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350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周第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识记字型。

  

2、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

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

还记得吗?

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

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  

2、师:

是呀,他就是──雷锋。

(板书:

雷锋叔叔)  3、师:

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

(板书:

你在哪里)。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字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来帮忙吧。

(自读课文)  

2、把字音读准了吗?

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

  3、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

比比,谁读得好。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谁愿意读一读课文?

(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

(渗透诗歌的小节划分)

三、再读课文  

1、师:

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

   

⑴ 雷锋叔叔到过那里?

   

⑵ 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

边想边做上记号。

    生再读课文。

  

2、学习小组交流答案。

  

3、班级交流:

    

板书:

长长的小溪 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 背着年迈的大娘  

4、师:

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

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

    班级交流。

  

5、师:

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读课文段落。

四、朗读交流  

1、请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当评委,做点评,说说哪里读得好?

人家是怎么读的?

  

2、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

  

3、听了同学的朗读,闭上眼睛做了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4、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

他还会到哪儿呢?

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

  

5、师:

儿歌后面的一位小姐姐提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指名读问题,交流答案。

    是的,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6、儿歌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

    交流背诵。

五、课堂小结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呢?

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六、布置作业  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的人做几件好事。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周第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在田字格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抄写一个词语“泥泞”。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认识雷锋叔叔,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并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现身边的“活雷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

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读课文,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在田字格里写好这几个生字。

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2、小组讨论,学写生字  

3、班级交流,注意:

   

⑴ “雷”和“需”的雨字头写法,要宽而扁。

   

⑵ 中间一行都是走之底的字,写好“迷”的“点”。

   ⑶ 师适时板书“需”和“迷”。

  

4、其余4个字由生自行观察,临摹。

三、讲评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把本课生字在仿影本上认真书写完成。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抱、冒背、踏

泥泞──足迹  荆棘──汗滴

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哪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

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周第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6、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胆推测和想象“千人糕”的含义。

 

4、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

今天,小熊过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给它过生日。

爸爸还给它买了千人糕,来给小熊庆祝生日。

咦,千人糕。

什么是千人糕呢?

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一起围着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

有的说:

“这就是千人糕呀?

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呀?

”有的说:

“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

真想尝尝。

”有的说:

“这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2、揭示课题:

6.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如果你还没有圈出生字,请你圈出生字。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新词。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想想:

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2、孩子们自读课文。

 

3、生字宝宝我来学。

 

(1)通过拼音学习生字。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

 (3)通过组词的方法学生字。

 

4、交流汇报。

 

A蔗、汁、售是翘舌音。

B菜、算是平舌音。

 C嘛是轻声。

 

D的、应是多音字。

 

 E劳是边音 

5、生字宝宝可淘气了,现在它们把帽子全脱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生字宝宝。

 

三、再读课文,理解生词。

 

1、生字宝宝非常淘气,它们又跑到词语中间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本课的15个词语。

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知道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 

3、先开火车读一读。

 

4、说说文中的句子,但要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看谁说得多?

 

(1)孩子想: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师:

一定是什么意思呢?

那这糕真的一定特别大吗?

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生:

没有。

师:

那孩子为什么说它一定特别大呢?

 

生:

因为它叫千人糕。

师: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吗?

 

5、请孩子们找出你认为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的原因,并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再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给孩子们买米糕说是千人糕。

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诉孩子们,千人糕是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选择你喜欢的三个词语写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3、说说千人糕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课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来历。

 

1、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千人糕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分角色读一读。

 

(2)用自己的画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做出来的?

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

 

2、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成员汇报:

 

三、深层探究,认识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义。

(1)师:

请孩子们看看这句赞美中的“千人糕”与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

这个千人糕加了引号。

 

师:

同学们真聪明,真是观察入微。

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号吗?

 

2、文前的千人糕。

 

(1)请孩子们找出前面的千人糕。

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一读,说说在孩子们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汇报: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爸爸说。

 

B孩子想:

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师:

从“一定”一词看出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

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5)生汇报。

 

3、回文尾领悟。

 

(1)师:

那文末加引号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

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生1:

是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生2:

是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师小结。

文前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

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华。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6、千人糕

米粉米稻子农民

米糕锅、煤.工人

布农民、工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学生的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中间有思维敏捷的,有后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受我的设计还应更大地面对全体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一环设计好,是我本节课留下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但我们还应面对全体学生,把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好,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把握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今后更要注重体现达到目标教学中过渡目标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一脉相承。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周第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

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

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教学难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

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汇报。

 

3、你觉得哪一件事是最有趣的?

