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174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docx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题

学校报名号姓名得分_______

四川省二〇一七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玻璃板支架一台,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测出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记录和结论:

1.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1

2

3

2.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五、反思与拓展:

此实验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答:

四川省二〇一七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与物距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缩小或放大实像时,物距应满足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

2

(选填:

“>”、“<”或“=”)。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

2

(选填:

“>”、“<”或“=”)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4.分析与论证:

(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记录:

1.凸透镜的焦距

=。

2.记录数据:

物距u的大小

成像情况

u1=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u2=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五、实验结论: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六、反思与拓展:

当物距

=2

时,凸透镜成像。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三)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

温度计,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3个烧杯。

三、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4.估测温水的温度。

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5.估测冷水温度。

6.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8.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2.记录数据:

手指的感觉(热或冷)

估测温度

实测温度

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四)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原理:

电功率公式P=UI。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2.5V),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图21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开关是否断开,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是否指零。

2.按照图21正确连接电路。

3.在额定电压下,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

1.连入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

2.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

电压情况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亮度

(正常或变暗)

功率P/W

额定电压

低于额定电压

六、反思与拓展:

灯泡和一个固定电阻并联时灯泡能正常发光,当灯泡和同一个固定电阻串联在同一电路时,灯泡正常发光(填“能”或“不能”),此时它的实际功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五)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考试时间:

10分钟)

(7)实验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8)实验器材:

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

2.记录数据:

物理课本长,宽。

硬币的直径。

五、反思与拓展:

在测量读数时,为什么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六)

测量平均速度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器材:

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金属片,木块,刻度尺。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停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将木板用木块垫起组装成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用刻度尺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将要通过的路程并记录。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时的时间并记录。

5.把小车从斜面中部滑下,重复步骤3、4。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记录和结论:

物理量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cm/s)

第一次

第二次

五、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七)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并轻拉挂钩,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能正常使用。

2.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手的拉力。

3.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时的拉力。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2.记录数据:

手的拉力F/N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A弹簧测力计示数F1/N

B弹簧测力计示数F2/N

五、反思拓展:

根据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你发现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八)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标签标明每个钩码质量),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可能成。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1个直至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1.观察弹簧测力计量程为N,分度值为N,指针是否指零。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Kg

2.描点绘图:

见右图

五、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六、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九)

研究电磁铁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

图22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连接实验电路。

(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观察记录电流的大小,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观察记录大头针的个数。

(4)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3)操作两次。

(5)断开开关。

4.分析与论证

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

实验次数

电流大小I/A

大头针数(颗)

磁性强弱

1

2

3

结论:

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数越,它的磁性就越强。

五、反思与拓展:

电磁铁加装铁芯的目的是。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相同的钩码6-8个(标签标明每个钩码质量)。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观察杠杆标尺上的分度值及每一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2)调节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杠杆平衡后再次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5)整理器材。

4.分析与论证:

(1)杠杆标尺上的分度值是cm,每一个钩码的重力是N。

(2)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cm)

阻力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阻力臂/(N·cm)

1

2

四、实验结论:

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五、反思与拓展: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一)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已调平待用),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三、实验操作要求:

1.设计实验:

(1)检查器材。

(2)读标签并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4)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计算盐水的密度。

(6)整理器材。

2.进行实验:

(1)观察记录: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为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g,量筒的测量范围为ml,量筒的分度值为ml。

(2)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kg/m3)

四、反思与拓展:

如果该实验先测空烧杯质量m1,再测装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之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将m2-m1作为倒入量筒中的盐水质量。

这样的测量过程会使盐水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二)

连接串联电路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

2只小灯泡,一个开关,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开关是否断开。

2.按照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成串联电路。

3.改变开关位置,观察并记录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4.整理器材。

5.分析填写实验结论。

四、实验记录:

1.记录数据

开关连接状态

灯泡L1的发光情况

(亮或不亮)

灯L2的发光情况

(亮或不亮)

将开关S接入A点

闭合

断开

将开关S接入B点

闭合

断开

将开关S接入C点

闭合

断开

2.串联电路里,开关的控制效果与开关位置。

(选填:

有关或无关)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三)

连接并联电路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

2只小灯泡,3个开关,2节干电池

(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实验电路图

2.按照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成并联电路。

3.改变不同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状态,观察并记录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4.整理器材。

5.分析填写实验结论。

四、实验记录:

1.记录数据。

开关连接状态

灯泡L1的发光情况

(亮或不亮)

灯L2的发光情况

(亮或不亮)

闭合开关S1和S2

闭合S

断开S

闭合开关S和S2

闭合S1

断开S1

闭合开关S和S1

闭合S2

断开S2

2.在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②L2、③L1和L2)。

在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②L2、③L1和L2)。

在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②L2、③L1和L2)。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四)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已预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

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记录数据:

流过A点的电流

I1/A

流过B点的电流

I2/A

流过C点的电流

I/A

3.结论:

串联电路中。

五、反思与拓展:

为什么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处处相等?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五)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电流表,小灯泡(2.5V),开关,导线若干根。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

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3.正确连接电路。

4.调节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5.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记录小灯泡不同亮度时的电流值。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画出实验电路图如下:

2.记录数据。

测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灯泡

发暗光

发较亮光

发更亮光

电流值I/A

五、反思与拓展:

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为什么要“一上一下”接线?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六)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

二、实验器材:

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和3.8V),开关,导线若干,已预接好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待用。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

(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干路的电流。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记录数据:

流过灯泡L1的电流I1/A

流过灯泡L2的电流I2/A

流过干路的电流I/A

结论:

并联电路中。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七)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小灯泡2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已预接好电路(图17)待用。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图17实验电路图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检查预接电路,试触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3)测量并记录L1两端的电压。

(4)测量并记录L2两端的电压。

(5)测量并记录L1L2两端的总电压。

(6)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测量数据:

L1灯两端的电压U1/V

L2灯两端的电压U2/V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V

五、分析和论证: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八)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提出问题: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能是_____。

(填“成正比”或“成反比”)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并记录两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

(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并记录电压、电流和电阻值。

(4)换接第二个电阻(记录电阻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量并记录电流值。

(5)换接第三个电阻(记录电阻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量并记录电流值。

4.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

2.数据记录(电压=V)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2

3

实验结论:

电压一定时,。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十九)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一个,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

通过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假设: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上的电流与电压可能。

(填“成正比”、“成反比”)

3.设计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按图19正确连接电路。

(3)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电流和

电压值并记录。

(5)保持R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三次,

测出对应电流值并做记录。

图19实验电路图

4.分析与论证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图像。

(2)根据图像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电流表的量程。

2.数据记录(电阻=Ω)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3.图像

五、实验结论:

电阻一定时,。

六、反思与拓展:

这种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方法叫________法。

四川省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二十)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考试时间:

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二、实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

三、实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

四、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3.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阻值最大值处,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