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016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广西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爱护美好的环境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自觉性和责任感。

2、知识目标: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结合欣赏展开联想,并能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对主题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述。

3、能力目标:

学习、观察、感受、评述艺术伤口的题材内容、造型、色彩及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分析、评价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自主地用语言表达欣赏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播放广西桂林山水风光的录像片段或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

(2)   让学生说一说观后的感受;

(3)   教师做小结后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   欣赏课本图片,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为什么桂林山水这么美,你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桂林的美。

动物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2)教师把课外收集到的一些有关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图片、影视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后

果有直接的认识。

(三)强化阶段

(1)针对课题的“保护”与“美好”提出问题,给学生进行思考,或让学生分组,讲座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2、保护环境是指保护哪些东西?

3、人类该如何保护环境?

4、我们曾为保护环境作出哪些努力?

(2)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后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画面表现的内容和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表现阶段

(1)学生创作

(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

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行为的文明也是美的一种表现。

2、知识目标:

如何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我们的学习环境,使之更加文明美丽。

3、能力目标:

学会如何用美术技能表现校园美丽的环境并用绘画作品点缀我们的校园

教学重点:

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我们的校园画出来。

教学难点:

画面的组织与构图。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通过欣赏有关校园的照片或者录像片,让学生感受校园中的美丽景色。

2、教师引导学生对所看的美丽景色进行评述,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一个词,一句话串成一段话。

(二)发展阶段:

1、欣赏课本图画,对画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从建筑物的环境建设以及人物活动等,先示范性地向学生说一说,如建筑物的外形,颜色等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问:

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最吸引人?

要是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如何向学校提出建议,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美化?

(三)强化阶段:

1、教师展示表现校园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教师应该注意选择采用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材料的作品来展示,让学生了解进行美术创作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材料。

(四)表现阶段:

1、学生自由创作,画一幅想像的校园的作品。

2、教师巡堂指导学生作画。

(五)展示阶段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的创作作品。

狮子舞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自觉性和责任感。

2、知识目标:

了解狮子舞的造型特点,感受狮子舞的美感,体验各种动态的表达方式。

3、能力目标:

学习、观察、感受、评述艺术伤口的题材内容、造型、色彩及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分析、评价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自主地用语言表达欣赏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猜谜激趣:

教师让学生猜一条狮子的谜语,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

2、 出示狮子图片,提问:

这张图片上有什么?

3、 讨论真狮子和人造狮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来龙去脉说说。

4、 从人造狮子引入课题,并尝试画一头人造狮子。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狮子舞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狮子舞表演规律和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狮子舞的形态、色彩、场景,认识狮子舞的美感。

(可以让学生上台模仿。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感受狮子舞的快乐、兴奋、热闹。

渗透热爱民族文化教育。

(三)强化阶段:

1、学生欣赏,分析学生作品中形、色、动态狮子舞方面的美感,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想像与感受,画一幅有趣的狮子舞作品。

2、提示:

以狮子舞与舞狮人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可在狮子周围添画环境与人物,教师可演示狮子的各种动态形象,供学生参考。

也可制作课件展示主体与背景的配合画面,用分项展示的方法。

(四)表现阶段:

1、学生创作,可自己画,也可合作完成。

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小组评一评。

2、学生分组尝试表演狮子舞。

斗牛赛马真热闹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半立体造型的制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学生集体创作命题作品:

动物竞赛的场面表现。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肯有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制作方法,探究动物的半立体造型制作。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半立体的马或牛的造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同桌间互相讲述课前收集的动物竞赛的趣闻、相关的知识。

2、个别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纸造型“赛马”,数名学生演示赛马的激烈场景。

2、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将教师示范作品纸造型“赛马”拆开,初步探究“赛马”的制作过程。

3、学生自学研究纸造型“赛马”的制作过程:

●       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制作步骤,然后分析赛马时人物动态,采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制作折纸人物。

●       学生总结学习成果。

4、请学生讲述纸马的做法。

(三)强化阶段:

1、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特征,结合动物竞赛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渗透。

2、思考:

用纸做造型时如何表现。

3、学生讨论其他材质表现斗牛赛马的方法。

(四)学习、制作阶段:

1、学生间相互学习,掌握一两种制作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及时纠正。

2、将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五)展示、评价阶段:

同学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

机器人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材质,掌握制作机器人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会给机器人命名,与其他同学交流设计构思。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具有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设计机器人。

教学难点:

机器人的个性特征是否明显、设计制作手法是否具有创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出示机器人的图片或玩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敢入新课。

2、引导学生分析机器人的功能、用途、外形特征,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

3、学生讨论机器人可以为我们做什么。

4、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结合课本范图讨论家庭安全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卡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特征。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像,激发创新思维。

2、教师布置学生进行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从机器人的类型、功能入手发挥想像、要求构思新颖。

(三)强化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材料,进行绘画表现与工艺制作方法的选择。

●       用纸盒将松紧带连起来。

●       用彩泥制作机器人。

●       用彩色卡纸制作机器人。

●       用废泡沫制作机器人。

(四)制作阶段:

1、           学生制作2、           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学生上台展示机器人作品,观众投以喜欢的标志。

未来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

2、知识目标:

对“未来生活”这个主题的想像画的创作。

3、能力目标:

想像思维能力的培养,画面的组织及涂色的方法。

4、发展目标: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想像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创作出一幅关于未来的想像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像思维,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百年之后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小学生还是坐在这样的教室学习吗?

