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90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5套新版教材

08、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

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

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

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

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

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

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

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

(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

依(依靠)(依然)

尽(尽头)(尽力)

欲(欲望)(欲念)

穷(贫穷)(穷人)

层(云层)(层次)

瀑(瀑布)(飞瀑)

布(一匹布)(瀑布)

炉(火炉)(炉子)

烟(烟雾)(烟气)

遥(遥远)(遥望)

川(山川)(四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

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

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

谁来读?

“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

三个字了。

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

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

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千:

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

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

(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

白日指么?

(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

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

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

(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

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

这句话谁能读好?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

)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

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

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

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

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

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

(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

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

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引:

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

示“更”。

(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

诗人想:

要想——,就必须要——。

(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

让生试说。

(登高才能望远)

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

站得高,看得远。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

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

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

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

在教学“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

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

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我通过这样的教学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从而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

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5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

生:

高兴。

  师:

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

生:

我会朗诵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

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

(朗诵古诗)

  师:

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

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间评:

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

(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

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

尽(出示“尽”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

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

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生:

(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

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

生:

(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间评:

问题来源于学生,答案也应充分相信学生。

如果回答不准确,老师再启发引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学能力和习惯。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

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间评:

采用学生互相评议的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向朗诵有感情、节奏准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习,并且在音乐、图画的渲染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

(放录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

小组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

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间评:

充分给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学习、自由呼吸的学习空间,创设音乐、图画、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围,激发学生以各种方式表情达意。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

(屏幕展示动

  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

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

生:

(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

(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

(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

生:

(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

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涌诗文。

情感目标: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词卡。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我们学习了许多首古诗,谁会背涌?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指名拼读“鹳”。

3.解题

“登”是登上的意思。

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

在山西省永济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投影出示课文内容。

3.范读。

4.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学生自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指名读

正音,指名读,齐读

指名读诗

三、理解诗句

1.学习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投影。

设置情境:

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1)指名读一、二两行。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傍晚)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

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投影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

(靠着连绵不断的群山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

(依)

 

指名回答(太阳、青山、黄河)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诗人还看到滔滔的黄河,奔腾咆哮着的水流向大海。

指名读,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学生练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

欲:

想要。

穷:

穷尽。

千里目:

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

再。

引读

 

(2)指名读三、四两行。

 

(4)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2.练说全诗的意思。

 

1.齐读课文

2.讨论。

认真看图思考。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1.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教师范读

 

2.背诵

 

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

指名试背

齐背

五、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

楼、依、尽、黄、层

1.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

2.师生共同分析字形。

3.看笔顺图,记忆“楼、依、尽、黄、层”的笔顺。

4.按笔顺描红。

5.《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八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

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开火车认读

练说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楼依尽黄层

“层”是“尸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楼、依:

左窄右宽

尽:

上下要匀称。

3.学生描红。

认读生字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

(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一()且一()

青一()公一()

3.扩词。

板书: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参考1)登鹳雀楼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

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

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

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出自己喜欢的。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

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另外,我面向全体。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

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

“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

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

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教学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觉得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

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把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

(教学反思参考2)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背的差不多,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就读不准。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背了就不用学了。

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们连长句子都读不好,怎么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没有底。

但是我这知道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

所幸一堂课下来倒有了新的启发。

1.交给孩子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登鹳雀楼》这四个字,我问他们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准备做什么?

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接着我又问:

“他登上鹳雀楼之后都看到了什么?

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以此学生意识到了新的学习阶段。

马上我又进入阅读。

2.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唱读。

当学生能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时,我就不失时机地问:

“站的高真的能看的远吗?

”好多同学说是的,也有的说不是,借此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

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此时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

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

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应该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应该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

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还没真正铺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