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873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docx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

畜牧学课程复习提纲

1.论述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两大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就其广义来税,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就其狭义来税,是指种植业而言。

种植业和畜牧业又是农业内部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促进的。

种植业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粮食作物的增产为畜牧业提供了按多的饲料,没有种植业的发展,就没有畜牧业的发展。

而畜牧业的发展,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动力、肥料和资金,这样又会促进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要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必须实行农牧并举,以农养牧,以牧促农。

畜牧业不仅在农业小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民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都分的各生产部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此例关系c只有畜牧业同其他各业一样,高速度地、按比例地发展,才能使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协荫,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以促进国家的社全主义建设,保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我国形成了哪几类畜牧生产区域?

各有何特点?

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并向南北两侧逐步扩散的生猪生产带,以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为主的肉牛生产带,以西北牧区及中原和西南地区为主的羊肉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肉禽生产带和以中原省份为主的蛋禽生产带,以及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业优势生产带。

草业生产建设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5年,全国已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0多亿亩,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有效调动了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牧区和半牧区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变,2000多万头牲畜从天然草原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

一些地方积极引导草业产业化经营,年加工干草产品200多万吨,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试述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

现代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国未来每年新增人口约670万,农村人口城镇化数量约1200万,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刚性增长,将进一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我国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素质大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显着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良好基础。

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兽医防疫队伍素质不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兽医系统培训平台和执业兽医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履行《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任务。

随着畜牧业加快发展,饲料粮需求速度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饲料资源紧缺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人草畜矛盾突出,2010年重点草原牲畜超载率为30%,草原畜牧业生产力不断下降。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生产方式仍然落后、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

4.试论述现代畜牧生产的显著特点及基本特征。

5.现代畜牧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要点内容是什么?

6.名词概念:

家畜、畜牧生产、畜牧业现代化。

7简述饲料与畜体的组成差异。

8.简述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特点。

9.饲料中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10.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中有何作用?

对反刍动物的营养有何特点?

11.简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对畜禽的营养生理功能。

12.简述矿物质、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性。

13.简述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互补之作用。

14.简述研究维持需要的意义。

15.说明饲养标准的概念及作用。

16.名词解释

CP:

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

EE:

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CF: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NFE:

VFA、

NPN、

RDP、

UDP、

EAA、

NEAA、

LEAA、

EFA、

GE、

DE、

ME、

NE、

NND、

RND、

消化:

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肌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吸收:

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生物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动物代谢过程中向体外排泄氨、尿酸、尿素以及其他各种有机氮化合物。

另外,动物分泌物和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也释放氨。

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01%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

是构成有机体的必备元素。

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简称“需要”。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维持需要。

17.计算题

有一牛群分为2组,2组牛平均体重为500㎏,其中A组牛一个泌乳期平均泌乳5000㎏,平均耗料4000㎏,B组牛一个泌乳期平均泌乳4400㎏,平均耗料3800㎏,计算该牛群的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需多少饲料?

18.名词:

饲料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青贮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微量矿物质饲料,配合饲料,日粮,饲粮,饲料配方,蛋白质生物价;饲料报酬;饲料效率。

19.试述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及营养作用。

饲料添加剂的种类繁多,目前我国饲料添加剂的通常分类,是按饲料添加剂的性质与作用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营养物质添加剂、健康生长促进剂、饲料贮存添加剂、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等4大类。

1、营养物质添加剂:

它是根据动物营养标准,补充粮食饲料中缺少和不足的营养物质部分,可以提高饲料效益。

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工业饲料蛋白。

2、健康生长添加剂健康生长添加剂是指可以预防动物常风病,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物质。

主要包括抗生素、生菌剂、酶制剂、抗菌药物、驱虫药物、中草药等。

3、饲料贮存添加剂:

饲料贮存添加剂是指可以延长饲料贮存期或使饲料不变质,本身不起生物效应的物质。

主要包括抗氧化剂、防霉剂、抗结块剂、青贮和粗饲料调制剂等。

4、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

20.配合饲料有何优点?

如何分类?

各有何特点?

