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09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

《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子问题--作文导写.doc

材料作文“面子现象”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中国人比较注重“面子”,日常聊天、办事,经常会说“看我面子”,“给点面子”。

交朋会友、穿衣用餐也力求体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还有些时候,人们指责那些贪婪无耻或丧失人格的家伙,往往会说:

这种人什么都要,就是面子不要!

你有哪些关于“面子”的人生经历和身边故事?

你如何看待“面子”或者“面子”现象?

请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怎样看待“面子”或“面子”现象?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面子”的作用,适度的“自尊感”或“羞耻心”还是有价值的;同时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但过于看重“面子”,时时处处拿“面子观念”说事,甚至“死要面子活受罪”则大可不必。

正确地看待面子,一是讲情面要有尺度,不能放弃原则;二是讲面子要顾及后果,不能没有节制;三是不要因有面子滋生傲慢心态,不要因没面子而感到自卑。

例文

我说“面子”现象

俗话说:

“树活一层皮,人要一张脸。

”人的脸面是人体形象至关重要的部位,是人们观察评判相貌的重心。

古往今来,在国人眼中,“面子”事关一个人的尊严和名声,已经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

古语“士可杀不可辱”就事关“面子”问题,即使是一个饿得要死的乞丐,也不能忍受轻蔑的“嗟来之食”,更不用说一代枭雄项羽,选择自刎而免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所以客观地说,“爱面子”是自尊需求的体现,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正当意义上的“爱面子”,甚至是道德情操的体现。

但凡事要把握好度,若要太在意面子,过分要面子就不正常了。

清代《围炉诗话》中记载了一件事情,苏州有个叫“王阿奶”的老太太死了,出殡时的队伍前面举着“铭旌”,上头赫然书写着:

“明皇少师文渊阁大学士申公间壁王阿奶之灵柩。

”所谓“少师”就是副宰相,官居一品,“文渊阁大学士”是文职最高的荣誉头衔,“少师”而至于“文渊阁大学士”,申公之显赫自不待言。

王阿奶其人,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市井小民,但既然有幸住在申公间壁,那个“面子”就放大了几千倍,这个葬礼的风光和荣耀就绝非寻常人等所能比的了——这种心理真是可笑至极。

自尊是必要的,过分的自尊就是自卑了。

原因是内在的空虚,内在缺少很多,就极力用外在的东西加以弥补,依赖外在的装饰、外在的赞同和认可,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心情受外界影响很大,真是苦不堪言,这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过,百姓酷爱面子似乎无甚大碍,但如果政府官员过分追求面子的话,影响就非同一般。

“总要给点面子嘛”这句话在官场上十分重要,给“面子”就是有人情,不给“面子”就是没人情,已成官场普遍共识。

官员之间长期“给面子”下去,形成权钱交易或官官相护的风气,危害自然深重。

当“面子”成为了弄虚作假的催生剂、诚信体系的腐蚀剂、追逐私利的润滑剂,任其蔓延发展,必然会危及社会根基。

因此,如何增强“面子”现象的正面作用,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如何减少“面子”现象的负面作用,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重要问题。

评点

这篇议论文从“面子”的正面作用说到“面子”的负面作用,思路明晰,分析说理全面中肯,颇有思辨色彩;议论内容方面从老百姓的“面子”现象说到政府官员的“面子”现象,视野开阔,分析层次上由浅入深,具有现实针对性。

议论分析中,论据信手拈来,运用熟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