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194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A.通常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高

B.色素能彼此分离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最外侧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若提取液取自缺镁叶片,最外侧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7、右图表示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能进行过程①②

C.人体中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过程①②③④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发生

8、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

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目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DNA复制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9、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B.癌细胞因为膜上的蛋白质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

C.当癌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出现细胞接触抑制现象

D.癌症可以是一系列的基因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

C.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D.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11、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和食用咸鱼过多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体内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

C.鼻咽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比正常体细胞的细胞周期耗时短

D.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存在鼻咽癌高危家族的原因

12、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D.图甲、图乙所示细胞可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DE段

13、右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⑥为不同时期的细胞,a~d表示生理

过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a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人的正常体细胞进行b过程的次数是无限的

C.过程c中,基因种类不变,但全能性更强

D.过程d中,细胞内水分减少,溶酶体分解活动减少

14、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多少碱基对(  )

A.4B.5C.6D.7

1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含3H标记的T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可在细胞核和线粒体检测到放射性

B.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CO2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

O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等宿主菌

D.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放射性会出现在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中

16、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成功的关键与提取物的纯度有关

C.选取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有关

17、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史中的经典实验,两个实验都涉及(  )

A.微生物培养技术B.同位素标记技术

C.DNA分离提纯技术D.差速离心分离技术

18、下图表示小鼠的精原细胞(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其分裂过程中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图中的3种基因。

观察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

B.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C.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D.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1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再培养可获得单层细胞

B.研究中使用的细胞通常培养至10代以内,以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C.为防止杂菌污染,生物组织、培养液及培养用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D.动物细胞培养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技术的基础

20、下列有关胚胎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只能从桑椹胚或原始性腺中分离获取

B.胚胎干细胞的核仁明显,与其能旺盛合成蛋白质密切相关

C.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增殖不分化,因此没有应用价值

D.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产生神经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21、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其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

下图为克隆猪的培育及Bcl2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细胞表示去核的卵母细胞,B细胞表示体细胞

B.在早期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提取

的总mRNA是不同的

C.图中过程X表示逆转录,获得的

cDNA可用于克隆猪基因组的测序

D.在PCR过程中,

的比值反

映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22、植物细胞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使用人工薄膜作为种皮包被植物愈伤组织制作成人工种子

B.植物微型繁殖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良种植物

C.作物脱毒常选取植物的茎尖,因为该处病毒较少或无病毒

D.植物细胞融合中常用的融合手段有离心、振动、电激和PEG法

23、右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密码子位于mRNA上

B.图中的核苷酸共有8种

C.图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与U配对,C与G配对

D.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

2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使用液体培养基

B.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动物个体

C.在培养过程中通常要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用胃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25、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早期胚胎培养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点

C.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D.胚胎移植可移植到其他任一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雌性哺乳动物体内

2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B.克隆技术可用于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形成杂交个体

D.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细菌的污染

2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D.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考虑整体性原理,防止“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28、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的制作过程中既涉及有氧呼吸又涉及无氧呼吸

B.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的供应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醋酸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

D.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

2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凝胶珠时,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

B.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游离酵母细胞快

C.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D.微生物平板培养需倒置平板,目的是防止冷凝水珠污染培养基

30、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粘稠物分别按下表处理3次,则DNA主要集中在标号(  )

操作

粘稠物

滤液

2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

0.14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

95%的冷酒精搅拌过滤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31、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后调节反光镜

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先制作临时装片,后滴加高渗溶液

C.制作有丝分裂装片时,先用龙胆紫染色,后进行漂洗

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先调节pH,后灭菌

32、下列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菜花和猪的成熟红细胞都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在酒精溶液中,某些蛋白质的溶解度比DNA大

C.在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DNA

D.在50~60℃的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

33、下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两个操作步骤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溶液a是0.14mol·

L-1的NaCl溶液

B.图1所示操作的原理是DNA能溶于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不溶

C.图2所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可能导致试管2中蓝色变化不明显

D.图2试管1的作用是证明2mol·

L-1NaCl溶液遇二苯胺出现蓝色

34、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及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被硝化细菌吸收利用。

在“养殖池底泥中硝化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  )

A.需要配制添加一定浓度铵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筛选硝化细菌

B.应对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进行灭菌,全部接种过程均需在火焰旁进行

C.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还需与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

D.应将培养基置于30℃恒温下培养12h后,统计培养基中全部菌落数

35、下列实验中,生物材料选择及装片制作步骤均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生物材料

装片制作步骤

脂肪的鉴定

花生子叶

切片→染色→去浮色→盖盖玻片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洋葱根尖

滴清水→加根尖→盖盖玻片→压片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黑藻叶片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

酵母菌

滴培养液于计数室→盖盖玻片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3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下列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步骤