优点 ①饲料营养价值高,所含营养成分比较全面;②充分利用饲料资源;③减少疾病;④配合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不仅适口性好,利于鱼类摄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⑤有利于饲料的运输和贮存,使用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分类特点

(1)按营养成分划分

全价配合饲料:

能满足畜禽所需全部营养的配合饲料,可不再添加期货饲料而直接饲喂。

浓缩饲料:

是去掉能量饲料后的配合饲料,不能直接饲喂,应按一定比例与用户的能量饲料搭配后才能饲喂。

 

添加剂予混料:

是由一种或多种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与某种载体或稀释剂按配方要求比例均匀配合的混合料。

精料补充料:

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组成,用于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

          2)按饲喂对象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划分

鸡配合饲料:

雏鸡、青年鸡、蛋鸡、种鸡、肉仔鸡配合饲料。

猪配合饲料:

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配合饲料。

牛精料补充料;

羊精料补充料;

其他畜禽配合饲料

(3)按配方饲料物理性状划分。

粉状配合饲料;

颗粒状配合饲料;

破碎状配合饲料;

膨化浮性配合饲料;

其他(液体饲料、块状饲料、压扁饲料等)

21.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有哪些?

(一)营养性原则:

必须按相应的营养需要,首先保证能量、蛋白质及限制氨基酸、钙、有效磷、地区性缺乏的微量元素与重要维生素的供给量,根据当地饲养水平的高低、家禽品种的优劣和季节等条件的变化,对选用的饲养标准作10%右的增减调整,最后确定实用的营养需要。

(二)科学性原则 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的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一般按动物的膘情或季节等条件的变化,对饲养标准可作适当的调整。

(三)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 经济性即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很大比重(约70%),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往往会付出成本上的代价。

喂给高效饲料时,得考虑畜禽的生产成本是否为最低或收益是否为最大。

(四)可行性原则 即生产上的可行性。

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格及数量上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配套。

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应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五)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感观指标、卫生指标、包装等。

尤其违禁药物及对动物和人体有害物质的使用或含量应强制性遵照国家规定。

有的规定不太合理或落后于科学,虽可以利用合理渠道与方法超越限制,但在一些关键性的强制性指标上必须注意执行,因产品要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

企业标准应通过合法途径注册并遵照执行。

 (六)逐级预混原则 为了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饲料中的均匀度,原则上讲,凡是在成品中的用量少于1%的原料,均首先进行预混合处理。

如预混料中的硒,就必须先预混。

否则混合不均匀就可能会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不良,整齐度差,饲料转化率低,甚至造成动物死亡。

22.简述制作青贮饲料的基本原理。

青贮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青贮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而以乳酸菌为主,所以青贮的关键在于乳酸发酵的程度。

正常青贮时,各类乳酸菌在含有适量水分、碳水化合物以及缺氧环境下,快速繁殖,可生成大量乳酸,少量醋酸、丙酸、琥珀酸等。

乳酸的大量形成,一方面为乳酸菌本身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促使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繁殖的其它微生物,如腐败酸菌、酪酸菌等死亡。

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酸度值下降到4.2以下,乳酸菌自身亦受到抑制而停止活动,此时青贮发酵完成,乳酸含量可达青贮饲料重的1%~2%。

23.生殖激素对母畜发情周期是如何调节?

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调节机理。

.下丘脑的神经核团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2.通过门脉循环传至垂体前叶促进FSH、LH分泌。

3.FSH、LH协同使卵泡生长、且卵泡内膜分泌E激素。

4.E分泌量增加,并在少量P协同下,使母畜表现发情。

5.E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正、负反馈作用。

  正反馈作用于视交叉,刺激促性腺激素的排卵前释放

  负反馈作用于弓状核、腹中核和正中降起,以降低促性腺激素的释放

6.在黄体期,P浓度较高,对下丘脑和垂体呈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故卵泡不再发育,因此也就不表现发情。

7.PRL(LTH)和催产素能促进乳房发育和排卵。

8.E和P的协同作用使乳腺管和乳腺泡系统发育。

24.GnRH、FSH、LH、PMSG、HCG,♀H,孕H、PG2α在家畜繁殖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5.人工授精有何意义?

其主要技术程序有哪些?

26.胚胎移植的概念、意义和技术程序各是什么?

27.发情控制、排卵控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各是什么?

