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216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0页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0页
亲,该文档总共1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鄂州梁子湖区四校联考届中考化学考前模拟卷+12份名校模拟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钙、碳、钠属于常量元素,正确;

C.金刚石、液氧、铜粉属于单质,正确;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故铝合金、不锈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正确。

故选A。

4.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A、读取量筒内的液体,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B、不能凑近瓶口闻气体的气味,要在瓶口处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D、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错误。

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解析】A.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错误;

B.一个苯分子中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1,错误;

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7.7%,小于10%,正确。

6.“锇”是铂族金属成员之一,属重铂族金属,是目前已知的密度最大的金属。

如图是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锇原子的质子数为76B.锇属于金属元素

C.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2D.锇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5

【解析】A.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锇原子的质子数为76,正确;

B.锇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2,正确;

D.锇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90-76=114,错误。

7.最近科学家发现,无定形碳在利用单脉冲激光冲激下生成Q─碳,硬度比钻石还高。

下列关于这种“Q─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B.Q─碳中原子间没有间隔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D.Q─碳中原子仍然在不断运动

【答案】B

【解析】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正确;

B、 

Q−碳中原子间有间隔,错误;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正确;

D、Q−碳中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B。

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丙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D.若有17g物质甲参加反应,生成物丁的质量为18g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为:

4NH3+5O2

4NO+6H2O。

A.NO、H2O都属于氧化物,错误;

B.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C.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正确;

D.设若有17gNH3参加反应,生成物H2O的质量为x

176×

18

17gx

=

,解得x=27g,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

B.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C.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

D.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解析】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正确;

B.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正确;

C.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等,错误;

D.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故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正确。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5g的溶液,故D错误.故选:

二、填空题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粘锅利用了铁的_____(填“导电”或“导热”)性.

②不粘锅手柄应选择_____(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制作

③鸡蛋清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填答案字母)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

④聚四氯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_____.

(2)现有H、C、O、N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

②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_____;

③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

【答案】导热热固C隔绝氧气和水H2OC6H12O6NaOHH2CO3

【解析】

(1)①不粘锅能用来做饭、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②不粘锅手柄选择热固性塑料制作。

③鸡蛋清富含蛋白质,故选C。

④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同时作用的结果,聚四氯乙烯内衬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使铁锅与氧气、水隔绝。

(2)①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②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是葡萄糖。

③氢氧化钠可制作叶脉书签。

④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碳酸。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应放的药品是_____,气体从_____端通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2KMnO4

K2MnO4+MnO2+O2↑B、D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二氧化碳已满澄清石灰水aCa(OH)2+CO2═CaCO3↓+H2O

【解析】试题分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的B,因为过程中不要加热,收集装置是D,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够和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二氧化碳已满。

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应放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H2O+CaCO3↓.

考点:

气体的制取及其性质的探究

三、流程题

13.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最多的玻璃仪器是_____。

【答案】过滤2NaOH+MgCl2═Mg(OH)2↓+2NaCl玻璃棒

(1)通过过滤可使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2)该实验中,利用NaOH除去氯化镁,使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而滤出,2NaOH+MgCl2═Mg(OH)2↓+2NaCl(3)该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实验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

四、科学探究题

14.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阅资料】

(1)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__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能与________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

(1)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

(2)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

(1)实验②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________+3A↑。

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答案】2NaOH+CO2===Na2CO3+H2OH2NaOH对比实验,说明水不能与铝发生反应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AlO2 

【解析】【分析猜想】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体积较小进行分析;

①从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②从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含有水,先加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说明水不能与铝发生反应。

(2)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进行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是因为易拉罐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内部压强减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点燃时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点燃的是气体是氢气;

②铝在水中没反应,说明铝不能与水反应;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气体,说明铝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从【查阅资料】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可知:

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拓展延伸】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

个铝原子,

个钠原子,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

为氢气,其化学计量数为

,即

个氢原子,则空格处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五、实验题

15.(10南通24).(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

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

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

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

固体成分是▲,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

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验证Ⅲ:

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的用量。

【答案】放热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NaOH水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碱的化学性质;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

本题研究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吹气生火”的魔术体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然后对反应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碳酸钠属于盐类,但是它呈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存在时,必须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

【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

放热

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

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

错误;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

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

点评:

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对反应后是产物进行探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拓展.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六、计算题

16.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92g81.7%

(1)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6g-4.08g=1.92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96

x1.92g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100%=81.7%

点睛: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氧气与氯酸钾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S:

32Cu:

64Zn:

65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氦气

2.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等商品中的碘、铁应理解为()

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

3.“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太阳能B.地热能C.石油D.氢能

4.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氯化钠可用作干燥剂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6.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MgF2),M

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1C.+1D.+2

7.下列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A.SO2B.H2O2C.O2D.NO2

8.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移开蒸发皿D.加热液体

10.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C.分子数量增多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

11.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

CO2+2H2OB.C+2CuO

2Cu+CO2↑

C.Zn+Cu(NO3)2=Zn(NO3)2+CuD.C+H2O

H2+CO

12.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

成Fe2O3

C.在钢管表

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3.下列仪器或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14.如下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大理石粉B.面粉C.煤粉D.镁粉

15.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很重要。

以下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B.“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C.“配制一定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D.“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实验

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16.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二氧

化硫。

对该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有碳、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

1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织品④蚕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8.积雪撒盐可以融雪,但易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造成周边树木死亡。

现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

请你猜测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A.氯化钠氯化钙B.硝酸钙硝酸镁

C.氯化钠熟石灰D.氯化钙醋酸镁

19.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