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82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感染知识竞赛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10、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A)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1、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C)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D毁形后卖掉

1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1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5、以下(C)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煮沸B高压蒸气C优氯净D紫外线

16、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B):

  

A冠状病毒B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C猪链球菌D一种甲型H1N1病毒

1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A)

A专用车B救护车C面包车D大卡车

18、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朊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D)

A134℃~138℃8minB134℃~138℃18min

C134℃~138℃38minD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h,再121℃60min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鼠疫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炭疽中的肺炭疽D霍乱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

A医源性传播B性接触传播C母婴垂直传播D经媒介生物传播E一般接触传播

3、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AD)

A肠道病毒71型(EV71)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

C肠道病毒78型(EV78)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E肠道病毒171型(EV171)

4、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CDE)

A75%酒精B植物消毒剂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D过氧乙酸E碘酒

5、下列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消毒的消毒剂有(ACE)

A碘伏B醋酸氯已定C漂白粉D苯扎氯铵E过氧乙酸

6、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CD)。

A传染源 

B自然环境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E社会环境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ABCDE)

A隔离B控制传播C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

D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E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8、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即可通过以下途径等造成传播。

(ABCDE)

A粪-口B飞沫、咳嗽、打喷嚏等C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

D被污染的手及物品E以上都对

9、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AB)

A隐性感染者B患者C动物D食物E水

10、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E早转运

三、判断题

1、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2、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3、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4、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5、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7、保护性隔离措施:

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8、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

9、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

10、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11、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1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四、简答题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

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新发现的传染病包括哪些?

答:

(1)过去早已存在的疾病,但当时未认识是传染病,现今才确定为传染病。

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淋巴瘤由幽门螺杆菌引起。

(2)早已知道为传染病,当时未发现其病原体,近年由于诊断技术提高发现其相应病原体。

如丙肝、戊肝、流行性出热血。

(3)过去确实不存在、新近才出现的如艾滋病(AIDS)

(4)已知传染病的病原体,由于变异出现新症状或症状加重及病原学诊断发生变化,如霍乱弧菌O139、SARS、禽流感。

2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1、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BCD)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C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D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E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CD)

A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B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E以上都对

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不必须戴双层手套。

2、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

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射 

2、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

A门诊、急诊病人 

B陪护人员C医务人员 

D住院病人 

3、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A尿频B尿急C尿痛D胸痛

1、医院感染是指(ABCD)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E不必特殊处理

3、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ABCDE)

A年龄B性别C科室D感染日期E感染部位

4、感染日期:

是指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验阳性的标本的送检日期,用以计算:

(ABC)

A入院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B手术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C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D感染发生的经过E感染发生的原因

5、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ABC)

A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咳嗽、心悸、咳痰

E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三、判断题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2、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3、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

4、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

1、何谓医院感染?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清洗用的多酶洗液应多长时间更换(C)

A2hB1hC每清洗1条内镜后D一周

2、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不少于多少(D)

A30分钟B15分钟C1小时D10小时

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多少分钟(C)

A30分钟B15分钟C45分钟D20分钟

4、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时,应延长消毒时间至多少分钟(D)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

5、灭菌后活检钳应多长时间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B)

A每季度B每月C每天D每周

1、下列哪些内镜应该在手术室的条件下检查(BCDE)

A气管镜B腹腔镜C膀胱镜D关节镜E胆道镜

2、下列哪些内镜必须灭菌(ACD)

A腹腔镜B气管镜C膀胱镜D关节镜E喉镜

3、下列哪些内镜可以采用高水平消毒(ACDE)

A肠镜B脑室镜C直肠镜D支气管镜E胃镜

4、下列哪些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ABCD)

A细胞刷B切开刀C导丝D碎石器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哪些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ABCD)

A活检钳B造影导管C异物钳D网篮E以上都不是

1、胃镜和肠镜的清洗消毒可以在同一清洗设备内清洗。

2、活检钳、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

(∨)

3、每日内镜诊疗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4、硬式内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可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5、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

6、非全浸式的内镜的操作部用后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酒精擦拭消毒。

简述内镜检查中达到灭菌要求的内镜有哪些?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有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5、血液透析试题

1、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复查1次。

A月B季度C半年D年

2、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A)

A不得重复使用B可以重复使用

C部分贵重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D应进行可回收利用

3、血液透析器复用:

(D)

A可用于不同的患者B经彻底消毒可用于不同的患者C无使用次数限制D只能用于同一患者

4、血液净化室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菌落应。

A<10cfu/m3B<200cfu/m3C<500cfu/m3D无数个cfu/m3

5、血液净化室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B)

A200mg/LB500mg/LC1000mg/LD1500mg/L

6、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A1B2C3D4

7、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A500,200B500,250C1000,500D1500,500

8、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

A每月B每季C每6月D每年

9、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首选:

A左侧颈内静脉B右侧颈内静脉C颈外静脉D股静脉

二、多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要求:

A布局合理B分区明确C标识清楚D功能流程合理E洁污区域分开

2、每次透析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包括:

A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B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

C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

D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E以上都不是

3、清洗后的血液透析器必须处理,防止污染。

血液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必须达到什么状态?

(CD)

A清洁B消毒C高水平消毒D无菌E冲洗

4、下列哪种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AB)

A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B由其它中心转入的C连续透析时间超过1个月的

D连续透析超过3个月的E以上都不是

5、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

A帽子B手套C围裙D面罩E护目镜

6、腹膜透析液是腹膜透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理想腹膜透析液的要求?

A无致热原B无内毒素C无致敏性D无细菌E以上都不是

7、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最常见病原微生物为:

(CDE)

A真菌B分支杆菌C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D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8、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如出现哪些症状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则可诊断。

A透出液浑浊伴或不伴腹痛B透出液常规WBC>100/μl

C病原微生物阳性D透出液常规多核细胞>50%E以上都不是

9、怀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时,应及时留取第一袋浑浊透出液送检,检测项目包括:

(ABC)

A细胞计数和分类B革兰氏染色C病原学培养D血常规E尿常规

10、造成透析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A致热源进入血液B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C急性溶血D高温透析E以上都不是

11、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AB)

A隔离透析B转专科医院透析C增加透析频次D加强透析机的消毒E设置布幔

1、隔离透析治疗间应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3、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4、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5、腹膜透析置管医生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术消毒灭菌规范,但无需更换标准手术衣。

6、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7、透析机供水管路应保证管路通畅不逆流,并避免有死水区存在。

8、对HBV、HCV阳性者的血透应与一般血液透析室分开或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做哪些消毒工作?

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2、动静脉内瘘的感染预防与处理?

⑴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

⑵在病原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初始经验治疗推荐采用广谱的万古霉素联合应用一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

初次自体内瘘感染治疗时间至少6周。

⑶极少数情况下瘘管感染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