2、           一百年之后除了地球,我们人类还到什么样的地方住呢?

城市的景观跟现在会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会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二)发展阶段:

1、           教师演播节选的科幻影片,激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更多的思考。

用直观的图像把学生引入课题,使学生对于未来的联想有一些具象的参考。

2、           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探讨课本上的科幻画作品,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学生再次展开对未来生活的联想,从而对这节课的绘画创作内容有明确的思路。

●       你喜欢哪一幅画?

为什么?

●       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呢?

●       如果让你来画一幅表现未来生活的画,你想怎么样去画呢?

(三)强化阶段:

1、           教师小结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关于未来的联想哪些适合构成一幅绘画作品,比较怪诞的不适合构成画面的联想教师也要指出。

2、           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创作构思及绘画方法和步骤。

●       构思。

想一想,要画什么内容。

●       用铅笔画稿。

先画主体,再添加背景。

●       勾画细部,整理完成铅笔稿。

●       涂上颜色。

●       整理完成。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作业

●       要求学生对未来生活展开联想并把它给画出来。

●       要求构思新颖独特,具有未来生活的气息。

●       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3、           教师巡堂指导。

亲爱的爸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回忆把熟悉的人物描画出来。

2、能力目标:

人物形态、神态的描绘。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父亲的热爱。

4、发展目标:

人物的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再现爸爸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人物形态、神态的传神描画。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你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2、能说说你爸爸的长相和经常表现的一些表情动作吗?

(二)发展阶段:

1、请几个能把爸爸描述得生动传神的学生,上讲台用粉笔把自己的爸爸画一画,然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来评一评,看看画得像不像。

2、教师通过范图《我的爸爸》进行画面人物分析,问:

●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哪个小朋友画自己的爸爸画得最好?

●       你认为哪一幅画在形态、神态上表现得最好?

●       哪一幅画的色彩最吸引人?

3、师生共同赏析课本中的范图。

教师应从人物形神、画面的色彩和构图等方面进行引导赏析。

(三)强化阶段:

1、教师讲解绘画方法和步骤:

●       画形,画人物形态。

●       画细节,画五官、衣服的装饰、背景。

●       涂色,完成。

2、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       要求学生根据回忆把爸爸画出来。

●       要求把爸爸的形态、神态生动地描画出来。

●       要求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得当。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作业。

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

将作业陈列在教室内,全体学生观摩,评一评,说一说。

奖杯与奖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制作奖杯和奖章,初步掌握奖杯和奖章的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设计立体、半立体、平面的奖杯或奖章,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造型、制作、组合、想像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的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并美化奖杯或奖章,将奖杯颁发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独特新颖的奖杯。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2、分发奖杯事奖章。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奖杯或奖章。

2、可从奖杯奖章等几个因素引导学生。

●       意义

●       造型

●       图案

●       色彩

3、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三)强化阶段:

1、引导学生大胆选择不同材料和表现方法。

2、给学生演示制作奖杯:

●       用饮料瓶做杯体。

●       空盒子做底座。

●       用泥团捏成奖杯的形状。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作业。

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评价阶段:

向学生颁发不同的奖杯,并说说颁奖的理由。

多功能的衣服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用绘画的方式,体验设计多功能服装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对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件多功能的衣服。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新颖的服装。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出示课件:

一张杨利伟的照片。

你知道他是谁吗?

2、他身上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他为什么要穿多功能的衣服呢?

——因为太空中的特殊环境。

所以宇航服的结构非常复杂,它具有加压、充气、防御宇航射线和微陨星袭击的作用,它里面有有通信系统、还有命保障系。

3、师小结:

这是一件多功能的衣服。

4、引出课题:

多功能的衣服

(二)发展阶段:

1、除了宇航服之外,你还认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多功能的衣服呢?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多功能衣服,你能看出来它是用在什么职业上吗?

2、出示生活中多功能的衣服图片,师生共同讨论多功能衣服的特点。

(1)消防服

——耐热,不导热;硬度小,软,醒目;轻巧,密度小。

(2)潜水服

——防水、保暖、防压。

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多功能的衣服呢?

——交警的荧光交通服、摄影家多口袋摄影服、冬天穿的保暖内衣。

(三)强化阶段

1、欣赏提高:

欣赏课本中学生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

——从衣服的样式、功能和色彩方面进行解说。

2、师生合作范画,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贺老师准备开一间多功能服装店,想公开招聘一些多功能服装设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在纸上设计一件多功能衣服来参加贺老师的招聘会吧。

(四)表现阶段:

1、学生创作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

——展示学生的设计草图,从衣服的多功能方面进行评价。

饲养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饲养场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初步掌握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

能用材料自由组合创作各种小动物,并为小动物营造舒适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用泥巴表现小动物的造型。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以环境衬托,使之更生动、可爱。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让几名学生表演小动物的动态,另一些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的动作。

2、引出课题《饲养场》。

(二)发展阶段:

1、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然后分小组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分析、讨论。

2、回答以下有关我们熟悉的动物的问题:

●       小动物的身体特征有哪些?

