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047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特供专题02 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docx

高考特供专题02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古希腊的公民存在范围,而古希腊的民主又只有公民才能享有,这也就决定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也是存在范围的,而不是所有居民能够享有,所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而且古代希

腊的民主采取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的方式,极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相似,古罗马的法律制度覆盖的范围虽然不断扩大,而且平民也通过斗争争取到了部分权益,,但其在根本上维护的也仍然是贵族的利益。

在近代西方民主中,主要形成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民主政体,其中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英国国王在君主立宪制构建之初是享有行政权的,并非一开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在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中,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发展的不充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皇帝,而不是议会手中。

美国民主政体构建的过程中,充满了南方与北方、中央与地方的妥协;而法国的民主政体的构建也体现了各方势力的争夺与妥协。

这些都说明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与本国的社会传统和国情紧密相关的,并不能通过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而取得成功。

【专题聚焦】

古希腊民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易错题型】

1.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只不过是城邦中小部分男性公民的民主,至于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可言的,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

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

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布满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孕育在黄河流域,平原广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农耕,中国是典型的内陆文明,A选项正确,排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一套完整的官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秦朝之后中国历代都实行君主专制,B选项正确,排除。

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根据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是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

除贵族制和民主制外,古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D选项正确,排除。

4.1689-1696年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决权,此后的安妮女王仅在1708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

这反映了英国

A.君主的权力日益减小

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C.政治权利的不断下移

D.惯例成为法律的来源

【答案】A

【解析】

5.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解析】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这一结论和材料中议会批准的批文相矛盾,故A错误。

1689年《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的法案,故“国王掌控实权”该项不符合史实。

故B错误。

银行是否担心政府违约失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规定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具有形式上的权力,故D正确。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

A.德国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较低

B.联邦议会地位明显高于帝国议会

C.帝国宪法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帝国宪法是一部封建性质的宪法

【答案】A

【解析】

7.1787年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

“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按照这个道理,双方都应该放弃一些要求,才能联合起来,商量出一个解决方法。

”他的话为双方的争吵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不包括

A.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建联邦政府

B.众议院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席位

C.参议院不分大小每州两个席位

D.南方以3/5的比例将奴隶计入州人口总数

【答案】A

【解析】

材料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中“两边各削去一些”及美国制宪会议的背景可知,富兰克林说此番话的目的意在使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妥协,各放弃一些要求达成一致,

故B和C选项协调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干;D选项协调南北方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干;三权分立的原则组建联邦政府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符合题意。

8.英国的漫画家针对法国政体的演变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漫画中的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力

B.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法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答案】D

【专题训练】

1.有学者说:

雅典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没有职业士兵和永兵,没有最高法官,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人员。

政府职责由普通公民履行,此种制度是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上:

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公职人员素质较高

B.城邦政治运行缺少动力

C.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D.公民参与是民主的保障

【答案】D

【解析】

材料“政府职责由普通公民履行……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反映了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保障,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设想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并不等于说雅典公职人员素质较高,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邦政治运行缺少动力,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故C错误。

7.古希腊时期,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

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

于是,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是

A.实行自我独立的管理方式

B.妇女拥有公民权力

C.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

D.公民轮番当统治者

【答案】D

【解析】

8.雅典公民投票,以压倒性多数,决定处死大逆不道的思想家苏格拉底。

为了维护雅典大众的思想“纯洁”,剥夺了异议者的基本权力。

这些反映雅典民主暴露出的问题有

①民主政治可能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②雅典公民素质低下,不会运用民主权力

③缺乏集中制的民主,容易导致政治生活的混乱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直接民主容易被政客利用,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①正确;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利的滥用和误用,导致政治生活的混乱,①③正确;材料反映直接民主的弊端,不能体现雅典公民素质低下,不会运用民主权力,排除②;故选B。

排除ACD项。

9.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有关罗马法说法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B.罗马建国后产生的法律都是公民法

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所有的人

D.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是罗马法学成熟的标志

【答案】D

【解析】

10.罗马法学家保罗曾记述过这样一个案例,其中遗嘱人写道正在母腹中的孩子是按份继承人。

”但如果遗嘱为中午所立,此时孩子已于黎明出生,保罗认为:

