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807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docx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

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师子、喷壶

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

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

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1•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围。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

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

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表。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2•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

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

通常应进行现场夯(压)实试验确定。

常用夯(压)实工具机械每层最大铺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参数参考数值见表。

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

厚度

(mm)

每层压实

遍数(遍)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

(mm)

每层压实

遍数(遍)

平碾(8〜12t)

200〜300

6〜8

振动压路机

(2t,

振动力

98kN)

120〜

150

10

羊足碾(5〜

16t)

200〜350

8〜16

推土机

200〜

300

6〜8

蛙式打夯机

(200kg)

200〜250

3〜4

拖拉机

200〜

300

8〜16

振动碾(8〜

15t)

60〜130

6〜8

人工打夯

不大于

200

3〜4

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

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加以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表采用。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

土的种类

填方咼度(m)

边坡坡度

1

粘土类土、黄土、类黄土

6

1:

1.50

2

粉质粘土、混灰岩土

6〜7

1:

1.50

3

在砂和粗砂

10

1:

1.50

4

黄土或类黄土

6〜9

1:

1.50

5

砾石和碎石土

10〜12

1:

1.50

6

易风化的岩土

12

1:

1.50

(1)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

(压)实。

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

在水田、沟渠

或地塘土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压实后再行填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形,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

每层碾迹重叠应达到0.5〜1.0m。

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4.在地形起伏之处填土,应做好接槎,修筑1:

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可取50cm,宽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成大于1:

1.5的斜坡。

接缝部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要部位。

5•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闰,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用蛀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

基坑(槽)回填应

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回填高差不可相差太多,以免将墙挤歪。

较长的管沟墙,应采取部加支撑的措施。

回填管沟时,应用人工先在管道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填至管顶0.5m以上,方可采用打夯机

夯实。

6•采用推土机填土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高临下,不分层次和一次推填的方法。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距离为宜,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7•采用铲运机大面积铺填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

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0—500n皿;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次尽量采取横向或一次采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

8.大面积回填宜用机械碾压,在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避免碾轮下陷;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

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9.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其位移。

10.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

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边坡、边角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碾压墙、柱、基础处填方,压

路机与之距离不应小于0.5m。

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11.用羊足碾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心。

每次碾压应有15—20cm重叠,同时应随时清除粘着于羊足之间的土料。

为提高上部土

层密实度,羊足碾压过后,宜再辅以拖式平碾或压路机压平。

12.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其移动均须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压。

13.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已填好的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14.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

从运土、铺填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

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施工

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造成边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坏。

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

15.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排除积水,挖出冰块和淤泥。

对室基坑(槽)和管沟及室外管沟底至顶0.5m围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的肥粘土作土料。

对一般沟槽部位的回填土,冻土块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cm,并应均匀分布。

填方宜连续进行,逐层压实,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

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平均气温在一5C以下时,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一25%,逐层夯压实;冬期填方高度应增加1.5%一3.0%的预留下陷量。

五、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

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t/m3,

且不应集中

(二)允许偏差项目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场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项

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

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允许偏差

(mm)

<

[阅

>

读全

(53

6)|

回复

(3)

I

引用

通告

(1)

I

验方法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

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

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辑]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

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

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咼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

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1.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疋否在控制围。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各种压实机具的压

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

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

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表。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变动围

最优

最大干密

含水

量(%)

(t/m3)

(重

量比)

1

8〜12

1.80〜

1.88

2

19〜

23

1.58〜

1.70

变动围

最优

最大干密

含水

量(%)

(t/m3)

(重

量比)

3

12〜

1.85〜

15

1.95

4

16〜

1.61〜

22

1.80

2•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

 

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

通常应进行现场夯(压)实试验确定。

常用夯(压)实工具机械每层最大铺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

(压)实遍参数参考数值见表。

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每层铺

土厚度

(mm

每层

压实遍数

(遍)

压实

机具

每层铺

土厚度

(mm

每层

压实

遍数

(遍)

平碾(8〜

12t)

200〜

300

6〜8

振动

压路

(2t,

振动

98kN)

120〜

150

10

羊足碾

(5〜

16t)

200〜

350

8〜

16

推机

200〜

300

6〜8

蛙式打夯

(200kg

200〜

250

3〜4

拖拉

200〜

300

8〜

16

振动碾

(8〜

15t)

60〜

130

6〜8

人工

打夯

不大于

200

3〜4

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疋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疋。

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咼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

设计中加以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表采用。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

土的种类

填方咼度(m)

边坡坡度

1

2

3

4

5

粘土类土、黄土、

类黄土

粉质粘土、混灰岩

在砂和粗砂

黄土或类黄土

6

6〜7

10

6〜9

10〜12

1:

1.50

1:

1.50

1:

1.50

1:

1.50

1:

1.50

6

砾石和碎石土

易风化的岩土

12

1:

1.50

(1)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压)实。

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

在水田、沟渠或地塘土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压实后再行填土。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阶梯形,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接缝距离不小于1.0m。

每层碾迹重叠应达到0.5〜1.0m。

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夯实。

4.在地形起伏之处填土,应做好接槎,修筑1:

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可取50cm,宽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成大于1:

1.5的斜坡。

接缝部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要部位。

5.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闰,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

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用蛀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回填咼差不可相差太多,以免将墙挤歪。

较长的管沟墙,应采取部加支撑的措施。

回填管沟时,应用人工先在管道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填至管顶0.5m以上,方可米用打夯机夯实。

6•采用推土机填土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高临下,不分层次和一次推填的方法。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米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距离为宜,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7•米用铲运机大面积铺填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

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0—500n皿;每层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时将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次尽量采取横向或一次采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

8•大面积回填宜用机械碾压,在碾压之前宜先用轻

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

避免碾轮下陷;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

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9•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将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其位移。

10•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

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边坡、边角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碾压墙、柱、基础处填方,压路机与之距离不应小于0.5m。

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11•用羊足碾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心。

每次碾压应有15—20cm重叠,同时应随时清除粘着于羊足之间的土料。

为提高上部土层密实度,羊足碾压过后,宜再辅以拖式平碾或压路机压平。

12.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其移动均须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压。

13.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已填好的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

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14•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

从运土、铺填到压实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

雨前应压完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排水。

施工

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造成边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坏。

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

15.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排除积水,挖出冰块和淤泥。

对室基坑(槽)和管沟及室外管沟底至顶0.5m围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的肥粘土作土料。

对一般沟槽部位的回填土,冻土块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cm,并应均匀分布。

填方宜连续进行,逐层压实,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

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平均气温在一5C以下时,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一25%,逐层夯压实;冬期填方高度应增加1.5%—3.0%的预留下陷量。

五、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一)允许偏差项目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