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15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docx

模板排架施工方案

模板排架工程施工案

1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相应较大,模板工程是主体结构施工中的主导施工线。

为确保主体钢筋砼结构施工速度,本工程组织足够的木工、分成多个作业组,对每个作业组采取定员、定作业部位、定任务、定质量标准实行分组包干,全面铺开施工。

2本工程所有模板,柱、梁、墙侧模18厚镜面模板体系、梁底全部采用60mm木板模。

板底模18厚镜面模板体系。

支撑系统全部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成排架。

3墙、柱、有梁板支模式同。

2.4模板制作、木模制作前应认真做好翻样工作,特别是楼梯部位,梁柱交接点部位的翻样。

翻样模板时必须先认真计算强度、刚度,做到既要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又要考虑构造简单、安拆便,做到定位、定点设计。

5支撑系统钢筋排架立杆间距梁≤500mm,板≤600mm,现浇楼板支模大楞≤300mm。

6柱模板安装前必须先在板面弹出柱边线位置,并在其根部设钢筋限位,以确保柱根部位置的正确。

立模时应先复核钢管排架、底模横楞的标高是否正确。

当梁跨度>4mm时应起拱。

梁、柱模板平面接差时,柱模应支设到底梁模板头坚向同柱模接平。

7模板支设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要注意外围模板,柱模,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当模板安装完毕后,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各部位构件尺寸、支撑系统进行合格检查,浇灌砼过程中安排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期工长“看模”,发现问题时及进报告施工技术组。

8预埋管线、套管、预留洞、预埋件在合模时或砼浇灌前应预先固定反复校核,不得遗漏。

9模板拆除:

9.1柱模板的拆除,视气候情况,一般48小时以后能拆除。

梁底模板的拆除,要满足如下条件,梁跨在≤8米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75%;>8米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悬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能拆除。

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报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后再进行拆除。

9.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随全部计算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10模板工程安装工序流程图:

测量放线→柱钢筋绑扎→安装预埋及验收→柱、墙立模→复验合格→梁板支模→梁板钢筋绑扎→安装预埋及埋设波纹管→柱梁板砼浇捣。

11模板支设后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1.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11.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11.3接缝密,不易漏浆。

11.4节约材料,便于拆模。

11.5附楼模板和支撑系统计算书。

楼模板和支撑系统计算书

支撑面板采用1930mm×915mm×18mm的镜面胶合板,支撑小楞采用1φ48钢管,水平间距为300mm或采用50×100mm木,至楞也采用1φ48钢管,支柱采用φ48钢管,间距纵横均为0.5m。

1.支撑板(面板)计算:

(1)荷载计算

木胶合板自重:

1.2×12000×0.018=259N/m2

120mm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

1.2×25000×0.12=36000N/m2

施工荷载:

1.4×2500=3500N/m2

 

以上总计:

6759N/㎡

取1米为计算单元

q1=6759×1=6759N/m

q2=(6759-3500)×1=3259N/m

p=3500×1=3500N

(2)力计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

M1=q112/8=6459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2=q212/8+p1/4=3259×0.32/8=3500×0.32/4=299N/m

由于M2>M1故应用M2验算强度。

(1)强度验算:

W=bh2/6=1000×182/6=5.4×102

=M2/W=299×103/5.4×102=5.5N/mm2<f=12N/mm2

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1.荷载计算:

验算挠度应只用恒载的标准荷载其各项荷载值如下:

木胶合板自重:

12000×0.018=216N/mm2

10mm厚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

25000×0.1=2500N/mm2

以上总计:

2716N/mm2

取板宽1米:

q=1×2716=2716N/m=2.176N/mm

I=bh3/12=1000×/12=48.6×104

E=1.1×104

W=5q14/384EI=5×2.716×3004=(384×1.1×104×48.6×104)=0.054mm<300/400=0.75mm。

故挠度满足要求

1.支撑小楞计算:

 

小楞计算简图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2=q212/8=p1/4=1024×0.52/8+1050×0.5/4=340N/m

由于M2>M1故应用M2验算强度

(1)强度计算:

WX0=0.0982(d4-d14)/d=0.0982(4.84-4.14)/4.8=5.08cm3

M2/W=340×103/5.08×104=66.9N/mm2<f=215N/mm2

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应只采用用恒载的标准荷载,其各项荷载值如下:

木胶合板自重:

12000×0.018×0.3=65N/m

120mm厚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

25000×0.12×0.3=900N/m

以上总计:

853N/m=0.853N/m

IX0=0.0491(d4-d14)/d=0.0491(4.84-4.14)=12.18cm4

=2.06×105

W=5q14/384EI=5×0.853×5004/(384×2.06×105×12.18×104)

=0.29mm<500/400=1.25mm。

故挠度满足要求。

3.立楞计算:

(1)荷载计算:

P为小楞支座最大反力(当小楞为连续梁,连续梁端已含反力为0.6q1,中跨反力为0.5q1)

pppp

 

立楞计算简图

(2)力计算:

M=Pa+q12/8=1560×0.3+46×0.52/8=473N/m

(3)强度计算:

=M/W=473×103/5.08×103=93.1mm2<f=215N/mm2

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a.荷载计算:

胶合板自重:

12000×0.018×0.3×0.5×1.1=64N

120mm厚新浇钢筋砼自重:

25000×0.12×0.3×0.5×1.1=495N

W=pa/24EI×(312-4a2)

