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05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文档格式.doc

③学校进入课改实验已三年多了,教师的观念有了变化,随着学校投入加大,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一个新课题。

(2)所要解决的问题

①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②教师能熟练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质量的课件和电子教案。

在研究中形成一些现代化教学论文。

③创造出优质课、优秀教师、学生优秀作品。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表现为:

运用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以及进行电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教学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未赋予时代特征,把其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更多地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阶段,其内涵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还可以作为工具,作为资源,作为环境,作为合作学习形式,这些都必将对课堂教学及其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必定会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重点。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教学研究中最富活力的内容之一。

本课题研究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

也要研究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内部之间的关系。

本课题将教学指导思想也看作是课堂教学结构要素之一,以往人们没有把教学指导思想作为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素,致使对教学结构的描述、分析过于浅显,教学指导思想是相对稳定的要素,其它四个要素都要受到它的制约。

我们不仅把现代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媒体,还把它作为工具、资源、环境和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作用于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主阵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学结构、教学观念乃至教学理论的根本性变革,把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置于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本实验研究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结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达到促进教学创新的目的。

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地提升,使这些经验成为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并不断地向理论转化,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创新理论提供实践依据。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与保证措施

可行性:

一是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相关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本校的实际,使其本土化,同时找到新的生长点,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作用;

二是把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置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具有时代性,同时本课题的指导理论、目标、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果形式都比较明确具体;

三是研究人员具有相应条件,表现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具有科研兴校、兴教、兴师的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是教科研环境条件较好,表现为我校参加了“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有较好的实验研究基础和阵容。

保证措施:

(1)学习理论,按照课题进展需要,向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经常开展学习辅导和研讨。

(2)建立研究组织,形成研究队伍,包括实验研究顾问组、领导组和课题组。

(3)围绕课题研究的展开,使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结合学校创省一流学校之机,有计划地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设施。

(5)在教育经费中,每年划拨一定的数额,满足研究的需要。

5.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有序集合,课堂教学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它有一些基本要素组成:

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两者的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支撑性理论主要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6.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如果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后的优势,凸显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积极影响,就能使传统的教学结构要素的内涵发生积极的变化,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创新。

(1)把学校及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制作一批适合教学需要的优秀多媒体课件。

(2)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把生物教学中有关动态的内容,如动物的细胞分裂、血液循环、生物圈中水循环、种子的发芽等等,用动画多媒体课件教学。

(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进行研究,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论文,为生物学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4)以信息技术为平台,让教与学融为一体。

使学生从习惯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转为主动运用信息平台收集资料为已所用,并能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多媒体作品。

7.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设计)

(1)把生物课中的动态内容,如血液循环、消化吸收、光合作用、碳—氧平衡等等,用动画多媒体表示出来。

(2)初步构建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下的新型教学结构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教学新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学会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进行研究,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论文,并指导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8.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负责人)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2005年11月——2006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顾问组、领导小组、课题组,进行文献探讨,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教师培训,设计并拟定相应的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学习理论,在专家指导下按计划分组分段实施,注重过程动态管理、调控,进行公开研究,总结阶段研究进程。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进行验证性实验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请有关部门对本课题进行鉴定。

9.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经验总结法:

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实验法:

根据一定的教育设想,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科学的结论。

(3)调查法:

设计学习理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4)作品分析法:

对学生有代表性的反应及教师的典型课例、教案、电教教材、教研论文等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影响。

10.成果表达

(1)课堂教学的优化,并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教师能熟练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质量的课件和电子教案。

(3)创造出优质课、优秀教师、优秀多媒体作品、优秀学生作品。

二00六年十月十八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