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5998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的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NaOH+SO3=Na2SO4+H2O

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

Ca(OH)2+CO2=CaCO3↓+H2O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6、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7、生石灰跟水反应:

CaO+H2O=Ca(OH)2

三、盐的性质:

(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

CuSO4+Fe=ZnSO4+Fe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

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五、溶解性表:

(1)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浓H2SO4有吸水性。

(2)碱的溶解性:

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 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六、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2、反应物中有酸可不溶,无酸都要溶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2)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3)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2)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属跟盐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4、盐跟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盐跟碱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

七、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生石灰——熟石灰——

石灰石、大理石——食盐——

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苏打——

小苏打——铁锈、赤铁矿——

磁铁矿——金刚石、石墨——

干冰——冰——

八、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

1、常见固体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体——KMnO4黄色的固体——S

蓝色的固体——CuSO4·

5H2O

2、常见沉淀颜色

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白色沉淀——BaSO4、AgClBaCO3、CaCOMg(OH)2、Al(OH)3

其中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3、常见的溶液颜色

蓝色的溶液——含Cu2+溶液例:

CuSO4、CuCl2、Cu(NO3)2等

浅绿色的溶液——含Fe2+溶液例:

FeSO4、FeCl2等

黄色的溶液——含Fe3+溶液例:

FeCl3、Fe2(SO4)3、Fe(NO3)3等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九、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Cu(OH)2+2HCl=CuCl2+2H2O蓝色沉淀消失

2、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H)2+H2SO4=CuSO4+2H2O变成蓝色溶液

3、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有蓝色沉淀产生

4、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

3NaOH+FeCl3=Fe(OH)3↓+3NaCl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

012345678910111213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紫色石蕊无色酚酞

pH<

7为酸性显红色无色

pH=7为中性显紫色无色

pH>

7为碱性显蓝色显红色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

酸性气体(如:

CO2、SO2、SO3、NO2、HCl、)

中性气体(如:

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

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

碱性气体(如:

中性气体(如:

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考点一:

典型例题

[例1]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分别写出所加试剂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4)

剖析:

要除去杂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选择试剂时,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所加试剂与杂质离子形成气体、沉淀或水,另一方面生成的产物中,不能有新的物质,也就是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答案:

 

(2) 

(4) 

[例3]下列哪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 

B. 

C.溶液 

D.溶液 

E.溶液

分析与提示:

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各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为了防止遗漏,可以先从第一种物质开始,依次跟后面的物质逐一相混合,看是否发生反应,然后再从第二种物质开始,依次类推。

①碱性氧化物可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②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 

③酸性氧化物 

碱盐 

④酸 

⑤碱 

盐新盐 

新碱 

⑥酸+盐酸式盐 

A跟B;

A跟C;

B跟D;

C跟D;

D跟E;

C跟E;

[例4]在分开盛放的A、B两溶液中,共含有、、、、、、七种离子,两溶液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A溶液里含三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其余在B溶液里,则B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是 

解析:

解此题关键是以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为考虑出发点。

因为、不能与共存,和不能共存,而、与其它离子都能共存,所以A溶液里含有、、、、,B溶液里含有、。

答:

B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是和。

[例5]分离、和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B.、、

C.、、 

D.、、

解析:

此题中,因、均溶于水,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溶液与滤液反应,未变化,被转化为,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将沉淀与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的得以复原。

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试管内壁的物质能用括号内所给试剂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固体(氢氧化钠溶液)

B.用足量还原后留下的光亮红色固体(稀盐酸)

C.盛过植物油的试管(热碱液)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固体(水)

2.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A.溶液 

B.溶液C.溶液 

D.溶液

3.硫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除去该杂质可加入适量( 

A.稀 

B. 

 

C.硝酸 

D.石灰水

4.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可加入试剂( 

A.盐酸 

B.石灰水 

C. 

D.溶液

5.为了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和杂质,应依次加入的试剂是( 

A.先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适量溶液。

B.先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适量溶液。

C.先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适量溶液。

D.先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适量溶液。

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加入过量稀微热后,过滤,洗涤。

B.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烧。

C.加适量水,加热,过滤,洗涤。

D.加适量稀,微热,过滤,洗涤。

7.工业上食盐水的精制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溶液 

③加适量的

④加过量的溶液 

⑤加过量的溶液。

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④①②③

二.填空题

1.溶液中混入少量,可加入 

除去,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2.溶液中混入少量,可加入 

除去,现象 

,充分反应经过 

(填写实验操作)可得纯净溶液,化学方程式 

3.溶液中混有少量,若加一种试剂除去,该试剂是 

若加两种试剂除去,应加 

和 

(写化学式)。

4.选用一种试剂除去硝酸钠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铁,该试剂是 

,选用一种试剂除去硝酸钠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该试剂是 

5.硝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杂质,欲分别除去这些杂质,可先加入 

试剂,除去 

,再向溶液中加入 

,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试剂,以除去 

,可得纯净硝酸钠溶液。

6.含有少量水蒸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氮气,欲得纯净氮气,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 

,再通过 

,最后通过 

7.现有以下几项操作:

①加适量盐酸②加适量水溶解③过滤④高温或加热灼烧⑤蒸发,请选择合适的操作,以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并将其标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在横线上。

A.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应先 

再 

B.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应 

C.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应先 

D.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应先 

酸碱盐历年中考题

一.中和反应:

1、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的操作是将滴加到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克、b克、c克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c克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色。

(5)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与10%的盐酸36.5克恰好反应(即溶液的pH=7)时,此时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二.粗盐的提纯:

2、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

⑵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

⑶“蒸发结晶”用到的仪器有:

铁架台、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

⑷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三.化学反应类型:

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状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D、G的化学式为、。

⑵如果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图中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⑷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CaCl2

B:

Na2CO3

C:

HCl

D:

CaCO3

E:

NaCl

F:

CO2

G:

CO

R:

C

Q:

CuO)

4.A-H都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试回答:

⑴A的化学式为。

⑵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09年30题)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

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7、(10年30题)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他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与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

W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为。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

写出符合要求的4组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序号

物质

液体

固体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氯化钠溶液B.石蕊试液C.氯化铜溶液D.二氧化碳

2、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2B.CO2C.COD.O2

3、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Na2CO3溶液C.CuCl2溶液D.NaCl溶液

4、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有(   )

A.消石灰    B.纯碱     C.氯化氢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胆矾D、食盐

6、下列化学反应中能说明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高温

A、CO2+H2O=H2CO3       B、CO2+C=2CO

C、CO2+2NaOH=Na2CO3+H2O D、CaCO3===CaO+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