862×300/(24×2.06×105×12.18×104)×(3×5002-4×30002)

89mm<500/400=1.25mm。

故挠度满足要求。

钢管支柱计算:

采用φ48钢管,楼层高度为11米,在钢管支柱中间(高度为1.7米处)纵横向均匀有水平支撑,试验算其强度和稳定性:

1.荷载计算:

立楞传来:

P×11×1.1=1560×11×1.1=5148N

46×0.9×(0.6+0.5)46N

以上小计:

N=5194N

2.支柱计算长度:

L0=1.7m

3.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强度:

a=N/AcfnAcfn=3.14(482/4-412/4)=489mm2

a=5194/489=10.6N/mm2<[f]=205N/mm2

强度满足要求

稳定验算:

λ=I0/rr=√482/+412×1/4=15.7mm

λ1700/15.7=108<[λ]=200

查表得Ψ=0.53

N/ΨAcfn=5194/(0.53×489)=20N/mm2<[f]=205N/mm2

稳定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计算:

采用单扣件,最大支座反力为5194N(根据支柱荷重计算)

R<Rc取Rc=8500N(见施工手册P482)

5194N<8500N故单扣件符合要求。

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1围

本工案用于本工程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胶合板块:

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

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2.1.2定型钢角模:

阴角模150mm×150mm×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

2.1.3连接附件:

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

2.1.4支撑系统:

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

2.1.5脱模剂:

水质隔离剂。

2.1.6工具:

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设计:

2.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

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2.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边的关系。

2.2.1.4绘图与验算:

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

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2.2.1.5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

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2.2.3模板承垫底部,治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

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与找干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2.4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2.5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

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6预组拼装模板:

2.2.6.1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2.2.6.2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2.2.6.3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2.2.6.4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

并刷脱模剂,分规格fwyg放。

3施工工艺

3.1柱模板安装工艺:

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架子

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安装柱箍

 

 

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全面检查校正

群体固定

 

 

 

 

 

 

 

 

 

 

 

 

 

 

3.1.2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3.1.2回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连接。

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销铁插牢。

3.1.2.4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

用U形卡对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

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

以上述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

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

3.1.2.6将柱根模板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

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

第一片柱模就位

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

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群体柱模固定

 

 

 

 

 

 

 

 

 

 

 

 

 

 

 

 

 

 

 

 

 

 

 

 

 

 

 

 

 

 

3.1.4单片在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带一角模。

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都要用U形卡卡紧。

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卡紧。

设空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卡紧。

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

3.1.4.3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L形。

并用U形卡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

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桶型。

3.1.4.5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

并做支撑,同3.1.3.5。

3.1.4.6以上述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3.1.5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

吊装就位

安装支撑

全面质量检查

柱模群体固定

 

 

 

 

 

 

 

 

 

 

 

 

 

3.1.6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6.1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

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

3.1.6.2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

当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3.1.6.3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接槎通顺。

3.2墙模板安装工艺:

3.2.1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

安装门窗口模板

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

安装钢楞

 

 

调整模板平直

调整模板平直

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

安装钢楞调平直

 

 

安装穿墙螺栓

安装外钢楞

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

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

 

 

 

 

 

 

 

 

 

 

 

 

 

 

 

 

 

 

 

 

 

 

 

3.2.2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

3.2.2.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

3.2.2.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

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助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

3.2.2.3用同样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钢卡或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

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

3.2.2.4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3.2.3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

安装门窗口模板

一侧墙模吊装就位

安装斜撑

 

 

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

清扫墙杂物

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

安装斜撑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调整模板位置

紧固穿墙螺栓

斜撑固定

与相邻模板连接

 

 

 

 

 

 

 

 

 

 

 

 

 

 

 

 

 

 

 

 

 

 

 

 

3.2.4预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2.4.1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

3.2.4.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

3.2.4.3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

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清模杂物。

3.2.4.4以同样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

3.2.4.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密。

3.3梁模板安装工艺:

3.3.1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搭设梁模支架

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

安装梁底模板

 

 

梁底起拱

绑扎钢筋

安装侧梁模

安装另一侧梁模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2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施工要点:

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共复核。

3.3.2.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支柱一般采用双排(设计定),间距以60~100cm为宜。

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

支柱中间和下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

3.3.2.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上连接角模。

3.3.2.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粱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角模用U形卡连接。

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

当粱高超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或穿墙螺栓)加固。

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3.3.2.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

3.3.3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搭设梁模支架

预组拼模板检查

底模吊装就位安装

 

 

起拱

侧模安装

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

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

 

 

卡梁口卡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4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检查预组拼模板的尺寸、对角、平整度、钢楞的连接、吊点的位置及梁的轴线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架上,与支架连固并起拱。

分别吊装梁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

安装侧支撑固定,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将钢筋骨架吊装就位,或在梁模上绑扎入模就位。

卡上梁上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

其操作细节要点同单块就位安装工艺。

3.3.5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搭设梁模支架

梁模整体吊装就位

 

 

梁模与支架连固

复核梁模位置尺寸

侧模斜撑固定

上梁目口

 

 

 

 

 

 

 

 

 

 

 

 

 

 

 

 

3.3.6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

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

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

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

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

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

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

梁侧模用斜撑固定。

3.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3.4.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

安装横纵钢(木)楞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

 

 

 

 

铺设模板块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