组别

1

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液2mL

2

蒸馏水1mL

酵母提取液1mL

稀释睡液1mL

3

37℃恒温水浴,保温10min

4

斐林试剂1mL

5

50~65℃温水中加热2min

实验结果

蓝色

砖红色

A.甲、丙组对照说明唾液中不含酶,没有催化作用

B.甲、乙组对照不足以说明酵母提取液中含有蔗糖酶

C.根据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根据三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酶在高温和过酸条件下失活

3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和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

B.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等膜结构,故常被用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

C.成熟红细胞中不能合成可以翻译成血红蛋白的mRNA

D.血红蛋白中氨基酸的替换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

38、下图表示蝌蚪变态发育成青蛙的过程,蝌蚪尾部逐渐消失

A.与尾部细胞衰老、坏死有关

B.与尾部细胞中染色体数的改变有关

C.与激素调节无关,和神经调节有关

D.与尾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程序性表达有关

39、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有放射性,说明①过程培养时间过长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0、下图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图中a〜d

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过程a、b、c发生的场所和所需酶

的种类完全相同

B、与过程a相比,b、d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分别

是“U—A”和“A—U”

C、根据中心法则,不同生物的相同基因表达出相同

的蛋白质,从而决定相同的性状

D、逆转录病毒HIV侵染T细胞后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为d→a→b→c

二、多选题

41、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氢元素的转移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H2O

[H]

(CH2O)

[H]

A.过程①④在生物膜上进行B.过程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阶段

C.过程①③④中能合成ATPD.过程①可以为过程④提供氧气

4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相关工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能识别并切割DNA任意序列

B.DNA连接酶与Taq酶作用位点不同

C.没有与目的基因重组的质粒也可以进入受体细胞

D.使用质粒运载体可以避免目的基因在受体内被分解

43、图中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三种物质合

成过程。

A.过程①②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B.过程①双向合成,过程②单向合成

C.过程②的α链中A占71%,U占21%,则对应的

DNA片段中T占38%

D.浆细胞中可以发生图示过程②③,记忆细胞可以

发生图示过程①②③

4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观察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小颗粒

B.显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利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D.探究2,4D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不可能出现两种不同浓度下插条生根相同的

情况

45、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若将白菜和甘蓝两者的花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幼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育出的“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B.该诱导融合过程一般使用灭活的病毒

C.该培育过程中的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该过程中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

4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用样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用同位素示踪法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

C.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

47、右图为某一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产生1种生殖细胞

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实现完全分离

D.交叉互换属于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

48、科学家通过大肠杆菌、酵母菌、果蝇、拟南芥、老鼠等模式生物来探究生命是如何运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除了大肠杆菌,其他都是真核生物

B.这些模式生物的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C.果蝇能作为模式生物的原因包括染色体少、相对性状多等

D.若温度由25℃降到15℃,这些模式生物的代谢都会减弱,因为酶的活性受

温度影响

49、右图是中期染色体示意图,B是一种微管蛋白,秋水仙素能与微管蛋白初体结合并阻止微管的形成。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微管的形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B.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微管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分裂

C.微管B的作用是将姐妹染色单体D分开后的两部分移向两极

D.当微管B与着丝粒C之间的分离先于A着丝点的分离,将导致

染色体结构变异

5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紧螺栓

B.选择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

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倒平板

D.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接种方法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三、非选择题

51、(8分)图1是某种植物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

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1代表的植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

图1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的物质a是________。

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判断图1所代表的植物可能是仙人掌科植物,其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

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_______。

(4)图2中m点为曲线B与x轴交点,影响m点向左移动的因素有________。

(多选)

A.植物缺镁  B.调整温度使之更适宜  C.天气转阴

D.CO2浓度适当下降  E.CO2浓度适当提高

(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C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如下表: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光照强度为7.5klx时O2释放量

1.2μmol/m2·

s

7.2μmol/m2·

当光照强度为7.5klx时,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__。

52、(8分)信号肽位于分泌蛋白的氨基端,一般由15~30个氨基酸组成。

图一为信号肽序列合成后,被信号识别颗粒(SRP)所识别,蛋白质合成暂停或减缓。

SRP将核糖体携带至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重新开始。

在信号肽的引导下,新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

图二为图l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信号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质网腔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核糖体受体是一种多肽转运装置,当核糖体受体和核糖体接触后,在膜上聚集而形成孔道,则孔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中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一般不会被运输到________进一步修饰加工,而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________调节。

(4)若图二中α链的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3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5)若控制图二中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有如下碱基:

GTTGCTGAGCAGGATGCT,变异后碱基为:

GTTGCTGAGTAGGATGCT,该基因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

(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mRNA为模板进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实验。

若以…ACACACACAC…为mRNA,则合成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

若以…CAACAACAACAA…为mRNA,则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三种多聚体。

据此推测组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53、(8分)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口服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