说说有趣在哪里?

 

4、先同桌交流,再请两个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全班交流,其他的同学可以适当的补充。

 

5、师:

其实,只要是和家人们一起做的事,什么事都是有趣的,都是有意义的。

比如,散步这件事,看起来很平凡,但如果是和家人一起做,那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不信我们就来看看。

出示课题:

一匹出色的马 

6、板书课题,指导“匹”字的写法。

 

7、读课题,说感受。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真的有一匹出色的马吗?

这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匹出色的马究竟是怎样一匹马吧!

 

1、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音、看清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

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指的是什么?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点评。

 

(3)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cōngruǎnliànshězhū 

葱  软  恋 舍 株 

葱:

平舌音软、舍、株:

翘舌音 恋:

边音 舍:

多音字 

4、出示词语。

 

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 

(1)全班齐读,找出自己存在问题的词语。

 

(2)同桌互相认读,不会的让同桌教一教。

 

(3)有不理解的请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查字典的方法了解。

谁能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

 

(4)在文中找出“恋恋不舍”所在的句子: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恋恋不舍就是还舍不得离开。

找出他的近义词—依依不舍。

 

(5)用“恋恋不舍”说一句话。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全班齐读课文。

 

(2)请同学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大家都被沿途的风景吸引,走了不少路。

在返回的时候,妹妹不想走,让爸爸妈妈抱,爸爸巧妙地让妹妹高兴地跑回家。

从而教育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不要总依赖家人,要学会体谅。

 

三、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匹、纹”等8个生字。

 2、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点指导“恋、像、求”字的笔画。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写生字。

 

四、拓展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收集爸爸妈妈的话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不是一匹真的马呢?

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那它为什么又要以一匹出色的马为题呢?

一起探究吧!

 

2、揭示课题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

 

二、研读课文。

(一)研读一家人一起散步 

1、找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的段落,再读一读。

 

(1)找出一起去的1----3自然段。

 

(2)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并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风景。

 

2、汇报看到的风景: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细细品味。

 

(1)河水碧绿碧绿,我也会说像“碧绿碧绿”这样的词语。

雪白雪白粉红粉红乌黑乌黑 

(2)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A孩子们自由说说。

 

B请同学汇报。

如:

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3)抓住“拂过”一词说说,拂是什么词,一般形容什么的?

 

引导学生理解用词的准确性,轻轻拂过感觉人的手抚摸一样,非常舒服。

 (4)写田野时乃至“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田野的“绿”和“茂盛”。

 

(5)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看谁写得多。

 

如: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红红火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白白胖胖漂漂亮亮 

(6)细读“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里说田野像什么?

对像绿毯。

田野和绿毯有什么共同点?

把有共同点的田野比作绿毯,这样的句子是比喻句。

你会说比喻句吗?

(7)孩子们也学写比喻句。

 

4、孩子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舍得离开吗?

对呀,都舍不得,他们一家人也舍不得,从哪儿看出来的?

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5、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但总是要回去的,回去的时候,我们就要发现那匹出色了马了。

(二)研读回返 

1、往回走,发生了什么事呢?

(妹妹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 

2、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

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妈妈回答说:

“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 

(2)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递给妹妹,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 

3、对比爸爸妈妈的回答,谁更容易让人接受,更有乐趣自己走回家?

 

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回答很巧妙,能调动妹妹自己走回家的积极性,让妹妹有了自己走回家的动力。

学习爸爸这种说话的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爸爸为了让我们学会独立自主,学会依靠自己,学会体谅家人的良苦用心。

 

4、勾出爸爸一连串动作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5、仿写词语“又长又细”。

 

6、听了爸爸的话,妹妹怎么做的呢?

一起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吗?

在散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跟大家分享交流。

 

2、先在小班里交流。

 

3、全班交流。

 

4、体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幸福的。

 

5、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学会独立自主。

 

四、总结全文。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3、用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试着学习其他课文。

 

五、作业。

 

1、读有关一家人一起活动的文章。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7、一匹出色的马

妹妹求抱抱高兴

以激发学习阅读兴趣为契机,以实现语文教学课程规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培养同学语文素质为宗旨。

预设问题,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研读归纳,体现了同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周第课时(学期第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

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教学难点

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及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

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

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景物:

田野、云、大树示例: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

为什么喜欢它?

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

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

鲜花——蝴蝶小河——飘带月亮——白玉盘……

4、写一写。

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长什么样子?

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

长什么样子?

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

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

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

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

(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

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

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

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消除疲倦”:

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

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你能说一说吗?

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