28.名词解释:

激素、生殖激素、发情、发情周期、受精、妊娠、分娩、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诱发分娩、细胞核移植。

29.试论述生命的连续性是怎样实现的(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答:

在有性繁殖的生物中雌雄配子是传种接代的唯一桥梁,减数分裂就是产生这一桥梁的重要过程。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经过减数分裂才能产生只有一组染色体的性细胞配子。

▪精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形成合子2n如果没有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减半的配子,其合子就不会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合子是新生命的开始,它又恢复到亲本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保证了同种生物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有丝分裂是减数分裂的基础,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产物,有丝分裂也依赖于减数分裂,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保证了生物的世代连续性。

因此减数分裂是实现生命连续性的保证

30.图示并说明引入杂交。

答:

是指在保留原有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优良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外血,以克服原有品种某些缺点的杂交育种或畜群改良方法。

它是用引入品种公畜与原有品种母畜杂交一次,然后从杂种后代中选出理想的公母畜,分别再与原有品种的母畜和公畜回交,回交1~2代,选择含外血1/4~1/8的理想型杂种,横交固定,自群繁育的方法。

31.举例说明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及各环节的具体操作

答:

如布尔山羊是一良种山羊,若要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后代,可通过胚胎移植来实现。

布尔山羊做供体,奶山羊做受体,将布尔山羊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和它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一般母山羊体内使其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过程。

技术程序

1供受体羊选择:

成年健康、生产性能高,繁殖机能正常,营养良好,发育正常,年龄适中,品种特征明显,遗传性稳定等(2分)

2供受体羊同期发情处理:

用孕H或PG2α对供受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3供体羊超数排卵:

在布尔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期(9~13d)注射促性腺激素FSH或PMSG结合前列腺素PGF2α达到超排目的。

4供体羊发情鉴定和输精:

确定供体羊发情后8~12h第一次输精,间隔8~12h第二次输精,输精量为正常人工授精量的2倍。

胚胎的采集:

利用冲卵液将胚胎由生殖道冲出并收集在器皿中胚胎鉴定:

在解剖镜下从形态上鉴定胚胎的质量。

5胚胎的移植:

用手术法将将胚胎植入到受体母羊子宫内。

32.约克夏猪与金华猪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试计算窝产子数和断奶窝重的杂种优势率。

约克夏猪与金华猪杂交试验结果表

组别

头数

窝产仔数(个)

断奶窝重(㎏)

约克夏猪×约克夏猪

17

8.20

122.50

金华猪×金华猪

17

10.41

106.75

约克夏猪×金华猪

12

10.0

129.00

解:

根据公式H%=(F1-P)∕P×100%

窝产仔数的H%=[10.0-½(8.20+10.41)]/½(8.20+10.41)×100%=0.695/9.305×100%=7.50%

断奶窝重的H%=[129.00-½(122.50+106.75)]/½(122.50+106.75)×100%=14.375/114.625×100%=12.54%

答:

窝产仔数的杂种优势率为7.50%;

断奶窝重的杂种优势率为12.54%

33.简述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杂交亲本的选择。

答:

杂交亲本应按照父本和母本分别选择,两者的选择标准不同,要求也不相同。

1)父本的选择

①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作父本。

②选择与杂种所要求类型相同的品种作父本。

③一般应选外来品种作父本。

2)母本的选择

①应选择在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

②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

③在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母本的体格不一定要求太大,体格大耗料多。

34.试论述生殖激素对雌雄动物生殖活动的周期性调控。

母畜发情周期实质上就是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交替循环,而卵泡的生长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是受神经激素的调节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条件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起作用的,刺激丘脑下部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FSH和少量的促黄体素LH,促进卵泡生长并分泌雌激素。

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加速了卵泡的生长,LH不断增加,排卵前达LH峰,引起卵泡破裂排卵,出现发情的外部表现,排卵后形成黄体。

黄体分泌孕酮,当孕酮分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有负反馈作用,它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以致卵泡不再发育,母畜也就不会发情,处于间情期。

经过一定时期子宫内膜产生PGF2α,破坏黄体组织,使黄体逐渐退化萎缩,孕酮分泌量就急剧下降。

孕酮水平的降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开始减退,随着黄体的完全退化,垂体不再受孕酮的抑制,又开始分泌大量的FSH,于是又刺激卵泡开始发育,雌激素分泌量大增,于是母畜又再发情。

正常的发情周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35.简述乳用牛、肉羊牛、种公牛的体型外貌特征?

36.简述猪的生物学特性。

37.幼猪培育的关键是什么?

38.肉羊育肥方式有几种?

断乳羔羊肥育和成年羊育肥各有何特点?

39.产蛋鸡的环境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40.分析环境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41.简述动物生长发育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