角线±0.16%;

⑥.整基基础扭转8′;

⑦.模板顶面间操平印记间的相对高差5mm

⑧.保护层允许误差为:

-5;

2.浇制前的准备工作

2.1做好支模找正与基础浇制的工序交接工作。

移交现场工器具及材料,并做好记录。

2.2浇制负责人对现场进行布置,修复上料通道,支设搅拌机。

2.3浇制负责人对材料进行核实,将配合比落实到各岗位把关人员。

2.4浇制负责人落实混凝土塌落度、试块制作。

2.5浇制负责人落实机械设备完好状况,以及备用机械情况,检查混凝土榴桶情况及安置情况。

2.6清理坑内浮土,对模板支垫的牢固情况作最后检查。

3.砼浇拌

本工程采用机械搅拌方法,机械搅拌的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按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5.4.4的有关规定执行。

4.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机械振捣。

要求混凝土入模高度300mm左右振捣一次。

振捣时采用“快插慢拔”方式。

5.混凝土入模

5.1对于底板较大的基础,下料时,应考虑不同角度、位置下料,不允许集中在一点下料,以免导致混凝土主、副料严重离析,影响浇制质量。

5.2浇制过程中,应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对于粒径较大的石子杂物随时剔除。

在立柱底部与底板结合处,为防止基础“烂脖子现象”。

对该部位用水泥袋内装泥土进行围护,或其他方法以防跑浆。

5.3基础浇制完毕后,应对基础顶面、底板上平面做好收面工作。

要求工艺美观。

6.拆模

拆模时,应提前通知监理代表现场检验认可,验收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回填。

拆模后,应立即复核测量施工记录及原始数据,并对基础顶面作细致收面处理,要求平整、光滑、美观。

对地脚螺栓丝扣部分要求将表层砼打扫干净,涂黄油,缠绕绑扎牛皮纸保护起来。

7.基础养护及回填土

7.1混凝土基础养护

浇筑完毕,气温低于5℃时,应在基础上覆盖帐篷或彩条布,拆除后采用塑料布将敞露的砼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且应经常淋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8.2基础坑回填

7.2..1施工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基础回填后,尽快恢复自然地貌,至少应当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塔基积水。

7.2.2土坑:

清除树根杂草,每填入300毫米夯实坎,土中可掺碎石。

7.2.3水坑:

排除坑内积水,就近取土回填,每填入300毫米夯实一次。

7.2.4基础回填土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00~300mm,并且回填土应高出地面300mm作为防沉层。

施工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基础回填后,尽快恢复自然地貌,至少应当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塔基积水。

8.基础工程质量标准(各技术数据不超过以下要求)

8.1地脚螺栓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不超过设计尺寸的2mm。

8.2地脚螺栓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不超过±2‰。

8.3地脚螺栓倾斜不超过0.8%。

8.4基础顶面间相对高差不超过4mm。

8.5整基基础扭转不超过8′

8.6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不超过30mm。

8.7地脚螺栓露出基础表面高度不超过:

+8mm,-4mm。

8.8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不超过8mm。

第四章基础施工安全措施

1.土石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

1.2.现场施工人员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明确现场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

1.3.坑深超过1.5m时坑下作业人员应使用爬梯上下。

1.4.现场负责人应注意坑壁的稳定性,根据土质适当放大边坡,并清除坑口附近的危土及石块。

1.5.在坑边工作或行走时,注意落脚处可靠性,防止人员坠入坑内。

1.6.坑内、坑外同时作业时,坑外必须设专人对坑内作业监护,坑外作业人员不得向坑内抛掷材料和工器具。

1.7.坑口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1.8.岩石基础开凿时,必须设立一名安全监护人,操作风钻人员必须佩带防尘面罩和劳动保护用品,防止机械伤人,防止岩石坍塌伤人。

1.9人工开挖基坑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浮土及大土块,向外抛扔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2.基础浇制安全技术措施

2.1.大件材料和机具的搬运和移动,应有统一指挥协调。

防止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坏。

2.2.搅拌机的安置应牢固可靠,保持与坑边的安全距离。

2.3.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方准使用。

发电机外壳、配电相、搅拌机等带电设备必须接地可靠(25mm2的铜线,与L45*4的接地角钢连接牢固。

2.4.发电机与搅拌机的接线应有专人负责,防止漏电伤人。

2.5使用电动振捣器时,电源橡皮线应绝缘良好,振捣器运转过热或暂停使用时应切断电源。

2.6.模板应支撑牢固,高出坑口的立柱模板应根据其高度或用斜支撑或搭设支架,使其不致倾覆或晃动。

2.7.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安装后应使支架受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并且可靠接地。

2.8.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2.9.混凝土的搅拌平台必须搭设牢固,竹夹板不得悬空摆设。

2.10.运送材料的手推车便道应平整,且无急转弯。

2.11.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到料平台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

2.12.模板应支撑牢固可靠,高出坑口的部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根据其高度或用斜支撑或搭设支架,使其不致倾覆或晃动。

2.13.用人力拉动绳索起吊模板时,绳尾部应绑扎牢固,,防止绳索松动模板滑脱伤人。

3、交通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1所有车辆每天出车前,司机必须对所驾驶的车辆(包括手扶拖拉机等运输机械,下同)进行主要项目的检查,不开带病车。

3.2驾驶员应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饱满充沛的精神状态,晚上没有任务的情况下,驾驶员应早休息早起床、晚上不得酗酒。

3.3车辆在主干公路上行驶时,由于车流量大,人口密集,路况复杂,司机一定要小心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