●       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       小动物吃什么食物?

●       小动物的生长年限有多长?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

(三)强化阶段:

1、教师简单分析课本的图片:

如何用泥塑表现出来。

2、教师归纳制作的技法与步骤:

●       设计表现小动物的方案。

●       用泥巴捏成形。

●       再作刻画、添画使其更形象。

●       适当添加“环境”(把小动物归类圈养在饲养场里。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作业:

每人用泥巴捏一两个小动物,或小组合作制作一组小动物。

2、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阶段:

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师讲评。

2、表扬合作最佳搭档,加强合作意识。

3、表扬课前资料准备充分的学生。

密林中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探究和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认知目标:

认识密林中的各种野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和外形特征,发现动物的美;感受泥材的特性,探讨用泥表现有创意的动物形象的方法。

3、能力目标:

了解泥、陶泥等材料的特性,掌握用泥捏制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制作野生动物形象,理解动物的形态、动态之美。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材料表现有趣的野生动物形象。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向学生展示用树叶、花、草组成的“森林”,然后让学生上台观察

2、问:

你觉得森林里除了花草树木,还应该有什么?

——野生动物

3、揭示课示:

《密林中》

(二)发展阶段:

1、看一看:

赏析投影图片或挂图,启发学生创作意识。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野生动物的特征,鼓励学生大胆描述它们的特征。

3、教师问:

你喜欢哪些野生动物?

它们有什么特征?

4、说一说,想一想: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创作的设想,帮助学生的设想具体化、清晰化。

(三)强化阶段:

1、学一学:

教师演示野生动物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制作步骤。

2、试一试:

教师布置学生作业,用手捏出野生动物,看哪个小组的野生动物制作得好而多。

(四)制作阶段:

1、           学生制作2、           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学生把制作的野生动物放置到由树、草、花组合的“森林”,组成“森林乐园”,学生自当小评委,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夜空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良好习惯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认知能力目标:

掌握蜡墨画的方法来绘画夜空的景色或印象,尝试利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造型表现,初步渗透技术意识,体验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蜡墨画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造型。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创作以夜空为主题内容的绘画作品。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讲述有关夜空亮光的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电视录像资料或图片。

3、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小结。

引出课题:

《夜空》。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多幅表现夜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示范蜡墨画的画法:

       构思构图,用铅笔轻轻描稿。

       用浅色蜡笔或油画棒勾画形象。

       涂色。

用毛笔蘸墨在画面上平涂,覆盖整个画面。

       整理完成。

3、教师讲解用墨覆盖画面时蜡笔画过的地方不变黑,那是因为水和蜡不相溶。

(三)强化阶段:

1、教师讲述本课作业的要求。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构思构图并进行创作。

3、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要创作的构思。

(四)制作阶段:

1、           学生制作2、           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学生自当小评委,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面具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在综合性活动方式中大胆地表现自我,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2、能力目标:

创作并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构成概念。

3、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民间艺术的风情风貌以及面貌一新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和装饰有新意的面具。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学生上台表演小鸟,教师点评该生的语言、动作。

2、将小鸟面具让该生戴上,让其再表演一次。

3、学生分小组讨论,前后对比,突出面具的作用,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讨论,面具有什么作用?

2、赏析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

(三)强化阶段:

1、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设想,说说打算做怎样的面具。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面具的制作步骤。

(四)制作阶段:

1、           学生制作2、           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1、           学生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教师总结。

杂技团的小演员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悟杂技演员付出的艰辛,从而激励自己,体验创作乐趣。

2、实践目标:

促进学生满怀激情地完成设计、制作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3、知识目标:

通过对杂技表演录像的观摩,了解杂技表演的奇特性、技术性,能制作一个不倒的小杂技演员形象。

教学重点:

合理利用材料,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制作一个不倒的能立起来的小杂技演员。

教学难点:

如何让所设计制作的小杂技演员不倒。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让学生欣赏图片,让学生欣赏优美而新奇的杂技表演,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2、杂技表演好看吗?

你最喜欢哪一种杂技表演?

3、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讨论,杂技演员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坚强的意志

2、引导学生欣赏杂技艺术的形式美感和技术美感,激发学生创作思维。

(三)强化阶段:

1、教师示范课本上的制作过程:

●       画形。

●       涂色、剪形。

●       做纸圈,粘贴小人。

2、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新的制作方法。

(四)制作阶段:

1、           学生制作

●       学生进行想像画创作,手绘设计一个小杂技演员的形象。

●       学生手工制作。

将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制作。

2、           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1、           学生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教师总结。

农家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感知和表现学习活动,制作简单的平面或立体的造型。

2、能力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出有创意的美食,大胆地表现个性。

3、情感目标:

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通过具有家乡特色的活动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介绍家乡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有趣的感知与表现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教学难点:

各式美食制作的外形美感与创新。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介绍广西美食文化——揭示课题

1、赏美食——学生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