若遗嘱人立遗嘱时不知他的外孙女已在立遗嘱之前生下孩子,则可以认为这一指定是合法的。

保罗处理这一案例的原则。

说明当时罗马

A.法律程序缺乏公正性公平性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最大限度地尊重遗嘱人意愿

D.法学家的意志凌驾法律之上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保罗认为,即使遗嘱人出现了遗嘱内容的错误,但是如果错误并不引发争议,可直接以遗嘱人真意为准,这说明罗马比较重视遗嘱人意愿,故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法律程序缺乏公正性公平性,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的特征,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法学家的意志凌驾法律之上,故D错误。

16.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

据此可知

A.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

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A

【解析】

17.英国167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该法案是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

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挠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

这说明当时英国

A.进一步扩大了议会权利

B.注重维护个人自由权利

C.上院权利已转移到下院

D.上下两院权利斗争激烈

【答案】B

【解析】

材料“该法案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表明英国颁布《人身保护法》主要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权力的扩大,排除A;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属于贵族院,下院拥有实权,上院权利并没有转移到下院,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针对该项立法是否通过上下两院的争斗,材料无法体现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故D错误。

23.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答案】D

【解析】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

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

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

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帝国

A.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B.行政机构不断扩张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实行贵族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

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德意志帝国在统一以后贵族拥有很多的权利,反映出其实行的是贵族专制统治的特点。

故答案为D项。

AB项,材料不能反映国家经济实力情况以及行政机构是否扩张,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5.2017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可奈何地签署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等三国的制裁法案,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

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A.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

B.总统不具有立法否决权

C.国会拥有至高立法权

D.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26.2016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普选票数比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多,希拉里的选举人票比特朗普少,希拉里输掉了选举。

这反映了

A.美国人不相信普选制度

B.选举人制不反映民意

C.以精英政治制衡普选

D.美国制度核心是制衡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美国大选选出了总统,体现了美国共和制的特点,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出,与国会、联邦法院之间实行分权,相互制约,故D项正确。

美国实行的选举制度,不是不相信普选制度,A错误;选举人制是代表民意的选举方式,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美国实行精英政治制衡普选,故C项错误。

27.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列举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

该法案

A.缩小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是对1787年宪法的有效补充

C.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D.标志着美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答案】B

【解析】

“保留和携带武器权利”“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在1787年宪法中没有规定,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中对于民权和联邦政府以及地方州权力的规定,是对1787年宪法中补充,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规定缩小联邦政府权力,A错误;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发展,C错误;美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是1787年宪法的颁布,D错误。

32.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普选制

B.渐进性

C.法制化

D.普世性

【答案】C

【解析】

3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

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

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这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因其政策在下议院失去

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

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

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

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

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

“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

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

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2)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对美国宪法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3)材料三中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从政治因素角度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答案】

(1)《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改革,扩大选举与被选举权。

2)刘瑜认为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最大化”而是“制衡最大化”。

美国宪

法追求的不是“民主最大化”——1787年宪法中有关黑人选举权的规定,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总统都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美国宪法追求的是“制衡最大化——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制衡;确立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的制衡。

1787年宪法制定者既要防范君主制,又要避免纯粹的民主制。

(3)德国,带有专制色彩。

美国,自由民主。

美国的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确保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德国的近代化过程不够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与防范。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信息以及所学从《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及1832年议会改革思考回答。

(2)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提取刘瑜的观点,论证依据材料三和所学1787年宪法的内容从有关黑人选举权的规定,、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总统都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美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原则以及国

会参众两院的制衡等分析回答。

34.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选择。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普世的价值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

但工商业发达的古代希腊却出现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

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的代表大会以57比46的票数批准了“费城制宪会议”提出的联邦宪法,落实了需要9个邦批准的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喷薄而出,成为一个法律实体。

——-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

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三个原则。

(3)根据材料二三所述,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

【答案】

(1)中国:

皇权至上,皇位独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西方: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联邦制;三权分立;主权在民

(3)英国:

君主立宪政体。

美国:

联邦制共和制政体。

特点:

英国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

美国:

三权分立,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农业社会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

但工商业发达的古代希腊却出现了民主政治”的信息和所学可知,中国是皇权至上,皇位独尊以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西方可以从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